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哥斯大黎加

座標9°56′N 84°5′W / 9.933°N 84.083°W / 9.933; -84.083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哥斯大黎加共和國
República de Costa Rica
格言:Vivan siempre el trabajo y la paz  西班牙語
「工作與和平萬歲」
國歌:Noble patria, tu hermosa bandera
高貴的家園,你美麗的旗幟
首都
暨最大城市
聖荷西
官方語言西班牙語
官方文字西班牙文
族群
宗教
天主教
政治體制總統制
法律體系大陸法系
領導人
• 總統
羅德里哥·查維斯·羅伯雷斯
• 第一副總統
史蒂芬·布倫納
• 第二副總統
瑪莉·穆尼維
成立
• 宣告從西班牙獨立
1821年
• 正式成立
1838年脫離中美洲聯邦
面積
• 總計
51,100平方公里(第129名
• 水域率
0.7%
人口
• 2022年估計
5,204,411
• 密度
84/平方公里(第107名
GDPPPP2022年估計
• 總計
1,281.34億美元[1]第91名
• 人均
24,489美元[1]第77名
GDP(國際匯率)2022年估計
• 總計
653.14億美元[1]第78名
• 人均
12,483美元[1]第60名
貨幣哥斯大黎加科朗CRC
時區UTC-6
• 曆法
格利高里曆
行駛方位靠右行駛
電話區號+506
ISO 3166碼CRI
家用電源電壓120 V
家用插座標準A、B
家用電源頻率60 Hz
中央銀行哥斯大黎加中央銀行
人類發展指數0.810[3](第62名)
國家象徵國花卡特蘭
海岸線1,290公里
網際網路頂級域CR
「Costa Rica」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哥斯達黎加
臺灣哥斯大黎加
港澳哥斯達黎加
星馬哥斯達黎加

哥斯大黎加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osta Rica),通稱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是中美洲國家,北鄰尼加拉瓜,南與巴拿馬接壤,首都為聖荷西

哥斯大黎加是當今世界上第一個裁撤軍隊的國家[4]。目前哥斯大黎加是中美洲地區經濟發展較佳的國家,擁有較高的生活水準,該國也被《富比士》列於2020年退休宜居國的名單中[5]

哥斯大黎加的西班牙語名稱「Costa Rica」意為「富饒海岸」。

歷史

[編輯]
卡塔戈省烏哈拉斯歷史古蹟,建立在1686年和1693年之間的殖民地教會

前哥倫布時代,就有印地安人居住在處於中美洲文明安地斯文明交匯處的哥斯大黎加

16世紀,當地的馬雅人阿茲台克人相繼被西班牙人征服,而與此同時,哥斯大黎加也成為西班牙領土新西班牙最南部的一個省,省府在卡塔戈。日後,由於位置偏僻、多熱帶雨林,對外交通不便,哥斯大黎加與瓜地馬拉總督府的交流也非常有限。加之金屬礦藏缺乏,相較於同轄區的諸省,哥斯大黎加並不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重視,當地的殖民政府機構也相對鬆散。[6]

在西班牙殖民時期,哥斯大黎加吸引了一些缺少資本的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移民,他們建立了分散的、自由勞動的小農經濟體系,而相較於封建大莊園密布的瓜地馬拉等地,哥斯大黎加一直相當貧窮。

1821年,哥斯大黎加隨同新西班牙諸省脫離西班牙帝國獨立,並暫時地加入阿古斯汀一世墨西哥第一帝國,後來成為中美洲聯合省的一員。[7]1824年,首都遷往聖荷西,1824年,哥斯大黎加吞併了原屬於尼加拉瓜尼科亞半島,並在1838年獨立後將其改制為瓜納卡斯特省[8][9][10]19世紀40年代,哥斯大黎加成為獨立的國家。

1856年,美國冒險家威廉·沃克入侵尼加拉瓜並建立了傀儡政權「沃克拉瓜」,哥斯大黎加向其宣戰。沃克則先發制人地派施萊辛格上校侵略哥斯大黎加,但他的軍隊在1856年3月的聖羅莎戰役中被打敗。1856年4月,哥斯大黎加陸軍打入尼拉加瓜領土並在第二次里瓦斯戰役中打敗了沃克的軍隊。在這次戰役中,士兵胡安·聖瑪利亞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因此被哥斯大黎加人視為民族英雄。

