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南華大學 (湖南省)

座標26°54′17″N 112°35′44″E / 26.904607°N 112.595451°E / 26.904607; 112.59545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華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校訓明德博學,求是致遠(詳見#校訓)
創辦時間1958年
校慶日10月16日
學校標識碼4143010555
學校類型公立綜合型大學
黨委書記高山[1]
校長張灼華
教師人數1,874(2019年11月)[2]
學生人數35,000(2019年11月)[2]
本科生人數31,000(2019年11月)[2]
研究生人數4,000(2019年11月)[2]
校址中國湖南省衡陽市蒸湘區常勝西路28號
26°54′17″N 112°35′44″E / 26.904607°N 112.595451°E / 26.904607; 112.595451
校區市區
總面積3000畝(校本部1378畝,不含附屬醫院)
隸屬湖南省人民政府
郵區編號421001
網站www.usc.edu.cn
位置
地圖

南華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簡稱USC)中國湖南省衡陽市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創立於2000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由原中南工學院和原衡陽醫學院合併組建的面向全國招生的綜合大學。學校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建設高校,是國家「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2002年,核工業第六研究所併入南華大學。2012年2月22日,湖南省高校招生委員會審議通過南華大學列為本科一批招生院校。

學校概況

[編輯]

南華大學位於中國湖南省衡陽市蒸湘區,成立於1958年,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學校由原隸屬中國核工業部的中南工學院、核工業第六研究所與原隸屬湖南省政府的衡陽醫學院合併組建而成。

截至2022年3月,學校有紅湘和雨母兩個校區,圖書資源總量345萬餘冊,其中紙質藏書207萬餘冊,紙質中外文期刊2400餘種; 學校現有67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醫學等9大學科門類;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含1種專業博士學位類別;5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餘個國家級科教平台;8所附屬醫院,其中6所為三級甲等醫院。

南華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單位,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本科一批招生院校, 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建設高校。 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和碩博連讀資格。學校面向中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港澳台招生,並招收外國留學生。 現有全日制本科生38106人,博士、碩士研究生7448人,國際學生388人。(截止2024年9月)

學校設有25個教學院部,8所直屬型附屬醫院,設有核科學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資源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松霖建築與設計與藝術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數理學院、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語言文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國際學院、衡陽醫學院。其中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以及8個直屬型附屬醫院構成衡陽醫學院。管理1個獨立學院:船山學院

學校與國際原子能機構英國劍橋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本東北大學等國內外3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協作關係。獲批「湖南省外國專家工作站」,留學生教育通過教育部「來華留學教育和管理質量」認證。學校是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集體單位。

校訓

[編輯]

明德博學 求是致遠

精神

[編輯]

勤勉務實,甘於奉獻。剛健自強,敢為人先。

學校標識

[編輯]

校徽

[編輯]

南華大學新校徽為圓形,藍色基調,在繼承原版校徽「大雁+花蕊」的基本內涵上進一步優化。新校徽如一輪旭日,主圖蓓蕾初綻,又似展翅之鴻。藍色內核乃飄香之花蕊,以喻莘莘學子;藍色外形似張開之雙臂,意為堅守為黨育人之初心,肩負為國育才之使命。花蕊上之藍色線條為一道科技之光,喻學校以問天之決心而逐科學之夢想。「大雁+花蕊」圖案之組合,為大雁托起花蕊之意象,以喻我校學子志存高遠,追求卓越,未來可期。

  • 學校地址

紅湘校區(校本部):衡陽市蒸湘區常勝西路28號,郵編421001

雨母校區(新校區):衡陽市蒸湘區衡州大道衡祁路228號,郵編421101

歷史沿革

[編輯]

