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中華民國/檔案15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民国条目「历史」中的「台湾历史」一节是否必要?

目前中华民国条目「历史」中有一节是「台湾历史」,该节从一万年前的原住民时代开始介绍。这是否有必要?@KOKUYO的论据是《中华民国年鉴[1]》中将「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分为「Birth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History of Taiwan」与「The ROC on Taiwan」三部分。

我认为该理由过于牵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2]上的「历史概况」一节,同样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部分,来源同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其中「古代史[3]」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介绍。难不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目中的「历史」一节也要从元谋人介绍起?显然荒谬。仅仅因为有来源这样划分历史,不代表维基百科就要如此照搬。

中华民国于1912年成立,介绍中华民国,从清末开始即可,台湾原住民显然并非广泛认知的「中华民国历史」的一部份。在已经有台湾台湾历史等条目的情况下,维基百科用户若要查询台湾的原住民等历史,也不会搜索「中华民国」。

修改意见:删除「台湾历史」一节,删除其中自原住民到明清时代的无关内容。日本治理时期至被中华民国接管的这部分内容可在高度概括后融合进「大陆时期」一节内。可在「战后发展」一节顶部添加「{{See also|台湾历史}}」。

──GlenHelvetica留言2023年8月9日 (三) 05:37 (UTC)

