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社群首页/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社区新版

我有一个粗略的想法。我觉得现在的社区不够dynamic,这是现时最主要的问题。要跟踪最近的变化,我会打开“最近更改”看最近的通告和条目评选、进行中的讨论等等。同时互助客栈也提供了不少信息。而社区却更像一个索引。

我想应该将社区、互助客栈和帮助三者的关系厘清。我觉得可以按照更新的频率来将三者的关系分开。帮助主要担当文档的作用,更新最少,但提供最多和最稳定的信息给用户,关于维基的政策、方法和技术。互助客栈是用户互动的地方,交流想法和信息,但是信息流动很快,消失得也很快。我设想的社区应该是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东西,就像一个公共广场,发布一些公共的信息,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可以参与什么,将要进行什么等等。它的更新不应该很快,但要保证动态和及时。同时它能够将最广泛的信息集中在一个页面内。

关于细节,我觉得“可以进行的工作”是社区应该有的组件的典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类似公告板的组件,将各个主题、兴趣小组、每周协作项目、工程等的工作进展反映在社区中。例如在各个主题中推广{{bulletin}}的使用,然后每周在社区中展示一个主题,这样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心各主题的工作。

只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希望你也能提提意见。--Demos(Talk) 12:35 2006年4月16日 (UTC)

我觉得弄一个“主题总公布栏”如何?让所有主题都可以在这总公布栏张贴资讯,这样就可以一目暸然各专题的工作。 --笨笨的小B | 茶饮 14:56 2006年6月6日 (UTC)
很好啊,不知你想弄成什么样?一个所有主题的张贴栏?三四十个主题一起上会不会太挤?--Demos(Talk) 15:36 2006年6月6日 (UTC)
可以考虑依照张贴时间或期限排列最近的30个有关主题的资讯。--笨笨的小B | 茶饮 14:42 2006年6月7日 (UTC)
Demos的想法很好,我很认同。对于布告栏我的想法是希望比照法文版,将社群布告栏中的种类大致区分,例如人事(管理员)、里程碑、聚会消息、专题、各项工作,按月份及时间写上去(使用template)。另外设置一个公告栏是给需要长时间召募的工作项目。--Theodoranian|虎儿 =^-^= 15:07 2006年6月7日 (UTC)

Wikipedia:社群首页/存档1 太大,看不完。 Jidanni 2007年9月1日 (六) 03:38 (UTC)

赞同社区首页改版

赞同社区首页改版,任何改版方案我都接受,但是问题在于各个版块是否有人维护,否则就如一些专题首页一样. --用心阁(对话页) 05:14 2006年6月8日 (UTC)

布告栏

看了各位关于布告栏的设想,我有一个新的想法,就是将小B和虎儿的想法综合起来,做成一个综合的布告栏。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做一个模板,每个人都能够往上按照分类张贴信息,就像虎儿建议的。然后,做另一个模板输出不同分类的信息。我在沙盒作了个试验,在这里解释一下:

实例

假设我们有这几种分类:主题:足球、主题:心理学、社区:管理员选举。我们给它们编上号码:201,202,301。这里所有“2”开头的都是“主题”分类,而后两位表示具体的分类(主题);而“3”开头表示“社区”,301具体表示管理员选举。

然后在内容模板({{沙盒/bulletin}})里面填入各项公告,由于是世界杯,我们有3条和足球主题有关的信息,还有一条心理学主题信息和一条管理员选举信息。最后一项比较特殊,是一条广播,在该分类下的所有公告栏都能见到这条信息。

 <table>
 {{沙盒/bulletinitem|{{沙盒/code|足球}}|{{{1}}}|football message 1}}
 {{沙盒/bulletinitem|{{沙盒/code|足球}}|{{{1}}}|football message 2}}
 {{沙盒/bulletinitem|{{沙盒/code|心理}}|{{{1}}}|psychology message 3}}
 {{沙盒/bulletinitem|{{沙盒/code|管理员}}|{{{1}}}|community message 4}}
 {{沙盒/bulletinitem|{{沙盒/code|足球}}|{{{1}}}|football message 5}}
 {{沙盒/bulletinbroadcast|{{沙盒/code|主题}}|{{{1}}}|portal message 6}}
 </table>

然后,在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分类的信息时,我们使用如下代码:

1. 只显示主题:足球的信息(例如在portal:足球中)

{{沙盒/bulletin|{{沙盒/code|足球}}}} Template:沙盒/bulletin


2. 显示所有主题的信息(小B的主题通告栏),代码200表示所有以“2”开头的分类

{{沙盒/bulletin|{{沙盒/code|主题}}}} Template:沙盒/bulletin


3.显示所有信息(在社区主页上),使用代码0

{{沙盒/bulletin|{{沙盒/code|全部}}}} Template:沙盒/bulletin

讨论

具体实现请参见{{沙盒/bulletinitem}}。这样我们就实现了一次更新,处处更新的功能。还可以像法语维基一样给不同的分类以一个图标等,可以实现很多功能。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为了避免产生空行,我不得不使用HTML表格来作框架。此外更新信息的人必须熟悉这个语法,而且不能任意改变结构,否则会影响所有的公告。我思考了很久,但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来避免一个{{{1}}}出现在更新信息中。

先抛砖引玉吧。--Demos(Talk) 13:49 2006年6月9日 (UTC)

