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威武勇驹/沙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超强台风苏拉
Typhoon Saola(英文)
苏拉在9月1日达到强度顶峰,风眼清晰可见。
苏拉在9月1日达到强度顶峰,风眼清晰可见。
路径图
超强台风苏拉的路径图
超强台风苏拉的路径图
概况
形成日期2023年8月22日
消散日期2023年9月4日
最低气压905 hPa
瞬间最大阵风315 km/h
影响
财产损失443亿美元
死伤人数752死54万412伤4352失踪
影响地区菲律宾台湾中国大陆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越南
备注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此热带气旋离开其责任范围之后,没有再更新其风速资料
2023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超强台风苏拉(英语:Typhoon Saola,国际编号:230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092023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Goring)是202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9个被命名的风暴。“苏拉”(越南语Sao la)一名由越南提供,意思为中南大羚[注1],是当地一种稀有保育类动物。

苏拉是不但是2023年太平洋台风季最强的热带气旋,更是21世纪西北太平洋第三强的热带气旋,与2010年台风鲇鱼、2020年台风天鹅并列。苏拉于2023年8月下旬在菲律宾东北方对开海域生成,于吕宋以东徘徊多日后移入南中国海,最终于9月1日正面吹袭珠江口一带,导致香港天文台澳门气象局分别需要发出自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及2020年台风海高斯以来首次十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而苏拉在珠江口近岸迅速增强,连带其飓风范围显著扩大,港澳两地全境均测得持续飓风,风力和风暴潮所造成的破坏是二战后最严重。由于苏拉在珠江口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台风委员会决定将“苏拉”退役,新名字稍后决定。

发展过程[编辑]

预报生成[编辑]

在苏拉生成前,数值预报表示菲律宾以东海域将有系统生成。8月22日,一个热带扰动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偏东方海域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1W。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8月23日凌晨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级提升为“中”{{NoteGT|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就会把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中”。一般而言,即使发展机会增大,系统过了24小时之后发展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才较高;但如果环境良好,系统亦可以在24小时内形成热带气旋。上午8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TD10。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级提升为“高”,并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注2]。当时欧洲中期预报中心预报表示,该系统有机会朝向广东东部至台湾一带。

绕圈急剧增强[编辑]

8月24日凌晨2时,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布烈风警报。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9W。香港天文台澳门气象局亦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率先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2309,并命名“苏拉”[注3]。同时,香港天文台和澳门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轻度台风。晚上8时,中国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并向南缓慢移动。

8月25日凌晨2时,香港天文台和澳门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强热带风暴。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台风。晚上8时,日本气象厅和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台风。

8月26日凌晨2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中度台风。同时,中国气象局及澳门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台风。下午2时,澳门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强台风。下午4时,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强台风。晚上11时,中国气象局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

8月27日凌晨2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强烈台风。同时,澳门气象局和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下午2时,中国气象局及澳门气象局将其降格为强台风。

8月28日凌晨2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中度台风。上午5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强台风。上午11时,香港天文台再次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并开始转向北移动。

第一次巅峰入南中国海、发展出双重眼壁[编辑]

8月29日早上5时,香港天文台再次将其降格为强台风。下午5时,香港天文台第三度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同时,中国气象局再次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晚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超级台风。同时,澳门气象局再次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晚上11时30分,台湾中央气象局再次将其升格为强烈台风。由于苏拉环流细小,穿越巴士海峡时结构不太受吕宋和台湾影响,因此能维持巅峰状态进入南中国海。并以时速约10公里向西北偏西靠近珠江口一带。苏拉移至香港以东时发展出双重眼壁。

临岸爆发增强、直扑珠江口[编辑]

9月1日凌晨2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再次将其降格为中度台风。苏拉在早上6点完成眼墙置换,由于近岸海温高达31度,垂直风切变极低,高空良好辐散条件良好,加上极向流出增强,令苏拉出现“热塔”并爆发性增强,眼壁不断爆发出强烈对流,云顶温度急速下降,中心密集云团扩大。中午12时,苏拉的眼壁已经非常扎实,而且对流非常深厚,并打开了一个甚清晰和浑圆,直径达33公里的风眼。此时苏拉中心的云顶温度达-89.5度,眼温升至19.6度,气压降至905百帕,苏拉此时通过“德沃夏克分析法”换算的“T指数”达到8.0,是该指数的极限,位于汕尾以南约150公里的浮标测得最大持续风速达17级(78.1米/秒),是南中国海最强风暴。香港天文台将苏拉的中心的持续风速评为270公里/小时。日本气象厅和台湾中央气象局在实时报告中,评定苏拉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以10分钟平均风速计算)分别达125节,即每小时230公里及每秒60米(每小时215公里)[5],前者与鲇鱼的评估相同,仅次于泰培的140节(每小时260公里)及1961年台风兰茜的145节(每小时270公里);后者则略逊于鲇鱼的每秒65米(每小时235公里)。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评定苏拉的中心风力为每小时220公里(10分钟平均风速),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于实时报告中评估苏拉的中心风力(以2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为每秒81米,即每小时290公里,高于鲇鱼之每秒72米(每小时260公里)。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更评估苏拉的中心风力(以1分钟平均风速计算)达到165节,即每小时305公里[22],高于鲇鱼之160节(每小时295公里),与泰培之165节(每小时305公里)相同。9月2日凌晨12时,苏拉以巅峰强度在香港以南约20公里掠过。凌晨3时30分,中国气象局表示超强台风苏拉于广东省珠海市南部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74米/秒),气压为908百帕,是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登陆最强台风。