可以濃縮篇幅以免喧賓奪主(本站確實已經有其他專門條目介紹),但將相關內容全部刪除恐怕是沒有必要。臺灣作為當前中華民國主要領土,其歷史已經是中華民國歷史的重要部分,有理由在條目中簡介臺灣歷史。——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8月9日 (三) 05:42 (UTC)
我认为可以添加“{{see also|台湾历史}}”作为对民国政府前的历史概述引导链,整个历史只区分为“中华民国在大陆时期的历史”和“中华民国在台湾开始的历史”两部分。就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也最多追述到建国前的“武装割据”时期(甚至有讨论建议只追述到建国时)。对于更早的古地区史是在没必要。——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9日 (三) 06:06 (UTC)
甚至对标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章节也没有“中国历史”的历史概述引导链。——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9日 (三) 06:08 (UTC)
首先、中華民國政府出版的《中華民國年鑑》是相當高等級的國情簡介文獻,其內容的選擇、安排,自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這也是馬英九政府時期推動的年鑑寫法,無關個別政府的立場。再者,宣稱當前的中華民國與1945年以前的臺灣無關,明顯屬於無稽之談。例如,當前中華民國的族群劃分,就是把臺灣原住民列為四大族群之一;當前中華民國的基督教信仰,最早就源於荷蘭與西班牙的傳教;當前中華民國的藝術,便會包含原住民、清治、日治、戰後等創作。相反地,所謂把臺灣日治時期的歷史接到大陸時期章節的做法,才是完全莫名其妙的建議。
最後,「中華民國」條目的目的本來就不要用來搜尋「臺灣原住民」,而是要完整地呈現當前這個國家在地理、政治、社會、文化等層面的樣貌,並在歷史章節中提供這些樣貌歷時性的描述。中華民國的諸多領域深受其歷史處境影響,這不單單只有中華民國從大陸到臺灣的歷史可以解釋,還有其當前主要領土自身的歷史發展影響,兩者均缺一不可。否則,依循這位用戶先前的主張,國立清華大學的校史應該刪除大陸時期,國立臺灣大學的校史更應該刪除其所謂完全無關的日治時期。--KOKUYO留言2023年8月9日 (三) 06:07 (UTC)
我认为那要基于“國立清華大學”是不是与其在大陆期间的组织具有同一性(忒修斯之船),如果是的话,那就其大陆期间的历史就应该在此条目提及。按照现在的情况,就是大船大卸八块,一部分拉到一边重新修正一条船,沿用“忒修斯之船”,另一部分又原地重新修正一条船,并成为“修斯之船”。——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9日 (三) 06:18 (UTC)
关于内容对接部分,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古近代史部分所在地历史部分,我认为按照以往编写习惯就是:不接,全部让中国历史臺灣歷史偏重以地区为基干的条目去描述,现政权政府以其有效执行统治的“当现时”历史来描述。——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9日 (三) 06:24 (UTC)
但依照同樣的道理,當前的中華民國不僅直接承繼大陸時期的發展軸線,也直接承繼臺灣自身的發展軸線,而非純粹單一軸線的承繼關係(在這一點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是承繼單一軸線,與撤往臺灣的中華民國有著極大差異)。在許多層面,中華民國均會出現與其在中國大陸的發展不具同一性的情況。例如,當前影響中華民國經濟發展、交通/能源建設、人口統計、社會文化等面向的,更多是臺灣長期發展的軸線,而非中華民國在大陸發展的軸線(因為中華民國領土大規模變動,原先的同一性完全/部分失效,更多承繼臺灣的發展資源與脈絡)。
因此,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情況就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並不能因為兩者的政治關係就認為是對稱樣貌。正因為中華民國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趕出中國大陸,導致其失去其原先在中國大陸發展的同一性,並受到另外一條軸線的影響。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要如何寫,我覺得那就交由正在關注那邊的編者自行決定。我個人的看法是,維基百科的內容描述、揀選分類、敘事脈絡等編輯,最好的做法本來還是得根據高質量的參考文獻進行,而由維基百科的編者自行對來源進行組合/刪減仍有不足、或容易被人利用。--KOKUYO留言2023年8月9日 (三) 06:57 (UTC)
你后面的说法就有点“只管自家门前雪,不理别人瓦上霜”了(而且我一直都有监视中华民国,留意到你对地图选用的观点维护。这个怎么看是题外话,至少我留意到你对条目的维护有着明确的自己的维护见解)。你对政权其所在地的历史连续性说法,认为现时中华民国可以详细追溯在台湾地的古近代历史,但又忽略了在中国大陆地的古近代历史(即使是专门的“大陆期间”条目也没有如此详细的古代历史追溯)。即使是中国大陆其他时期政权(或称为,朝代)也没有如此追溯在地的古代历史描述,唯一就你中华民国在台湾时就如此着重,在众中国历史政权(或者包含台湾出现过的历史政权)而言有点格格不用;不可对比其他相对连续的在地与政权具有关联,所以会追溯一下在地古代历史,考虑现时中国(大陆)、台湾的特殊现状,我认为将在地的古代至到清末的分歧开始部分,让两个在地历史部分由对应历史条目描述,而两个现政权的历史则着重描述其自创建时的历史描述。——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9日 (三) 07:55 (UTC)
如同我多次所述,我所有的編輯都是依靠參考文獻,尤其是近期中華民國政府提供的文獻。那在近10年看下來,講述中華民國的國情簡介、歷史或專題史的文獻,可以見到有特別追溯戰前台灣的情況,但未曾見到追溯至明朝或更早以前朝代的情形。如果您有看到近10年介紹中華民國國情的文獻,有追溯到明朝、元朝的話,那還麻煩提出。當然,如果現在是1990年代,我就會依照同樣的文獻使用標準往前追溯中國各朝代(也就不會寫台灣歷史章節),並使用秋海棠地圖。但現在已經是2023年,介紹中華民國國情的參考文獻的陳述內容與方式已經出現迭代了。
至於您用已經消亡的國家、政權進行比較,本來就是很奇怪的事情,實際上也沒有多少這類型歷史國家、政權條目會追溯到其成立非常久以前的歷史(例如南越、納粹德國、法蘭西第二帝國,至少我沒什麼印象)。反之,對於既存的國家與政體來說,這種往前追溯的寫法反而相對常見的。--KOKUYO留言2023年8月9日 (三) 08:22 (UTC)
您應該拿來對比是其他當代政權,而不是中國大陸其他時期的政權。比如說「法國」,現在的法國是「第五共和國」,那是不是1958年以前的內容全部都不提了?又比如說「烏克蘭」,是不是1991年前的內容又不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不談古代史、近代史,倒不如是說您維的史觀指導下不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中國」,所以才將「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分開的。--Ghren🐦🕓 2023年8月9日 (三) 08:59 (UTC)
对于其他国家,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但两岸的情况与大部分国家不同。其他的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是一以贯之的,现在的政权继承了之前政权的地位,民众也普遍认为是同一个国家的延续。但中文维基百科不能简单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继承了中国的国际法地位。维基百科对于「台湾是否是中国一部分」「世界上有几个中国」以及「若中国只有一个合法政府,则它是谁」之类问题的态度都是保持沉默,仅做事实描述。所以您说的对,我们在编辑维基百科的时候,的确不能认为『「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中國」』,同时,也不能认为『「中华民国」就是「中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
英语维基百科,认为China就是PRC,认为Taiwan就是ROC,所以英语维基的China条目介绍了夏商周到PRC的中国,Taiwan条目介绍了从古代到现在的ROC。但这个观点在中文维基百科下不适用。如果适用的话,我们都可以直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定向到中国,把中华民国重定向到台湾了。
我觉得和两岸更相近的是朝鲜半岛的情况。目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条目「历史」一节也是从DPRK建立时开始介绍的,大韩民国历史也是从ROK建立时开始介绍的。大韩民国条目「历史」一节倒是从远古时期的朝鲜半岛开始介绍,我也觉得实在没有必要,所以也已经发起讨论。──GlenHelvetica留言2023年8月10日 (四) 04:26 (UTC)
@GlenHelveticaYumeto或者说,这是不是暗示某些编辑的编辑潜意识中认为,同一地因某些原因出现分治国家政权,其中一个不写在地古代史而另一个写,是不是暗示某些政权不是在地正统政权如果针对朝鲜半岛,中国与台湾上的现政权的情况,我认为“历史”章节最好的方法不追溯建政前(即不描述建政前的古代、近代最近大事前(即二战结束前)),但可以引述(以简短的概述语句作为上下文引入,加{{see also}}到相应的在地历史条目(如果有)(这类在地历史条目相对不容易受在地上政权变更而影响描述))。我认为即使像大韩民国的GA,也应该这样考虑。——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2日 (六) 01:00 (UTC)
是的。所谓「正统」在今天的概念,其实就是「xxx政府是不是代表xxx的唯一合法政权」。而维基百科对此应该是不表态的。──GlenHelvetica留言2023年8月12日 (六) 03:49 (UTC)
李登輝時代後期開始中華民國政府就不怎麼公開主張自己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權,所以維基百科成立的時候這種爭論就已經沉寂了。--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2日 (六) 03:58 (UTC)
您说得对呀,所以中华民国条目内并不会,也不应该,介绍夏商周起的中国历史。这个话题在讨论的,是目前的编辑会不会暗示「中华民国是台湾」,这依旧是「xxx政府能否代表xxx」的问题。──GlenHelvetica留言2023年8月12日 (六) 04:14 (UTC)
以適當篇幅提及建前(統治前)歷史是可行的,優良條目「大韩民国」都有提及建前歷史乃至史前史。本討論對象的篇幅應屬適當。--紺野夢人 2023年8月9日 (三) 08:52 (UTC)
反正我們現在只要一提出這種作法適當可行,這位用戶就馬上提案要刪除了。照這種只有建國以後的歷史段落可以寫,大概等等就會提案刪除科索沃立陶宛烏克蘭等條目的歷史段落了呢。--KOKUYO留言2023年8月10日 (四) 12:13 (UTC)
我建议是「台湾」重定向至「中华民国」呢。台灣政治那就相當於中華民國(當代)政治、台灣經濟相當於中華民國(當代)的經濟,您維非得將中華民國已經寫過的內容,洗一洗再貼到「台灣」這個條目上去,根本不是打算維護的。那就不會有「已有台灣、台灣歷史」條目的問題了。--Ghren🐦🕓 2023年8月9日 (三) 09:38 (UTC)
您的理由好奇怪。就算台灣政治就相當於中華民國(當代)政治、台灣經濟相當於中華民國(當代)的經濟,也不表示台灣歷史就相當於中華民國(當代)歷史。甚至於「(當代)歷史」也是個頗奇怪的概念,如同「(當代)古蹟」、「(當代)遺址」那樣令人不解。-游蛇脫殼/克勞 2023年8月9日 (三) 13:02 (UTC)
簡要講:
  1. 有這個章節沒有問題,因為目前的中華民國確實源於中國政權,也兼有了臺灣視角的脈絡。