路过这里,我看了一下,如果加入信息的时间位置不在意的话,其实用不着编号和{{{1}}}参数,只要在形式上变通一下就好,让信息添加者把加入指定的相应分类模板上。假设这个主模板名为bulletinX,模板内容如下:
{{#switch|{{{1|}}}|社區|主題|足球|汽車|宗教|……列出所有分類……|XX=
{{bulletinX/廣播}}
}}{{#switch|{{{1|}}}||主題|足球|汽車|宗教|……列出所有主題下的子類……|上海=
~~~{{/主题广播}}}}{{#switch|{{{1|}}}||主题|足球|football=
{{bulletinX/足球}}
}}{{#switch|{{{1|}}}||主题|某主题名|同名1|同名2|……同名n=
{{bulletinX/某主題}}
}}{{#switch|{{{1|}}}||社區|社区……列出所有社區下的子類……|管理員=
{{bulletinX/社區廣播}}
}}{{#switch|{{{1|}}}||社區|管理员|管理員=
{{bulletinX/管理員}}
}}
增加者只需加入消息到指定类别的模板中比如{{bulletinX/足球}}就成。— fdcn  talk  2006年06月11日00:37 (UTC+8 08:37)
只要注意,该类消息需要出现在哪些类别中,就要#switch后的判断值中加入类别名就行,比如要在无参数时显示,只要保证有一个空参数就行了。添加消息的人可以不管你的bulletinX,他们只需在你指定的类别模板bulletinX/XX上加消息就行了。— fdcn  talk  2006年06月11日00:51 (UTC+8 08:51)
恩,了解。我觉得你的方案的好处是更新者的工作非常方便,就像维护其他公告栏。同时各个板块可以构思自己的排版等。缺点是主模板的维护比较繁重,另外可惜没有按时间排列,要追踪最新变化比较困难。我参照的是fr:Wikipédia:Annonces,如果能把两者的优点结合就好了。--Demos(Talk) 03:47 2006年6月11日 (UTC)
我认为你是不是再看一看?主模板根本不需要维护,模板只需一次写完代码,之后会自动根据参数值输出相应的消息。按时间排列的确是个问题,也许,以后元维基的stringfunction实现后,我可以给你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fdcn  talk  2006年06月11日05:07 (UTC+8 13:07)
我说的维护是指结构上的维护,比如增加一个子类的话,需要修改三处:子类、分类、广播,同时要兼顾简体和繁体。不过这倒不是太大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时间顺序排列的问题就好了,不知你对使用stringfunction有什么想法?--Demos(Talk) 10:22 2006年6月11日 (UTC)
stringfunction还没有实现(可能也快了),现在说还太早。要按时间排列的话,只要对消息的版式和数量进行限定,还有一个强差人意的解决:

在bulletinX中内容为:

{{bulletinX/show|{{{1|}}}
|類別|消息
|類別|消息
|類別|消息
|類別|消息
|類別|消息
|類別|消息
……(最多50對)
|類別|消息
}}

然后在bulletinX/show模板中对前100个参数进行判断,格式也由它统一,写出来还是蛮麻烦的,这样只是方便了添加消息者,对bulletinX/show模板维护者的要求很高。我可以助你实现bulletinX/show,但这成本可能比你的方案还高,还有殊多限制,你权衡一下。— fdcn  talk  2006年06月11日13:16 (UTC+8 21:16)

匆忙写出没有细想,回看了一下,还是不建议这样做了,消息中难保没有“=”号,当我没说。呵呵。— fdcn  talk  2006年06月11日13:22 (UTC+8 21:22)

== 关于本周的定义 ==

目前新版社区页面中有个“本周”的连结,我对此比较有疑问: 本周的定义是本周的工作计划还是本周的条目呢??我看法文版的社区页面是指本周的工作计划(约略猜测),可否先明确定义一下才不会造成混淆或与现有的版面冲突。--David Jackson(talk) 03:51 2006年6月19日 (UTC)

上面的文章我自己搬到投票的讨论区,这样比较好些。David Jackson(talk) 03:33 2006年6月22日 (UTC)

红字

目前有些红字,主要都是因为从法文版弄过来,而中文版还未建立的页面,可否请懂法文的朋友,告诉大家一下,这些红字页面在法文版是做些什么用途的啊?--Theodoranian|虎儿 =^-^= 03:35 2006年7月4日 (UTC)

  • 我的作法:在法文版找有没有interwiki links,或动用翻译机看看是什么意思,无法对应的就放弃。 :P --笨笨的小B | 茶饮 13:44 2006年7月6日 (UTC)
  • 食人鱼效应我一直在想这代表什么意思,去法文版查看与研究,还是不知此为何意。如果此为编辑条目时会产生的现象,或许可请了解法文的伙伴翻译为中文。--David Jackson(talk) 01:10 2006年9月18日 (UTC)
  • 羞见红字现于社区也。中文维基快有十万条条目了,可是社区还是一堆红字 (除“请求文章外”),我本想帮助翻译一下社区的红字条目的,可是发现来源都是法文,真是无能为力。请问这些法文条目在英文维基上有没有相对应的条目?若有的话我就可以帮助消除红字了。

另外,若无法翻译的条目,是否可以考虑从社区的连结中移除呢? kknews 13:23 2006年10月13日 (UTC)

    • 基本上支持消除红字。至于法文的问题,可使用翻译器翻译成英文以了解其大概意思后,再以中文写出。例如原来Wikipedia:食人鱼效应在法文维基百科的定义(在我的理解下),是指当一篇属于近期热门话题的新条目建立后,便可吸引大量维基人进行修改(近期中文维基百科的邬维庸是一个例子),为一个有效及快速的扩充条目的方法。我估计这个效应就好像当一个人跌落河时,便吸引大量食人鱼前来进食,因而得名。 -- Kevinhksouth (Talk) 16:20 2006年10月20日 (UTC)

个人意见

新版的社区虽然不错,但是西方色彩太浓了点,感覚中文社区応该有东方的特色,建议以红色和黄色为主色调,再加些龙的図纹之类的。谨作参考 http://www.91design.net/web/hot/387.html 冰舞づ霜 17:47 2006年7月5日 (UTC)

什么是voip

标签: voip 网络电话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是一种以IP电话为主,并推出相应的增值业务的技术。VoIP最大的优势 是能广泛地采用Internet和全球IP互连的环境,提供比传统业务更多、更好的服务。

 VoIP可以在IP网络上便宜的传送语音、传真、视频、和数据等业务,如统一消息、

虚拟电话、虚拟语音/传真邮箱、查号业务、Internet呼叫中心、Internet呼叫管理、电视会议、电子商务、传真存储转发和各种信息的存储 转发等。