深入内陆并逐步减弱[编辑]

登陆后苏拉的风眼被填塞,眼壁崩塌。凌晨5时,香港天文台和澳门气象局将其降格为强台风。早上9时,澳门气象局将其降格为台风。上午11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台风。随着苏拉深入内陆,水汽供应中断,结构变得松散。上午11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下午3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轻度台风。同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而苏拉出现高低层分离、深层对流殆尽。下午3时,澳门气象局亦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下午5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晚上7时,香港天文台及澳门气象局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9月3日凌晨12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凌晨2时,日本气象厅、澳门气象局及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上午8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低压区。下午5时,中国气象局对其停止编号。下午6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低压区。

9月4日凌晨2时,日本气象厅在天气图上移除该系统。

影响[编辑]

菲律宾[编辑]

当地发出之最高风暴信号:五号风暴信号

台湾[编辑]

由于超强台风苏拉逐渐接近台湾,中央气象局于8月28日晚上11时半发布海上台风警报,首报警戒范围为巴士海峡[参1]。隔天(29日)下午5时半,气象局再发布陆上台风警报,首报警戒范围为屏东县恒春半岛[参2]。8月30日上午11时,苏拉的暴风圈已接触恒春半岛[参3],并随着台风远离,气象局于当天晚间11时30分解除陆上台风警报。8月31日下午2时30分,气象局解除海上台风警报。至于地方政府灾害应变中心开设情形,高雄市屏东县为一级开设;花莲县台东县南投县嘉义市为二级开设;桃园市台中市彰化县台南市云林县嘉义县为三级开设[参4]

在苏拉的外围环流影响台湾期间,台东县东河乡七块厝测站累计雨量达456.5毫米,居全台测站之冠[参4]苗栗县头份市受台风外围沉降气流影响,最高文达40.5度,创下该测站纪录新高[参5]。中南部一带县市沿岸受天文大潮叠加影响而发生海水倒灌,低洼地区多处出现积水或淹水[参6][参7]。台东县台东市丰里海边的“金鸿益号”遭长浪掀翻,造成一名外籍移工受伤[参8]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有一名男子因树木遭阵风影响倒塌而被砸中,送医急救后宣告不治[参9],同日下午在台北市大安区六张犁捷运站则发生一起路树树枝断裂事件,该树砸伤一名38岁刘姓女子,经救护人员现场检伤后送医治疗[参10],而在高雄市则发生一名77岁老翁,为防外围环流夹带强风暴雨,至住家4楼检查管线及漏水情形,不慎坠落至邻居2楼工作阳台而受伤[参11]。然而官方灾害报告却表示无任何人员伤亡[参4]。在苏拉开始远离台湾后,外围环流仍持续影响台湾,台11线部分公路积水严重,并造成多起车祸致使双向一度无法通行[参12]

据官方灾害报告统计,全台共有60宗淹水报告、有213人需疏散撤离、10685户停电。海运方面共14条航线,128航次停航;航空方面则国内航线有9班次取消、国际航线有6班次取消[参4]

中国大陆[编辑]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中央气象台表示苏拉会在九月一日下午至夜间在广东惠东县台山市一带沿海登陆。8月30日,国家防总办公室针对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省份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并且派出工作组分赴福建、广东协助指导防台风工作[参13]

福建省[编辑]

福建省气象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8月27日18时,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参14]。8月29日10时,福建省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从Ⅳ级提升至Ⅲ级。福建省防指要求,位于闽东、闽中、闽南、台浅、闽外渔场和钓鱼岛海域的海上渔船务必于30日12时之前全部就近到港避风,船上人员全部撤离上岸;福建沿海养殖渔排的老弱妇幼人员务必于29日18时之前全部撤离上岸;福建沿海养殖渔排的劳动力人员务必于30日12时之前全部撤离上岸[参15]。福建10万多人转移[参16]。福建省内19条客渡运航线停航,其中泉金航线、两马航线、黄马航线等三条小三通航线停航。66个水上施工作业项目停工,102艘施工船已位于安全水域避风[参17]

广东省[编辑]

广东省气象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整装待命[编辑]

8月29日9时,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启动防风IV级应急响应[参18],并于8月30日12时提升为防风Ⅲ级应急响应[参19]。8月30日,深圳1676艘海上作业渔船全部回港避风[参20]。8月31日起,广铁集团管内部分列车停运[参21][参22],多条港澳跨境海上航线航班暂停[参23],省内部分旅游景点关闭[参24],部分高速公路临时封闭[参25]。8月31日上午,广州市三防办发布分步实施“五停”指引,受影响范围内的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托管机构和中等职业学校2023年秋季开学时间延迟至9月4日[参26]。8月31日14时,汕尾市启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机制,实行“五停”措施,汕尾市城区迎来强风大雨,全市近万人转移[参27][参28]。8月31日18时,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参29]。8月31日23时起,汕头市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措施[参30]