中南工學院

[編輯]
  • 1958年,原第二機械工業部經與原冶金部協商,並報國務院批准,決定將中南礦冶學院礦冶工程系遷至衡陽市,以此為基礎組建衡陽礦冶工程學院,隸屬於二機部。起初,二機部將學院名稱定為「衡陽工學院」。
  • 1959年3月底,學院籌備處關於學院名稱問題向二機部反映:座落在衡陽市青草橋黃家灣處,已有一所學校稱「衡陽工學院」,為避免造成混亂,請二機部更改學院名稱。6月20日,學校正式命名為「衡陽礦冶工程學院」。學院最早希望在長沙選址,但由於二機部系統及承擔學院基建任務的中南礦業公司所屬的很多廠礦設在衡陽附近,為便於教學與生產相結合,後來決定在衡陽定點,並最終敲定在衡陽市西郊臥虎山旁建院。10月15日,舉行開學典禮,16日正式開課,按6個專業招收新生330人。
  • 1961年5月,時任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張愛萍、二機部部長劉傑到學院視察。
  • 1963年6月,學校實施系、專業調整,地質專業劃歸撫州地質專科學校(現東華理工大學)。
  • 1969年底,因"文化大革命",二機部決定衡陽礦冶工程學院停辦,同時核工業第四勘察設計院遷入學院內。
  • 1979年11月,二機部黨組決定恢復衡陽礦冶工程學院,並上報國務院審批。到1984年9月新生入校,完成復建。
  • 1980年1月,成立衡陽礦冶工程學院籌備處。5月30日,學院籌備處向二機部建議將學院名稱由「衡陽礦冶工程學院」改為「中南工學院」或「中南理工學院」。
  • 1983年1月,教育部批准:「衡陽工學院在原衡陽礦冶工程學院舊址籌建,由核工業部和湖南省雙重領導,以核工業部為主。」
  • 1984年1月30日,原核工業部轉發《教育部關於正式批准成立衡陽工學院並開始招生的通知》。2月25日,時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張愛萍為學院題寫了「衡陽工學院」院名。9月正式恢復招生開學。
  • 1993年6月23日,原國家教委批准衡陽工學院更名為中南工學院,張愛萍為學院題寫了新的院名。
  • 1998年4月,國家教育部明確學院本科教學評價的結論為合格。6月23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批准學院為碩士學位授權點。
  • 1999年,學院實現建成湖南省文明高校的目標[3]

衡陽醫學院

[編輯]
  • 1956年6月30日,原衛生部在《關於各省編制高等醫學教育十二年規劃的通知》中列入在湖南省衡陽市新建一所醫學院的計劃,湖南省衛生廳於7月11日即形成《關於新建醫學院的初步規劃請核批的報告》。經國務院批准後,成立了湖南省衡陽醫學院籌備委員會,起初命名為湖南省衡陽醫學院。
  • 1958年4月,中共湖南省委作出決定,建立衡陽醫學院,由湖南省衛生廳主辦,要求湖南醫學院(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給予衡陽醫學院全力支援。10月13日,奉上級指示停課,全院師生投入煉鋼運動達一個多月。11月12日,中共湖南省委決定湖南省醫學院校師生停課下放農村除四害、防病治病、除害滅病,衡陽醫學院隨即開始行動,至1959年6月全院師生返校複課。
  • 1960年8月,湖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將「湖南省衡陽醫學院」更名為「衡陽醫學院」。
  • 1962年6月5日,湖南省衛生廳《關於高中等醫學院校調整問題的意見》一文確定「衡陽醫學院改為衡陽醫學專科學校,從1962年秋季起停辦三年」。
  • 1964年底,湖南省衛生廳開始籌劃復辦衡陽醫學專科學校。
  • 1965年9月8日,舉行復辦開學典禮。當時錄取新生150名,實際入學149名,所設專業為衛生系專科,學制三年。
  • 1966年上半年,衡陽醫學專科學校在復辦不久,「文文化大革命」開始,1966年至1969年連續4年沒有招生。
  • 1970年4月,衡陽醫學專科學校舉辦工人醫生班,學制一年,招收學員278名,全部是從全省國防、工交系統選派的工人、學徒工、管理員或廠礦醫務人員。
  • 1971年8月,招收了一年制醫療專修班,學員共156人。
  • 1972年開始,全國大專院校正式招生,衡陽醫專招收了第一批工農兵學員400名,專業為三年制醫療和衛生專業。從1972年至1976年,學校連續5年招收工農兵大學生,合計1750名。
  • 1975年,在零陵、衡陽、郴州三個地區各辦衡陽醫學專科學校分校一所。1977年,上級決定各分校完全由各地區管理,與總校不再發生關係。
  • 1977年7月26日,中共湖南省委下發了《關于衡陽醫學專科學校改為衡陽醫學院的通知》,決定將衡陽醫學專科學校改為衡陽醫學院,恢復五年制本科招生,為省屬高等學校。
  • 1979年初開始,學院和附屬醫院成立了落實政策的專門班子,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冤假錯案和1957年反右派鬥爭以後歷次政治運動中處理錯了的人和事進行了全面複查和糾正。
  • 1983年4年省政府決定,將衡陽地區人民醫院改為衡陽醫學院附屬醫院。10月辦理交接手續,更名為衡陽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原附屬醫院更名為附屬第二醫院。
  • 1986年9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並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核工業第六研究所