齐来消灭Wikipedia:社区主页上的红字连结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中文维基就快有十万条条目了,百科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然而在Wikipedia:社区主页上有关维基的编辑指南及说明却仍有很多都维持在红字状态 (除“请求条目”外)。最基本的维基指南及说明存在那么多的红字,不但影响中文维基的声誉,更严重的是,这些指南及说明是中文维基新手的最基本指引,缺少这些指引将令新手加入中文维基时一头雾水,或会影响愿意加入对中文维基贡献的人数,对维基方针一知半解的维基新手亦可能在编辑时对维基造成一些非恶意的破坏。因此,本希望各位中文维基人能尽力减少Wikipedia:社区主页上的红字连结。本人亦曾想将这些红字条目的原文翻译成中文,却发现这些红字连结以至整个Wikipedia:社区主页都是来至法文维基的,无奈本人不懂法文,无法协助翻译。就此我提出以下两点解决建议。

  • 方案一、这里的问题是,由于原文是法文,因此不懂法文的人无法协助翻译。我认为在中文世界里懂得英文的人绝对比懂得法文的人多,建议将Wikipedia:社区主页中的法文条目连结到相应的英文条目中 (若有的话),使更多人能够参与翻译,尽早消灭红字连结。
  • 方案二、如无人有兴趣关心Wikipedia:社区主页的红字连结的话,是否应考虑将这些红字连结从Wikipedia:社区主页中移除呢?与其一味跟随其他语言的维基的指南及说明,我们自己写一套更适用于中文维基的指南及说明也许不错。


在维基百科中出现红字连结本无问题,因为这表示维基百科还有新增条目的空间。然而,Wikipedia:社区主页里的连结多是维基管理、指引等的基本内容,是老手的管理工具,是新手的入门,重要性不亚于百科条目,即使我们有过百万条条目,若以“Wikipedia:XXX”为首的大量条目却仍是红字连结的话,这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吗? --kknews - 羞见红字现于社区也 11:15 2006年10月20日 (UTC)

另外也邀请懂得法文的维基人,多多参与“Wikipedia:XXX”条目的翻译工作,谢谢 --kknews - 羞见红字现于社区也 11:27 2006年10月20日 (UTC)

不过,有许多红字连结项目在中文维基百科根本不存在,例如仲裁委员会等等,实在有必要创建吗?-- tonync (talk) 15:21 2006年10月20日 (UTC)
同意,每个语言版本的文化和需求都不一样,别的语言版本的方针、规则和指引等都未必能直接适用于此。我的想法是,不要在有需要前弄一个规则出来(Don't make a rule before you need it.)。换句话来说,当我们真的遇到有问题有需要规则时,我们自然会去讨论去参考以共识引导出秩序。维基百科的第五条支柱是ignore all rules,我们真的要细想一下背后的意思。
回到这个题目,社区主页中的红字大部分都是论文,翻了可作个参考,不翻也没有相干,讨厌红字的话便干脆删掉它们吧。 --Lorenzarius 19:04 2006年10月20日 (UTC)
基本上支持。至于法文的问题,可使用翻译器翻译成英文以了解其大概意思后,再以中文写出。例如原来Wikipedia:食人鱼效应在法文维基百科的定义(在我的理解下),是指当一篇属于近期热门话题的新条目建立后,便可吸引大量维基人进行修改(近期中文维基百科的邬维庸是一个例子),为一个有效及快速的扩充条目的方法。我估计这个效应就好像当一个人跌落河时,便吸引大量食人鱼前来进食,因而得名。 -- Kevinhksouth (Talk) 16:20 2006年10月20日 (UTC)
我刚刚查阅一下法文社区,发现食人鱼效应与工作方式皆已移除,看来法文维基也觉得此两个条目也无需要放置于社区内,因此我就斗胆删除了。--David Jackson(talk) 09:26 2006年11月6日 (UTC)

我最近做了一些调整,如红字条目的删除、增加连结,不过有些红字条目我没有作异动,因为个人感觉有需要作进一步讨论,请各位讨论一下喔。--David Jackson(talk) 02:50 2006年11月21日 (UTC)

第三次动员令

为增加维基百科条目素质以及增加维基人的团结性,第三次动员令将于12月内举行,是次动员会开放更多规则,参与是次活动的维基人,希望你能尽力,在活动时间内最少对新增及修改五条条目,我们极力鼓励您将条目提升至新条目推荐,甚至是优良条目以及特色条目的水平。无论您对是次活动参加与否,也烦请阁下花两分钟的时间将此讯息传递给五名维基人,上一次的动员有已经有六十多名的维基人参与,由于上次动员令有广泛的宣传,所以在此亦无谓卖弄花巧,希望今次朝着200名维基人参加为目的,这样的话,将会有1%的条目将会达到作为正式条目水平。详情请参阅Wikipedia:动员令/正在进行的动员令。--18164 01:36 2006年12月2日 (UTC)


About Multiple scripting

Pardon me for my use of English here but I dont know the language under consideration very well. I am currently working on improving multiple scrpited wikipediae in general and Romani(rmy) and Kashmiri(ks) wikipediae in particular. I have seen that you have enabled multiple scripts pretty well over here. I would like to know how it is done. Plus, I would like to know about autotransliteration, if any, implemented in this wikipedia. Any help would be appreciated greately. Thank you.Eukesh

(文字已经隐藏) Luckycoleman78留言2019年3月22日 (五) 23:46 (UTC)

建议社区首页新增分类专题连结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 最近在专题讨论首页时,加上我个人经验,我认为中文版首页的问题,主要是分类不够显眼。我有几次点了很久,想从连结找专题迟迟找不到ACG专题(后来靠监视列表才得以解决)。如果一般使用者有一些问题想讨论时,应该也会如我一样遇到迷路的情形吧?我昨晚看过了英文版,跟日文版的差别是,日文的社区一点进去就是分类。而英文必须先点Portal->Wiki Projects才会看到专题的列表,至少也有列出来。希望新增分类专题连结的原因是为了凝聚专题人气提升参与人数与参与度,所以我个人认为在社区首页使其更明显,这对我们推广专题也不无帮助。不知道其他专题维护者如何认为?还是大家都没有如我这种迷路的问题呢?--Syn 06:20 2007年3月6日 (UTC)