园区、交通停驶[编辑]

9月1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广州动物园帽峰山森林公园[参31]、广州华侨博物馆、广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参32]华南国家植物园[参33]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广州塔海心桥[参34]粤海关博物馆[参35]、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齐心路教学点[参36]流花湖公园人民公园海珠广场[参37]等旅游景点陆续关闭。9月1日凌晨5时,广州市气象台将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番禺南沙增城九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台风黄色预警信号;从化区花都区维持台风蓝色预警信号;1日7时番禺、南沙区将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升至橙色并于当天14时升级至台风红色预警[44][45]。广州临时停运公路客运班线75条[参38]。惠州、揭阳、中山、珠海、深圳也于9月1日陆续宣布实行“五停”[参39],惠州市全域高速公路入口实施临时封闭措施,惠州机场除四班早出港航班外,取消其余所有进出港航班运行,惠州41家A级景区目前暂停开放[参40]深圳宝安机场于当日12时起暂停所有进出港航班运行[参41]深圳地铁有轨电车公交、出租汽车、汽车客运站自9月1日19时起暂停服务[参42]。9月1日19时30分至9月2日10时15分,广州地铁4号线石碁站南沙客运港站连续十五个车站停止对外服务,4号线运营区段调整为黄村站新造站[参43][参44]。9月1日20时至9月2日8时30分,铁路部门对进出广东省列车全部停运[参45][参46]。9月1日20时起,广州市南沙区公交线路陆续停运[参47]。9月1日20时至9月2日8时,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对南沙、番禺区辖内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实施交通管制(所有车辆禁止驶入)[参48][参49]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展览中心站虎门火车站区间停运[参50][参51]。9月1日22时30分至9月2日10时,佛山地铁2号线花卉世界站广州南站区间、3号线北滘公园站荔村站区间、南中国海有轨电车1号线康怡公园站林岳东站区间停运[参52][参53]

市面逐步恢复[编辑]

9月2日0时至11时23分,广清城际铁路广州东环城际铁路暂停对外服务[参54][参55]。9月2日1时15分,广州市南沙区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参56]。9月2日8时15分,深圳市台风红色预警信号降级为蓝色[参57]。9月2日8时30分,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深圳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关于在全市范围内解除“五停”的公告》[参58],深圳机场恢复运行[参59]。9月2日8时33分,广州市南沙区在全区范围内解除“五停”(停课、停工、停业、停市、停运)措施[参60]。9月2日8时40分,深圳地铁[注4]部分恢复运营(11号线地下段在9时才恢复运营)[参61]。9月2日9时05分,广州南站首趟高铁列车恢复开行(G9704次,开往长沙南站[参62]。9月2日10时起,广州市结束防汛应急响应[参63]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属下水上公交线路和珠江游(包括广州塔财富码头和海心沙东、西区码头所有航班[参64])恢复正常运营[参65]。9月2日10时30分,深圳地铁3、6、11号线高架段恢复运营[参66]。9月2日11时起,深圳各大铁路车站及列车恢复运行[参67][参68]。9月2日12时起,广州港出海航道临时水上交通管制解除[参69]。9月2日14时起,广州动物园恢复开放[参70]。9月2日14时15分,深圳湾口岸恢复通关[参71]。9月2日16时起,广州塔、海心桥恢复开放[参72]

对广东省的重大影响[编辑]

汕头汕尾深圳珠海河源梅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潮州揭阳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从9月1日推迟至9月4日[注5][参75][参76]

在深圳,受台风影响,9月1日傍晚大风将梅林北环大道树木吹倒,砸中正在行驶中的车辆,造成1死2伤[参77]

9月1日至2日,珠江广州河段出现超警水位[参78]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

广西气象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海南省[编辑]

海南气象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9月2日13时至9月5日,海口秀英港、新海港、铁路南港停运[参79]

香港[编辑]

威武勇驹/沙盒在香港的位置
长洲 233 km/h
长洲
233 km/h
赤鱲角 205 km/h
赤鱲角
205 km/h
青衣 148 km/h
青衣
148 km/h
启德 181 km/h
启德
181 km/h
西贡 197 km/h
西贡
197 km/h
沙田 94 km/h
沙田
94 km/h
流浮山 162 km/h
流浮山
162 km/h
打鼓岭 126 km/h
打鼓岭
126 km/h
天文台测风网络8个参考自动气象站测得之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图例:
代表测得暴风(共1个气象站)
代表测得飓风(共7个气象站)
备注:青衣的数据并不完整
  •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十号飓风信号
  • 最接近当地时间:2023年9月1日晚上10时
  • 最接近当地位置:香港天文台总部以南约20公里(正面吹袭)

风暴前酷热、严阵以待[编辑]

