泰坦巨龙类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9年8月1日) |
泰坦巨龙类 化石时期:白垩纪,
| |
---|---|
阿拉摩龙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
下目: | †蜥脚下目 Sauropoda |
演化支: | †沉重龙类 Gravisauria |
演化支: | †真蜥脚类 Eusauropoda |
演化支: | †新蜥脚类 Neosauropoda |
演化支: | †大鼻龙类 Macronaria |
演化支: | †巨龙形类 Titanosauriformes |
演化支: | †多孔椎龙类 Somphospondyli |
演化支: | †泰坦巨龙类 Titanosauria Bonaparte & Coria, 1993 |
泰坦巨龙类(学名:Titanosauria),也称为泰坦龙类、巨龙类、伟龙类,是蜥脚下目的一个多样性演化支,包括萨尔塔龙与伊希斯龙,也包括一些地球上最重的陆行动物,例如阿根廷龙、潮汐龙;巨体龙被推测体重可达250公吨(虽然存疑)。古生物学家以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族泰坦命名这个超科,泰坦神族的地位高于奥林匹斯十二主神。
泰坦巨龙类与腕龙科等相近物种,属于范围更大的巨龙形类演化支。
特征
[编辑]即使与其他蜥脚类比起来,泰坦巨龙类的头部显得比较小。泰坦巨龙类的头部比较宽,类似圆顶龙与腕龙,不过巨龙类的头部比较长。牠们属于大鼻龙类,拥有大的鼻孔,而且鼻骨是隆起的,牙齿小型且成铅笔状或钉状。
以蜥脚类而言,泰坦巨龙类的颈部是比较短的。尾巴类似一条鞭子,但没有梁龙科的尾巴长。泰坦巨龙类的骨盆是比其他蜥脚类纤细,而胸部是比较宽的,让泰坦巨龙类的四足呈现独特的步态,因此牠们的脚印是比其他蜥脚类来的宽广。泰坦巨龙类的前肢比后肢来的粗短,脊椎是实心而非空心的,这也许是一个倒退回原始蜥脚类的特征。不过牠们的脊椎组织是更有弹性,所以泰坦巨龙类可以比其他的蜥脚类移动的更迅速。
从化石的皮肤痕迹发现,在牠们皮肤上大的鳞片周围镶嵌著较小的鳞片[1]。古生物学家甚至在萨尔塔龙的皮肤上发现类似甲龙的坚甲。
虽然泰坦巨龙类恐龙的体型巨大,但有些物种体型较小,可能是因为异域种化与岛屿环境隔离而造成的侏儒物种,例如马扎尔龙。
原始泰坦巨龙类具有平凹型或双凹型脊椎,进阶型泰坦巨龙类具有双凸型脊椎。毒瘾龙则具有介于两者之间的脊椎[2]。
古生物学
[编辑]食性
[编辑]在白垩纪晚期的泰坦巨龙类粪化石中发现了植物岩(Phytoliths)与硅化的植物碎片,显示了泰坦巨龙类广泛且不挑剔的食性。一个在2005年公布的发现[3],显示泰坦巨龙类有广泛的进食范围,除了预期中的苏铁与针叶树,还有单子叶植物,包括棕榈科、禾本科、稻米与竹的祖先;有假设认为这些新植物造成草食性恐龙与草的协同进化。
蛋巢
[编辑]最近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Auca Mahuevot发现了一个大型的泰坦巨龙类蛋巢,在西班牙也有类似的发现。很明显地有数百只萨尔塔龙科的雌性个体挖掘洞穴,将蛋产于洞中,并用泥土与植被覆盖恐龙蛋。这些小型恐龙蛋的直径为11到12公分,其中包含化石化胚胎,以及完整的皮肤压痕。皮肤痕迹显示泰坦巨龙类具有小型的镶嵌状鳞片[1] 。这些证据显示泰坦巨龙类是群体动物,身体拥有装甲,这些装甲以及群体行动可能用来抵抗大型掠食动物的攻击,例如:阿贝力龙[4]。