(+)支持,电影专题也是冷冷清清...我是自建书签捷径,不然还得来个九拐十八弯才找得到。WiDE 写于世界时间 06:45 2007年3月6日 (UTC)
(+)支持,确实该有个“广告”专题的方式XD --Jnlin讨论) 08:18 2007年3月6日 (UTC)
社区首页上有专题连接呀。我觉得可以想办法突出一些--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40 2007年3月7日 (UTC)
理想上是希望比照此范例右边的Wiki Portal,目前需要点社区首页->(“来写新条目下吧!”的)专题->Wikipedia:专题列表->(找到)电影专题->看到Wikipedia:专题/电影->(点右边的)电影首页才会是Portal:电影。为了让专题显眼一点,我才希望能占用目前社区首页的一些部分,让一般新加入者可以从社区首页->Wiki Portal->Portal:动漫这样子,较原先少了两步就到了Portal,我觉得用Portal为专题首页,较以专题为首页显眼些,也具一些宣传效果,若有人要讨论时再从Portal里点进专题讨论。所以专题参与者维护Portal,顺利的话,应可以增加些参与者。这是我的想法,不知道其他专题维护者有什么样法子,让专题更显眼些?--Syn 11:43 2007年3月7日 (UTC)
呵,感谢Syn公布电影专题曲折的“路线攻略”,当初我想找电影专题,只知道一定有,可是根本找不到,后来是先搜寻“电影”,才发现那边有个连结的。WiDE 写于世界时间 04:08 2007年3月9日 (UTC)
哪里,我当初也是因为没有列入监视列表,结果到处找不到。想问问题也不知道在哪里问,只好自己编自己的。要不是有人提,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有Portal:日本,要不是您提,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原来有Portal:电影,希望能够让更多人更方便地连结到专题啊。--Syn 06:16 2007年3月10日 (UTC)
再来是对社区首页的意见,希望能够更对称些,参考目前维基首页的排版方式,我个人觉得很清楚。并不是一定希望有人来全面新增分类,但我想至少可以把目前提到的Portal:电影Portal:日本Portal:动漫Portal:电子游戏等四项先加入到社区首页?对于社区首页,我想我们的要求没有很多,可以摆在工作进展的足球专题下面。另外一个问题,我可以修改社区首页并新增专题连结吗?会不会给谁带来困扰?--Syn 06:16 2007年3月10日 (UTC)

已在社区首页加入Portal目录,大家看看效果如何吧。 -- Kevinhksouth (Talk) 07:26 2007年3月10日 (UTC)

感谢您的注意与新增,在此并期许各专题能因此顺利增添更多生力军。--Syn 14:26 2007年3月10日 (UTC)

Duplicate pages

Sorry for the English. 狄克西女子合唱团 and 南方小鸡 are the same article. The former should redirect to the latter. Thanks. 151.202.74.135 02:46 2007年4月4日 (UTC)

至.管理员

为何管理员或者某某在吧审核的前提下就将条目加入删除的行列?!

而且似乎维基在开始排除内地的维基使用者,虽然我们被封锁但是我们仍然热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的团结才是为何要将我们排除,8.10 地区社群消息当中有台湾和香港,为何没我们呢?也许我太敏感,但是这似乎对我们有点公吧!

在回到删除的问题上,我上传的多张图片均是来自该条目所介绍人的BLOG中,如果搜索起来吧是很困难吧,(我使用百度、GOOGLE多可以直接搜索到),虽然在搜索引擎的图片搜索中也可以看到但这有的是内地部分网站(图片库类型或者其他经营性)的图片搜录中有但这也是从相关的源头搜集而来,难道就因为这些地方有出现就认定是侵权了吗?

也许是两岸的教育和社会习惯的些许吧同让目前活跃的非内地管理员对内容的超强严格吧?但是目前我所大力编辑的条目(关于明星和电视剧(中国电视剧列表)的资料完整)很多内容你们可以在任何一个相关主题的网站中找到几乎相同的内容,如果严格执行那么将无法编辑完善该类条目,因为大志的内容多是相同的,你要让我怎么编辑呢?至少我无法进行编辑,如果你有办法请教?

我主要使用SINA、SUHO、verycd.com但中的资料进行中和整理编辑。

至少希望管理员以后可以认证核对我上传的图片,我也将尽力的将起出处附带在图片中,还有如果你们想要做“快删手”建议可以将我编辑的所有关于明星和电视剧的条目一删而光。对了连我的帐号一同吧,但是在删除我之前我会继续按照我所能搜集的资料进行编辑。--Jyu.. 11:02 2007年4月4日 (UTC)

社区入口与震悼四川大震

有用户在社群入口(Community Portal)执意加入对于四川大震的震悼,固然吾等对于此一事件同表哀悼,但是否有必要在社群入口加入此一内容?个人以为,为了维持维基百科的中立性,吾等最重要之任务在于将大震相关条目编辑完善,其余事务、意见感情之表达,应由个人为之而非以社群共同之名义表达,特别是当此时尚有缅甸风灾、印度爆炸案等值得吾等关注之事件时,单对四川大震表达吾等之哀戚,是否将陷维基于不中立之泥淖之中?对于User:Skjackey tse之质疑(请见 此处)认为有公开讨论之必要,因此提交此处公评,请众维基人表示意见,谢谢。—Theodoranian|虎儿 =^-^= (留言) 2008年5月14日 (三) 17:11 (UTC)

其实前几天才出现类似的事件(见上方Portal页面加入呼吁文字是否不妥?的讨论),也被迅速处理了。无论如何,为确保维基百科的中立性,虎儿今次处理手法十分合理。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5月14日 (三) 17:32 (UTC)
为维持维基的中立性,任何以维基百科或维基社区的立场对公共事件的评判、诉求都是不允许的。可以在讨论页或个人页进行。— fdcn  talk   — 2008年5月15日 (四) 03:48 (UTC+8) — 2008年5月14日 (三) 19:48 (UTC)
上面意见我都赞同,也倾向不加注悼念文字。不过我另有一看法,因为中文维基使用者绝多是华人或汉族,四川大地震影响与其他灾害不可同一等级比评,或许这情形可比照:农历春节,中文维基也常会挂了好几天红彩的例子﹔以及现有“若您来自中国大陆,并能顺利浏览维基百科,请向我们回报您的状况”提点文字来看待。毕竟属于中文维基潜在使用群当中,千万以上受灾人数绝对不是少数。因此﹔假如社群最后共识为要有其关注文字,又需符合维基中立面向﹔建议于“最近更改”页面或其他社区入口加注“关注所有于四川大地震因灾受难的中文维基用户”,除此,也可考虑在维基LOGO致上关注意思。--winertai (留言) 2008年5月15日 (四) 00:37 (UTC)