香港天文台在8月28日下午12时半发出“特别天气提示”,表示苏拉会在8月30日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会根据苏拉的路径来评估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呼吁市民留意天文台的消息。天文台在8月29日中午12时更新“特别天气提示”,表示苏拉会在未来一两日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内,预料会相当接近香港,并会在未来一两日考虑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而受到其下沉气流影响,本港天气持续酷热。天文台在当日测得36.5度,是8月第2高温。随着苏拉进入距离香港800公里范围内,天文台在8月30日下午5时4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当时苏拉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610公里。天文台表示苏拉会在当晚与香港维持超过300公里距离,一号信号会在翌日(31日)中午前维持,而天文台会在翌日稍后发出三号信号[参80]。但受另一热带气旋海葵影响,苏拉的路径仍有变数,天文台呼吁市民留意最新风暴消息[参80]

天文台在8月31日凌晨4时45分表示会在下午3时至5时发出三号信号,并会视乎苏拉的强度、与珠江口的距离及香港的风力变化,于9月1日考虑发出更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天文台指出苏拉会在9月1日至2日相当接近珠江口一带,香港天气将会转坏,有狂风大骤雨,而苏拉亦会为沿岸和低洼地区带来风暴潮。天文台在下午3时40分发出三号强风信号,当时苏拉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380公里。而天文台在当日测得37.5度,打破昨日所创下的记录,是有记录以来8月最高温,亦都是首次连续2日测得36度以上高温。全港大部分气象站都测得破纪录高温,市区普遍测得37度以上,新界部分地区更测得40度以上高温,上水测得42.7度、打鼓岭测得41.5度、大埔测得41.2度,湿地公园测得40.4度。连香港最高峰的大帽山都测得31.1度的高温。

风暴引发香港社会广泛关注,担心会造成类似温黛天鸽山竹的风灾,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8月31日上午透过社交网站贴文表示,自己已要求各单位作好全面部署及准备,并委派政务司司长负责统筹,而特区政府亦会就超强台风举行记者会以阐述多个政府部门的准备工作。而政务司司长陈国基率领多个政策局及政府部门首长,于当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其中天文台在会上表示,会在9月1日凌晨2时到5时发出八号信号,并且苏拉会在9月1日到2日早上最接近香港及珠江口一带,会根据苏拉的风速及与香港的距离来评估是否需要发出十号信号;而教育局宣布香港中小学和特殊学校在9月1日全日停课一天。这是自2003年强台风杜鹃后,教育局20年以来首次在三号信号发出后便立即宣布翌日全港停课。随后天文台在晚上11时45分表示将会在9月1日凌晨2时40分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这是天文台有纪录以来首次在发出“热带气旋之特别报告”前就表明发出八号信号的准确时间。

逐渐靠近,初时市面风平浪静[编辑]

9月1日晚上十号飓风信号生效后香港市面的情况

随着苏拉逐渐靠近广东东部沿岸,天文台在9月1日凌晨12时40分发出“热带气旋之特别报告”,宣布会在凌晨2时40分发出八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天文台再次警告,苏拉会在当晚至翌日(9月2日)早上相当接近香港,在香港以南100公里内掠过,届时会考虑发出更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八号信号生效初期,香港天气未见恶劣,风势仍然微弱,只有离岸及高地间中吹烈风。不过高温触发的强雷雨区叠加苏拉的外围雨带在早上7时影响香港,天文台发出黄色暴雨警告,而在雷雨区穿越期间,打鼓岭、大美督和流浮山一度测得烈风程度的阵风,各区都测得20-30毫米的雨量,因应气温回落,天文台取消酷热天气警告。天文台于同日上午11时45分表示当天黄昏香港风势将进一步增强,其后更表示会考虑在下午6时至晚上8时之间发出九号信号。到了中午12时,天文台表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苏拉意外出现急剧增强的迹象,中心风力高达270公里/小时,而且环流有所扩大,会考虑提早发出九号信号的时间,呼吁市民尽快回家。政府亦都中午12时半举行记者会,表示苏拉是有纪录以来吹袭香港最强台风,市民要心理准备会出现停电、停水的情况,并预料市面受到的破坏会比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更甚,需要较长时间才会恢复正常,呼吁市民做好储水储粮的准备。

逐渐靠近,风力急速飙升[编辑]

随着苏拉的烈风范围开始覆盖香港,香港天气于9月1日下午急剧转坏,各区的风力急速上升,长洲、赤鱲角、流浮山率先测得烈风,市区亦逼近强风上限,高地如大老山更达到暴风程度,当时苏拉距离香港约130公里。因应苏拉较强的雨带开始靠近香港,天文台发出黄色暴雨警告。各区的风力持续增强,长洲、赤鱲角和流浮山已达暴风程度,市区亦测得烈风。而苏拉的核心环流开始影响香港,高地已测得间歇性飓风,全港普遍吹北至西北暴风。天文台在下午5时20分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是次为继2020年台风海高斯后,3年以来首个九号信号。天文台随即表示会视乎香港风力变化,评估是否需要发出十号飓风信号,同时警告东部地区水位将于当晚9时起急升,吐露港水位在午夜左右预计会上涨至海图基准面以上7至9米,最高水位可能打破历史纪录,沙田城门河、大埔、沙头角及西贡等地会受到剧烈海水倒灌威胁;其余沿岸地区的水位亦会于9月2日早上约6时起开始显著上升。九号信号生效后,香港各区风力飙升,大老山、昂坪已达飓风,长洲、横栏岛亦直逼飓风程度。九巴、城巴和新巴宣布所有路线暂停服务,港铁亦宣布全线停驶。政府表示除了紧急服务外,其余服务暂停。天文台表示横栏岛的风速经海平面折算后超过118公里/小时,已达飓风程度,天文台在晚上6时50分发出十号飓风信号。这是自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后,5年以来首个十号信号。

