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泰坦巨龙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泰坦巨龙类
化石时期:白垩纪145–66 Ma
阿拉摩龙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脚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沉重龙类 Gravisauria
演化支 真蜥脚类 Eusauropoda
演化支 新蜥脚类 Neosauropoda
演化支 大鼻龙类 Macronaria
演化支 巨龙形类 Titanosauriformes
演化支 多孔椎龙类 Somphospondyli
演化支 泰坦巨龙类 Titanosauria
Bonaparte & Coria, 1993

泰坦巨龙类学名Titanosauria),也称为泰坦龙类巨龙类伟龙类,是蜥脚下目的一个多样性演化支,包括萨尔塔龙伊希斯龙,也包括一些地球上最重的陆行动物,例如阿根廷龙潮汐龙巨体龙被推测体重可达250公吨(虽然存疑)。古生物学家以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族泰坦命名这个超科,泰坦神族的地位高于奥林匹斯十二主神

泰坦巨龙类与腕龙科等相近物种,属于范围更大的巨龙形类演化支

特征

[编辑]
阿根廷龙的骨架模型,位于德国森肯伯格博物馆

即使与其他蜥脚类比起来,泰坦巨龙类的头部显得比较小。泰坦巨龙类的头部比较宽,类似圆顶龙腕龙,不过巨龙类的头部比较长。牠们属于大鼻龙类,拥有大的鼻孔,而且鼻骨是隆起的,牙齿小型且成铅笔状或钉状。

以蜥脚类而言,泰坦巨龙类的颈部是比较短的。尾巴类似一条鞭子,但没有梁龙科的尾巴长。泰坦巨龙类的骨盆是比其他蜥脚类纤细,而胸部是比较宽的,让泰坦巨龙类的四足呈现独特的步态,因此牠们的脚印是比其他蜥脚类来的宽广。泰坦巨龙类的前肢比后肢来的粗短,脊椎是实心而非空心的,这也许是一个倒退回原始蜥脚类的特征。不过牠们的脊椎组织是更有弹性,所以泰坦巨龙类可以比其他的蜥脚类移动的更迅速。

从化石的皮肤痕迹发现,在牠们皮肤上大的鳞片周围镶嵌著较小的鳞片[1]。古生物学家甚至在萨尔塔龙的皮肤上发现类似甲龙的坚甲。

虽然泰坦巨龙类恐龙的体型巨大,但有些物种体型较小,可能是因为异域种化与岛屿环境隔离而造成的侏儒物种,例如马扎尔龙

原始泰坦巨龙类具有平凹型或双凹型脊椎,进阶型泰坦巨龙类具有双凸型脊椎。毒瘾龙则具有介于两者之间的脊椎[2]

古生物学

[编辑]
发现于印度的泰坦巨龙类蛋壳、胚胎
泰坦巨龙类筑巢、覆盖恐龙蛋的想像图

食性

[编辑]

白垩纪晚期的泰坦巨龙类粪化石中发现了植物岩(Phytoliths)与硅化的植物碎片,显示了泰坦巨龙类广泛且不挑剔的食性。一个在2005年公布的发现[3],显示泰坦巨龙类有广泛的进食范围,除了预期中的苏铁针叶树,还有单子叶植物,包括棕榈科禾本科稻米的祖先;有假设认为这些新植物造成草食性恐龙与草的协同进化

蛋巢

[编辑]

最近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Auca Mahuevot发现了一个大型的泰坦巨龙类蛋巢,在西班牙也有类似的发现。很明显地有数百只萨尔塔龙科的雌性个体挖掘洞穴,将蛋产于洞中,并用泥土与植被覆盖恐龙蛋。这些小型恐龙蛋的直径为11到12公分,其中包含化石胚胎,以及完整的皮肤压痕。皮肤痕迹显示泰坦巨龙类具有小型的镶嵌状鳞片[1] 。这些证据显示泰坦巨龙类是群体动物,身体拥有装甲,这些装甲以及群体行动可能用来抵抗大型掠食动物的攻击,例如:阿贝力龙[4]

