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車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49.159.97.233留言2021年1月26日 (二) 18:01 →‎花蓮縣市區公車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花蓮車站

Hualien Station
位置 中華民國
花蓮縣花蓮市
東出口:國聯一路100號
西出口:富裕二街32號
地理坐标23°59′33.7″N 121°36′3.1″E / 23.992694°N 121.600861°E / 23.992694; 121.600861
车站类别跨站式車站
运营机构臺灣鐵路管理局
途经线路台灣鐵路 臺東線 <南/北>北迴線
距离距離蘇澳新端79.2公里
站台島式月台兩座、岸式月台一座
其他信息
车站代码7000(原051)
电报码ㄌㄧㄢ
车站等级特等站
历史
启用日期1979年2月8日(設站)
2018年10月3日:新跨站式車站第一階段啟用
2019年10月3日:新跨站式車站第二階段啟用
旧称花蓮港驛、花蓮新站
营运信息
乘客數量
19,710[1]
排行第16名(2023年)
邻近车站
上一站 臺灣鐵路 下一站
北埔
4.5km
北迴線
距離蘇澳新79.2km
直通至臺東線
直通至北迴線 臺東線
起點
吉安
3.4km

花蓮車站位於花蓮縣花蓮市,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北迴線臺東線鐵路車站。先前花蓮站為一等站, 在2014年1月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之後,於2014年7月19日升格為特等站[2]。配合花東新車站運動,並花費6億9千萬元改建為跨站式車站,並於2014年6月12日動工,而新跨站式站房已於2018年10月3日進行站體切換,第一階段之站體也在當天啟用,而後續工程已於2019年8月23日竣工,並於2019年9月17日開幕DCC洄瀾廣場及商店街;出站閘機(位於改建後的舊花蓮火車站裏)、花蓮火車站1樓的公共藝術「洄瀾鯨奇」、第二階段增設的廁所(增設的廁所位於改建後的舊花蓮火車站站房)、舊花蓮火車站站房的自行車旅館、站前花園還有東站廣場亦在2019年10月3日啟用,新車站建築師為張樞先生,承攬廠商為榮金營造。

另外,第二階段竣工後會有16家業者進駐花蓮火車站,包括7-eleven爭鮮外帶壽司、吳媽媽包子、森林島嶼、耕壽司、杜倫先生、法芙娜泡芙專賣店、臺富便當、曾記麻糬、阿美麻糬、中華郵政、京華堂、茶湯會、台鐵夢工廠(花蓮店,店內包含購買台鐵便當服務)、頂呱呱等已於2019年7月20日起陸續營運,而星巴克也於2019年7月底營運,讓業者進駐的數量增加至20家,而位於1樓的美食廣場亦隨着第二階段竣工而開幕。

車站構造

花蓮車站東站出入口
花蓮車站3樓大廳一景
花蓮車站3樓售票大廳
花蓮車站3樓剪票口及候車大廳
  • 島式月台兩座、岸式月台一座。
  • 設有東出口(原前站)、西出口(原後站)。
  • 設有多卡通刷卡機。
  • 服務中心(含手機充電座)
  • 座位設置:
  1. 剪票機前152個座位(含114個普通座及38個博愛座)
  2. 剪票機後88個座位(含66個普通座及22個博愛座)
  • 飲水機設置:3台
  • AED設置:1台
  • 投幣式儲物櫃(位於1樓頂呱呱隔壁)

公共藝術「洄瀾鯨奇」

為吸引前來花蓮觀光的旅客,台鐵規劃在花蓮新站的1樓地面繪畫公共藝術「洄瀾鯨奇」,此藝術分二階段開放,第一階段連同花蓮新站開放部分公共藝術「洄瀾鯨奇」彩繪,已於2018年10月3日開放,第二階段亦已於2019年9月19日開放,竣工後的公共藝術「洄瀾鯨奇」晚間會發光並變色,景觀非常漂亮;以下分別是公共藝術「洄灁鯨奇」於第二階段竣工後的日景及夜景。

花蓮火車站東站廣場

由於花蓮車站是臺灣東部唯一的特等站,因此考量旅客或是花蓮民眾都擁有一個休憩及娛樂空間,臺鐵局規劃在花蓮火車站的東側,設置一處廣場,此廣場有一個站前花圃,花圃中間設有一條以造型鋼棚架為上蓋的隧道,還有一個花園,花園裏設有座位區,花園的最右側有一個平臺,此廣場已於2019年10月3日啟用。

自行車補給站與花蓮火車站的東側剪票閘門,還有第二階段增設的廁所

自行車補給站與花蓮火車站東側剪票閘門都位於改建後的花蓮舊火車站裏,而東側剪票閘門提供給出站旅客使用,而為了讓旅客解決「人有三急」的問題,第二階段將增設在花蓮舊火車站改建而成的廁所,這些設施配合花蓮新站其他之第二階段設施一同在2019年10月3日啟用。

美食廣場與商店街(DCC洄瀾廣場)