  2. 初看我也覺得自史前寫並無必要,但該段只有一句話就跳到荷西、明鄭了,沒有嚴重到要非刪不可。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那個寫法其實頗為特例,應該說因為國際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跟中國等價,所以正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有內容在中國寫了;而條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是要突顯某些「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完全)是中國的視角下的描述法,以免變成中文維基在兩岸問題上展現立場。中國是實際、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特殊視角。中華民國條目以實際情況表現,所以會如中國或其他國家條目一樣從自身政權更早的部分都開始寫。
--Reke留言2023年8月9日 (三) 13:21 (UTC)
  1. 我认为荷西、明郑时期的台湾历史,也与中华民国历史无关。日本治理时期倒算是有关联。
  2. 您的第三点说的很对,但是在中华民国条目中写台湾历史,不也一样是在两岸问题上展现立场吗?维基百科也同样不支持「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视角。──GlenHelvetica留言2023年8月10日 (四) 05:26 (UTC)
    這樣寫的確是在支持「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結合上面的討論以及賴清德等人所說的「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 ,所以中華民國政府出版的《中華民國年鑑》自然要以「台灣」為國家視角敘述自己的歷史。
    維基百科上大部分現有國家條目的歷史章節從遠古時代寫起,而且不直接獨立創建現政權條目而是直接將政權重定向到國家,例如印度共和國重定向到印度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重定向到尼泊爾。假如要按照賴清德和中華民國政府的觀點的話,是要跟英維一樣,將中華民國重定向到台灣。--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1日 (五) 14:31 (UTC)
    原來馬英九主張「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所以才急著要在任內把《中華民國年鑑》的「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改為「Birth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History of Taiwan」與「The ROC on Taiwan」三段啊。--KOKUYO留言2023年8月11日 (五) 15:19 (UTC)
    馬英九他親自參與修改《中華民國年鑑》內文標題了嗎?就算馬英九自己沒說過,他下面的人可未必不會這麼想。難道國民黨人沒說過類似的話嗎[4]?--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1日 (五) 15:59 (UTC)
    依照您前兩次的邏輯,《中華民國年鑑》、行政院國情簡介網站的內容怎麼寫,一切都是現在執政黨民進黨的問題(上次提到蔡英文,這次又提到賴清德)。不過我們也已經看到了,雖然您這兩次都把結果都歸結成民進黨的操作,但兩者明明都是馬英九的國民黨執政時期就有了。--KOKUYO留言2023年8月11日 (五) 16:07 (UTC)
    大勢所趨,又不是國民黨重新執政或馬英九當總統就能扭轉的。畢竟陳水扁時期就從《中華民國年鑑》中刪除大陸地區,馬英九雖然聲稱「大陸地區是中華民國領土」,但他還不是沒有在執政時期把大陸地區的內容加回《中華民國年鑑》。--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1日 (五) 16:24 (UTC)
    我认为你这个说法是不是包含了你在现实世界的主观观点?我还是认为“台湾”、“中国”这类专注在地的条目,和“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注于政权的条目,不应该混为一谈,至少还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PS,虽然理想情况下,一个在地有一个稳定变更和延续的政权存在,从而可以让对应条目同时承担在地和政权的历史变迁,但显然,这个例子还没出现这个情况。——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2日 (六) 01:06 (UTC)
    國族認同本來就是主觀觀點,而且都能依據時代的不同而變動。1990年代初在台灣,中國人認同佔主流,現在則是台灣人認同佔主流。這一例子倒是能很好解釋「民族是想象的共同體」。--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2日 (六) 01:25 (UTC)
    这是一方面,但只考虑在地政权变迁及针对中国与台湾的情况,我认为两个政权条目的历史只追溯到建政时,之前的由其他条目(例如相应的历史条目或者“在地”条目)详细描述会更好,尤其像现在中华民国的台湾部分追溯到“在地原住民出现时期”就有点过度了,甚至大陆部分(或者对应的“大陆时期”条目)也没有这种过度描述。另这些内容我不认为跟“国族认同”观点有关。——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2日 (六) 01:39 (UTC)
這種島嶼條目根本上就應該偏向地理內容,就不應該有「歷史」內容好嘛。海南省的歷史一節應有的內容,還不就是海南島歷史一節應有的內容?--Ghren🐦🕘 2023年8月9日 (三) 13:50 (UTC)
有点WP:WAX。以海南岛海南省为例的话,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将古代史部分转移到海南岛或者海南历史(既然后者已经有了)。甚至如果有海南省 (中华民国)的话,中华民国管治的历史也可以考虑拆出,将海南省条目视为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管治的地方政体”条目。——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2日 (六) 01:19 (UTC)
这种编写惯例的东西,不见于白纸黑纸记载,除了WP:WAX我也没有什么可以给您拿出来讨论。您这种写法只是理论上可行而已。实际上来说,将一般意义上的「某地」写到现行行政区划,是目前您维、或者一般百科全书的做法。比如说大英百科全书,将历史一样写到海南省上。中国大百科全书都是这样。--Ghren🐦🕛 2023年8月13日 (日) 16:01 (UTC)
這是兩件事了好嗎?「在認定台灣歷史條目可以存在且其已經存在的前提下,中華民國條目中關於台灣歷史的部分是否還需要詳述」與「台灣歷史條目壓根就不該存在」是完全不同的議題。而且現在是討論中華民國條目,不是討論台灣歷史條目,不是嗎?-游蛇脫殼/克勞 2023年8月9日 (三) 15:01 (UTC)
「台灣」兩個字在很多台灣人眼中不只是島嶼啊。--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1日 (五) 14:37 (UTC)
当取「国家」义、「地区」义的时候,那就是「中华民国在台湾」、或者「中华民国是台湾」意涵。而且「台灣」这两个字在外国人眼中也不只是岛屿,那洋人是怎样处理的?还不就是将「中华民国」当作是「台湾」就完事。--Ghren🐦🕚 2023年8月13日 (日) 15:52 (UTC)
我支持這段意見,另再加{{see also|台灣歷史}}或{{main|台灣歷史}}。-游蛇脫殼/克勞 2023年8月9日 (三) 13:18 (UTC)
似乎以前社群就此問題討論過。我的意見是臺灣目前作為地理條目,應該將非地理內容儘量壓縮,留給其他專門條目來講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8月10日 (四) 06:33 (UTC)
维基百科摘要格式说:『維基百科不會如大英百科全書分成大、小、簡各種版本。不應將一主題的全部資訊放進單一條目,因為不同讀者有不同的需要。』同时根据内容分歧条目拆分,应该反对在两个条目写相同内容,尤其是我以前反对的中华民国台湾时期/台湾战后时期,包括现在的中华民国地理台湾地理这种概念极为相似的存在,本身就容易导致观点的分歧,所以台湾条目的历史本来就应该转移到台湾历史这种主体性条目。----Cat on Mars 2023年8月12日 (六) 02:02 (UTC)
类似的观点,就这个案例:既然存在台湾历史条目,在地涉及古代原著民、古代政权变迁这些不容易受现在政权观点变更影响的历史部分,可以由台湾历史去描述。而现政权对在地的历史,就只追溯到其在在地建政(大陆)或其在地开始管治(台湾)时起至。中华民国在台湾时期的历史章节起始到古代台湾原住民时期(反之,中国大陆时期就只起始至建政时),我认为就是不好的内容描述。当然其他条目也有类似的问题,我认为这就是“You dig up the past”了,要么一并适配处理,要么“眼不见为净”“关我鸟事”。——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2日 (六) 03:05 (UTC)
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现政权在国际法上都继承了历史政权的地位,民众也普遍认为是一个国家的延续,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对大部分国家来说,我是认同可以介绍古代历史的。
我认为这个问题,只存在于有过分裂、有「正统」争议的国家。而这部分国家并不多,我愿意帮助一并处理。
如果现在东德西德没有统一,我也不会认同在任何一者的条目内介绍神圣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但现在德国统一了,那么即使存在德国历史的条目,我认为在德国条目内也可介绍这些历史。
同样,如果明天PRC、ROC、以及国际都普遍承认「一中一台」,那么我完全认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目内介绍夏商周历史,在中华民国条目内介绍台湾原住民历史,我甚至完全认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定向至中国,将中华民国重定向至台湾,就像英语维基那样。──GlenHelvetica留言2023年8月12日 (六) 04:10 (UTC)
现在这个局面已经算是国际普遍承认「一中一台」了。至于PRC、ROC怎样想,这种一手观点对于条目结构来说没有大参考的作用。--Ghren🐦🕛 2023年8月13日 (日) 16:09 (UTC)
现在的讨论怎么更像是“dig up the past”的环节,或者说描述(现)政权条目下如何描述其在地历史和规模的问题,好像没有明文地明确这方面的建议写法。如果需要确立这样的共识(或者以格式手册的方式)的话,我建议:如果特定政权的在地(包括现在和曾经)能相对稳定延续的话,可以允许在其政权条目(后注为“A类条目”)中详细描述在地的历史;如果存在相应的单纯“在地”条目和/或以历史为主题的条目(后注为“B类条目”)的话,可以其“A类条目”的历史部分只追溯到政体建立时,其之前的部分由“B类条目”描述,“A类条目”只保留上下文引导性质的描述和添加条目参见链接(以类似{{see also}});如果在地的政权出现不稳定的延续或变更、或者存在宣告争议的话,则应该按照前一点的做法处理历史部分的描述。对应像朝鲜半岛、中国与台湾的情况,我认为应该沿用第三点的处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2日 (六) 01:33 (UTC)
奇怪了,中文維基百科明明白白規定要照來源所講述的內容,直接呈現在與其直接相關的條目之中。簡言之,依照來源的所述的內容撰寫條目即可。反之,為了特定條目而自創寫作規定,這是基於什麼原因呢?還是現在維基百科已經是用戶可以依照自己對於世界的個人主張和理解,拿來要求條目裡面只能寫出與自己主張相同的內容、不能寫出與自己主張不同的內容了呢?--KOKUYO留言2023年8月12日 (六) 01:50 (UTC)
我记得我和阁下讲过一次,来源观点不代表中立观点,维基百科不是政府观点的传声筒,政府的观点不一定代表所谓中立、公允。政府材料都已经带有如此明显的政治意图了(『這樣寫的確是在支持「中华民国就是台湾」』),你这样子搬出原创研究打击异己的做法我是真的看不惯。----Cat on Mars 2023年8月12日 (六) 02:05 (UTC)