地理与年代范围

[编辑]

泰坦巨龙类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之前最晚出现的大群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12,500万年前到6,600万年前,是当时的优势植食性动物。化石证据显示泰坦巨龙类取代其他的蜥脚类恐龙,例如梁龙科腕龙科,这群动物在白垩纪早期期间逐渐被取代、灭亡。

泰坦巨龙类的分布广泛,尤其是南方各大陆(冈瓦纳大陆),甚至在澳洲昆士兰州也发现属于泰坦巨龙类的蜥脚类化石[5]。在昆士兰州内陆小镇所发现的新标本,身长约为25米长,发现于有9,600万前历史的地层,显示澳洲曾经有大型的泰坦巨龙类生存者[6]。在2006年3月2日有报导传出,在意大利发现了某种泰坦巨龙类的四个保存良好的骨骸[5][7]。在2009年,新西兰也发现疑似泰坦巨龙类的化石[8]。在2011年,阿根廷科学家宣称在南极洲曾发现泰坦巨龙类的化石,这代表泰坦巨龙类分布于每个大陆。

分类

[编辑]

泰坦巨龙类是群分布广泛而且成功的演化支,但以植食性恐龙而言,泰坦巨龙类的化石纪录非常少、化石破碎。泰坦巨龙类大约有50个种,但直到最近才发现了头颅骨与相当完整的骨骸,例如掠食龙。许多物种的所知有限,随者对于这个演化支的了解增加,许多的化石材料被视为无效,或被重新分类。

泰坦巨龙科是以所知有限的泰坦巨龙属为名,泰坦巨龙属是在1877年由理查德·莱德克(Richard Lydekker)所建立,根据一个部分股骨与两个不完整背椎。曾经有14个种被归类于泰坦巨龙属,使泰坦巨龙属分布于阿根廷欧洲马达加斯加印度、以及寮国,并横跨白垩纪约6,000万年。尽管泰坦巨龙属于泰坦巨龙类的分类系统与生物地理学,但对于泰坦巨龙属所有种的重新审视,使泰坦巨龙属只剩下5个已承认种。模式种印度泰坦巨龙T. indicus)是无效种,因为该种原本是根据将废弃的特征。因此,泰坦巨龙属的使用大量地遭到遗弃。泰坦巨龙属中的最著名标本从此被重新归类于其他属,包含伊希斯龙。然而,如果印度泰坦巨龙在未来被重新叙述,根据新的发现,泰坦巨龙属将暂时性变成有效属。

有些古生物学家,例如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的2005年定义[9][10],提出泰坦巨龙属因为资讯过少,因此不能作为定义的基准点,所以不能将其他属归类于以泰坦巨龙属为模式属的科(例如泰坦巨龙超科泰坦巨龙科、泰坦巨龙亚科)。Weishampel等人在《The Dinosauria》一书的第二版,也没有使用泰坦巨龙科,而是使用数个范围较小的科,例如萨尔塔龙科纳摩盖吐龙科[11]

本类包括以下演化支:

系统发生学

[编辑]

在“The Dinosauria”一书的第二版中,泰坦巨龙类被定义为:在蜥脚下目之中,亲缘关系较接近萨尔塔龙,而离腕龙较远的所有物种,这个定义被保罗·阿普彻奇等人的研究(2004年)所沿用[11]。少数科学家,例如保罗·塞里诺,继续使用节点定义,或是排除盘足龙与腕龙的定义[9]

在历史上,泰坦巨龙类的内部关系随者各种研究而有非常大的不同,因为不同科学家所使用的演化支与等级名称并不一致。以下为其中一个可能的演化树,根据Calvo与其同事的2007年研究。他们使用较广义的泰坦巨龙科范围,并建立了新演化支,名为隆柯龙类(Lognkosauria)[14]


