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华大学 (湖南省)

坐标26°54′17″N 112°35′44″E / 26.904607°N 112.595451°E / 26.904607; 112.59545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南华大学 (湖南)
南华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校训明德博学,求是致远(详见#校训)
创办时间1958年
校庆日10月16日
学校标识码4143010555
学校类型公立综合型大学
党委书记高山[1]
校长张灼华
教师人数1,874(2019年11月)[2]
学生人数35,000(2019年11月)[2]
本科生人数31,000(2019年11月)[2]
研究生人数4,000(2019年11月)[2]
校址中国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常胜西路28号
26°54′17″N 112°35′44″E / 26.904607°N 112.595451°E / 26.904607; 112.595451
校区市区
总面积3000亩(校本部1378亩,不含附属医院)
隶属湖南省人民政府
邮政编码421001
网站www.usc.edu.cn
位置
地图

南华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简称USC)中国湖南省衡阳市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创立于2000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原中南工学院和原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的面向全国招生的综合大学。学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是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2002年,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2012年2月22日,湖南省高校招生委员会审议通过南华大学列为本科一批招生院校。

学校概况

[编辑]

南华大学位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成立于1958年,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由原隶属中国核工业部的中南工学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与原隶属湖南省政府的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红湘和雨母两个校区,图书资源总量345万余册,其中纸质藏书207万余册,纸质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 学校现有6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医学等9大学科门类;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含1种专业博士学位类别;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余个国家级科教平台;8所附属医院,其中6所为三级甲等医院。

南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本科一批招生院校, 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 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和硕博连读资格。学校面向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港澳台招生,并招收外国留学生。 现有全日制本科生3810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448人,国际学生388人。(截止2024年9月)

学校设有25个教学院部,8所直属型附属医院,设有核科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松霖建筑与设计与艺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数理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语言文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国际学院、衡阳医学院。其中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以及8个直属型附属医院构成衡阳医学院。管理1个独立学院:船山学院

学校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国内外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获批“湖南省外国专家工作站”,留学生教育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教育和管理质量”认证。学校是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单位。

校训

[编辑]

明德博学 求是致远

精神

[编辑]

勤勉务实,甘于奉献。刚健自强,敢为人先。

学校标识

[编辑]

校徽

[编辑]

南华大学新校徽为圆形,蓝色基调,在继承原版校徽“大雁+花蕊”的基本内涵上进一步优化。新校徽如一轮旭日,主图蓓蕾初绽,又似展翅之鸿。蓝色内核乃飘香之花蕊,以喻莘莘学子;蓝色外形似张开之双臂,意为坚守为党育人之初心,肩负为国育才之使命。花蕊上之蓝色线条为一道科技之光,喻学校以问天之决心而逐科学之梦想。“大雁+花蕊”图案之组合,为大雁托起花蕊之意象,以喻我校学子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未来可期。

  • 学校地址

红湘校区(校本部):衡阳市蒸湘区常胜西路28号,邮编421001

雨母校区(新校区):衡阳市蒸湘区衡州大道衡祁路228号,邮编421101

历史沿革

[编辑]

中南工学院

[编辑]
  • 1958年,原第二机械工业部经与原冶金部协商,并报国务院批准,决定将中南矿冶学院矿冶工程系迁至衡阳市,以此为基础组建衡阳矿冶工程学院,隶属于二机部。起初,二机部将学院名称定为“衡阳工学院”。
  • 1959年3月底,学院筹备处关于学院名称问题向二机部反映:座落在衡阳市青草桥黄家湾处,已有一所学校称“衡阳工学院”,为避免造成混乱,请二机部更改学院名称。6月20日,学校正式命名为“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学院最早希望在长沙选址,但由于二机部系统及承担学院基建任务的中南矿业公司所属的很多厂矿设在衡阳附近,为便于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后来决定在衡阳定点,并最终敲定在衡阳市西郊卧虎山旁建院。10月15日,举行开学典礼,16日正式开课,按6个专业招收新生330人。
  • 1961年5月,时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二机部部长刘杰到学院视察。
  • 1963年6月,学校实施系、专业调整,地质专业划归抚州地质专科学校(现东华理工大学)。
  • 1969年底,因"文化大革命",二机部决定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停办,同时核工业第四勘察设计院迁入学院内。
  • 1979年11月,二机部党组决定恢复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并上报国务院审批。到1984年9月新生入校,完成复建。
  • 1980年1月,成立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筹备处。5月30日,学院筹备处向二机部建议将学院名称由“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改为“中南工学院”或“中南理工学院”。
  • 1983年1月,教育部批准:“衡阳工学院在原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旧址筹建,由核工业部和湖南省双重领导,以核工业部为主。”
  • 1984年1月30日,原核工业部转发《教育部关于正式批准成立衡阳工学院并开始招生的通知》。2月25日,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为学院题写了“衡阳工学院”院名。9月正式恢复招生开学。
  • 1993年6月23日,原国家教委批准衡阳工学院更名为中南工学院,张爱萍为学院题写了新的院名。
  • 1998年4月,国家教育部明确学院本科教学评价的结论为合格。6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学院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 1999年,学院实现建成湖南省文明高校的目标[3]