猛烈飓风和暴雨肆虐[编辑]

超强台风苏拉袭港后,将军澳广明苑出现塌树

天文台在晚上7时40分发出特别天气提示,指苏拉的眼壁会未来1小时覆盖本港,与其相关的猛烈飓风和暴雨会影响本港,并且阵风会高达250公里,低洼地区会出会严重淹水,请市民务必留在安全地方。其后苏拉的眼壁开始穿越本港,当时苏拉距离本港70公里。横栏岛一进入眼壁便测得257公里的阵风。而苏拉的眼壁由东向西覆盖本港,各区的风势和雨势呈几何级数上升,天文台改发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半小时后更改发黑色暴雨警告信号。而风向逐渐转为偏东,全港广泛吹飓风。并在凌晨1时45分表示视乎风势情况,考虑在凌晨3时至早上6时期间改发较低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因应香港风力开始减弱至烈风至暴风程度,天文台于凌晨3时40分改发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当时苏拉集结在天文台总部之西南偏西约100公里。天文台表示八号信号会最少维持至中午,呼吁市民切勿松懈抗台措施;随后于上午9时45分表示八号信号会在下午4时前维持生效。天文台于凌晨5时50分发出山泥倾泻警告,直至下午5时15分取消。

天文台在中午12时45分宣布预计在下午4时20分改发三号信号,并在下午4时20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当时苏拉集结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约260公里,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天文台在下午4时25分表示三号信号会维持一段时间,当苏拉对本港的威胁进一步减低时,天文台会改发一号信号,或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参81]。随着苏拉进一步减弱为热带风暴及远离香港,香港风力亦逐步减弱,天文台在晚上7时45分表示会在短期内改发一号信号[参82],并在晚上8时20分改发一号戒备信号[参83],当时苏拉集结在香港以西约320公里。苏拉在晚间急速减弱为热带低压,天文台在晚上11时4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参84],当时苏拉集结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约380公里。

苏拉吹袭期间,天文台测风网络8个参考自动气象站全部测得强风或以上风力,当中长洲吹飓风,西贡亦受暴风吹袭,连同流浮山及机场合共4站测得烈风,三号及八号信号均达标。是次为采用此测风网络以来第7次测得全面强风,以及采用此测风网络后第9次达标的八号信号。然而青衣测风站在9月1日晚上9时后便故障,因此其数据并不完整。风暴期间,长洲、西贡、流浮山、机场、启德、青衣、打鼓岭和沙田测得之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分别为每小时126、94、81、75、57、53、50及48公里。

多区受损[编辑]

多区亦可见苏拉的破坏,在9月1日下午5时,西贡新清水湾道往西贡方向行车线有一棵大树倒塌,横亘在行车线,事件中无人受伤[参85]。在下午6时,有巿民目击李郑屋邨孝廉楼天台十数块太阳能板由高处飞堕一楼平台、大楼对开地面及广利道两条行车路,其中行车路的太阳能板面积大约15米乘15米,事件中无人受伤[参86]。同一时间,何文田公主道医疗辅助队总部有树干倒下,南行三条行车线一度全封[参85]鲗鱼涌南丰新邨天台太阳能板被强风吹起,撞向其中一个单位外墙,有棚架倒塌和玻璃窗碎裂[参87]。观塘协和街祥和苑有大树连基座倒塌,横挂在平台外墙。西九龙警察总部面积约20米乘4米的围栏及铁丝网被吹塌[参88]。九龙湾有大排档帆布顶篷被吹走[参89]。苏拉吹袭期间,当局收到逾3000宗塌树报告、21宗淹水个案、7宗山泥倾泻报告、86人在风暴期间受伤。苏拉引起的破坏在随后1星期内依然随处可见,未及完全清理,为9月7日至8日热带气旋海葵残余低压槽引发暴雨所带来的严重灾情埋下伏笔。风暴过后1个月,部分出现山泥倾泻和树木倒塌的路段尚未进行修复[102]

澳门[编辑]

威武勇驹/沙盒在澳门的位置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31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31
大炮台山 52.2
大炮台山
52.2
外港码头 58.3
外港码头
58.3
污水处理厂 61.2
污水处理厂
61.2
海事博物馆 50
海事博物馆
50
友谊大桥 北峰 93.2
友谊大桥
北峰