目前應該也沒有政府傳聲筒的問題,就是簡要地帶一下先前的脈絡,以交代很多問題。包括:中華民國內部的族群由來、中華民國為何有統獨多種主張爭議以及其歷史跟台灣歷史之間的銜接問題。或許這個段落可以稍稍在文句上多點暗示來說明1945年以前的臺灣歷史是因為有把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政治作為,所以才也提及;全部刪除的問題更大。--Reke留言2023年8月12日 (六) 09:32 (UTC)
我觉得那两段还是很奇怪,似乎就是以不同观点写作,台湾段落秉持台湾主体史观,大陆时期秉持中华民国主体史观,两个史观显然存在矛盾,如果台湾历史加到这里,那么中华民国历史也要加台湾历史部分。我同意你『自史前寫並無必要』的说法,台湾历史有必要在历史中出现,但是我觉得应该持平考虑,我感觉应该1890年代开始并列论述,避免有关于历史主体性的争议。我去看了看是否有比较全面写作中华民国历史的书籍,《中華民國發展史》『內容包含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政府遷臺後及中國大陸的發展等』,这本书也是条目的主要引用来源,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合理的参照。----Cat on Mars 2023年8月12日 (六) 14:35 (UTC)
我明明在前面就已經有說,這個獨立出「臺灣歷史」章節的寫法,也有參考《中華民國發展史》不同篇章的歷史寫法。不過看起來您並沒真正看過《中華民國發展史》,因為裡面的篇章是開放學者依照其專業,自行選定要提及的台灣歷史區段。我印象沒記錯的話,這套叢書的《民國38年以後的經濟發展》篇章就是從荷蘭統治寫到戰後,《農業發展》篇章是從明鄭寫到戰後,《原住民族文學發展史》是從史前寫到戰後。--KOKUYO留言2023年8月12日 (六) 16:41 (UTC)
来源是一回事,但按照现有章节内容分布的确存在有普遍用户认为不常识的情况:在大陆章节的描述起始点是建政时,在台湾章节的描述起始点是古代台湾原住民存在起始时,这就是争议之处。我始终认为:这两章节的观点中立存疑,也就是对于台湾原住民开始存在、古代原住民出现政权、非中国政权的管治时期、古代中国政权的管治时期、割让与日本管治时期,即使有来源支持其描述,但在“台湾”章节之下,其与相对的“大陆”章节(只起始于现“中华民国”政权的建政时间点)是不适配,来源并不需要支撑这个章节描述结构。所以作为更好的内容描述中立性,这两具有相关性的章节的描述时间点应该需要统一的时间起始点。而且考虑中国与台湾在现实上的状况,不可能像其他相对稳定延续的在地政权,可以在“历史”章节中描述在地从原住民出现开始的古代史,对于“中华民国”分裂的在地历史,不应该适用这种编写模式。——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3日 (日) 04:15 (UTC)
雖然我並不覺得此處的討論已經長到會讓人忘記前面幾位維基人的意見,但很明顯的,這邊的幾個人都還是能理解為何在介紹中華民國時,是需要介紹「臺灣歷史」這個章節:
@Ericliu1912:「臺灣作為當前中華民國主要領土,其歷史已經是中華民國歷史的重要部分,有理由在條目中簡介臺灣歷史。」
@Yumeto:「以適當篇幅提及建前(統治前)歷史是可行的,優良條目『大韓民國』都有提及建前歷史乃至史前史。」
@Reke:「有這個章節沒有問題,因為目前的中華民國確實源於中國政權,也兼有了臺灣視角的脈絡。」
前面已經有用戶提到,中華民國需要同時提供「臺灣歷史」的簡介,才能讓讀者理解諸如經濟、人口、族群(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社會、文化等場域的發展歷程,且這種寫法是有參考文獻佐證(而非編者自行把不同來源湊合起來)。結果現在有維基人自創未曾見過的臺灣與大陸需要對稱之寫法標準,並以此否定既有文獻支持的描述方式,這種做法才是有問題的編寫模式吧。--KOKUYO留言2023年8月13日 (日) 04:51 (UTC)
如果讀者不認同「中華民國是臺灣」、「台灣是主權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看到歷史章節中有台灣戰前歷史,就會覺得奇怪。--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3日 (日) 05:18 (UTC)
我認為中華民國條目中中國歷史跟臺灣歷史相關的主要內容,大約從相對前一個時期開始寫比較穩妥;也就是中國(「大陸時期」章節)從晚清末年變局,臺灣(「臺灣歷史」章節)則從割讓日本以後開始寫(而且因為臺灣割讓是清朝積弱不振的直接後果,兩者在時間上還可以對齊)。在這之前的歷史可以留給其他條目,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各用一、二段左右濃縮敘述,差不多就「歷史」大章節導言的長度足矣。就此而言,大陸時期內容已經符合要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8月13日 (日) 12:24 (UTC)
大致如此,我认为,对现政权“中华民国”条目关于“历史”章节中关于“台湾”部分的时间起始点,按照常识而言,应该起始于清朝割让与日本的时点(次之才是中华民国政府接管台湾的时点,因为只有这一点才是该条目事物与台湾有直接关联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4日 (一) 01:22 (UTC)
您提出要保留的内容我同意,「臺灣從割讓日本以後開始寫」完全没问题。
但是我依旧不认为把「中华民国历史」分成「大陆时期」「台湾历史」「战后发展」是一个好主意,这三个小标题根本就不在一个次元上,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地理。
  • 要么,就全部按照时间顺序来分,分成「大陆时期」(清末~1949)与「台湾时期」(1945~今)。若按照这个分法,「臺灣割讓日本」等内容也应该放在「大陆时期」中,因为在时间上,它的确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期间的历史。
  • 要么,就全部按照地理位置来分,分成「大陆历史」与「台湾历史」。若按照这个分法,「臺灣從割讓日本以後開始寫」放在「台湾历史」中没有问题。
──GlenHelvetica留言2023年8月13日 (日) 20:28 (UTC)
有些人的意見根本就莫名其妙,大概是覺得自己寫條目的時候,可以隨自己的想法恣意重組參考文獻的脈絡吧。如果文獻(這既有官方出版物,也有學術出版物)明確指出,介紹中華民國需要同時補充某個時期至某個時期的台灣歷史,那本來就依照那個文獻補充方式進行陳述。反之,若在文獻的支持之外還進行了其他的組合方式,我倒覺得才值得人們思考其背後想要趁機藉由條目暗示什麼。--KOKUYO留言2023年8月13日 (日) 23:09 (UTC)
最后的话我也回赠给你,你如此执着在根据所谓来源的章节结构,而不考虑章节内容间关联性的常识性,如此OWN条目内容,是不是你也趁机借条目宣示什么?——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4日 (一) 01:22 (UTC)
維基百科明明白白規定,就是照參考文獻決定內容怎麼寫、怎麼編排,而不是靠編者的「這是真的!」、「這是常識!」來自行組織內容。--KOKUYO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01:41 (UTC)
哪里说过按照参考文献编排,你是没有处理过参考文献内容冲突的情况吗?----Cat on Mars 2023年8月14日 (一) 01:56 (UTC)
假若參考文獻衝突,那就照哪一個可靠等級比較高的文獻論述方式書寫,並盡可能保留其他論述方式之文獻指出的內容。那也不會變成維基百科編者自創論述方式,並以此刪除其他參考文獻的內容。這不是基本編輯道理嗎?--KOKUYO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02:00 (UTC)
阁下又开始乱来了,为了维护自己的一套方法论说胡话。譬如说大陆时期历史,中共史料和国府史料哪一个可靠性更高,你自己能够评价吗,你如果能够评价怎么不发表论文做历史学家。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其实是保留各方面观点,采取中立的态度。----Cat on Mars 2023年8月14日 (一) 02:05 (UTC)
我有說是靠自己評價嗎?有一種東西叫做專業研究者之間對於文獻的評價。照您這種無法評價來源可靠程度的講法,同行評審的歷史研究論文和一個民間人士的文獻相同等級,一個全新且已普遍承認的的歷史研究成果與已經過時的歷史研究成果相同等級。--KOKUYO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02:17 (UTC)
或者照您的講法,方針裡面這句「學術性與同行評審出版物的價值很高,通常是它們所涉領域中最為可靠的來源,譬如在歷史、醫學與科學中。」之類的話全是廢話,因為編者不能評價來源的可靠程度。--KOKUYO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02:22 (UTC)
可惜你所说的这种东西在两岸议题上并不存在,并且在这个议题上试图论证自己的来源最可靠,其他人的来源都不可靠。我最近读到两篇论文,一篇是按照农民起义军的资料加上地方仕绅的文献作为依托,我认为他对农民起义的描述比较真实,认为他们的为民请命被官僚迫害的好人,补充了很多仕绅观点的偏颇,又有人结合仕绅和同时代其它平民文献评价农民起义军残暴不堪、没有组织,同一则材料都可以有如此不同的观点,你说谁的可靠性更高?所以我一再和你讲,不需要笃定谁更正确,我当然知道可能有一方是正确的,但我认为我没有能力判定,所以我就写了两方面观点。----Cat on Mars 2023年8月14日 (一) 02:30 (UTC)
關於「台灣歷史」的章節是兼有兩種視角這件事情,前面@Reke已經有說明了:「有這個章節沒有問題,因為目前的中華民國確實源於中國政權,也兼有了臺灣視角的脈絡。」--KOKUYO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02:49 (UTC)
可是阁下一再论证只有政府来源的编辑段落是正确的,或者说比其他人声称的写法更正确,这背后实际上就是史观的冲突。我倒是觉得《中华民国发展史》Y字大纲比较好,可能接受度会比政府公允,讨论中也有人认可这种编排。虽然专门史实际上是各管各写,也怪不得这本书没有通史版本。如果再往前就是《中华民国史稿》,估计也不会满意。我觉得这件事说到底不是『就是照參考文獻決定內容怎麼寫、怎麼編排』这样子一直执拗下去,谈判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我只是提出一套折衷方案,如果你们两方都死守自己底线不动,那么也没有人会帮你们结束这种讨论。----Cat on Mars 2023年8月14日 (一) 03:15 (UTC)
這部分我前面已經講了,《中華民國發展史》是開放學者依照其專業,選定要提及的台灣歷史區段。這套叢書的《民國38年以後的經濟發展》篇章就是從荷蘭統治寫到戰後,《農業發展》篇章是從明鄭寫到戰後,《原住民族文學發展史》是從史前寫到戰後。目前中間加入「台灣歷史」章節兼論兩種視角,確實也是符合《中華民國發展史》的做法。--KOKUYO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03:37 (UTC)
大纲接的是总论和通史,专门史是专门的议题,这本书的专门史我倒是不感兴趣,我想要找的不是专门史怎么写,而是一个中华民国通史的整体安排。具体而言,是否有人写过不分专业的中华民国史,如果缺乏这种大纲,那么就要考虑到从专门史选择材料的取舍问题,我觉得这一般很难写。所以我才会提到那个Y字型提纲,不管他自己有没有做到,我觉得这也算比较有借鉴意义的编排方案。----Cat on Mars 2023年8月14日 (一) 03:58 (UTC)
以《民國38年以後的經濟發展》篇章為例,這篇文章處理荷治到戰後的台灣軸線,而中國大陸的軸線則交由另一篇《民國38年以前的經濟發展》篇章處理,明明就是有意基於Y型寫法進行的:「為完整陳述中華民國百年來的經濟發展,前章由施敏雄(2011)闡述民國38年以前在大陸的經濟發展……本章以台灣為主,先描述民國38年前的台灣經濟……對於民國38年以後的經濟發展……闡述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經濟發展。」
這樣的寫法也符合前面用戶提到「因為目前的中華民國確實源於中國政權,也兼有了臺灣視角的脈絡。」總不能因為有的編者在這樣的Y型寫法中看到不想見到的內容,就說這些學者沒有遵循Y型寫法,而沒有借鑒意義了?--KOKUYO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04:25 (UTC)