1889年,哥斯大黎加舉行了第一次總統選舉,選舉結束後,軍事獨裁領導人貝爾納多·索托·阿爾法羅西班牙語Bernardo Soto Alfaro於1889年11月7日宣布辭職,將權力交給卡洛斯·杜蘭·卡廷西班牙語Carlos Durán Cartín。索託辭職的11月7日因而被定為哥斯大黎加民主日。[11]

1914年,阿爾弗雷多·岡薩雷茲·弗洛雷斯當選為哥斯大黎加總統,成為該國首位由直接選舉產生的總統。但因改革措施激進而遭到大地主的強烈反對,1917年1月27日,岡薩雷斯被國防部長費德里科·蒂諾科·格拉納多斯發動的軍事政變推翻,[12]後者的軍事獨裁統治激起了哥斯大黎加國民和美國政府的強烈不滿,最終,蒂諾科於1919年被迫辭職,哥斯大黎加才恢復民主。

1948年,哥斯大黎加舉行總統選舉,前總統拉斐爾·安赫爾·卡德隆·瓜迪亞被民族聯盟黨的烏拉特·布蘭科西班牙語Otilio Ulate Blanco擊敗,但是卡德隆以烏拉特舞弊為由不承認敗選。其後,民族共和黨控制的立法大會支持卡德隆的主張,宣布選舉無效,引發大規模抗議,同年3月11日,莊園主荷西·菲格雷斯·費雷爾哥斯大黎加南部起義,擊敗了哥斯大黎加政府軍及人民先鋒黨的工人民兵,荷西·菲格雷斯·費雷爾執政後宣佈解散該國軍隊,並在1949年將此列入哥斯大黎加憲法。從那時起,哥斯大黎加進入罕見的無軍隊介入的民主格局。[13]

哥斯大黎加儘管仍是開發中國家,但已經取得相對較高的生活水準,土地所有權普遍擴張,而且旅遊業蓬勃發展。

地理

[編輯]

哥斯大黎加位於中美洲的狹長地帶,北緯10度;西經84度。東臨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有著1290公里的海岸線(東岸加勒比海212公里,西岸太平洋1016公里)。

哥斯大黎加北部與尼加拉瓜接壤(邊境線長309公里),東南偏南與巴拿馬接壤(邊境線長639公里)。總共有51100平方公里,其中領土50660平方公里,領水440平方公里,比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稍小,也相當於愛爾蘭

哥斯大黎加地形是:海岸邊是平原,而中部被崎嶇的高山所隔絕。該國宣布其專屬經濟區為200海里,領海為12海里。氣候屬於熱帶亞熱帶,還有一部分是新熱帶

政治

[編輯]

哥斯大黎加是擁有完善的憲法制衡系統的民主共和國。行政責任歸屬於總統,總統是國家的力量中心。該國有兩位副總統以及由包括一名副總統在內的15人組成的內閣。總統和57名立法會議員由選舉產生,以4年為任期。1969年批准的憲法修正案限制總統和立法會議員只能任一屆。儘管如此,原立法議員們可以隔一屆任期再去參選。目前,有人提出要修改憲法,而使總統獲得第二個任期,與此同時,在立法會裡面也有人質疑禁止總統連任的法律是否違憲。2003年4月,經過一場激烈的爭論後,立法會以決議案的形式,正式肯定了禁止任何一位總統尋求在任期後的任何時間再次出任的法律條文。根據這個決議案,奧斯卡·阿里亞斯如果在即將到來的2006年政府選舉中再度參加競選,即屬違反憲法。但是其後阿里亞斯通過其政黨修憲,並已於2006年成功再度當選總統,並於2010年完成其任期。2010年其副總統勞拉當選總統,任期到2014年。阿里亞斯是自由貿易的提倡者,他支持與美國簽訂的自由貿易條約,這個條約的簽訂具有極大的爭議性,其爭議的激烈程度能夠釀成一場全國性的示威。

哥斯大黎加以按比例的方式選舉立法院議員。

國家專營的保險和電信部門,在2009年開放予私營機構參與競爭(在此之前,要得到一個手機電話號碼也要等上幾個月)。有很多國家機構都是獨立運作和享有自治的,包括電力、國營商業銀行(須面對私營銀行競爭)和社會保障體系,這些部門對於發展哥斯大黎加的高質素生活都很重要。

