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放射治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30日 (三) 05:30 (机器人: Cat:字数已超过3000字节的小作品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放射治療
ICD-10-PCS英语ICD-10 Procedure Coding SystemD
ICD-9-CM92.2-92.3
MeSHD011878
OPS-301英语OPS-3018–52

放射治療(英語:Radiation therapyRadiotherapy),簡稱放療電療,是一種治療癌症的方式,又分為體外放射治療及近接治療。原理為使用高能游離輻射來破壞細胞染色體,使細胞停止生長,從而消滅癌細胞,由於正常細胞修復能力較好,相對於癌細胞較不易受高能輻射所影響。目前最常使用的放射治療儀器為直線加速器,屬於體外放射治療的一種。放射治療因癌別及期別不同,治療目的可分為根治性、輔助性或緩和性治療。此外,在骨髓移植前,有時也會採用全身放射治療,以破壞或抑制病人本身的免疫系統,防止移植的骨髓或血液幹細胞被病人原有之免疫功能所排斥,且也能消除所有高劑量化療不容易殺死的殘餘惡性細胞,以增加骨髓移植的成功率。一些良性疾病如三叉神經痛蟹足腫也可用放射線來治療,但放射治療通常不是治療良性疾病的第一選項。

放射治療副作用

放射治療副作用的產生與治療部位、治療分次劑量、治療總劑量及治療所採用之技術有關,此外個人體質也與放射治療之副作用程度有相關。若放射治療時搭配化療或是其他藥物也可能增加副作用。放射治療副作用依發生的時間點可分為急性或慢性副作用。急性副作用於治療開始九十天內發生,並在療程結束一兩個禮拜內達到高峰,原則上隨療程結束急性副作用會逐漸緩解。而慢性副作用通常是不可逆的,且會隨著時間而慢慢變嚴重。

腦部治療副作用

急性

頭痛、噁心、掉髮、疲倦及腦水腫。

慢性

記憶力退化、認知功能下降、腦壞死、腦下垂體功能低下及白內障。

頭頸部治療副作用

急性

黏膜發炎、吞嚥疼痛、吞嚥困難、口乾、放射性皮膚炎、味覺改變及疲倦。

慢性

吞嚥困難、口乾、牙關緊閉、骨壞死、聽力下降、甲狀腺低下及頸部纖維化。

胸腔部治療副作用

急性

咳嗽、呼吸困難、放射性肺炎、食道炎及疲倦。

慢性

放射性肺炎、肺纖維化及心臟毒性。

上腹部治療副作用

急性

噁心、嘔吐、食慾下降、腸胃潰瘍及疲倦。

慢性

腎功能下降及腸阻塞。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