為了滿足旅客和花蓮民眾的餐飲需求,花蓮新站第二階段完工後將增設商店街及美食廣場,而進駐的商家包含:7-eleven、爭鮮外帶壽司、吳媽媽包子、森林島嶼、耕壽司、杜倫先生、法芙娜泡芙專賣店、臺富便當、曾記麻糬、阿美麻糬、中華郵政、京華堂、茶湯會、台鐵夢工廠(花蓮店,店內包含購買台鐵便當服務,有花蓮車站限定的臺鐵便當)、頂呱呱等已於2019年7月20日起陸續營運,而星巴克也於2019年7月底營運,總計商家達16家以上,而位於1樓的美食廣場亦連同商店街分別在2019年7月20日及9月17日(當天在花蓮車站大廳舉行DCC洄瀾廣場的開幕儀式)試營運及開幕。

營運狀況

  • 本站為特等站,各級列車皆停靠(順行及逆行每日共131班停靠,2018年每車平均下客數約112人)。
  • 本站與玉里車站兩站為東部地區擁有各級列車皆停靠的車站,而本站也是東部地區唯一的一個特等站,同時本縣市是全臺灣唯一一個單一縣市擁有兩座各級列車皆停靠的車站。
  • 營收排名第2名(僅次於台北車站)、旅客人次排名第十名(2019年統計)。
  • 本站開放使用悠遊卡一卡通icash 2.0HappyCash付費[3]
歷年旅客人次紀錄(2001年-)
年間 1日平均
上車 下車 上下車計 來源 上車 上下車
2001 2,436,949 2,495,672 4,932,621 [9] 6,677 13,514
2002 2,532,966 2,578,976 5,111,942 [10] 6,940 14,005
2003 2,458,475 2,532,673 4,991,148 [11] 6,736 13,674
2004 2,798,846 2,850,285 5,649,131 [12] 7,647 15,435
2005 2,973,295 3,016,631 5,989,926 [13] 8,146 16,411
2006 3,005,152 3,015,648 6,020,800 [14] 8,233 16,495
2007 3,221,629 3,233,402 6,455,031 8,826 17,685
2008 3,428,237 3,474,972 6,903,209 9,367 18,861
2009 3,564,766 3,531,224 7,095,990 9,766 19,441
2010 3,969,448 3,800,841 7,770,289 [15] 10,875 21,288
2011 4,387,967 4,164,670 8,552,637 [16] 12,022 23,432
2012 4,784,133 4,386,624 9,170,757 [17] 13,071 25,057
2013 5,257,050 4,733,799 9,990,849 [18] 14,403 27,372
2014 5,898,956 5,156,861 11,055,817 [19] 16,162 30,290
2015 5,777,955 5,089,369 10,867,324 [20] 15,830 29,773
2016 5,501,708 5,099,926 10,601,634 [21] 15,032 28,966
2017 5,425,786 5,133,711 10,559,497 [22] 14,865 28,930
2018 5,160,812 4,886,418 10,047,230 [23] 14,139 27,527
2019 5,762,847 5,425,437 11,188,284 [24] 16,038 30,653

站內機能

  • 花蓮車站旅客進出路線採分流設計,在東、西站進站的旅客皆先上3樓買票或取票,然後才下至月台上車,而出站的旅客則先由月台下至地下道,然後才分別走東側或西側的剪票閘門出站。
  • 1樓出站驗票閘門、補票處、投幣式儲物櫃、公共電話及東站商店。東、西站站外南端皆有計程車招呼站。
  • 3樓設有售票處(年長、孕婦、無障礙專用窗口)、自動售票機、候車大廳、哺集乳室、服務中心、值班站長室及連接東、西站之自由通廊及商店街。經由進站驗票閘門可進入付費區之候車區。
  • DCC洄瀾廣場商店空間:1樓有全家、星巴克、滿庭芳烘培、頂呱呱炸雞。3樓商店街有茶湯會、爭鮮壽司、cama caf'e、7-eleven、阿美麻糬、曾記麻糬、京華堂、森林島嶼、杜倫先生、耕壽司、法芙娜、臺富便當、吳媽媽包子、喜樂紅豆餅等店及台鐵夢工廠(花蓮店)(店內包含購買台鐵便當服務)進駐。

運行形態

車站週邊

政府單位
教育單位
醫院
設施
  • 台灣中油中山路站
  • 花蓮客運新站
  • 花蓮先期轉運站(正興建中):位於站前石頭公園,7-11超商對面。(預計2021年1月底完工啟用)
其他

公車資訊

國道客運

三家國道客運公司於2020年1月6日蘇花改全線通車當天上路營運,而臺北客運及首都客運曾採取24小時營運,來彌補台鐵不提供凌晨夜間客運列車班次的問題,然而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而大幅度取消包含凌晨在內的班次。

公路客運

  • 花蓮客運
    • 1121 花蓮車站-東華大學-光復
    • 1122 花蓮車站-東華大學-瑞穗
    • 1126 花蓮新站-洛韶
    • 1128 花蓮-月眉-豐田車站
    • 1129 花蓮-太魯閣
    • 1132 花蓮-崇德
    • 1133 台灣好行太魯閣線 花蓮-天祥
    • 1136 花蓮-秀林
    • 1140 花蓮-靜浦
    • 1141 花蓮-梨山
  • 統聯客運
    • 1123 花蓮新站-花蓮總站-花蓮機場-花蓮新站
    • 1131 花蓮-銅門
  • 鼎東客運
    • 1145 花蓮車站-成功
    • 8119 台東-成功-花蓮新站