地理与年代范围
[编辑]泰坦巨龙类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之前最晚出现的大群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12,500万年前到6,600万年前,是当时的优势植食性动物。化石证据显示泰坦巨龙类取代其他的蜥脚类恐龙,例如梁龙科与腕龙科,这群动物在白垩纪早期期间逐渐被取代、灭亡。
泰坦巨龙类的分布广泛,尤其是南方各大陆(冈瓦纳大陆),甚至在澳洲昆士兰州也发现属于泰坦巨龙类的蜥脚类化石[5]。在昆士兰州内陆小镇所发现的新标本,身长约为25米长,发现于有9,600万前历史的地层,显示澳洲曾经有大型的泰坦巨龙类生存者[6]。在2006年3月2日有报导传出,在意大利发现了某种泰坦巨龙类的四个保存良好的骨骸[5][7]。在2009年,新西兰也发现疑似泰坦巨龙类的化石[8]。在2011年,阿根廷科学家宣称在南极洲曾发现泰坦巨龙类的化石,这代表泰坦巨龙类分布于每个大陆。
分类
[编辑]泰坦巨龙类是群分布广泛而且成功的演化支,但以植食性恐龙而言,泰坦巨龙类的化石纪录非常少、化石破碎。泰坦巨龙类大约有50个种,但直到最近才发现了头颅骨与相当完整的骨骸,例如掠食龙。许多物种的所知有限,随者对于这个演化支的了解增加,许多的化石材料被视为无效,或被重新分类。
泰坦巨龙科是以所知有限的泰坦巨龙属为名,泰坦巨龙属是在1877年由理查德·莱德克(Richard Lydekker)所建立,根据一个部分股骨与两个不完整背椎。曾经有14个种被归类于泰坦巨龙属,使泰坦巨龙属分布于阿根廷、欧洲、马达加斯加、印度、以及寮国,并横跨白垩纪约6,000万年。尽管泰坦巨龙属于泰坦巨龙类的分类系统与生物地理学,但对于泰坦巨龙属所有种的重新审视,使泰坦巨龙属只剩下5个已承认种。模式种印度泰坦巨龙(T. indicus)是无效种,因为该种原本是根据将废弃的特征。因此,泰坦巨龙属的使用大量地遭到遗弃。泰坦巨龙属中的最著名标本从此被重新归类于其他属,包含伊希斯龙。然而,如果印度泰坦巨龙在未来被重新叙述,根据新的发现,泰坦巨龙属将暂时性变成有效属。
有些古生物学家,例如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的2005年定义[9][10],提出泰坦巨龙属因为资讯过少,因此不能作为定义的基准点,所以不能将其他属归类于以泰坦巨龙属为模式属的科(例如泰坦巨龙超科、泰坦巨龙科、泰坦巨龙亚科)。Weishampel等人在《The Dinosauria》一书的第二版,也没有使用泰坦巨龙科,而是使用数个范围较小的科,例如萨尔塔龙科与纳摩盖吐龙科[11]。
本类包括以下演化支:
- †阿布达林尾龙属 Abdarainurus ?
- †埃及龙属 Aegyptosaurus
- †安第斯龙属 Andesaurus
- †巴力龙属 Baalsaurus
- †宝天曼龙属 Baotianmansaurus
- †巴罗莎龙属 Barrosasaurus
- †北方龙属 Borealosaurus
- †巨体龙属 Bruhathkayosaurus ?
- †似倾齿龙属 Campylodoniscus
- †乔冈龙属 Choconsaurus
- †丘布特龙属 Chubutisaurus
- †齐碎龙属 Clasmodosaurus Ameghino, 1899?
- †大夏巨龙属 Daxiatitan You et al., 2008 ?
