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化鍾家古厝

坐标23°02′11″N 120°18′26″E / 23.036380°N 120.307190°E / 23.036380; 120.30719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11日 (日) 14:16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新化鍾家古厝
位置臺南市新化區中山路258巷3號
坐标23°02′11″N 120°18′26″E / 23.036380°N 120.307190°E / 23.036380; 120.307190
建成时间1885年左右
官方名称新化鍾家古厝
類型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宅第
评定时间2013年4月25日
詳細登錄資料

新化鍾家古厝,為台南市新化區的一棟傳統閩式磚木混造三合院建築,建造於1885年左右,具有臺灣農村聚落紅瓦厝之建築特色。1895年10月21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進駐此處,建築之後作為警察局休憩所,為新化首處治安機關,也曾提供糖業試驗場使用。1935年12月,鍾家古厝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被指定本處為御遺跡地,成為大目降御舍營所。戰後則由新化鎮公所接收,作為職員宿舍。[1]

在台南縣市合併前,新化鎮公所曾將此建築申請登錄文化資產,但因產權涉及鍾家古厝前的觀音亭而擱置[2],至2013年才登錄為台南市市定古蹟。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造成其正廳後牆倒塌。

介紹

鍾家

起造者鍾鏡清為新化地方望族,曾獲清廷頒授「五品軍功」,也曾自設義塾。其養子鍾天德曾出任大目降區長,並創立大目降輕軌會社[1]。1915年發生噍吧哖事件時,鍾天德偕同梁道醫師向大目降農業試驗場金子昌太郎技師尋求協助,以減少涉案人數[3]

北白川宮能久

1895年5月底,北白川宮能久率領近衛師團於從澳底登陸台灣,一路從基隆南下。據日方記載,其於10月18日抵達後壁庄安溪寮時,身體開始感到不適。10月21日時,體溫已達39.5度,約在當日下午四點半時抵達大目降並入住新化鍾家古厝正廳右側的前室,隔日早上前往台南。後來於10月28日病逝於台南的吳汝祥宅(現址為臺南市美術館)。[4][5]

北白川宮能久用過的寢具後來另外存放在鍾家親戚鍾登元的家中,1935年,由在在郷軍人分會日语在郷軍人会新化支會購入,放置在大目降御舍營所。[5]

圖像

參考資料

  1. ^ 1.0 1.1 新化鍾家古厝. 國家文化資產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3). 
  2. ^ 鍾家古厝保存 成立專案小組評估. 自由時報. 2012-08-25. 
  3. ^ 關於事件. 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0). 
  4. ^ 1895年10月28日,征臺戰役主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病逝臺南.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6-10-28. 
  5. ^ 5.0 5.1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 193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