宜蘭縣市區公車

花蓮縣市區公車

  • 統聯客運
    • 308 飯店接駁線 花蓮火車站-東大門夜市-美侖大飯店-七星潭
    • 308B 飯店接駁線 花蓮火車站-東大門夜市-民意社區
    • 310 台灣好行太魯閣線 花蓮火車站-天祥

歷史

花蓮車站原位於今中山路、重慶路交叉路口(花蓮鐵道文化園區),站前噴水池仍在原地。1979年新站開業,座落在原住民稱為tasutasunan(今稱達蘇達蘇湳部落,意指沼澤之地)的國富、國聯里。

舊站
  • 1910年12月16日:花蓮港驛花蓮港停車場)開業。[25]
  • 1944年10月12日:花蓮港驛遭美軍炸毀。
  • 1949年6月24日:花蓮港車站重建落成。
  • 1948年1月1日:花蓮港車站改名花蓮車站,同日東花蓮港車站改名花蓮港車站。
  • 1981年2月:原花蓮車站連同該車站編號047停止使用,只留下花蓮客運總站。
  • 1982年7月1日:正式廢止。
  • 1992年9月:花蓮舊站拆除。
新站
  • 1979年2月7日:和平車站花蓮新站北迴線部分通車,次日正式開業。
  • 1980年2月1日:南聖湖車站至花蓮新站間北迴線全線通車,車站編號051啟用。
  • 1982年6月27日:東線鐵路拓寬工程完工,北迴線與台東線可直通運行。
  • 1982年7月1日:花蓮新站改名花蓮車站
  • 1990年10月10日:舉行花蓮後火車站啟用典禮。
  • 2003年7月4日:於花蓮車站舉行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典禮。
  • 2007年5月8日:開始營運樹林與花蓮間的太魯閣號
  • 2013年3月11日:開始營運樹林與花蓮間的普悠瑪號
  • 2014年7月19日:晉升為全國第四個特等站[26],人員編制九十九人擴充至一百四十人,成為東部幹線對號列車、跨線列車與太魯閣、普悠瑪、復興號的主要始發站與停靠站。
  • 2014年9月:花蓮站擴建計畫工程開工[27],預計在2018年6月30日完工,主要工程包括:東、西站改建工程、花蓮站主體新建工程、自由走道新建工程、花園大廳、雨棚新建工程等,由榮金營造承攬。
  • 2016年3月1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 2018年10月3日:新設跨站式站房啟用。
  • 2019年7月20日:新花蓮火車站商店街及美食廣場試營運
  • 2019年8月23日:公共藝術「洄瀾鯨奇」、花蓮火車站站前花園、舊花蓮火車站改建後的自行車、第二階段增設的公共廁所竣工
  • 2019年9月17日:DCC洄瀾廣場及商店街正式開幕
  • 2019年9月19日:啟用出站閘機(位於改建後的舊花蓮火車站裏)、公共藝術「洄瀾鯨奇」、第二階段增設的廁所(增設的廁所位於改建後的舊花蓮火車站)、舊花蓮火車站的自行車旅館、美食廣場及商店街

攝影集

參考資料

  1. ^ 112年臺鐵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2023 [2024-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2. ^ 花蓮車站升等案今三讀通過 蕭美琴:提升花蓮車站服務蕭美琴新聞稿,立法院,2014年1月3日[2014-02-16查閱]
  3. ^ 臺鐵多卡通電子票證乘車營運規則.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4. ^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 臺灣鐵路業務統計要覽 民國35年度.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 1947年5月: 28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  國家圖書館
  5. ^ 黃守誠. 東部采風錄.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84年6月: 251.  國家圖書館
  6.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八十七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74~75. ISSN 1683-5913. 
  7.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74~75. ISSN 1683-5913. 
  8.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74~75. ISSN 1683-5913. 
  9.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76~77. ISSN 1683-5913. 
  10.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72~73. ISSN 1683-5913. 
  11.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74~75. ISSN 1683-5913. 
  12.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74~75. ISSN 1683-5913. 
  13.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68~69. ISSN 1683-5913. 
  14. ^ 每日各站點進出站人數. [2020-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4). 
  15. ^ 99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12-29).  臺灣鐵路管理局
  16. ^ 100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6-16).  臺灣鐵路管理局
  17. ^ 101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02).  臺灣鐵路管理局
  18. ^ 102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5-14).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 ^ 103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24).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 ^ 104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7-05).  臺灣鐵路管理局
  21. ^ 105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8-19).  臺灣鐵路管理局
  22. ^ 106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23. ^ 107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9-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24. ^ 108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4). 
  25. ^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官方部落格
  26. ^ 台鐵花蓮站升特等 民︰有座更重要,自由時報,2014年7月20日[2014-09-11查閱]
  27. ^ 花蓮火車站擴建 空間增6倍,自由時報,2014年9月9日[2014-09-11查閱]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