首先,我在看到各位的讨论后同意各位的看法。但是如Fdcn所说维基中有部分的内容(现有“若您来自中国大陆,并能顺利浏览维基百科,请向我们回报您的状况”提点文字)都没有中立的,为了维持维基百科的中立性,我对此说明不应加上悼念文字而是加上关注文字

另外,我认为

當此時尚有緬甸風災、印度爆炸案等值得吾等關注之事件時,單對四川大震表達吾等之哀戚,是否將陷維基於不中立之泥淖之中?

是不正确因为这是中文维基。

第三,我认为维基应成立一个负责管理社区、询问处、互助客栈、维基LOGO致上关注意思的小组。 请众维基人表示意见,谢谢。----烂Gag大帝(skjackey_tse) 国会 政绩 直谏 2008年5月15日 (四) 05:50 (UTC)

维基百科所关注者乃全世界之事,不仅限于一地一事,中文维基亦然。至于“来自中国大陆回报”则系因维基被GFW所阻之故,与维基本身事务有关,自不可相提并论。--Theodoranian|虎儿 =^-^= (留言) 2008年5月15日 (四) 06:20 (UTC)

(:)回应虎儿:我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认为维基应成立一个负责管理社区、询问处、互助客栈、维基LOGO致上关注意思的小组。请众维基人表示意见,谢谢。----烂Gag大帝(skjackey_tse) 国会 政绩 直谏 2008年5月15日 (四) 08:18 (UTC)

既然您同意虎儿的看法,那么社区入口是否有哀悼文字应采用虎儿之意见.而且,此处因两位意见不同所展开之讨论亦可结束.成立这个那个小组之事可另行提出,不必混为一谈.以免偏离主题.66.230.230.230 (留言) 2008年5月15日 (四) 19:20 (UTC)

请不要让签名闪烁或浮动,影响阅读。  Mu©dener  留 言  2008年5月16日 (五) 16:38 (UTC)

  • (!)意见,对于Skjackey tse提出的那个小组,我认为是需要有更多的管理员专责看管管理社区、询问处和互助客栈,这是关于中文维基百科的事,确实要多投放些人进去。但最后一个功能则需三思,因为单单是要决定关注那些事件就已经可以争执到事件发生后数个星期了。像四川地震这种大是大非,可以质问别人良心的事情还比较好决定。最糟的情况是,香港维基人认为香港的事情重要,内地维基人认为内地的事情重要,台湾维基人认为台湾的事情重要,这样还未把世界各地的事件算进去呢。在一个地方的人会觉得某些事件重要,但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则不一定。这样一来,不用说遇难人数的多少了,单是地区就已经争论不止了。故个人认为不需要就对某事件表达关心而设立小组。—Altt311 (留言) 2008年5月21日 (三) 04:44 (UTC)
  • (!)意见,这个处理起来太麻烦,不设立也罢,不过希望大家关注一下这里的风气,维基人就是维基人,要中立希望大家都能够中立。已经不只一个维基人因为社群的风气而不辞而别了,希望大家都自己想想这个问题吧。—人神之间摆哈龙门阵保佑家人,感谢大家对四川的援助! 2008年5月31日 (六) 16:27 (UTC)

建议增加社区主页的曝光率

社区主页的曝光率似乎太低,我进来一年多了,却现在才看到此页。建议在首页最上的一堆连结上增加社区主页的连结。窗帘布 (留言) 2008年11月29日 (六) 09:30 (UTC)

双周提示 应该改个名字吧,这个写法似乎难懂

社区首页新元素

建议在社区首页加入新的元素-每周记事,令维基人使用得更多每周记事,同时令维基人更多使用社区首页。望其他人给点意见,谢。— Kiva兔也2009年8月18日 (二) 04:46 (UTC)

关于转换

由于社区主页是大陆用法

而台湾用法应该改成社群主页

Mark85296341 (留言) 2009年12月5日 (六) 11:31 (UTC)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Symplectopedia (留言)于2010年6月19日 (六) 11:02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排版上的意见

左边的新条目推荐候选部分太长了,要不将它从表格中分离出来单独一段,要不干脆移除,或者想办法缩减以下。那么一大段文字非常凌乱看着眼花。——Albus Ecneics 2010年7月7日 (三) 11:17 (UTC)

完成。--Kolyma留言2013年9月28日 (六) 11:14 (UTC)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Symplectopedia (留言)于2010年8月9日 (一) 08:48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Symplectopedia (留言)于2010年8月13日 (五) 09:50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Symplectopedia (留言)于2010年8月15日 (日) 13:08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HW (留言 - 贡献) DC82010年8月22日 (日) 07:07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为何不讨论啊

目前中国内地维基人可能无法显示维基媒体计划中的图片,这可能与中国内地封锁了维基媒体图片网站有关。

为何只通知不讨论啊 囧rz…………现在维基共享资源上传很有问题啊…… AlexHe34 (留言) 2010年8月25日 (三) 16:31 (UTC)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消息#upload.wikimedia.org维基百科:互助客栈/其他#维基百科的图片再次无法显示。-HW (留言 - 贡献) DC8 2010年8月26日 (四) 02:04 (UTC)
感谢楼上~ AlexHe34 (留言) 2010年8月26日 (四) 03:44 (UTC)

社群主页改版提案与试做

目前的社群主页排版似乎有点太过复杂,主要是因为视觉元素太多,以及每个版块内的分区并不清楚。加上图标使用过多所以导致有杂乱的感觉。我新做了一个版面构成相同,但风格更为简洁的版本。利用了配合图标的颜色和较为简单的阴影效果。

提案的新社区主页请按此

希望大家能给点意见,希望再细部修改后可以正式用在社群主页上。—mkpn留言2013年6月24日 (一) 18:41 (UTC)

在这里也放一次:总体很好,支持改版。一点意见:社群和资源的边条颜色都是蓝色太像了,最好改一改。—Snorri留言2013年6月25日 (二) 10:02 (UTC)

社群主页改版提案与试做

目前的社群主页排版似乎有点太过复杂,主要是因为视觉元素太多,以及每个版块内的分区并不清楚。加上图标使用过多所以导致有杂乱的感觉。我新做了一个版面构成相同,但风格更为简洁的版本。利用了配合图标的颜色和较为简单的阴影效果。

