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昧
外觀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三三昧(梵語:trayaḥ-samādhayaḥ;巴利語:tayo-samādhī),又譯三三摩地、三等持,佛教術語,為三種三昧的合稱。由此三昧可達致涅槃解脫,故又稱三解脫門(梵語:trīṇi vimokṣa-mukhāni;巴利語:tīṇi vimokkha-mukhāni)。
概論
[編輯]三三昧,為三種三昧的合稱。在《雜阿含經》中,將空三昧(śūnyatā-samādhi)、無相三昧(animitta-samādhi)與無所有三昧(ākiṃcanya-samādhi)併舉,以空三昧為首,稱之為聖法印[1][2]。《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則以無願(apraṇihita)三昧,取代無所有三昧。在阿毘達摩時代,將這三種三昧,併稱為三三昧。隨著學派的變化,三三昧的定義也有改變。
在《雜阿含經》中,三三昧有次第關係,由修習空三昧,進入無相三昧,達至無所有三昧,進一步觀察無常,最終至於解脫涅槃。
分類
[編輯]釋迦牟尼曾以無相三昧(巴利語:animitta ceto-samādhi;梵語:ānimitta ceta samādhi,無相心定)來除病痛苦受,安穩身心,住世說法[3] [4][5]。
類似內容
[編輯]在密宗無上瑜伽續中,也有三等持或三三昧的說法,但其內容不同。
註釋
[編輯]- ^ 《雜阿含經》卷3〈80經〉:「若有比丘作是說:『我得空,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
- ^ 施護《佛說法印經》:「佛告諸苾芻:『如是名為聖法印,即是三解脫門。汝諸苾芻,若修學者,即得知見清淨。』」
- ^ 《長阿含經》卷2〈遊行經〉:「阿難!我所說法,內外已訖,終不自稱所見通達。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車,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留壽,自力精進,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不念一切相),入無想定(無相定),時,我身安隱,無有惱患。是故,阿難!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
- ^ 《長部16經》〈般涅槃大經〉:「阿難!每當如來以對一切相(sabba-nimittā-naṃ)的不作意、以對某類受的滅、進入後住於無相心定(animittaṃ ceto-samādhiṃ)時,阿難!那時,如來的身體[才]較為安樂,阿難!因此,在這裡,你們要住於以自己為島,以自己為歸依,不以其他為歸依;以法為島,以法為歸依,不以其他為歸依。」
-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6:「佛於夏內身嬰病苦,受諸痛惱幾將命沒。作如是念:我身有疾,不久遷謝。然諸苾芻散在餘處,我今不應離諸大眾而般涅槃。應以無相三昧(ānimittaṃ cetaḥ samādhiṃ),觀察自身,令苦停息。作是念已即入勝定,所受諸苦如念皆除,安隱而住。」
梵語《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tha bhagavān tata ekatyā vedanā vīryeṇa pratiprasrabhya sarvanimittānām amanasikārād animittaṃ cetaḥsamādhiṃ kāyena sākṣīkṛtvopasaṃpadya vyahārṣī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