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障佛教用语,其中包括1.烦恼障、2.业障、3.报障[1]。佛教认为众生因为有此三障,所以不容易相信接受佛法,皈依三宝,乃至开悟佛道[2]。 尔时世尊告禅难提及敕阿难:“汝等当教未来众生罪业多者,为除罪故,教使念佛。以念佛故,除诸业障、报障、烦恼障 出自禅秘要法经 第2卷

简述

[编辑]

三障包括[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http://book.bfnn.org/books2/1295.htm#a02 《六祖壇經箋註》,丁福保居士著. [2006-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13).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2. ^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如说三障,谓烦恼障、业障、异熟障。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若诸有情,成就六法;虽闻如来所证所说法毗奈耶;而不堪任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
  3. ^ 瑜伽师地论》(二十九卷):“何等为三?一者、业障。二、烦恼障,三、异熟障。言业障者,谓五无间业,及余所有故思造业诸尤重业。彼异熟果,若成就时;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业障。烦恼障者。谓猛利烦恼长时烦恼。由此烦恼,于现法中,以其种种净行所缘,不能令净。是名烦恼障。异熟障者:谓若生处,圣道依彼,不生不长;于是生处。异熟果生。或有生处,圣道依彼,虽得生长;而于其中异熟果生。聋𫘤愚钝,盲瞽喑痖,以手代言,无有力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是名异熟障。”
  4. ^ 大般涅槃经》烦恼障者。贪欲瞋恚愚痴。忿怒缠盖焦恼嫉妒悭悋奸诈谀谄无惭无愧。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㤭慢。放逸贡高怼恨诤讼邪命谄媚。诈现异相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有恭敬不随教诲。亲近恶友贪利无厌缠缚难解。欲于恶欲贪于恶贪。身见有见及以无见。频申憙睡欠呿不乐。贪嗜饮食其心[梦-夕+登]瞢。心缘异想不善思惟。身口多恶好憙多语。诸根暗钝发言多虚。常为欲觉恚觉害觉之所覆盖。是名烦恼障。
  5. ^ 《大般涅槃经》业障者。五无间罪重恶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