提案的新社区主页请按此

希望大家有空前往(可能较少人关注的)社区主页讨论页提供您的意见。谢谢!—mkpn留言2013年6月24日 (一) 18:41 (UTC)

提议整合社群主页、互助客栈。--Kolyma留言2013年6月25日 (二) 01:06 (UTC)
五颜六色的边条太抢眼,正如上面所说,视觉元素太多--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6月25日 (二) 01:44 (UTC)
讨论再长如果没人愿意做也没用。谁愿意做自己做去,直接放上去就行。--♥VC XC 2013年6月25日 (二) 09:55 (UTC)
新版挺好,支持改版。一点意见:社群和资源的边条颜色太像了,最好改一改。—Snorri留言2013年6月25日 (二) 10:00 (UTC)
谢谢大家的意见,我缩小了色彩边条的宽度(新版请按此),降低了视觉复杂程度,并希望能同时保留不同区块的辨识度。另外边条颜色是为了配合各栏目logo的颜色,我也已经把资源边条的颜色改成较淡的蓝色。基本上这只是视觉风格上的整理与变更。实际上社群主页的“内容”部分还是有太复杂的感觉,这个可以之后再作调整。--mkpn留言2013年6月25日 (二) 11:12 (UTC)

建议改名:“社群页面”→“条目协作”、“维基人社群”→“组织与沟通”

现有两大标题“社群页面”及“维基人社群”之名称与页面名称“社群主页”相近,极易混淆;而且从名称上也看不出与其内容的关连性。因此,建议依据其内容分别改名为“条目协作”及“组织与沟通”。-Kolyma留言2013年9月28日 (六) 11:47 (UTC)

完成,但改用“组织与交流”。--Kolyma留言2013年9月30日 (一) 14:55 (UTC)

“条目书写格式”重复出现

“条目书写格式”在“方针与指引”、“维基人社群”重复出现,应择其一。-Kolyma留言2013年9月28日 (六) 11:56 (UTC)

完成:已删除后者。--Kolyma留言2013年9月28日 (六) 12:21 (UTC)

建议删除“社群讨论”

“社群讨论”所列之投票项目均会发布于“公告栏”,形同重复,故拟删除。--Kolyma留言2013年9月30日 (一) 15:01 (UTC)

建议“组织与交流”移至“方针与指引”之前

对本页面性质而言,“组织与交流”重要性较高,应尽量置于前面;况且“方针与指引”在左侧主功能表“社群入口”下另有功能项目,摆在此页面之必要性原即不高,拉到后面应属合理。-Kolyma留言2013年10月1日 (二) 16:19 (UTC)


社群首页改版试做(2.0)

虽然已经改版了一次,视觉元素却仍然感到太多,因此,本人做了一个更简洁的版本,并微调了部分色调。按此内进。希望大家能给予一些意见。--1233|联系我 2017年1月12日 (四) 11:16 (UTC)

话说这个页面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而设的? --达师 - 345 - 574 2017年1月12日 (四) 15:46 (UTC)
这是社群首页,不是首页...--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7年1月13日 (五) 03:35 (UTC)
互助客栈:消息 - 方针 - 技术 - 求助 - 条目探讨 - 其他一栏不是很显眼,建议改大字号或/并加粗--地底深山留言2017年1月13日 (五) 03:52 (UTC)
过去30天社群首页浏览次数(详细数据

以上供参。-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2017年1月13日 (五) 03:46 (UTC)

的确不怎么用社群主页,一般想去哪个页面都直接在搜索栏里打 囧rz... --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7年1月13日 (五) 15:37 (UTC)
第一次知道这个页面的存在。。。——꧁༺星耀晨曦༻꧂留言|欢迎参与升级授权协议的讨论2017年1月13日 (五) 16:08 (UTC)
访问量大是因为左边导航里有。 --达师 - 345 - 574 2017年1月15日 (日) 07:18 (UTC)
我是觉得左边导航里有访问量却不是很大,代表目前其功能有限。.-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2017年1月21日 (六) 15:37 (UTC)
这个改版我喜欢,简洁内容还不缺失。--脳補。◕‿◕。讨论 2017年1月15日 (日) 11:44 (UTC)

好的—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Wiki chnking对话贡献)于2019年6月20日 (四) 01:29 (UTC)加入。

社群首页改版 3.0


维基百科:社群首页/改版,见下面的讨论。--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09:16 (UTC)


这是第二次本人的改版,改版后连同所有子页面的大小从 39541 字节减至 31707 字节,并且增加了导航,各不同的子类别亦作出适量的重新编排。改版后亦应该会更'mobile-friendly'。--1233 T / C 2020年11月27日 (五) 19:11 (UTC)

视觉效果我觉得好了不少,不过留白似乎有点多。--Easterlies 2020年11月27日 (五) 19:35 (UTC)
同,margin过大,考虑到大屏幕设备和兼容性,也要尽量用em而不是vh。如果可以的话,是否可以直接修改外联CSS以使用@media呢(站内的CSS可以识别到页面名称)。--安忆Talk 2020年11月28日 (六) 03:22 (UTC)
大屏幕设备本身的用户体验需要放大才会比较正常。这个设计在放大的时候会比较好--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06:21 (UTC)
能不能把下面六个方框按照2x3排列,我电脑上显示第一行5个第二行1个还是居左,强迫症要压不住了。--MilkyDefer推迟咕咕 2020年11月28日 (六) 02:10 (UTC)
@User:MilkyDefer:您需要减少Max screen width吗(--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06:21 (UTC)
能居中吗?公告栏都居中了……然后我看公告栏在电脑上还能适当再加宽一些。--MilkyDefer推迟咕咕 2020年11月28日 (六) 07:29 (UTC)
div限制,没办法(如果真的做了就会非常繁复)--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08:44 (UTC)
