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3日 (日) 20:47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無我梵語अनात्मन्Anātman巴利語anattā),佛教術語,指對於的否定,為佛教根本思想之一。這個名詞有二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它可以解釋為,沒有不存在,大乘佛教又稱我空;另一方面,則可解釋為,這不是,也稱為非我Nirātman)。這兩種含義間的爭論,成為佛教各宗派間的重要課題。 [1][2]

否定世界上有物质性的实在自体(即所谓“”)的存在,有两类:

  1. 人无我,是说人身不外是色(形质)、受(感觉)、想(观念)、行(行动)、识(意识)五类,即五蕴结合而成,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
  2. 法无我,大乘佛教还认为色、受等五类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也无常恒坚实的自体。

无我可以简称我既不存在,可我也在。 以字面分析——无乃是一切都是空,既没有的意思 以字面分析——我乃是自身也代表自己 综合性分析——无我,也许有,也许没有,为何有无我,为何出现无我,为何没有无我,为何出现无我。

類似的說法

德謨克利特所主張的原子說,在古希臘時代,認為萬物皆由原子組成,而世界是冰冷的,並無東西聯繫。

理察·道金斯所出版的《自私的基因》說明基因是自私的行為,而有機物皆由基因構成,所有的感覺都是由基因為了存活所顯示的感覺,不論恐懼、愛情、傷心,各種情緒,而人本是無我,就如同萬物本身就不存在一樣,這點與悉達多所主張的並無異。

参考文献

  1. ^ Anatta Buddhis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3)
  2. ^ [a] Christmas Humphreys. Exploring Buddhism. Routledge. 2012: 42–43. ISBN 978-1-136-22877-3. 
    [b] Brian Morris. Religion and Anthropolog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51. ISBN 978-0-521-85241-8. , Quote: "...anatta is the doctrine of non-self, and is an extreme empiricist doctrine that holds that the notion of an unchanging permanent self is a fiction and has no reality.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 the individual person consists of five skandhas or heaps—the body, feelings, perceptions, impulses and consciousness. The belief in a self or soul, over these five skandhas, is illusory and the cause of suffering."
    [c] Richard Gombrich. Theravada Buddhism. Routledge. 2006: 47. ISBN 978-1-134-90352-8. , Quote: "...Buddha's teaching that beings have no soul, no abiding essence. This 'no-soul doctrine' (anatta-vada) he expounded in his second sermon."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