七個省的省長由總統任命,可是他們的權力不大。省內沒有獨立的立法機關。根據憲法,哥斯大黎加沒有軍隊,只有警察和安全部隊維護內部安全。

行政區劃

[編輯]
哥斯大黎加行政區劃

哥斯大黎加有7個省:

  1. 阿拉胡埃垃(中部,聖荷西西北面)
  2. 卡塔戈(中部,聖荷西東面)
  3. 瓜納卡斯特(西北部)
  4. 埃雷迪亞(中部,聖荷西北面)
  5. 利蒙(東部,沿加勒比海
  6. 蓬塔雷納斯(西部,沿太平洋
  7. 聖荷西(首都附近區域)

經濟

[編輯]

哥斯大黎加是中美洲地區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及較多元的經濟結構。在一系列經濟改革後,哥斯大黎加已從曾經只依靠農業的單一經濟發展為以旅遊、電子和醫療組件出口及信息技術服務為基礎的多樣化經濟。

現今哥斯大黎加經濟主要是旅遊業,農業和電子元件出口,從1997年經濟蕭條以後,開始快速增長。哥斯大黎加位於中美洲的狹長地帶且在美洲中心,有直通歐亞的海洋,可以很方便地進入美洲市場[14][15]。但整體來說國內貧富差距較大,仍有20%的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另外不斷增加的債務和預算赤字是該國待解決的問題[16]

哥斯大黎加的貨幣單位是哥斯大黎加科朗,與美元的比價為500-560,與歐元比價是600,與人民幣的比價是85。

旅遊業

[編輯]

哥斯大黎加的旅遊業年產值為19.2億美元,是中美洲地區造訪遊客最多的國家[17],2013年有242萬外國遊客。豐富的自然生態、相對較佳的基礎建設及較佳的治安是該國的旅遊業保有競爭力的原因[18]。旅遊勝地有伊拉蘇火山阿雷納火山波阿斯火山、奧斯修納爾國立野生動物保護區、蒙特沃德雲霧森林保護區、西班牙殖民文化遺址等等。

人口

[編輯]
哥斯大黎加原住民慶祝原住民日

哥斯大黎加的人口中印歐混血人和純種歐洲人占94%,主要的移民是西班牙人,另有不少德國人,波蘭人,義大利人和猶太人在19至20世紀移民到哥斯大黎加。[19]在哥斯大黎加只有很少的印地安人從西方人的屠殺中存活下來,但由於哥斯大黎加政府的有效保護,該國的土著居民英語Indigenous peoples of Costa Rica增加到114,000人,占該國2.4%的總人口,主要分布在該國東南部。[20]十九世紀牙買加移居來的黑人後裔也組成了該國3%的人口。另外1%是華人[21]

哥斯大黎加有大約10%的尼加拉瓜裔公民,他們大多是在1979至1990年的尼加拉瓜革命期間流亡來的,其中也不乏來自尼加拉瓜的非法移民。[22]相對於北邊治安不佳的鄰國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23][24]哥斯大黎加社會秩序穩定、治安良好、文教水平較高,[25]也吸引了一些哥倫比亞人,巴拿馬人和秘魯人前來定居。

語言

[編輯]

西班牙語是哥斯大黎加的官方語言,在16世紀由西班牙殖民者傳入當地,而該國通用的西班牙語方言被稱為哥斯大黎加西班牙語英語Costa Rican Spanish,語言規範由哥斯大黎加語言研究院管理。[26][27]利蒙克里奧爾語等基於英語的克里奧爾語在東海岸的利蒙省黑人社群間使用,並無法律地位。土著居民英語Indigenous peoples of Costa Rica的語言則在各自的部落內使用。

由於哥斯大黎加教育水平較高,英文在該國的旅遊區及知識分子間也得到了有效的普及,2021年哥斯大黎加在英孚英語水平指數排名並列第四十四,得分520,總體英文水平達到中等熟練度,僅次於阿根廷等國家。[28]

外交

[編輯]

哥斯大黎加與美國傳統上關係密切,一直與美國保持緊密的關係。哥斯大黎加於2007年與中華民國斷交,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取消中華民國護照的免簽證待遇,惟之後又予以恢復,所有持有效中華民國護照者皆可免簽證入境哥國及停留至多90天。