问题他的标题就是1949年以后的中华民国经济(《民國38年以後的經濟發展》),1949年以前应该不是非常重要的段落,或者是背景、补充性质的内容,所以我觉得写得蛮奇怪的。像是原住民那部分其实只是正常的专题史,专题的发生时代不一定会和大纲重合,像是LGBT史肯定不会比大纲长,所以不遵守大纲也没有关系。所以我说这种非通史类型的专题史拿来写通史的话,总会为思考选取哪些内容出现选择困难症。----Cat on Mars 2023年8月14日 (一) 06:08 (UTC)
我覺得沒那麼困難。目前的45年以前內容我覺得非常精簡了,如果希望交代得更精簡那可以就文字部分做刪修,但沒有必要做斷代。--Reke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06:19 (UTC)
官方出版物對中華民國來說是利益相關來源,不然我們也可以拿中共以及中國大陸的學術來源去寫法輪功。--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01:26 (UTC)
這倒是和中華民國宣傳的領土範圍有點不一樣,領土宣稱本來就是片面主張,用官方出版物證明官方的主張沒什麼問題。--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01:31 (UTC)
奇怪,我明明已經數次講了,這個章節的寫法除了參考官方文獻,還有參考介紹中華民國歷史的學術文獻。結果只看前面,就不提後面了?還是現在要說這個學術文獻也是官方的,或者是民進黨要拿來宣傳政治主張的?--KOKUYO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01:44 (UTC)
所以我为什么提这是“You dig up the past”,这就是现实世界导致的一笔烂账,如果想避开这个问题,最好就是按照IAR的观念,按照我的建议去处理掉。我认为,现实来源的观点突变在中华民国已经见怪不怪,就像國立中山大學復校史的编辑争议那样(体现同一来源在不同时期因为现实而导致的观点变更)。——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2日 (六) 02:32 (UTC)
您提供的来源只能证明「中华民国政府认为台湾历史属于中华民国历史」,而不能证明「台湾历史属于中华民国历史」。这也是我在另一个话题下想要和您说明的一点。──GlenHelvetica留言2023年8月12日 (六) 03:50 (UTC)
虽然版本不一定对,但既然参考中引用到用于概述中华民国概述的《中華民國年鑑》,我尝试找寻是否存在可供即时查证的版本,然后在Google图书找到民国97年([5])和98年([6])的版本,然后找到与“历史”有关的章节:“总论”“第一章 历史”,由于属于版权(?)文件而且内容较多,我概括一下其描述:主要简述了清末时期的运动(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孙中山兴起的革命运动,1月1日民国建立,然后自民国元年至民国38年定为“在大陆的阶段,分为5个时期”:“元年至5年”为袁世凯执政;“5年至17年”为“军阀割地为雄”到17年完成北伐建立五院中央政府;“17年至26年”为黄金十年,包括918事变,到西安事变;“26年至34年”为第二次中日战争序幕到结束后国共准备再冲突;“34年至38年”为“战后国共争夺中国主导权的内战,终至国家走向大分裂”到“38年1月总统蒋中正引退”“4月共军渡江,南京失守,是年底中央政府播迁台湾,两岸长期分裂的局面因此形成。”。然后下一段为“民国38年12月中华民国政府播迁台湾,即为中华民国在台湾的阶段。…………”“民国34年10月”任命陈儀为台湾省行政长官;36月2月27日,二二八事件开端。…………下面不再引述,但由此可见,在民国97年、98年年鉴中,清晰界定了两个以地理为分割依据的时期:大陆时期与台湾时间,而且台湾时期的描述起始点,就是中华民国接管台湾,任命在地行政长官为始,没有提及过此前台湾的早期历史(包括原住民史、古代封建政权史、甚至连前一阶段的日本统治史),所以我不明白KOKUYO如此执着所谓来源来维持这些不必要的内容描述,是否试图OWN条目来尝试彰显某些特定的观点。当然你可以说版本不同,描述变了,或者那也正好说明,甚至叫做“观点变更”。——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4日 (一) 07:53 (UTC)
英文版年鑑與中文版年鑑的排版似乎並不相同。英文版或許是為了配合政府國際宣傳需要,對年鑑內容有所調整,鑑於篇幅因素大概更多的是濃縮。就拿你提的例子來說,九十八年年鑑英文版確實將「歷史」章節分為「Birth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History of Taiwan」與「The ROC on Taiwan」三段,但中文版則是中規中矩的把中華民國跟臺灣的歷史分開,將臺灣地方歷史淵源歸類到「土地」章節各該段落裡面去(當然中華民國條目不適合這麼寫)。所以條目章節排版確實是會受不同來源影響。中華民國本身的歷史是不間斷的,大陸時期跟臺灣時期基本是無縫接軌,而且中華民國國家歷史與臺灣地方歷史在政府播遷來臺以後才幾乎重疊(也因此條目戰後歷史部分不太需要改動),所以九十八年年鑑中文版那種寫法是更符合常理。但是,本站作為百科全書並不用也不該遵從政府年鑑的寫法,所以我認為還是可以在「歷史」章節裡面簡單追敘臺灣歷史,只是篇幅及排版理當調整,現在跟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比例相當是過重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8月14日 (一) 08:27 (UTC)
提案者的版本(仔细看居然是《年鉴》2016年英文版)我也大致翻阅了一次,大致分章节为(标题为:“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下面斜体为原英文章节的翻译(尽量贴近愿意)):
  • Birth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民国的诞生
    • Uncertain Beginnings(不确定的开始
    • The Warlord Era(军阀时代
    •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Civil War(第二次中日战争,内战
    • Postwar Developments on the Chinese Mainland(在中国的大陆的战前发展
  • History of Taiwan(台湾的历史
    • Taiwan's Original Inhabitants(台湾的原住民
    • European Trading Bases in Taiwan(欧洲人在台湾的贸易基地
    • Reign of the Zheng Family(1661-1683)(郑氏家族的统治
    • Qing-dynasty Rule(1683-1895)(清朝统治
    • Japanese Rule(1895-1945)(日本的统治
      • Pacification and Special Governance(1895-1919)(绥靖与特殊治理
      • Assimilation of Taiwan as an Extension of Japan(1919-1936)(将台湾同化为日本的延伸
      • Kominka or Japanization(1937-1945)(皇民化或日本国民化
  • The ROC on Taiwan(1945-)(中华民国在台湾
    •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and Martial Law(二二八事件、戒严法
    • Political Developments and Reform(政治发展与改革
    • Recent Developments(最近发展
  • Looking Forward(展望
仔细看的话,现在“台湾章节”古代史部分实际对应章节应该为“台湾的历史”,但不是“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历史”,后面的才专门有一章“中华民国在台湾”的章节,需要主要的是,这是“中华民国”的条目、不是“台湾”的条目。我认为只是基于现届政府的观点,攀一下在地“台湾”古代的关系,或者顺带作为在地历史介绍;鉴于这是英文版,也就是面向世界大部分的英语读者,而且现实上也出现过中文写“中华民国”、英文对应写“Taiwan”的情况,我认为这是试图混淆“中华民国”与“台湾”的含义关系来达至特定的政治观点,同样的,试图如此维护这种描述甚至如此堆砌来源,是否也说明这是试图在维护某种特定的政治观点。所以根据IAR的常识,我不认为按照这样的观点基于这个(些)来源,去分布子章节的内容描述,最好是按照“大陆”、“台湾”划分章节时期,和确定描述起始点(大陆为建政时,台湾为接管时),这也是年鉴中文版更早版本中的历史划分逻辑。当然,将相关这些台湾古代历史的介绍与来源,应用到对应的条目臺灣歷史,我认为尚可合适。——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4日 (一) 08:48 (UTC)
從「基於現屆政府的觀點,攀一下在地「台灣」古代的關係」這句話,就可以知道這位用戶非但前面沒有在看其他人的說明,還已經預設某某寫法背後必然存在特定黨派政治觀點了。前面早就已經講了無數次,這寫法是馬英九政府時期就開始出現的,蔡英文政府只是直接延續而未做重新編排,結果還在主張這個寫法是蔡英文政府的觀點。前面也早就已經講過,本條目絕大部分內容就是照《中華民國年鑑》與《中華民國發展史》提供支持,段落的部分相對應分成「大陸時期」(原本是寫「民國肇建」)、「台灣歷史」、「戰後發展」,結果又莫名其妙指控說這是堆砌來源。
在前面幾位用戶早就已經講得十分明白,「有這個章節沒有問題,因為目前的中華民國確實源於中國政權,也兼有了臺灣視角的脈絡。」(@Reke)、「以適當篇幅提及建前(統治前)歷史是可行的,優良條目『大韓民國』都有提及建前歷史乃至史前史。」(@Yumeto)。綜上所述,這種「台灣歷史」章節增加在其中的寫法確實存在於文獻之中,而條目需要此章節的必要性也確實存在,那麼就自然可以依循參考文獻進行添加,而完全無涉所謂個人政治觀點。反之,將這樣的內容「全部刪除的問題更大」(@Reke)。不過在這位用戶看來,只要不符合其寫法主張,這兩位用戶也都是在「試圖在維護某種特定的政治觀點」吧。--KOKUYO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11:39 (UTC)
大方承認一下政府和國民的國族認同改變很難嗎?7成以上的台灣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大家又不是不知道。不然為何民國97年及以前的《中華民國年鑑》總論章節在歷史方面就沒有採用Y型寫法。--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11:55 (UTC)
你不如說「中華民國條目的歷史結構符合台灣主流民意及政府看法,維基百科條目應該呈現主流觀點」。--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11:58 (UTC)
我认为还不如承认就差没扔掉“中华民国来自于中国大陆”这部分,然后包装出“中华民国是在地台湾沿袭的政权”这个观点罢了。我认为这种分叉式历史描述序列会存在上下文不协调的问题,甚至可能是特定政府为了混淆概念和达到特定目的下而故意如此编写的(就像国立中山大学复校史中有IP用户不断强调现有网页来源的行文无法说明复校,最终依靠其他编辑翻阅网页历史,补充齐全能彰显这个观点的古旧线下来源,才得以罢休)。既然更早期的年鉴和现有的年鉴能存在相对重合的部分(也就是自建政到迁移的“大陆时期”,自迁移开始的“台湾时期”),应该保留并且以此作为这两章节的描述基础,自迁移前的历史根本与现政权“中华民国”没有直接性的关联,最多只是与其现所在地“台湾”有直接性的关联。恕我直言,所谓国族认同改变只是为“达到特定目的”的结果罢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5日 (二) 12:31 (UTC)
如果需要保留现时条目中“中华民国”政权在台湾前的历史描述内容,我认为可行的方案是在“地理”章节介绍台湾本岛时作为补充的历史内容,因为年鉴中相关描述对应的章节正是“History of Taiwan”。——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5日 (二) 12:38 (UTC)
下面既然Eric Liu說台灣歷史壓縮到大陸時期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三,我倒是覺得可以加入中華民國和台灣之間的聯繫,比如開羅宣言,至少寫出中華民國為什麼要接管台灣這塊土地的背景。--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3:02 (UTC)