我了解这次是为了增进行动版体验才这么改版的,但我觉得这样分拆桌面版体验反而变差了。——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11月28日 (六) 03:16 (UTC)

增加了min-width 300px, max-width 提升至1080px,中间为75%。--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06:26 (UTC)

Break 0.5

  • 我可以(-)反对此改版吗 ? 有没有用户觉得2.0好过3.0 ? 为了增进行动版体验牺牲桌面版体验 ? 用行动版的用户有几多 ? 用桌面版的用户有几多 ? 改之前有没有问过社群和投票 ? 原来社群首页的页面竟然是某一用户的所有物,话改就改,真是令人惊讶。强烈建议转回原来版本。〈如果我错过任何改版消息,我对此抱歉,因为我不知道几时几日哪里出过改版消息〉--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1月28日 (六) 08:56 (UTC)
    • 有道理…要不先开个子页放修改中的版本,差不多了再看情况移过去。现在先用九月份的版本,直接实装是有些仓促。顺便一提,现在版本的内联样式,背景色和文字颜色的十六进制值的#号都没加… --安忆Talk 2020年11月28日 (六) 09:07 (UTC)
────────────────────────────────────────────────────────────────────────────────────────────────────就是桌面端太空了。如果要同时兼顾桌面和移动设备的话,我觉得必须要配置@media,可能需要common.css的配合(这样也能实现更好的样式,比如那几个方块的自适应)。 --安忆Talk 2020年11月28日 (六) 09:37 (UTC)
可以使用min/max/width div 配合。现在是因为把内容分类,只保留公告页,导致页面看起来比较“空虚”。现在的设定是 width: 0-400px 的时候300px,400-1440px的时候为页宽的75%,多于1440px时则是1080px。--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09:42 (UTC)
以提早进行改版的法语维基百科为例,不知是否萤幕问题,法语维基百科的页面右侧有一大片留白,这差别,和未进行改版的中文维基百科相比,极其明显,而且极其碍眼。阁下的社群首页的页面改版方案也是这样,而且页面左右侧有一大片留白,碍眼同时浪费版面。--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1月28日 (六) 09:43 (UTC)
有些麻烦…还是觉得直接用class方便一些(尤其是下面的几个方块)。如果设计好的话,common.css改起来的流程也不麻烦。韩语维百的桌面视图挺好看的,其在移动设备上的表现也不错。--安忆Talk 2020年11月28日 (六) 09:49 (UTC)
那是故意的,详见这里这里。这也是改版的原意。@Comrade JohnAnYiLin:--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09:54 (UTC)
强加于人,要逼人接受的所谓“良好愿望”,宁愿等到最后一刻才改。--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1月28日 (六) 09:58 (UTC)
所以我也回退,不过随时间堆积的资料对我感到不便。另外@AnYiLin:,我那段的div设定是:min-width 300px; width: 75%; max-width: 1080px;--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09:59 (UTC)
啊…那便留罢。不过下面几个方块那不尽如人意的适应性也是…故意的吗?我觉得单靠内联样式有点儿不够用,并且很麻烦…--安忆Talk 2020年11月28日 (六) 10:03 (UTC)
改了,现在应该是min-width 10em; width: 100%; max-width: 65em--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10:08 (UTC)
还可以,但仍喜欢2.0那种将各个方面折叠,即时看到里面的东西,而不是要到另一页面找东西。--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1月28日 (六) 10:14 (UTC)
现在的问题其实和内容太多有关,且折叠并没有改善页面载入时间,所以才会拆开。而且新的导航其实也尝试解决那个难以回到主页的问题。--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10:18 (UTC)
2.0和3.0的页面载入时间,两者相比是如何 ?--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1月28日 (六) 11:10 (UTC)
────────────────────────────────────────────────────────────────────────────────────────────────────@Comrade John旧版的平均需要7秒新版平均需要5秒
载入时间
测试结果 旧版 新版
开始载入 3.181 s 3.348 s
内容载入完成 6.735 s 3.996 s
全部载入完毕 7.571 s 5.091 s
以上,--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11:38 (UTC)
香港的测试数据均有相似结果:旧版新版--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11:45 (UTC)
旧版 对比 新版,取自另一个测试源(新版比旧版快)。旧版比新版快的测试。--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11:56 (UTC)
二哈二哈您这网速怎么比我在大陆用VPN都慢…--安忆Talk 2020年11月28日 (六) 13:02 (UTC)
First load time通常比较久。--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13:14 (UTC)
(*)提醒:<center>标签已过时,请使用CSS。而且公告区没有设置padding。另外做到网页自适应完全没有必要在桌面端大量留白,参考一下Wikipedia:首页/styles.css的做法,完全可以在不留白的情况下适配移动端。--Steven Sun留言2020年11月29日 (日) 01:35 (UTC)
反正所有人都可以修改,我有点看不懂,可否解释一下?现在我是期望避免出现页面css。--1233 T / C 2020年11月29日 (日) 04:18 (UTC)