軍事治安

[編輯]
哥斯大黎加國立博物館前的憲法第十二條碑文

哥斯大黎加在1948年內戰以前曾經保有軍隊,1949年修訂的哥斯大黎加憲法第十二條也規定哥斯大黎加禁止設置常備軍,但是,為了維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哥斯大黎加成立了警察部隊英語Public Force of Costa Rica替代軍隊的職責。[29]儘管沒有軍隊,哥斯大黎加現今的治安狀況相對於中南美洲大部分國家較好。

文化

[編輯]
哥斯大黎加國家劇院
平等節

哥斯大黎加擁有多樣的文化,那裡是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文化交匯處。當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後,哥斯大黎加北部地區是馬雅文明最南部的領地,中部和南部是奇布查族領地,而西海岸則居住著17世紀至18世紀從非洲販賣來的黑人奴隸,也就在這個時候,許多中國農民來到這裡,修築鐵路。

哥斯大黎加音樂有tambitopunto,十分獨特,比如「punto guanacasteco」來自於瓜納卡斯特省,而「punto sancarleno」則來自於阿拉胡埃拉省聖卡洛斯(San Carlos)。哥斯大黎加北部(曾是馬雅人的勢力範圍)和大西洋海岸傳出了許多音樂和傳奇故事。

體育

[編輯]

足球是哥斯大黎加最受歡迎和矚目的運動,國家隊00年代開始屢次打入世界盃決賽圈,多次在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錦標賽美洲金杯獲得的殊榮在中北美洲僅次於墨西哥及美國。

教育

[編輯]
和平大學

哥斯大黎加政府於1869年規定在國內實行義務教育,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30]1949年,哥斯大黎加以憲法形式廢除軍隊後,哥斯大黎加得以將更多的財政收入用於改善國民教育,「教師隊伍替代軍人隊伍」的理念很快就深入了哥斯大黎加人心。[31]2015年,該國識字率達到97.8%,高於鄰國瓜地馬拉的79.3%、宏都拉斯的88.5%以及尼加拉瓜的82.8%。[32]除了哥斯大黎加大學等公立高等學府外,聯合國和平大學也設立於哥斯大黎加。[33]

自然生態

[編輯]
托爾圖格羅國家公園的景色

哥斯大黎加擁有多樣的植物。在2012年環境績效指數排名中,哥斯大黎加排名世界第五,在美洲地區排名第一[34]

哥斯大黎加政府也重視生態保育,國內擁有多座自然保護區,並是少數已完全使用可持續發展電力的國家[35],政府也通過一系列政策逐漸讓交通工具實現可再生能源化[36]。此外,該國也於2024年關閉了所有的國立動物園,並將其中健康的動物均放生至各自然保護區。[37]