衡阳医学院

[编辑]
  • 1956年6月30日,原卫生部在《关于各省编制高等医学教育十二年规划的通知》中列入在湖南省衡阳市新建一所医学院的计划,湖南省卫生厅于7月11日即形成《关于新建医学院的初步规划请核批的报告》。经国务院批准后,成立了湖南省衡阳医学院筹备委员会,起初命名为湖南省衡阳医学院。
  • 1958年4月,中共湖南省委作出决定,建立衡阳医学院,由湖南省卫生厅主办,要求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给予衡阳医学院全力支援。10月13日,奉上级指示停课,全院师生投入炼钢运动达一个多月。11月12日,中共湖南省委决定湖南省医学院校师生停课下放农村除四害、防病治病、除害灭病,衡阳医学院随即开始行动,至1959年6月全院师生返校复课。
  • 1960年8月,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湖南省衡阳医学院”更名为“衡阳医学院”。
  • 1962年6月5日,湖南省卫生厅《关于高中等医学院校调整问题的意见》一文确定“衡阳医学院改为衡阳医学专科学校,从1962年秋季起停办三年”。
  • 1964年底,湖南省卫生厅开始筹划复办衡阳医学专科学校。
  • 1965年9月8日,举行复办开学典礼。当时录取新生150名,实际入学149名,所设专业为卫生系专科,学制三年。
  • 1966年上半年,衡阳医学专科学校在复办不久,“文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至1969年连续4年没有招生。
  • 1970年4月,衡阳医学专科学校举办工人医生班,学制一年,招收学员278名,全部是从全省国防、工交系统选派的工人、学徒工、管理员或厂矿医务人员。
  • 1971年8月,招收了一年制医疗专修班,学员共156人。
  • 1972年开始,全国大专院校正式招生,衡阳医专招收了第一批工农兵学员400名,专业为三年制医疗和卫生专业。从1972年至1976年,学校连续5年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合计1750名。
  • 1975年,在零陵、衡阳、郴州三个地区各办衡阳医学专科学校分校一所。1977年,上级决定各分校完全由各地区管理,与总校不再发生关系。
  • 1977年7月26日,中共湖南省委下发了《关于衡阳医学专科学校改为衡阳医学院的通知》,决定将衡阳医学专科学校改为衡阳医学院,恢复五年制本科招生,为省属高等学校。
  • 1979年初开始,学院和附属医院成立了落实政策的专门班子,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冤假错案和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处理错了的人和事进行了全面复查和纠正。
  • 1983年4年省政府决定,将衡阳地区人民医院改为衡阳医学院附属医院。10月办理交接手续,更名为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原附属医院更名为附属第二医院。
  • 1986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

[编辑]
  • 1962年5月底,原中共二机部十二局党委决定在原江西矿物局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南昌矿业研究所”,以适应中国第一批铀矿山相继投产的需要。9月,南昌矿业研究所正式成立。
  • 1964年7月,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决定将北京第一设计院矿山设计部分迁往江西南昌,与南昌所合并,成立矿山研究设计院。
  • 1965年10月,北京一院矿山设计部分陆续迁至南昌,与南昌矿业研究所合并成立第三研究设计院。
  • 1969年10月,第三研究设计院、七O九勘察队陆续迁往衡阳市原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校址,与原北京一院合并。12月17日,原二机部军管会批复一、三院合并,定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院址设在衡阳市(原衡阳矿冶工程学院)。
  • 1975年2月,经二机部批准,在第四设计院科研室的基础上建立湖南矿山研究所,承担全国铀矿山的科研任务。
  • 1976年5月16日,二机部湖南矿山研究所(代号称湖南第六研究所)正式成立。
  • 1976年到1979年,六所在完善科研机构的同时,建立健全了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过去冤、假、错案进行了拨乱反正。
  • 20世纪80年代初,湖南矿山研究所先后更名为二机部铀矿开采研究所、核工业部铀矿开采研究所。
  • 1983年4月,核工业部铀矿开采研究所更名为核工业部第六研究所。
  • 1984年7月,原核工业部召开了科技体制改革会议,确定六所为改革试点单位。
  • 1988年12月,经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批准,核工业部第六研究所易名为核工业第六研究所。
  • 1989年5月5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下文批准六所为二类院所,相当政府的副局级单位。
  • 1999年,张爱萍将军为“核工业第六研究所”题写所名。

院系设置

[编辑]
  • 机械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学院
  • 核科学技术学院
  •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土木工程学院
  • 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
  • 化学化工学院
  • 数理学院
  • 基础医学院
  • 药学院
  • 公共卫生学院
  • 护理学院
  • 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 语言文学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体育学院
  • 国际学院
  • 衡阳医学院(包括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以及附属医院)
  • 船山学院(独立学院)

[4]参考文献[5]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1. ^ 长沙市委常委高山出任南华大学党委书记(图和简历)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国经济网. [2019年9月12日]. 
  2. ^ 2.0 2.1 2.2 2.3 学校简介. 南华大学. 2019年11月1日 [2020年2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日) (中文(简体)). 
  3. ^ [60.usc.edu.cn/info/1019/1287.htm 南华大学60周年校庆快照] 请检查|url=值 (帮助). 
  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0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南华大学六十周年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