由馬英九政府時期開始寫的《中華民國年鑑》,其大章節名稱明明就叫做「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裡面一個小章節叫做「History of Taiwan」,我想這個章節邏輯相當容易懂,而當前條目也就只是直接反映《中華民國年鑑》與《中華民國發展史》的寫法而已。至於您所謂的政治觀點,那不過就是自己的政治空想罷了,就像看到六四事件出現軍隊清場的內容,就說條目是想要包裝中共屠殺人民,並開始喊著要刪除。
明明上述幾個用戶提到需要「台灣歷史」章節的理由均非政治因素,無論是「因為目前的中華民國確實源於中國政權,也兼有了臺灣視角的脈絡。」(@Reke)、「以適當篇幅提及建前(統治前)歷史是可行的」(@Yumeto),卻還繼續指控其他編輯都是基於有政治因素,自己的做法才是最有效的。我想無視參考文獻直接支持的內容,逕自宣告某個東西是政治觀點而要求刪除,這並不是維基百科編輯條目時的態度吧。--KOKUYO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3:17 (UTC)
似乎上面的討論並沒有說某某編輯的政治觀點(不過有人有政治觀點又如何,這不是重點),而是談到來源受到政治觀點和政治因素的影響。馬英九時代編寫《中華民國年鑑》與《中華民國發展史》的人都未必支持國民黨。--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3:28 (UTC)
原來現在維基百科的用戶已經可以這麼厲害,不但可以逕自宣稱自己對於歷史的理解是絕對正確和中立的歷史,還可以直接指控其他來源受到政治觀點和政治因素的影響,要求這些來源直接支持的內容必須刪除。那照這樣的想法,應該差不多可以有人跑出來,指控當前六四事件、反修例運動條目使用的許多來源,都是受到海外反華政治觀點和政治因素的影響,那基於這些來源寫出的內容都應該根據IAR進行刪除。--KOKUYO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3:34 (UTC)
本來就一直有這樣的編輯行為。--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3:42 (UTC)
所以您正在用自己個人的理解刪除參考文獻及其支持內容,然後還覺得自己的編輯行為很合理?--KOKUYO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3:47 (UTC)
那為什麼民國97年以前的《中華民國年鑑》怎麼不單獨寫台灣戰前歷史?為什麼民國94年以後的《中華民國年鑑》要刪除大陸地區的介紹?政府的一步步的所作所為潛移默化影響群眾罷了。--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3:59 (UTC)
您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啊,維基百科的用戶憑什麼可以用自己個人的理解,逕自指控參考文獻(這也包含學術文獻)是宣傳政治觀點,並反過來要求這些參考文獻及其支持的內容不能放在條目裡。難不成您把維基百科當成撥亂反正的平台了?--KOKUYO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4:07 (UTC)
探討參考來源的立場本身在維基百科就不違規,不然维基百科:可靠来源/布告板是拿來幹嘛的?而且既然此類來源有強烈的台灣國族認同主張,並且內容超出了條目主體的歷史範圍,自然可以有所取捨。--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5:18 (UTC)
原來現在在維基百科,是把自己個人的政治主張當成沒有立場的事實,就可以跑出來指控與自己主張不同的學界出版物是政治文宣啊。這樣的話,您真的應該支持一些人把六四事件那些反華、海外來源支持的內容刪除,或是在二二八事件把平反事件後做出的研究刪除,因為照您的講法,任何人都可以主張這些來源都是有強烈政治目的,並且以此理由刪除掉內容的。--KOKUYO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6:17 (UTC)
「馬英九時代編寫《中華民國年鑑》與《中華民國發展史》的人都未必支持國民黨。」這句話也很有意思,難不成判斷《中華民國年鑑》與《中華民國發展史》是否可以藉鑿的依據,是要看作者是否支持國民黨?還是您已經預設維基百科非得遵循國民黨的某個觀點才行,與此不同的都得刪除,原來是求聞百科的國民黨變體啊。--KOKUYO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6:38 (UTC)
年鑑(英文版)因為要在書中同時完整交代中華民國與臺灣歷史,採用這種迂迴的寫法無可厚非。但維基百科是否要比照辦理,就有待商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8月14日 (一) 13:32 (UTC)
你有意見就說反對,不必講有待商榷。目前中華民國並不像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有同概念的中國寫完一般觀點,只需專顧某種政治論述。目前條目台灣傾向地理區的寫法下,那中華民國條目確實也只能承擔目前它本身也承載台灣歷史(如英維)的脈絡。事實上只做一個小節向上岔出一點點篇幅算很兼顧平衡。--Reke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16:27 (UTC)
個人從頭到尾並沒有反對或拒絕在中華民國條目裡面提到臺灣歷史,只是認為其篇幅應當再減少。我不會把日治時期以前內容專門寫兩段。這終究是中華民國條目,同樣是戰後以前歷史,臺灣歷史追敘大約大陸時期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三足矣。——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8月15日 (二) 06:45 (UTC)
如果专注于“中华民国”政权的历史,以接管台湾为“台湾时期”章节的起点(两个差异版本的年鉴的分阶段基本一致),如果突出上一个政权变动的事件(日本管治时期)作为阶段的导语,那还好说,但更久远的历史(甚至与其他章节格格不入的古代原住民时期)怎么看都不是一点吧。另外en可以说的确跟随来源,但也考虑我上述提到的特定目的的故意所为,或者被来源彰显成这样正是为了塑造该观点?而且我们和en的内容不同也不是罕见的情况。——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5日 (二) 12:57 (UTC)
背景介紹的話其實按照中華民國為什麼想接收台灣為重點,以清治時期(大致概括一下)-馬關條約-開羅宣言-台灣光復為主軸,因為曾經清朝統治過台灣,所以中華民國才想接收。其他台灣歷史上的事情和中華民國一點關係都沒。--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3:14 (UTC)
關於這件事,雖然中華民國教育部確實有將「臺灣史」編入歷史課本(而且課程是從舊石器時代開始進行教學),但嚴格說來,其實在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接管臺灣前,臺灣歷史的發展與中華民國毫無關係,甚至在1912年孫中山宣布中華民國成立之前,臺灣歷史就已經歷荷蘭人明鄭王朝大清等政權的統治,並獨立發展至成熟階段。至於臺灣和中華民國的歷史正式接軌,則要等到1949年中國國民黨退守臺灣才算開始。因此,依在下拙見,建議有興趣編寫相關條目的用戶可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這一歷史事件做為參考點,但閣下所言「臺灣歷史在中華民國時代以前的部分和中華民國史無關,因此全部刪除」等語,恐有不妥。因為依照國際政治共識,臺灣為中華民國政權最主要根據地,其歷史發展對中華民國來說,亦屬重要,因此對於相關修改,建議閣下保留菁華,但無須整篇刪除。若各位想加入臺灣在中華民國統治以前的歷史資料或關鍵性事件做為補充(例如《開羅宣言》、雅爾達會議玉音放送等),也並非不可行。不過,因為相關編輯行為極可能牽涉到「中華民國是否直接等於臺灣」、「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關係」等政治議題,因此還請閣下切勿太快下結論,否則恐怕與中立原則的意旨有違。何況,維基百科是我們分享智慧與知識的地方,不是政壇,對於這類編修應適可而止,不用太多。--Jiaweipan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03:33 (UTC)
我們隨便舉一個例子,就知道所謂中華民國與臺灣歷史毫無關係,不過就是自己幻想出來的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當前族群理解,最常被提及的就是四大/五大族群分布,但難不成原住民、福佬人與客家人都是1949年跟著國民黨一起撤退到台灣的?所以這根本就無關所謂塑造觀點,而是實情就是如此,且文獻所支持的描述方法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何前面Reke會提到:「中華民國條目確實也只能承擔目前它本身也承載台灣歷史的脈絡。」--KOKUYO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04:11 (UTC)
但臺灣本土族群如原住民族亦是為中華民國當前國人組成之重要一部分,且其族群歷史發展也連帶影響了中華民國的歷史進程。如1984年的「原住民正名運動」不就影響了10年後的憲法修正案嗎?因此,我們也不能直接認定臺灣史與中華民國歷史無關。--Jiaweipan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04:21 (UTC)
就是因為當前中華民國的諸多脈絡均與其統治之前的臺灣發展有關係,所以才要特別在中華民國條目裡面,依照參考文獻區分成「民國肇建」、「臺灣歷史」、「中華民國在臺灣」寫法(因此這寫法並非我原創,而是直接參考政府出版物與學術專書),同樣在條目裡面分成三個段落。這根本無關所謂的政治議題的操作,而是依照實際介紹的需要去描述。反之,您可以見到有些人宣稱中華民國與原住民、福佬人與客家人等完全無關,所以這個國家約85%本省人、原住民之歷史脈絡必須刪除掉。--KOKUYO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04:31 (UTC)
我已瞭解閣下的想法了,感謝您不吝賜教。看來閣下之意,是希望能把整個「中華民國歷史」的大綱分為「中國大陸時代」和「臺灣時代」各自編寫,然後再引導到「當前國情」來做介紹?--Jiaweipan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05:31 (UTC)
我不確定您的大綱段落的意思是什麼,因為只用字面理解容易引起他人誤解。但目前就是依照《中華民國年鑑》與《中華民國發展史》的做法,在介紹認識中華民國所需具備的歷史知識時,分成「民國肇建/民國38年以前的發展」、「臺灣歷史/民國38年以前的台灣」、「中華民國在臺灣/民國38年以後的台灣」(部分事件有所移動調整)三段結構進行介紹。這樣的三段結構並非我找一堆來源恣意組合,而單純是參照現有可靠文獻的呈現方式。同時,這結構也確實能呈現中華民國於中國大陸成立的歷史脈絡、亦兼顧當前土地、經濟、人口、社會和文化的歷史脈絡。--KOKUYO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08:08 (UTC)
這1945年前的福佬人與客家人和中華民國有什麼關係?你要了解福佬人與客家人的歷史自然可以看他們的條目。--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04:26 (UTC)
又不是不允許你在族群章節加入福佬人與客家人。--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04:28 (UTC)
福佬人和客家人還是來自中國大陸,難道把福佬人和客家人在中國大陸的起源也要塞到中華民國歷史?--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04:29 (UTC)
我想再一次提醒,這一篇條目叫做「中華民國」,本來就是在參考文獻支持下,介紹與當前這個國家相關的歷史脈絡,而非政府成立之後的脈絡(就像烏克蘭、法國一樣)。這部分前面就已經有用戶提到:「目前的中華民國確實源於中國政權,也兼有了臺灣視角的脈絡。」如果您有找到近期介紹中華民國國情的文獻裡,認為應當加入福佬人和客家人在中國大陸之起源的脈絡,那我們確實可以討論是否要增加。不過您似乎已經預設本條目必須遵循國民黨的觀點,與這個觀點不同的都不能參考、必須刪除。--KOKUYO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04:47 (UTC)