哥斯大黎加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27
(81)
27
(81)
28
(82)
28
(82)
27
(81)
27
(81)
27
(81)
27
(81)
26
(79)
26
(79)
26
(79)
26
(79)
27
(81)
平均低溫 °C(°F) 17
(63)
18
(64)
18
(64)
18
(64)
18
(64)
18
(64)
18
(64)
18
(64)
17
(63)
18
(64)
18
(64)
18
(64)
18
(6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6.3
(0.25)
10.2
(0.40)
13.8
(0.54)
79.9
(3.15)
267.6
(10.54)
280.1
(11.03)
181.5
(7.15)
276.9
(10.90)
355.1
(13.98)
330.6
(13.02)
135.5
(5.33)
33.5
(1.32)
1,971
(77.61)
可照百分比 40 37 39 33 25 20 21 22 20 22 25 34 28
資料來源:[38]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Costa Ric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3) (英語). 
  2.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20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20-12-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12-15). 
  3.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20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20-12-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12-15). 
  4. ^ 另日本有實質上的軍隊,很多國家獨立時就沒設立過軍隊。列支敦斯登在1868年因為經費開銷過大而廢除了本國軍隊。冰島於1869年裁撤了軍隊。
  5. ^ Barrett, William P. The Best Places To Retire Abroad In 2020. Forbes. [2020-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英語). 
  6. ^ 劉新民. 哥斯达黎加政局长期稳定的原因. 《拉丁美洲研究》. 1988年, (5): 46–50 [2023-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4). 
  7. ^ Mitchell A. Seligson. Agrarian Policies in Dependent Societies: Costa Rica. Journal of Interamerican Studies and World Affairs. 1977年, 19 (2): 201–232 [2023-02-04]. ISSN 0022-1937. doi:10.2307/174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4) (英語). 
  8. ^ Nicaragua’s Ortega threatens to ‘reclaim’ Costa Rican province. Tico Times. [2018-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9). 
  9. ^ Nicaragua Claims Costa Rica Tourist Area. World Property Journal. [2018-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9). 
  10. ^ Nicaragua Thinks It Owns Guanacaste. Tropical Daily. [2018-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9). 
  11. ^ 楊志敏; 方旭飛. 列国志·洪都拉斯 哥斯达黎加.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01-01: 171. ISBN 9787509717394. 
  12. ^ 楊志敏; 方旭飛. 列国志·洪都拉斯 哥斯达黎加.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01-01: 175. ISBN 9787509717394. 
  13. ^ Junta Fundadora de la Segunda República. 1948-1953 (PDF). Archivo Nacional de Costa Rica. [30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9-11). 
  14. ^ Maldonado, Gabriel. Costa Rica's Healthcare: One of the Best at a Low Cost - The Costa Rica News. 16 February 2017 [2020-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6). 
  15. ^ Departamento de Estadísticas ICT. Anuário Estadísticas de Demanda 2006 (PDF). Intituto Costarricense de Turismo. 2006 [29 July 20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3-02) (西班牙語).  Table 44 and 45
  16. ^ IMF Mission Concludes Visit to Costa Rica. imf.org. [2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5). 
  17. ^ Costa Rica registró la llegada de más de 2,4 millones de turistas en 2013. Nación. 2014-01-16 [2014-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8) (西班牙語). 
  18. ^ Tourism Represents 5.8% of GDP in Costa Rica – Costa Rica Star News. news.co.cr. 16 June 2017 [2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4). 
  19. ^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y Censo (INEC). X Censo Nacional de Población y Vivienda - Extranjeros. [2017-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4). 
  20. ^ "Indigenous peoples in Costa Ric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ational Work Group for Indigenous Affairs. Retrieved 2 Dec 2013.
  21. ^ Book: Costa Rica: a global studies handbook, Author: Margaret Tyler Mitchell, Scott Pentz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書: 《哥斯大黎加:總體研究手冊》, 作者: 瑪格麗特·泰勒·米切爾, 斯科特·彭策爾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22. ^ 尼加拉瓜难民涌入哥斯达黎加等邻国 难民署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支持. 聯合國. [2022-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8). 
  23. ^ Booth, William. Mexico's crime wave has left about 25,000 missing, government documents show. 華盛頓郵報. 2012-11-30 [2012-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1). 
  24. ^ Counting Mexico's drug victims is a murky business. 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2014-03-01 [2021-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0) (英語). 
  25. ^ The World Factbook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www.cia.gov. [2022-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0). 
  26. ^ Canfield (1981:39頁)
  27. ^ Lipski (1994:222頁)
  28. ^ EF 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 2021 (PDF), Education First (EF), [2022-03-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4-07) 
  29. ^ Segura, Wendy. La Abolición del Ejército en Costa Rica, Apuntes. www.museocostarica.go.cr. [15 June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9) (西班牙語). 
  30. ^ COSTA RICA'S EDUCATION SYSTEM. [2020-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31. ^ Abolición del Ejército en Costa Ric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inisterio de Cultura, Juventud y Deportes, San José, Costa Rica. 2004. ISBN 9968-856-21-5
  32. ^ Adult literacy rate, population 15+ years (both sexes, female, male). UIS Data Centre. UNESCO. August 2015 [19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5). 
  33. ^ 聯合國大會 第35屆會議 Resolution 55. Charter of the University for Peace A/RES/35/55 page 2. 1980-12-05. [2008-05-03].
  34. ^ Yal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Information Network at Columbia University. 2010 EPI Rankings. [2012-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5). 
  35. ^ 存档副本. [2021-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36. ^ 存档副本. [2021-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37. ^ A COUNTRY WITHOUT CAGES: COSTA RICA CLOSES STATE ZOOS. bornfree. [202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4) (英語). 
  38. ^ "Costa Rica Weath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osta Rica Guides

外部連結

[編輯]

9°56′N 84°5′W / 9.933°N 84.083°W / 9.933; -84.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