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臺灣府城小南門

坐标22°59′10″N 120°12′36″E / 22.9862004°N 120.2101104°E / 22.9862004; 120.210110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Ohtashinichiro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4日 (日) 02:06 (// Edit via Wikiplus)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臺灣府城小南門
位置臺南市開山路
建成时间雍正三年(1725年)
類型登錄種類:城門
現存於成功大學的小南門門額

臺灣府城小南門,別稱「鎮南門」,建於1725年,定型於1776年。小南門早期是通往鳳山高雄的要道。也是巴克禮(Thomas Barclay)牧師於1895年帶領日軍進城之處。小南門於1917年被拆除。

1895年10月,當臺灣民主國劉永福棄守台南城內渡清國廈門,府城士紳懇請巴克禮牧師及宋忠堅牧師(Duncan Ferguson,1860 - 1923)向乃木希典將軍求和。巴克禮牧師即是引導日軍由小南門入城,使得日軍不流血和平入城,保全了府城人免受日軍屠戮。[1][2][3]

小南門旁還有現今部分城牆留在台南女中內,長66公尺,高5公尺。小南門遺址在台南大學附小裡,位於開山路附近。

參見

參考文獻

  1. ^ 巴克禮記〈乃木軍の台南入城〉. [2020-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8) (中文(臺灣)). 
  2. ^ 自由時報. 日軍和平進城120年 台灣教會公報社找尋巴克禮足跡. 自由時報. 2015年10月17日 [2020年8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2月5日). 
  3. ^ 【臺灣史上最大戰爭】達飛聲與巴克禮 ── 為臺灣推開時代交接大門的兩位外國人 | 故事 StoryStudio. 2020-01-07 [2020-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4)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