93.2
友谊大桥 南峰 106.6
友谊大桥
南峰

106.6
嘉乐庇 总督大桥 95
嘉乐庇
总督大桥

95
西湾大桥 94.3
西湾大桥
94.3
大潭山 94.3
大潭山
94.3
东亚运站 50
东亚运站
50
九澳 103.3
九澳
103.3
路环分站 49.3
路环分站
49.3
澳门大学 71.3
澳门大学
71.3
澳门气象局气象站测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h)。图例:
代表测得清劲以下风力
代表测得清劲至强劲风力
代表测得疾劲至烈风风力
代表测得狂风至暴风风力
威武勇驹/沙盒在澳门的位置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24.7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24.7
大炮台山 47
大炮台山
47
外港码头 49.6
外港码头
49.6
污水处理厂 54
污水处理厂
54
海事博物馆 41.2
海事博物馆
41.2
友谊大桥 北峰 77.1
友谊大桥
北峰

77.1
友谊大桥 南峰 93.3
友谊大桥
南峰

93.3
嘉乐庇 总督大桥 90.2
嘉乐庇
总督大桥

90.2
西湾大桥 89.3
西湾大桥
89.3
大潭山 83.3
大潭山
83.3
东亚运站 43.7
东亚运站
43.7
九澳 86.6
九澳
86.6
路环分站 39.3
路环分站
39.3
澳门大学 63.7
澳门大学
63.7
澳门气象局气象站测得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h)。图例:
代表测得清劲以下风力
代表测得清劲至强劲风力
代表测得疾劲至烈风风力
代表测得狂风至暴风风力
威武勇驹/沙盒在澳门的位置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78.8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78.8
大炮台山 87.8
大炮台山
87.8
外港码头 100.8
外港码头
100.8
污水处理厂 92.5
污水处理厂
92.5
海事博物馆 98.3
海事博物馆
98.3
友谊大桥 北峰 120.2
友谊大桥
北峰

120.2
友谊大桥 南峰 133.9
友谊大桥
南峰

133.9
嘉乐庇 总督大桥 129.6
嘉乐庇
总督大桥

129.6
西湾大桥 121.3
西湾大桥
121.3
大潭山 140.8
大潭山
140.8
东亚运站 87.8
东亚运站
87.8
九澳 147.2
九澳
147.2
路环分站 81
路环分站
81
澳门大学 126
澳门大学
126
澳门气象局气象站测得最高阵风风速,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h)。图例:
代表测得疾劲至烈风风力
代表测得狂风至暴风风力
代表测得飓风风力
威武勇驹/沙盒在澳门的位置
内港 0.05**
内港
0.05**
内港北 0
内港北
0
永乐戏院 0
永乐戏院
0
光复街 0
光复街
0
青洲区 0.05**
青洲区
0.05**
林茂塘 0
林茂塘
0
司打口 0
司打口
0
黑桥街 0
黑桥街
0
圣方济各 0
圣方济各
0
下环街 0.05
下环街
0.05
康公庙 0
康公庙
0
花地玛 0
花地玛
0
柯维纳 0
柯维纳
0
沙维斯街 0.05**
沙维斯街
0.05**
益隆 0
益隆
0
松树尾 0
松树尾
0
石排湾 0.15#
石排湾
0.15#
妈阁 3.56
妈阁
3.56
青洲塘 3.57
青洲塘
3.57
友谊桥 0
友谊桥
0
澳门气象局路面水位监测站测得最高水位,单位为米(m)。图例:
代表没有数据
代表测得水位高于路面0.5米以下
代表测得水位高于路面2.5米以上
备注:妈阁、青洲塘、友谊桥为潮汐站,所测得为最高潮汐水位。
**-- 出现轻微淹水,最高淹水高度低于 0.05 米。# -- 因降雨而引致的淹水
  •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信号: 十号风球
  • 当地发出之最高风暴潮警告: 红色风暴潮警告
  • 最接近当地时间:2023年9月2日凌晨1时[参90]
  • 最接近当地位置:澳门气象局总部之东南偏南约30公里[参90]

全员戒备[编辑]

澳门气象局于在28日下午5时35分发出特别提示,表示“苏拉”会在两三天之内朝向台湾以南,并会在30日晚上进入澳门800公里戒备范围。气象局表示由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海葵”会加速朝向东海,有机会跟“苏拉”产生相互作用,因此苏拉的登陆位置依然不确定,气象局表示市民要留意最新消息。

气象局在30日上午11时半表示苏拉已进入澳门800公里范围,将会在晚上之前发出一号风球。气象局表示按照现在路径,“苏拉”会朝向广东东部沿海地区,不排除靠近珠江口一带,而热带气旋“海葵”仍可能与苏拉产生相互作用,因此苏拉的登陆位置依然有不确定性,气象局表示市民要留意最新风暴消息;在宣布会在下午发出一号风球时,澳门市政署在中午加强下水道堵塞疏通,并且开始检查下水道和渠道堵塞情况,并撤离一些因盂兰节而放置的烧衣桶,市政署也告诉市民们避免把垃圾和油脂等阻塞物件扔进下水道[参91][参92];而海事及水务局也警告渔船和工程船要准备回澳避风[参93]

