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華民國—約旦關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4日 (日) 16:43 (补救4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華民國與約旦關係

中華民國

约旦
代表機構
駐約旦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約旦商務辦事處
代表
代表 買睿明[註 1][2]處長 諾貝爾[3]
Nabeel Al-Tel

中華民國與約旦關係是指中華民國約旦哈希姆王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57-1977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兩國於人員代訓、教育、醫療、人道援助、經貿等各方面交流及合作在無邦交國中仍屬密切。[4]

政治

外交

藍色國家表示在1971年的投票中對於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一案棄權,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其中包括約旦

1957年8月12日,中華民國與約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5]於首都安曼設立中華民國駐約旦哈希姆王國大使館,並派駐大使。由於時任約旦國王胡笙曾任空軍飛行員,中華民國所派駐大使亦多有軍方背景,其中陳嘉尚、王叔銘陳衣凡均曾任空軍總司令軍職。

1959年3月10日,約旦國王胡笙抵台訪問,並會晤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6]

1977年4月14日,約旦與中華民國斷交。5月26日,關閉大使館。[7]

1990年11月9日,約旦王儲阿布杜拉與王妃抵台訪問,會見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行政院長郝柏村、外交部長錢復等官員,並與台灣財經人士會談。[8][9](阿布杜拉於繼任國王前曾數次到訪台灣[4][10]

1991年6月18日,約旦眾議院財政暨經濟委員會主席安素爾英语Abdullah Ensour[11]、9月24日,阿里親王之王妃葦吉丹英语Wijdan Ali[12]相繼抵台訪問。

1994年、1995年、1997年,約旦在聯合國大會的總辯論中,提出「會籍普遍化原則」,間接呼應中華民國參與聯合國[13][14][15]

1995年4月2日,總統李登輝抵達約旦首都安曼,展開中東之旅第二站的非正式訪問行程。[16]

1998年2月,中華民國副總統連戰前往約旦訪問。[17]

1999年2月11日,中華民國立法院副院長饒穎奇以總統特使身分率團前往約旦,弔唁國王胡笙逝世並祝賀新王阿布杜拉登基,特使團也獲得新王接見。[18]

代表機構

1977年5月15日,中華民國在安曼設立駐約旦遠東商務處;11月25日,約旦在臺北設立約旦商務辦事處(The Jordanian Commercial Office)。[5][3]

1992年3月25日,遠東商務處更名為中華民國駐約旦商務辨事處(Commercial Offi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aiwan)),4月16日正式運作。[19][5]是少數在無邦交國使用中華民國國號的駐外機構

2018年4月27日,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表示,約旦政府英语Politics of Jordan自2017年中,受中國大陸外交部門強力施壓,要求駐處更名,約旦於是請中華民國駐約旦商務辨事處更名為駐約旦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20][2][註 2]

簽證

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公民可以落地簽證的方式入境約旦。
約旦護照英语Jordanian passport約旦公民英语Demographics of Jordan必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中華民國

兩國公民皆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對方國家。持有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公民可於抵達首都安曼阿勒婭王后國際機場申請落地簽證入境約旦,停留最多1個月。若經由約旦前往以色列,其邊關可能會不定期關閉。[21][22]

持有約旦護照英语Jordanian passport約旦公民英语Demographics of Jordan抵台參加國際會議、運動賽事、商展活動,則可以電子簽證入境中華民國,停留最多30天並不得延期。[23][24]

相關警示

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華民國外交部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將約旦歸類為紅色警示:不宜前往,宜儘速離境(2020年3月17日發布);[25]衛生福利部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將約旦歸類為第三級警告: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2020年11月6日發布)。另有鑑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已將各國家與地區歸類為第三級警告: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2020年3月21日發布)。[26]

經濟

貿易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在首都安曼設立駐約旦代表處經濟組[27]

2013年9月,台灣13家廠商首次自行籌組「臺灣塑膠包裝印刷工業展覽團」前往參加「2013年約旦國際工業暨機械設備展」。[28]

2019年,約旦是中華民國第57大貿易夥伴、第76大進口夥伴、第45大出口夥伴。出口至約旦的金額為3億0,206萬3,924美元,年減5.045%。自約旦進口的金額為6,598萬8,258美元,年減7.757%。貿易呈現出超盈餘)2億3,607萬5,666美元,年減4.259%;2018年,約旦是中華民國第61大貿易夥伴、第75大進口夥伴、第47大出口夥伴。[29]