同行評審

中華民國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评审期:2023年7月30日 (日) 15:39 (UTC)至2023年8月29日 (二) 15:39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3年9月5日 (二) 15:40 (UTC)起

這個條目在幾年前因為有懸掛「維護模板」而被撤銷優良條目的資格(相關討論),但現在2023年閱覽此條目已有改善,因此想把此條目再次提名WP:GAC,請大家提供意見。(感謝@KOKUYOEricliu1912等人貢獻!若大家認為此條目是完美的作品,我可能再進階提名WP:FAC

(~)補充:根據Wikirank.net的數據,截至2023年6月1日,其品質評估分數為100分。Sinsyuan FA工作室 2023年7月30日 (日) 15:39 (UTC)

編輯請求 2023-09-15

请求已拒绝

社會發展

族群劃分

臺灣原住民族屬於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改為

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


--鴻漸於陸留言2023年9月15日 (五) 02:58 (UTC) 鴻漸於陸

将X改成Y”格式,其他編輯者需要知道您想要添加或刪除的內容,空白的修改請求將被拒絕 -->


|簽名 = --2001:F40:978:492:F1D8:5686:DAEE:2E74留言2023年9月28日 (四) 08:48 (UTC) }}

國旗編輯

是否該增加五色旗上去?畢竟中華民國一開始的國旗是五色旗--Boy050301留言2023年10月3日 (二) 14:36 (UTC)

不用,難不成美國國旗所有版本都要加上去?--KOKUYO留言2023年10月3日 (二) 19:51 (UTC)

編輯請求 2023-10-13

请求已拒绝--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10月13日 (五) 11:43 (UTC)

台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属特别行政省--坐不住的中二少年留言2023年10月13日 (五) 08:40 (UTC)

WP:CS4D。--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10月13日 (五) 11:45 (UTC)
你所说的是中共的单方面政治主张和立场,不是客观事实和普世规律,不符合维基百科编辑条例。--Mycroft X留言2023年10月18日 (三) 11:16 (UTC)

典範條目評選(第七次)

中華民國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地理和地方,提名人:Sinsyuan FA工作室 2023年10月13日 (五) 04:30 (UTC)
投票期:2023年10月13日 (五) 04:30 (UTC)至2023年10月27日 (五) 04:30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3年11月26日 (日) 04:31 (UTC)起
來源140、255、273等「國情簡介」來源均疑似侵權(條目內照抄文字),𪹚龍無法顯示,「目前建築呈現多元面向的發展」一句我不太理解,可能要多做解釋。外交關係最後一段我覺得用詞有點不中立。--Sean0115 2023年10月22日 (日) 01:34 (UTC)
這邊說明一下,在完成「中華民國」條目的時候,行政院的國情簡介的內容是依照《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規定:「為利各界廣為利用網站資料,行政院全球資訊網站上刊載之所有資料與素材,其得受著作權保護之範圍,以無償、非專屬,得再授權之方式提供公眾使用,使用者得不限時間及地域,重製、改作、編輯、公開傳輸或為其他方式之利用,開發各種產品或服務(簡稱加值衍生物),此一授權行為不會嗣後撤回,使用者亦無須取得本機關之書面或其他方式授權;然使用時,應註明出處。」該授權規定與創用CC授權 姓名標示 4.0 國際版本相符,在根據規定標註來源後,即可直接用於維基百科上(就如同許多照片已基於《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上)。但由於該網站部分內容確實不適合直接加入維基百科條目(特別是諸多表列政績的部分),因此這部分亦有進行改寫。--KOKUYO留言2023年10月22日 (日) 07:05 (UTC)
至於您提到自己使用的裝置無法顯示「𪹚」,這部分我不知道應當怎麼做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因為這活動的名稱本來就是「𪹚龍」,只是因為「𪹚」不好顯示,才有「火旁龍」的寫法,但目前也沒看到其他通用名稱。至於維基百科的條目,則是繼續使用「苗栗𪹚龍」。基於上述考量,「中華民國」的條目才還是繼續使用「𪹚龍」。--KOKUYO留言2023年10月22日 (日) 07:15 (UTC)

落选典范条目:未達標準--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10月27日 (五) 17:36 (UTC)

有用戶原創中華民國存在國家格言,並將其加入條目中

如題,@YOintment 堅持在「中華民國」條目裡加入自認的國家格言,並把其他維基百科條目沒有來源佐證的內容、及自己找尋的非直接相關連結,就當成能夠證實「中華民國存在國家格言」的來源。依照這種作法,人們可以逕自主張因為有其他條目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格言為『為人民服務』」,並找到幾個使用「為人民服務」標語的網站,就要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目中加入「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格言的內容。在此請求互助客棧協助回退該用戶的原創研究的編輯。--KOKUYO留言2023年10月20日 (五) 06:32 (UTC)