气象局在30日下午4时半发出一号风球,当时苏拉集结在澳门之东南偏东约730公里。气象局表示发出三号和八号风球的几率分别为“中等”至“较高”和“中等”[参94];气象局在下午5时半表示苏拉会维持强台风的级别,并且环流会影响澳门一段时间,骤雨及雷暴会逐渐增加。气象局也表示澳门风速会在这几天逐渐增强;另外因天文大潮叠加风暴潮的原因,发出黄色风暴潮警告的机会为“中等”至“较高”,也因为“苏拉”可能采取更近珠江口的路径,气象局不排除发出更高的风暴潮警告[参95];在晚上11时半,气象局表示在2日低洼地区可能因天文大潮和风暴潮而发生淹水,并且一号风球会在31日中午前维持[参96]

气象局在31日上午11时表示苏拉采取偏北路径,因发出更高风球的几率已经提升,三号风球在1日凌晨发出的几率为“较高”,而八号风球发出在1日晚上到2日清晨为“较高”[参97][参98];随后海事及水务局宣布船公司可能因台风原因而停驶,而往返澳门深圳蛇口福永湾仔珠海桂山已宣布服务暂停[参99][参100]澳门新闻局也提醒市民准备好抗台防灾,并且提前准备应急物资[参101]。在下午1时,气象局表示“苏拉”强度会维持强台风级别,并且加速朝向珠江口,并且由于受内陆的干燥的东北风,澳门风速可能在1日才开始明显增加;气象局也提高发布黄色风暴潮警告的几率为“较高”[参102]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也立即宣布经过会议,澳门所有非高等教育学校会延迟开学日到9月4日[参103][参104];在下午5时,气象局表示会在晚上11时改发三号风球;在发出八号风球和橙色风暴潮警告前夕,司警局治安警察局保安司警察总局联合下,制定一系列应对台风吹袭的工作[注6][参105][参106]交通事务局也提醒市民要注意风球信号和交通的停运[参107];在下午6时50分,气象局调整发出八号风球和黄色风暴潮警告的几率为“高”[参108]海事及水务局也宣布港澳客船会停驶[注7][参109]。气象局在晚上11时发出三号风球,当时苏拉位于澳门之东南偏东约370公里;在晚上11时35分,气象局更新风球几率,也宣布八号风球会在1日下午1时到3时发出,而发出九号风球为“中等”至“较高”、十号风球的几率为“中等”,橙色风暴潮警告的几率为“较高”,而红色风暴潮警告的几率为“中等”。因苏拉的影响,内港一带会发生轻微的淹水,气象局警告市民要时刻注意最新消息[参110][参111]

停工停课[编辑]

气象局在1日午夜12时表示“苏拉”会在1日下午进入澳门200公里范围,届时气象局会在下午发出八号风球,因“苏拉”的雨带影响,澳门在未来数天会有大暴雨雷暴,并且低洼地区可能淹水[参112][参113];在上午10时半,气象局宣布会在下午2时发出八号西北风球[参114][参115][参116];在11时10分,气象局表示苏拉中心外围风速已达暴风飓风程度(即博福尔氏风级10-12级),会在晚上考虑发出更高风球信号,并且橙色风暴潮警告会在下午2时发出[参117][参118][参119];在宣布发出八号风球后,市政署加派人手清理市面上的垃圾设施,并且加固好大型环保斗等设施[参120]市政署也加派人手来巡查低洼地区的食品供应[参121][参122]澳门机场也宣布会有100班航班取消;新闻局也告诉市民准备好储水储粮,并且17间避险中心已在中午12时开放[参123]警察总局和民防架构成员开始跨部门会议讨论应对“苏拉”的措施[参124],并且争取在晚上7时前撤离任何在低洼地区的市民[参125]仁伯爵综合医院宣布所有门诊服务取消[参126]澳巴新福利巴士末班车在下午1时半陆续开出,澳门轻轨氹仔线末班车已在1时发出,澳门电召于八号风球正式生效后暂停,往来广东省或香港跨境巴士、跨境渡轮航线均先后宣布暂停营运[参127][注8]。而澳门各个停车场、三条跨海大桥[注9]港珠澳大桥主桥会在下午3时半关闭[参128][参129][参130]。在下午1时半,民防行动中心宣布于下午2时起进入即时预防状态[参131]。气象局在下午2时正发出八号西北风球,当时苏拉移至澳门以东约200公里[参132],气象局也表示考虑在2日凌晨发出九号风球或十号风球[参133];橙色风暴潮警告亦同时发出,民防行动中心同步执行“台风期间风暴潮低洼地区疏散撤离计划”[参134]。在下午5时,气象局表示会考虑在晚上9时到午夜12时发出九号风球,并且会在晚上7时发出红色风暴潮警告[参135][参136]。气象局在晚上7时发出红色风暴潮警告[参137],并且行政长官贺一诚作出批示澳门所有赌场由发出九号风球后关闭直至另行通知[参138]。晚上6时及8时起,行政长官批示分别关闭连接澳门特别行政区与珠海市之间的出入境边检站[参139]。晚上8时,气象局宣布会在晚上11时改发九号风球[参140],因此西湾大桥下层通道于在晚上11时关闭。在晚上10时,气象局表示在2日澳门风力会达到最大,会吹暴风到飓风,并且会有飓风程度的阵风,气象局也随即调升改发十号风球的几率为“中等”至“较高”[参141]。澳门气象局在晚上11时发出九号风球,当时苏拉集结在气象局总部之东南偏东约50公里,气象局也表示会考虑在凌晨1时至3时改发十号风球[参142]