投資

在約旦的僑民以在台商成衣廠任職的幹部及因婚姻歸化中華民國籍女性為主,總計約百餘人。目前有3家台僑經營的餐廳、有5家台商在合格工業區英语Qualifying Industrial Zones in Jordan(Qualifying Industrial Zones, QIZs)投資生產成衣,僱用員工約6,000人,約旦成衣出口金額中約30%是由台商所貢獻。美國國會授權在合格工業區生產的貨品出口至美國享有免稅待遇,因此生產的成衣大部分都銷往美國。目前並無台商組織,只有組織鬆散的中華民國旅約旦僑胞聯誼會。[30][31]

交流

軍事

1966年,約旦提出了請中華民國空軍訓練約旦飛行員的要求,並開始派遣軍事人員赴台灣空軍基地秘密培訓。1972年5月,前空軍總司令王叔銘駐約旦大使。1974年,中華民國空軍派出兩名上校軍官前往約旦擔任軍事顧問和高級戰術教官。1975年,前空軍總司令陳衣凡任駐約旦大使。此外,中華民國派遣一個軍事教練小組赴約旦,進行戰鬥機基本戰術訓練教學,同時地勤人員也跟進。1977年,約旦與中華民國斷交,但之後兩國仍有軍事交流。

教育

中華民國教育部外交部、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每年提供獎學金名額,給約旦學生前往台灣研讀華語文,取得學士博士學位;約旦每年亦提供獎學金,給台灣學生赴約旦研讀阿拉伯文、取得碩士或博士學位。[32]約旦留學生並成立「安曼留臺校友會」。[28]國合會也派遣華語文教師在約旦部分大學與機構開設正體中文課程班並宣揚台灣文化[33]

援助

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大地震,約旦國王阿布杜拉致電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表達關切。10月13日,派遣專機運送帳篷睡袋毛毯嬰兒食品藥品等救濟物資共15公噸賑災。[34][35]

國合會與美慈組織英语Mercy Corps(Mercy Corps)合作於2014年12月執行「北約旦水井修復計畫」,規劃修復現有2口井之可用性和供水能力,提供當地敘利亞難民清潔用水,直接受益人數達43,500人。也支持約旦境內敘利亞難民營執行孩童青少年之心理重建工作、照護敘利亞罹難童、約旦邊境河谷掃、約旦拉尼婭王后家庭及孩童照護中心等計畫。[36]此外,慈濟基金會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家扶基金會)等機構也在約旦推動慈善工作,定期對偏鄉地區及弱勢家庭發放救濟物資、提供義診服務及照顧幼童生活與教育。[33]

2020年5月,對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擴散,中華民國政府捐贈約旦20萬片醫療級口罩與4組熱像體溫顯示儀,用以協助約旦與當地敘利亞難民營的醫護人員對抗疫情英语COVID-19 pandemic in Jordan[37]

會展

2018年4月28日,台灣代表團出席約旦「第14屆國際城市節」(International City Festival)文化活動,展覽開幕後,約旦方面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施壓,派人撤下懸掛的中華民國國旗,但台灣代表團堅決保留桌上型小幅國旗。30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對此嚴厲譴責,表示「這不會讓中國變偉大;要讓中國偉大,只有認真看待中華民國獨立存在的事實」。除國旗外,攤位還有一張用阿拉伯文書寫的告示「台灣使館」。[38]

協定

雙邊協定[39]
日期 簽署 備註
1957年11月19日 《中華民國約旦哈希米德王國友好條約》 兩國建交
1961年10月17日 《中華民國與約旦哈希米德王國間文化專約》
1983年6月6日 《中華民國駐約旦遠東商務處與約旦王國國家計畫委員會間關於共同遵守一九六九年國際船舶噸位丈量公約換文》 以下簡稱中約
1986年9月4日 《中約郵政國際快捷郵件協定》
1989年7月24日 《中約科技合作備忘錄
2005年8月24日 《中約文化教育合作備忘錄》
2006年9月11日 《中華民國(臺灣)商務辦事處與約旦計畫與國際合作部瞭解備忘錄》
2006年11月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約旦大學英语University of Jordan合作備忘錄》 [40]
2007年4月11日 《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約旦證管會英语Jordan Securities Commission瞭解備忘錄》
2008年7月15日 《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與約旦保險監理委員會資訊交換瞭解備忘錄》
2015年6月8日 《中約雙邊投資促進合作瞭解備忘錄》