有點像上面那個原創服務三個行政區,我是可以幫忙回退避免你出現回退三次的情況,但這種問題拿去破壞討論比較合適吧。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10月20日 (五) 06:38 (UTC)
啊对对对,你维自己在国家格言列表里面都写了“国家格言通常是一条短语,用来描述该国的目的或动力。”
然后中华民国政府的各种标语,像这种天下为公的一大堆,怎么不能用了呢?而且,你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那我问你,中共的国安局是不是里面写了“为人民服务”?因为这些都是政府的标语,这些标语也就意味着格言
而且中华民国很多政府部门的标语一堆“天下为公”的标语,怎么就原创研究了呢?
网上去找那些拍景,拍政府内部的可以找到一大堆,因为不能直接方上链接,所以我没有放,只能放上有拍摄到相关内容的影片,所以,懂了吗?
[7]
[8]
[9]
[10]--YOintment|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2023年10月20日 (五) 06:46 (UTC)
照你这个逻辑,应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堆条目里面的“为人民服务”,全部判定为“加入自认的国家格言”或者是“自己找寻的非直接相关连结,就当成能够证实“中华民国存在国家格言”的来源”得了吧
自己去修改吧,我支持你的,毕竟这是你认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政治安全保卫公安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你怎么不去修改这些条目呢?--YOintment|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2023年10月20日 (五) 06:50 (UTC)
恩...国家格言列表只是一篇條目,並不具備約束力(約束維基的叫方針和指引)。国家格言通常是一条短语,但不等於任何标语都是國家格言,照這概念保密防諜,人人有責和萬家烤肉萬家香都算了。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10月20日 (五) 07:10 (UTC)
也可以啊,但是呢,现在的中华民国还处于戒严时期吗?而且那些基本上都没有写到各个政府机关里面
你如果觉得那些政府的标语是不对的,那我还有一个可以证明的,你自己去翻下你的台币,里面有这么一些字道之行也,他的下一句就是天下为公,里面还有博爱呢,那难道把博爱作为格言?,看看你的100元钞票吧,是不是:[11]--YOintment|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2023年10月20日 (五) 07:22 (UTC)
不不不,按照你這標準,國家格言叫做中央銀行。政府的标语歸政府標語,可標語終究不是國家格言,閣下國家格言定義如此不嚴謹且「我觉得看情况」,不會覺得很失禮嗎。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10月20日 (五) 07:42 (UTC)
国家格言叫“中央银行”?那我问你,中央银行,是什么?他是组织的名称,组织名称是标语吗?你是看不懂标语和名称的意思吗?而且,我说的看情况,就是看使用的情况,用在哪里?你说中央银行那些东西,政府单位都承认了这只是名称,他自然连政府的标语都不算,何来的“国家格言叫做中央银行”--YOintment|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2023年10月20日 (五) 07:45 (UTC)
你有没有发现你们在逻辑鬼打墙,自己的条目里面,国家格言列表里,一大堆国家格言的来源,一堆拿个货币的标语就当成是国家格言了,那怎么中华民国货币上的标语,你怎么就不当成国家格言了?你是不是逻辑鬼打墙了呢?我用你们自己的逻辑,然后你又突然否定了你们自己的逻辑,,阁下国家格言定义如此不严谨且鬼打墙,不会觉得很失礼吗?--YOintment|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2023年10月20日 (五) 07:47 (UTC)
国语没学好,可以自己翻词典,词典里面会告诉你,“名称”和“标语”的意思,你们自己的条目里面也不是告诉你了吗:座右銘,总是把一个词,就代表所有东西,名称和标语你都分不清楚,建议你先去翻下词典去了解下这两个词的区别,我的天啊,上次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人分不清“通称”和“简称”也就算了,连这个都分不清楚,我就真的服了,你先去把名称和标语给搞清楚,再来吧,别等下又语出惊人。这是很善意的提醒--YOintment|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2023年10月20日 (五) 07:52 (UTC)
乌克兰的条目还拿一个普通的外交官影片,外交官连承认这个是国家格言都没有,就给加上了,哇,真棒,你就没有去管,那些也什么荣光归乌克兰,连国徽,硬币,钞票都没有,只是标注在了一些政府单位,、还有一些雕塑,官方连承认这个是国家格言都没有,你们就把他当成国家格言了,怎么不去管一下?
要是乌克兰这都可以算上是国家格言的话,那用这位 @KOKUYO @Milkypine中华民国外交官,他们还在影片说,台湾加油,中华民国加油,估计也可以当成国家格言了,要不你现在把这些话当成国家格言加进去,我支持你们这么做喔
维基百科国家格言定义如此不严谨且鬼打墙,不会觉得很失礼吗?--YOintment|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2023年10月20日 (五) 08:05 (UTC)
別的國家條目寫得不好,不代表您就能這樣做。照您的講法,別的條目有不用來源、原創研究的情況,是不是以後寫條目都自己亂寫即可?--KOKUYO留言2023年10月20日 (五) 08:13 (UTC)
所以您是否也觉得格言栏的写法过于滥用了。如果其他条目有问题,应该提议清理它们。--YFdyh000留言2023年10月20日 (五) 08:15 (UTC)
好的不比比爛的,別人沒素質度等於你也要跟著沉淪嗎?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10月20日 (五) 09:12 (UTC)
@KOKUYO@Milkypine可是你们却没有管,不就代表,你们默认了这些条目的做法是正确的啊,你们自己也看到了,可你作为管理员,比其他人还要懂的人却没有去插手,那不就说明这样做是对的吗?那我是照着你们默许其他维基人写条目的正确方式来写啊,我怎么就有错了呢?
而且,你们到现在都没有给我讲清楚问题,还一直给我绕来绕去,一会绕那,一会又绕回来,绕回来了,又绕过去,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一边又说,他们也是错的啊,然后又绕过来说,怎么样怎么样,给我的感觉就是,绕圈,然后我又用你们的逻辑来讲,然后你们又否认你们的逻辑,又跑到了我之前讲的那个逻辑上,所以,我们是在讨论什么?
@YFdyh000@KOKUYO你们这句话,应该就是承认了,那些个条目写的“国家格言”是错了的吧,那我把他们的“国家格言”那一栏删掉,你们应该没有什么意见吧?,毕竟你们自己也说了,是错了
@Milkypine噢还有,知道什么叫将心比心吗?不是你自己先要这样的吗?不是你自己先没素质的吗?你自己先要这么比,那我也跟着你自己的逻辑一起比,有问题吗?我用你们自己的逻辑,然后你还要这样子否定来否定去的绕圈,不就等于变相在否定你自己吗?看来你对自己还算有点数,跟你好好讲,哇,开口就是,连词语意思都分不清楚的,很奇怪的言论,你怎么不先看一看你自己呢?你既然要这么讲,你自己先做到素质好,态度好,再来讲话,不会冷静的话,建议自己先休息会,把你的气焰给消化掉,再来
更别提,你连个“名称”和“标语”,你都分不清楚了--YOintment|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2023年10月20日 (五) 09:21 (UTC)
群眾從來就沒有渴望過真理,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拂袖而去,假如謬論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謬論,凡是能向他們供應幻覺的,也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烏合之眾» 古斯塔夫•勒龐
我一直都很认同这句话,你既然要别人认同你,你就应该拿出你自己的行动和事实,来证明别人是对的还是错的,而不是一直来来回回在这边砖墙,搞得别人也看不懂你自己在讲什么,我也看不懂你在讲什么,我只知道,你就是要坚持己见,然后和你讲一两句话,就不停来回转圈,谁知道你在说什么,好喔,你既然说“国家格言通常是一条短语,但不等于任何标语都是国家格言”噢那你既然那么懂,那你就给我们好好非常非常详细的科普下呀,为什么不是国家格言,为什么是国家格言呐
那么好,你接下来拿出你作为老维基人的经验,快点给我们好好科普下什么是国家格言呢,而不是突然讲这讲那,一直绕圈,直接说国家格言是什么,究竟为什么这些话不是国家格言呢,而不是拿什么连名称和标语都分不清楚,很奇怪的话,在那绕圈
你既然自己都不知道,国家格言是什么东西,那你还出来这边看热闹是闲着没事干吗?不绕圈,好好讲话,几分钟就能搞定,你就硬是要绕,我是看不懂你到底在说什么?--YOintment|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2023年10月20日 (五) 09:34 (UTC)
抱歉,是我的內容讓你誤會,我說你沒素質不是指問候家長的那種,而是做出去脈絡分析、效仿其他不符規定的人和行為、僅根據鈔票上的內容、行政機關的標示就認定其為國家格言的自定義學術精神沒有素質。国家格言列表這篇你自己都覺得有問題的內容閣下不想改沒人逼你,但你明知道這是錯誤示範還將其推行到其他條目,這種看情況的舉止我用失禮形容都算客氣。
回到国家格言,要討論問題之前該先定義何謂国家格言,不然中央銀行哪裡不行?哪條規則闡述組織名稱不能是国家格言?天下為公如果是組織名那他能算国家格言?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10月20日 (五) 10:45 (UTC)
那些内容确实自认和堆砌,是WP:闯红灯现象。包括某位用户创建军事人物时一度重复罗列如“听党指挥”等口号。--YFdyh000留言2023年10月20日 (五) 07:19 (UTC)
(!)意見 国家格言列表中说中国“无官方格言”,并且该条目经过同行评审——但我挺怀疑这个条目中的总结和性质,琐碎列表、大量依赖一手来源,这些内容可靠?Wikipedia:同行评审/国家格言列表#格言的定義有过疑问,其中一些意见定义为宪法或货币上的格言,而条目内脚注也有国徽上的格言。这与货币上的格言列表(无跨语言)就有所重复,另其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上曾有格言——有疑问,只是建筑上的标牌。反对将常用成句直接定义为格言,何为国家格言、机构格言仍需要多个、足够可靠的来源,不宜因为在国家象征的某个位置上写或宣传了,就变成了其格言。又例如新臺幣硬幣#流通幣写有“国泰”“民安”等字样,就变成国家格言了?--YFdyh000留言2023年10月20日 (五) 07:14 (UTC)
我觉得看情况,如果说,多个政府单位频繁提到这一类的名言,这应该就已经算是国家格言的定义了,货币,国徽只是其中的一种--YOintment|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2023年10月20日 (五) 07:30 (UTC)
要区分口号、宣传标语与格言。我很疑惑什么是“国家格言”,国家级认可与使用的格言吗,又是否要求某种长期性或程度。以及为什么非要写到信息框,条目又不是“宣传工具”。比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格言吧,而且是长期和全国级别,难道也能列。--YFdyh000留言2023年10月20日 (五) 08:12 (UTC)
沒有聽說過所謂的「國家格言」,是要由特定的高階政務官?正副元首?還是部會首長?什麼樣的場合?那「台灣是一個民主進步社會」,是歸於事實?口號?還是格言?感覺蠻模糊籠統的…--薏仁將🍀 2023年10月20日 (五) 08:40 (UTC)
@薏仁將 这个就相当于座右铭,代表国家的一句话,就是一句话,你这个国家怎么怎么样的信仰,什么样的未来,什么样的政体,国民政府北伐的时候,不就是宣传,国民革命吗?像这种就算是一种格言了,还有大日本帝国的那个“八纮一宇”也是那个时候的日本政府各个单位,常用的一种宣传口号,“天下为公”,“民族、民权、民生”,从北洋政府时期就开始有这种口号了,训政时期,还有“党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功在党国”,宪政就慢慢没有这些了 ——YOintment|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2023年10月20日 (五) 10:04 (UTC)

——————————

行了行了各位,删除这段不用回复太多了,关于这个条目的删除这段的结论差不多有了,我就照着@YFdyh000@KOKUYO阁下们讲得去办就可以的 ——YOintment|三民主义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