泰坦巨龙类

安第斯龙 Andesaurus

泰坦巨龙科

马拉维龙 Malawisaurus

隆柯龙类

门多萨龙 Mendozasaurus

富塔隆柯龙 Futalognkosaurus

沉重龙 Epachthosaurus

真泰坦巨龙类

掠食龙 Rapetosaurus

风神龙族
风神龙属

冈瓦纳巨龙 Gondwanatitan

风神龙 Aeolosaurus

林孔龙类

林孔龙 Rinconsaurus

穆耶恩龙 Muyelensaurus

岩盔龙类

细长龙 Lirainosaurus

萨尔塔龙科
后凹尾龙亚科

后凹尾龙 Opisthocoelicaudia

阿拉摩龙 Alamosaurus

萨尔塔龙亚科

内乌肯龙 Neuquensaurus

萨尔塔龙族

萨尔塔龙 Saltasaurus

洛卡龙 Rocasaurus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Coria, R.A. and Chiappe, L.M. 2007.Embryonic Skin From Late Cretaceous Sauropods (Dinosauria) of Auca Mahuevo, Patgonia, Argenti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v81(6):1528-1532 doi:10.1666/05-150.1
  2. ^ Tidwell, V., Carpenter, K. & Meyer, S. 2001. New Titanosauriform (Sauropoda) from the Poison Strip Member of the Cedar Mountain Formation (Lower Cretaceous), Utah. In: Mesozoic Vertebrate Life. D. H. Tanke & K. Carpenter (ed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Eds. D.H. Tanke & K. Carpente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39-165.
  3. ^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10/5751/117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inosaur Coprolites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Grasses and Grazers - Prasad et al. 310 (5751): 1177 - Science
  4. ^ 存档副本. [2012-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6). 
  5. ^ 5.0 5.1 Molnar RE and Salisbury SW. Observations on Cretaceous Sauropods from Australia. Carpenter, Kenneth and Tidswell, Virginia (ed.) (编). Thunder Lizards: The Sauropodomorph Dinosaur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454–465. ISBN 978-0-253-34542-4. 
  6. ^ Roberts, Greg. Bones reveal Queensland's prehistoric titans. The Australian. 2007-05-03 [2007-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7). 
  7. ^ Italians Report Major Dinosaur Discovery. PhysOrg.com.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2006-05-02 [2009-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30). 
  8. ^ Bone discovery confirms big dinosaur roamed NZ. The New Zealand Herald. 2008-06-24 [2009-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3). 
  9. ^ 9.0 9.1 Sereno, P. C. Subclade: Archosauria: Avemetatarsalia to Neornithes; Taxon: Titanosauridae. TaxonSearch. 2005 [2009-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3). 
  10. ^ Sereno, P. C. Stem Archosauria. TaxonSearch [version 1.0, 2005 November 7]. 2005 [2009-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5). 
  11. ^ 11.0 11.1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Osmólska, Halszka (编). The Dinosauria,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ISBN 0-520-24209-2. 
  12. ^ Fenglu Han, Ling Yang, Fasheng Lou, Corwin Sullivan, Xing Xu, Wenjiang Qiu, Hanfeng Liu, Juan Yu, Rui Wu, Yuzheng Ke, Mengyuan Xu, Jinfeng Hu and Pikun Lu. 2024. A New titanosaurian Sauropod, Gandititan cavocaudatus gen. et sp. nov.,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southern Chin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2(1); 2293038. DOI: 10.1080/14772019.2023.2293038
  13. ^ Agustín Pérez-Moreno, Leonardo Salgado, José L. Carballido, Alejandro Otero and Diego Pol. 2024. A new titanosaur from the La Colonia Formation (Campanian-Maastrichtian), Chubut Province, Argentina. Historical Bi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leobiology. DOI: 10.1080/08912963.2024.2332997
  14. ^ Calvo, J.O., Porfiri, J.D., González-Riga, B.J., and Kellner, A.W. (2007) "A new Cretaceous terrestrial ecosystem from Gondwana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sauropod dinosaur". Anais Academia Brasileira Ciencia, 79(3): 529-41.[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