交通

航空

客運

兩國無直航班機,可經由(不計航點遠近,截至2019年11月28日[註 3]):

 中華民國

注釋

  1. ^ 中華民國外交部為統一駐外人員內部職稱,明定大使館、代表處設大使、公使。代表處對外仍稱代表、副代表。[1]
  2. ^ 截至2021年1月,駐非邦交國機構已無使用中華民國國號;非邦交國駐臺灣機構使用駐「華」名稱的有:奈及利亞、阿曼。
  3. ^ 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響,暫停更新。

參考資料

  1. ^ 陳培煌. 統一名稱 代表對內稱大使. Yahoo!奇摩引用中央通訊社. 2012年8月31日 [2016年10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30日). 
  2. ^ 2.0 2.1 駐外館處.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0). 
  3. ^ 3.0 3.1 駐臺外國機構.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4. ^ 4.0 4.1 駐館與駐地關係.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2016-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5. ^ 5.0 5.1 5.2 代表處簡介.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2016-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6. ^ 約旦國王胡笙訪華第二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典藏台灣
  7. ^ 《中華民國88年外交年鑑》〈附錄五、我國與世界各國關係一覽表〉.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1). 
  8. ^ 李登輝總統接見約旦王儲哈山親王. 國家圖書館. 1990年11月10日 [2017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6日). 
  9. ^ 公眾外交協調會. 約旦王國王儲哈山親王暨莎瓦絲王妃將於本年十一月九日至十一日應邀訪問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0年11月8日 [2019年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10. ^ 公眾外交協調會. 約旦王國阿不都拉親王及隨員等一行三人由我駐約旦代表鄭博久陪同.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1年5月16日 [2019年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11. ^ 公眾外交協調會. 約旦王國國會財政委員會主席安素爾伉儷訂於本(六)月十八日抵華訪問八天.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1年6月17日 [2019年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12. ^ 公眾外交協調會. 約旦王國葦吉丹王妃將於本(九)月廿四日來華訪問一遇.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1年9月23日. 
  13. ^ 公眾外交協調會. 聯合國大會第四十九屆常會總辯論自九月二十六日至十月十二日召開.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4年10月14日 [2019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3日). 
  14. ^ 公眾外交協調會. 聯合國大會第五十屆常會總辯論自九月二十五日至十月十一日召開期間.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5年10月13日 [2019年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3日). 
  15.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外交部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十月份新聞稿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7年10月 [2019-06-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17). 
  16. ^ 民國重要史事檢索. 國史館. [2017-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17. ^ 民國重要史事檢索. 國史館. [201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5). 
  18. ^ 《中華民國88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19. ^ 《中華民國8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7). 
  20. ^ 楊之瑜. 中國施壓美國航空業、駐約旦代表處,台灣從「中華民國」更名為「台北」. 關鍵評論網. 2018年4月28日 [201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21. ^ 簽證及入境須知.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22. ^ 落地簽證資訊.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6-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6). 
  23. ^ 誰具備申請電子簽證的資格?.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9). 
  24. ^ 我的電子簽證效期多久?.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7). 
  25. ^ 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26. ^ 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27. ^ 本部駐外單位.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局. [2015-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6). 
  28. ^ 28.0 28.1 《中華民國102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11). 
  29. ^ 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3). 
  30. ^ 投資環境簡介 (PDF).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2014年12月 [2015-1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31. ^ 主要產業概況.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15-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7). 
  32. ^ 《中華民國105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29). 
  33. ^ 33.0 33.1 《中華民國10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02). 
  34. ^ 《中華民國89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35. ^ 公眾外交協調會. 約旦王國國王阿不都拉陛下(H. M. King Abdullah bin Al-Hussein)為援助我國「九二一地震」受災民眾,特派遣專機載運救援物資乙批.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9年10月13日 [2020年6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36. ^ 國際合作及經濟事務司. 國際合作發展事務104年度報告(參、104年度我國國際合作發展事務執行概況)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6年4月22日 [2018年1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年7月24日). 
  37. ^ 中央社. 台灣贈20萬口罩 助約旦敘利亞難民營醫護抗疫. 聯合新聞網. 2020年5月12日 [2020年5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7日). 
  38. ^ 林仕祥. 約旦文化活動撤我國旗 外交部痛批:這不會讓中國變偉大. NOWnews今日新聞. 2018年4月30日 [2018年5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39. ^ 條約協定查詢系統.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6-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40. ^ 《中華民國95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3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