我修正了一些css语法错误以及<center>过时的问题。详情见Special:PermanentLink/63370120--Scvoet Talk 2020年12月22日 (二) 07:56 (UTC)
感谢,但这次改版应当如何处理(--1233 T / C 2020年12月29日 (二) 04:37 (UTC)

分段1

纯吐槽,现在新版的Vector是可以在设置中启用:偏好设定->外观->剔走使用旧版Vector(Uncheck the "use old vector" box)。(--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13:21 (UTC)
(...) 吐槽:新版不是很好看,还不如timeless。--安忆Talk 2020年11月28日 (六) 13:27 (UTC)
谁知道“使用旧版Vector”这个选项是否永久。--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1月28日 (六) 13:51 (UTC)
不是,据说是去到2021 Q2后,此选项预设关闭,但是旧版Vector不会被取消,有点像Monobook - Vector Transition。--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13:55 (UTC)
如果旧版Vector仍在,还算好。--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1月28日 (六) 14:00 (UTC)
新设计对新Vector
旧设计对新Vector
两者的在新Vector页面时候的分别--1233 T / C 2020年11月28日 (六) 16:04 (UTC)
那么新设计在电话和平板电脑上呈现如何 ?--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1月28日 (六) 17:15 (UTC)
不理解,但应该差异不大。主要看是zh.wikipedia 还是 zh.m.wikipedia。--1233 T / C 2020年11月29日 (日) 04:14 (UTC)
新版的确清爽不少,但是每项公告的前缀表示完全和整体社群首页的设计违和啊,完全不是一种风格.....--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1月30日 (一) 02:53 (UTC)
话说新版社群首页,公告下那几个连结使用Template:Tabs或类似的模板是否可行 ? 这样将各个方面折叠,即时看到里面的东西的同时,其连结内容因实际上是新页面,社群首页的字节实际上很少,这样载入时间会比较快吧 ?--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1月30日 (一) 09:57 (UTC)
Template:Tabs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2月1日 (二) 02:38 (UTC)
不能,而且这个会发生Transclusion的问题,结果仍然不能改善现时载入时间的问题。--1233 T / C 2020年12月2日 (三) 09:29 (UTC)
唉,好吧。--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2月2日 (三) 09:49 (UTC)
载入时间主要是受到下列因素影响:页面大小/使用的模板/有没有使用CDN等因素。如果使用类似Template:Tabs的模板,虽然页面大小减少,载入时间却可能更长。这和Loop类似。--1233 T / C 2020年12月2日 (三) 12:09 (UTC)

分段2

如果没人继续讨论,我建议在14天后重新把3.0上线。--1233 T / C 2020年12月6日 (日) 09:27 (UTC)
为什么不举办投票 ? 不举办投票不知社群对这次改版的真正想法。--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2月7日 (一) 08:14 (UTC)
投票不意味共识,因此即使举办投票,还是没有人能知道社群对这次改版的“真正想法”。而且,有些事情是有技术限制的,这也不是社群的想法所能够左右的。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7日 (一) 09:36 (UTC)
那么很久以前维基进行改版面,为什么要举办投票 ? 当年维基进行改版面也是有什么技术限制的,也不是社群的想法所能够左右的,那么为什么要举办投票 ?--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2月7日 (一) 10:44 (UTC)
@Comrade JohnEricliu1912:因为社群当时未有“投票不意味共识”的意识。我认为倒不如继续维持此处的讨论,这样才能比较更好地认清社群的想法,而且可以有效确认是否存在技术限制,最终方案可能比开投票之后所出现的选项更好。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9日 (三) 07:25 (UTC)
我觉得还是举办个投票比较好,社群首页是重要的维基人入口,其改版本就兹事体大,尤其又涉及桌面版体验问题,举办投票征询社群想法有益无害。——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12月7日 (一) 15:25 (UTC)
只改社群首页移动版版面,而不用改桌面版版面是否可行 ?--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2月9日 (三) 07:55 (UTC)
我觉得这会是比较好的作法,另开一页面专供行动版读者浏览,可以高度客制化以优化移动设备使用者体验,不用顾虑到桌面版读者。——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12月9日 (三) 11:21 (UTC)
同意这样可以改善问题,但是如何"另开一页面"才是问题的核心。--1233 T / C 2020年12月10日 (四) 15:52 (UTC)
移动版和桌面版的URL应该不同吧 ? 移动版和桌面版中,两者有没有页面只可在某版本中阅览 ? 如有,理论上可循这个方向去“另开一页面”,但这不是单纯一个建立动作可以做吧 ? 要改一些原代码什么的 ?--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2020年12月11日 (五) 13:38 (UTC)
URL不同,但连向页面一样。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12日 (六) 10:3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