- † Gandititan [12]
- †高桥龙属 Hypselosaurus
- †拟雷巴齐斯龙属 Inawentu
- †朱特龙属 Iuticosaurus
- †九台龙属 Jiutaisaurus
- †怪兽巨龙属 Kaijutitan
- †卡龙加龙属 Karongasaurus
- †利加布龙属 Ligabuesaurus
- †大尾龙属 Macrurosaurus
- †马拉圭龙属 Malarguesaurus
- †深潭龙属 Menucocelsior
- †忍者巨龙属 Ninjatitan
- †诺曼底龙属 Normanniasaurus
- †巴基龙属 Pakisaurus
- †清秀龙属 Qingxiusaurus
- †汝阳龙属 Ruyangosaurus
- †泰坦巨龙属 Titanosaurus
- † Titanomachya
- Titanomachya gimenezi Pérez-Moreno, Salgado, Carballido, Otero & Pol, 2024[13]
- †迪亚曼蒂纳龙类 Diamantinasauria
- †岩盔龙类 Lithostrotia
系统发生学
[编辑]在“The Dinosauria”一书的第二版中,泰坦巨龙类被定义为:在蜥脚下目之中,亲缘关系较接近萨尔塔龙,而离腕龙较远的所有物种,这个定义被保罗·阿普彻奇等人的研究(2004年)所沿用[11]。少数科学家,例如保罗·塞里诺,继续使用节点定义,或是排除盘足龙与腕龙的定义[9]。
在历史上,泰坦巨龙类的内部关系随者各种研究而有非常大的不同,因为不同科学家所使用的演化支与等级名称并不一致。以下为其中一个可能的演化树,根据Calvo与其同事的2007年研究。他们使用较广义的泰坦巨龙科范围,并建立了新演化支,名为隆柯龙类(Lognkosauria)[14]。
泰坦巨龙类 |
| ||||||||||||||||||||||||||||||||||||||||||||||||||||||||||||||||||||||||||||||||||||||||||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Coria, R.A. and Chiappe, L.M. 2007.Embryonic Skin From Late Cretaceous Sauropods (Dinosauria) of Auca Mahuevo, Patgonia, Argent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v81(6):1528-1532 doi:10.1666/05-150.1
- ^ Tidwell, V., Carpenter, K. & Meyer, S. 2001. New Titanosauriform (Sauropoda) from the Poison Strip Member of the Cedar Mountain Formation (Lower Cretaceous), Utah. In: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D. H. Tanke & K. Carpenter (ed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Eds. D.H. Tanke & K. Carpente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39-165.
- ^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10/5751/117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inosaur Coprolites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Grasses and Grazers - Prasad et al. 310 (5751): 1177 - Science
- ^ 存档副本. [201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6).
- ^ 5.0 5.1 Molnar RE and Salisbury SW. Observations on Cretaceous Sauropods from Australia. Carpenter, Kenneth and Tidswell, Virginia (ed.) (编). Thunder Lizards: The Sauropodomorph Dinosaur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454–465. ISBN 978-0-253-34542-4.
- ^ Roberts, Greg. Bones reveal Queensland's prehistoric titans. The Australian. 2007-05-03 [2007-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7).
- ^ Italians Report Major Dinosaur Discovery. PhysOrg.com.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2006-05-02 [2009-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30).
- ^ Bone discovery confirms big dinosaur roamed NZ. The New Zealand Herald. 2008-06-24 [2009-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3).
- ^ 9.0 9.1 Sereno, P. C. Subclade: Archosauria: Avemetatarsalia to Neornithes; Taxon: Titanosauridae. TaxonSearch. 2005 [2009-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3).
- ^ Sereno, P. C. Stem Archosauria. TaxonSearch [version 1.0, 2005 November 7]. 2005 [2009-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5).
- ^ 11.0 11.1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Osmólska, Halszka (编). The Dinosauria,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ISBN 0-520-24209-2.
- ^ Fenglu Han, Ling Yang, Fasheng Lou, Corwin Sullivan, Xing Xu, Wenjiang Qiu, Hanfeng Liu, Juan Yu, Rui Wu, Yuzheng Ke, Mengyuan Xu, Jinfeng Hu and Pikun Lu. 2024. A New titanosaurian Sauropod, Gandititan cavocaudatus gen. et sp. nov.,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southern Chin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2(1); 2293038. DOI: 10.1080/14772019.2023.2293038
- ^ Agustín Pérez-Moreno, Leonardo Salgado, José L. Carballido, Alejandro Otero and Diego Pol. 2024. A new titanosaur from the La Colonia Formation (Campanian-Maastrichtian), Chubut Province, Argentina. Historical Bi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biology. DOI: 10.1080/08912963.2024.2332997
- ^ Calvo, J.O., Porfiri, J.D., González-Riga, B.J., and Kellner, A.W. (2007) "A new Cretaceous terrestrial ecosystem from Gondwana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sauropod dinosaur". Anais Academia Brasileira Ciencia, 79(3): 529-4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DinoData: See entry on "Titanosaur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gistration required, free).
- The Geological Society article Best ever titanosaur skeleton discovered in Madagascar.
- National Geographic article, Eggs Hold Skulls of Titanosaur Embryo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hannel 4 article, Titanosaur eggs in Fra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