[編輯]
  • 1962年5月底,原中共二機部十二局黨委決定在原江西礦物局研究所的基礎上組建「南昌礦業研究所」,以適應中國第一批鈾礦山相繼投產的需要。9月,南昌礦業研究所正式成立。
  • 1964年7月,原國家計劃委員會和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決定將北京第一設計院礦山設計部分遷往江西南昌,與南昌所合併,成立礦山研究設計院。
  • 1965年10月,北京一院礦山設計部分陸續遷至南昌,與南昌礦業研究所合併成立第三研究設計院。
  • 1969年10月,第三研究設計院、七O九勘察隊陸續遷往衡陽市原衡陽礦冶工程學院校址,與原北京一院合併。12月17日,原二機部軍管會批覆一、三院合併,定名為「第二機械工業部第四設計研究院」,院址設在衡陽市(原衡陽礦冶工程學院)。
  • 1975年2月,經二機部批准,在第四設計院科研室的基礎上建立湖南礦山研究所,承擔全國鈾礦山的科研任務。
  • 1976年5月16日,二機部湖南礦山研究所(代號稱湖南第六研究所)正式成立。
  • 1976年到1979年,六所在完善科研機構的同時,建立健全了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過去冤、假、錯案進行了撥亂反正。
  • 20世紀80年代初,湖南礦山研究所先後更名為二機部鈾礦開採研究所、核工業部鈾礦開採研究所。
  • 1983年4月,核工業部鈾礦開採研究所更名為核工業部第六研究所。
  • 1984年7月,原核工業部召開了科技體制改革會議,確定六所為改革試點單位。
  • 1988年12月,經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批准,核工業部第六研究所易名為核工業第六研究所。
  • 1989年5月5日,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下文批准六所為二類院所,相當政府的副局級單位。
  • 1999年,張愛萍將軍為「核工業第六研究所」題寫所名。

院系設置

[編輯]
  • 機械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學院
  • 核科學技術學院
  • 資源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
  • 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
  • 土木工程學院
  • 松霖建築與設計藝術學院
  • 化學化工學院
  • 數理學院
  • 基礎醫學院
  • 藥學院
  • 公共衛生學院
  • 護理學院
  • 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
  • 語言文學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體育學院
  • 國際學院
  • 衡陽醫學院(包括基礎醫學院、護理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以及附屬醫院)
  • 船山學院(獨立學院)

[4]參考文獻[5]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1. ^ 长沙市委常委高山出任南华大学党委书记(图和简历)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國經濟網. [2019年9月12日]. 
  2. ^ 2.0 2.1 2.2 2.3 学校简介. 南華大學. 2019年11月1日 [2020年2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1日) (中文(簡體)). 
  3. ^ [60.usc.edu.cn/info/1019/1287.htm 南华大学60周年校庆快照] 請檢查|url=值 (幫助). 
  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 ^ 南华大学六十周年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