七年内第四个十号风球[编辑]

9月2日午夜12时,气象局宣布会在凌晨1时改发十号风球[参143];气象局在凌晨1时正式发出十号风球,当时苏拉最接近澳门,在澳门气象局总部之东南偏南约30公里近距离掠过[参90]。这是继2020年台风海高斯正面袭澳后,气象局3年以来再次发出九号和十号风球。澳门风力普遍急剧增强至烈风或暴风程度,而跨海大桥逐渐全部吹暴风,阵风都达到暴风和飓风,但澳门境内的友谊大桥和九澳监测站以稍微之差,没有测得持续飓风[参144]。凌晨4时,气象局表示考虑将于凌晨5时至早上7时改发较低风球,随后于凌晨5时宣布将于2日6时改发八号东南风球[参145]。气象局在早上6时正改发八号东南风球,当时苏拉集结在气象局总部之西南偏西约80公里[参146]。上午11时,气象局表示考虑在下午3时至6时改发三号风球[参147];中午12时35分,气象局正式宣布于下午3时改发三号风球[参148]。 在改发八号风球后,行政长官先后发出批示,于早上8时起批准赌场等博彩业场所重新运作[参149];经珠澳双方协商一致,上午9时起恢复关闸青茂口岸跨境工业区边检大楼通关服务[参150]港珠澳大桥澳门边检大楼横琴口岸分别于下午2时或3时起恢复通关[参151]。由于“苏拉”移动速度加快,风暴潮淹水高度较预期低,因与天文大潮出现错峰,气象局先于凌晨3时改发橙色风暴潮警告[参152];随后于早上7时再改发黄色风暴潮警告[参153],再于11时45分降级为蓝色风暴潮警告[参154]。下午1时半,气象局取消所有风暴潮警告[参155]

气象局在下午3时改发三号风球,当时苏拉集结在澳门之西南偏西约180公里,并预测澳门风力将会维持[参156],而民防行动中心宣布终止即时预防状态[参157];海事事务局随即加派人手来协助恢复港澳船班[参158];而市政署也加派人手来清理路面上的杂物和收集垃圾[参159]。在下午5时,气象局表示三号风球会维持一段时间,并且三条跨海大桥会有强风以及阵风[参160]。气象局在晚上11时宣布在3日午夜12时会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参161]最终气象局在3日午夜12时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当时苏拉集结在澳门之西南偏西约300公里。

总结[编辑]

苏拉袭澳期间,民防行动中心共测得188宗事故报告,主要涉及处理有堕下风险的物件118宗、倒塌物55宗。卫生局及镜湖医院共测得6名伤者,其中1人为骨折,伤势判断为严重﹔另外1人手指夹伤,伤势为中度受伤,其余4人轻伤。因应橙色风暴潮警告发出,民防行动中心同步执行“台风期间风暴潮低洼地区疏散撤离计划”,17个避险中心及4个紧急疏散停留点临时开放,共接收247人次入住,其中106人为澳门市民、71人为内地旅客、4人为香港旅客、66人其它地方旅客[参162]

苏拉成为澳门7年内第4个十号风球,但亦沦为自1991年台风布伦登后,澳门32年以来又一次境内未有测得飓风程度10分钟平均风速的十号风球。气象局在初步总结时表示,由于苏拉强度大、结构紧密且环流较小,最终在澳门以南约20至30公里的范围掠过,受其眼墙附近的暴风圈影响,部分地区测得11级暴风,最大阵风更高达13级,各区普遍测得约50-70毫米雨量。风暴潮方面,按各国际预报模式原本预测苏拉会为澳门带来显著的风暴潮,因此气象局基于气象防灾风险考量一度把风暴潮警告提升至红色;但由于苏拉减弱程度较预期快且移速有所增快,导致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错峰,使内港南一带只出现轻微淹水

  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3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3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3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3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3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3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3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3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3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3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4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4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4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4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44. ^ 最新!“苏拉”路径再调整,广州两区台风预警升为橙色!地铁会停运吗?官方回应. 微信公众平台. [202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3). 
  45. ^ 或成“登陆珠三角最强台风”!广州两区台风红色预警!地铁、公交停运信息→. mp.weixin.qq.com. [202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3). 
  4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4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4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4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0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0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02. ^ 蘇拉、黑雨毁郊園 18路段未解封 學者:風雨後仍有塌樹塌泥風險 籲勿靠近. 明报. 2023-10-08 [2023-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3). 
  10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0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0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0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0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0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0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2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2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2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2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2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2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2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2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2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2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參⁠">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