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乌伦贝克
外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可参照俄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此条目在对应语言版为高品质条目。 (2024年11月5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Translated page}} 标签。 |
乔治·乌伦贝克 George Uhlenbeck | |
---|---|
出生 | (1900-12-06)1900年12月6日 雅加达 |
逝世 | 1988年10月31日(1988岁—10—31)(87岁) 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 |
居住地 | 美国 荷兰 |
公民权 | 美国 荷兰 |
母校 | 莱登大学 |
知名于 | 电子自旋 OU过程 |
奖项 | 奥斯特奖章 (1955) 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1964) 劳伦兹奖章 (1970)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77) 沃尔夫物理奖 (1979)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物理学家 |
机构 | 哥伦比亚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密歇根大学 洛克斐勒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
博士导师 | 保罗·埃伦费斯特 |
博士生 | Max Dresden Ronald Forrest Fox Boris Kahn Emil Konopinski Harold Hwa-Ling Szu |
施影响于 | Walter S. Huxford |
乔治·尤金·乌伦贝克(荷兰语:George Eugene Uhlenbeck,1900年12月6日—1988年10月31日),荷兰出生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在1925年9月中旬,他和塞缪尔·古德斯米特合作,发现了电子的自旋。
1947年至1966年间,乔治·乌伦贝克数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中国近代女物理学家王承书是乌伦贝克的学生。
外部链接
[编辑]- K. van Berkel, Uhlenbeck, George Eugène (1900–198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Biografisch Woordenboek van Nederland.
- 约翰·J·奥康纳; 埃德蒙·F·罗伯逊, Uhlenbeck, MacTutor数学史档案 (英语)
- S.A. Goudsmit. The discovery of the electron spi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Uhlenbeck's math genealog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沃尔夫物理奖得主 |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洛伦兹奖章获得者 | |
---|---|
1926年-1950年 | |
1951年-1975年 | |
1976年-2000年 |
|
2001年-2025年 | |
马克斯·普朗克奖章获得者 | |
---|---|
1920年代 | |
1930年代 | |
1940年代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隐藏分类:
- 自2024年11月需要从俄语维基百科翻译的条目
- 需要从俄语维基百科翻译的条目
- 含有hCards的条目
- 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不同
- 含有荷兰语的条目
- CS1英语来源 (en)
-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WorldCat实体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NB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MATHS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MGP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ZBMATH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P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DTBIO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Trov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ONOR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AR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