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8月27日) |
马拉维共和国 Dziko la Malaŵi(齐切瓦语) | |
---|---|
格言:Unity and Freedom (英语) “团结和自由” | |
国歌:《上帝保佑马拉维》 (Mulungu dalitsani Malaŵi(齐切瓦语) "O God Bless Our Land of Malawi"(英语))[1]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利隆圭[2] |
官方语言 | 英语、齐切瓦语 |
宗教 | 基督宗教 |
政治体制 | 单一制 总统制 |
政府 | 马拉维议会 |
• 总统 | 拉扎勒斯·查克维拉 |
成立 | |
• 脱离英国殖民 | 1964年7月6日 |
面积 | |
• 总计 | 118,480平方公里(第98名) |
• 水域率 | 20.6% |
人口 | |
• 2024年估计 | 21,240,689(第62名) |
• 密度 | 179.28人/平方公里/平方公里 |
GDP(PPP) | 2022年估计 |
• 总计 | 354.09亿美元[3](第136名) |
• 人均 | 1,602美元[3](第180名) |
GDP(国际汇率) | 2022年估计 |
• 总计 | 120.42亿美元[3](第144名) |
• 人均 | 545美元[3](第182名) |
货币 | 马拉维克瓦查(MWK) |
时区 | UTC+2 |
行驶方位 | 靠左行驶 |
电话区号 | +265 |
ISO 3166码 | MWI |
中央银行 | 马拉维储备银行 |
人类发展指数 | ▲0.485[5](第172名) |
地理最高点 | 木兰吉山(海拔3050公尺) |
互联网顶级域 | .mw |
“Malaŵi”的各地常用译名 | |
---|---|
中国大陆 | 马拉维 |
台湾 | 马拉威 |
港澳 | 马拉维 |
新马 | 马拉维 |
马拉维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Malawi;齐切瓦语:Dziko la Malaŵi),通称马拉威(齐切瓦语:Malaŵi;英语:Malawi),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南部的内陆国家,邻接赞比亚、莫桑比克及坦桑尼亚。国土位于南纬9°45'至17°16'、东经32°35'-35°24'之间。
历史
[编辑]早期历史: 远古先民在一百万年前已踏足今天马拉威地域。西元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马拉威由马拉威帝国管治。
近现代历史:
十九世纪中叶,葡萄牙、英国殖民者相继侵入;1891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04年英国政府直接管辖,名尼亚萨兰;1953年成为中非联邦一部分;1964年7月6日独立,改名马拉威。
地理
[编辑]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南北有东非大裂谷贯穿,谷底就是马拉维湖,是非洲第三大湖,占马拉维总面积的20%。希雷河出自马拉维湖南端,流经马拉维南部地区,最后注入400公里以南的赞比西河。裂谷的东西面为海拔达900-1200米的高原。北部地区的尼卡高原高达2600米。南部的希雷高地平均海拔600-1600米,不过也有松巴高原高2130米,和姆兰杰山达3050米。希雷河下游地势较低,海拔只有60-90米。
马拉维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2018年首府利隆圭人口大约为989,300,而第二大城市布兰太尔人口在大约为800,300。[2]
马拉维湖因其长365英里、宽52英里而俗称“日历湖”。
马拉维设有5座国家公园:
气候
[编辑]马拉维差不多整个国家都处于高山之上,所以大部份地区的气候垂直差异显著,为热带干湿季气候区的高地气候,普遍来说高山平原的气温十分温和和稳定,但冬天的气温可以低至摄氏4度。而盆地的气温较为闷热,最热的时候可以摄氏39度,而每年的降雨量也因地理环境而有所差别,平均由600mm至3,000mm不等。通常雨季由11月开始至5月,而5月至11月的降雨量很低。马拉威因处于高原地带,所以极少受到飓风、洪水等威胁。
经济
[编辑]马拉维曾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全国约有55%的人生活在贫穷线以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600美元,是全世界最低收入的一群。本国政府长期举债度日,国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8.3%。因受爱滋病及高生育率影响,马拉威劳动力人口比例过低,大概只有50%的人处于15-64岁之间。加上人民的教育程度很低,国内低技术劳工过剩,但同时严重缺乏高技术人才。
该国经济长期倚赖于农产品出口,农业人口超过90%,因而国家经济很容易受农产品的国际价格影响。农民主要种植烟草、棉花、玉米等,是非洲主要烟草生产国之一,烟草出口占国家外汇收入70%。如果农产品收成时候价格回落,农民只能以低价出售。新总统最近推出多项措施改善国家经济,包括发展市场经济、反贪污及加强国民教育。
- 国民生产总值(2015年估计):64.16亿美元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15年估计):354美元
- 通涨率:21.4%
- 经济增长率:1.9%
- 贸易逆差:-5千5百万美元
- 外债:30亿美元
- 劳动人口:574万人
- 主要产业:农业
- 主要出口货品:烟草、棉、茶叶、咖啡豆、花生
- 货币:马拉威克瓦查(Malawian Kwacha)
行政区划
[编辑]马拉威行政区划一级为区(region),二级为县(district),当前共有3个地区,28个县。如下:
|
|
|
|
人口
[编辑]马拉维的人口大约有1840万人(2017年九月),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未发展的农村。马拉维因受艾滋病影响,人口大幅下降,而平均寿命也因此下降。根据2003年的资料,成人的艾滋病感染率达14.2%,即差不多有90万名艾滋病患者,而马拉维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6.97岁。马拉维的生育率颇高,平均每名已婚妇女会诞下5.98名婴孩,但艾滋病令马拉维的婴儿夭折率达10%,即每1000名新生婴儿就有103.22名婴儿死亡。
年龄分布:0-14岁46.9%,15-64岁50.4%,65岁或以上2.8%
人口增长率:2.06%
出生率:43.95婴儿/1000人
死亡率:23.39死亡/1000人
男女比例:0.99名男性/1名女性
平均年龄:男:36.59岁,女:37.36岁
重要城镇
[编辑]文化
[编辑]马拉维的官方语言是齐切瓦语及英语。大部份马拉威人信奉天主教,另外大概有10%的人信奉伊斯兰教。马拉威大约有40%的人是文盲,当中有一半以上的文盲是妇女。
- 语言:齐切瓦语57.2%、Chinyanja 12.8%、Chiyao 10.1%、Chitumbuka 9.5%、Chisena 2.7%、Chilomwe 2.4%、Chitonga 1.7%、3.6%其他(CIA factbook)
- 宗教信仰:79.9%天主教、12.8%回教、3%其他、4.3%没有宗教信仰
- 文盲比率:男:23.9%,女:50.2%
教育
[编辑]政府提供免费的小学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内设有两所主要的大学分别为马拉威大学及姆祖祖大学。其中以马拉维大学的历史最为悠久且最具规模,此外另有“马拉威管理学院”(Malawi Institute of Management)及“马拉威企业发展学院”(Malawi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Institute)均有提供管理人才的训练课程。
政治
[编辑]马拉维是众非洲国家中其中一个政局最稳定的国家,也是少数没有受内战影响的非洲国家,该国于1966年7月6日改制共和,为总统制。马拉威总统为国家元首、最高行政首长及军事统帅,以选举方式产生,任期五年,每五年举行一次普选。总统下设一至两位副总统,内阁阁员由总统直接任免。国会采一院制,称“国民议会”。地方政府则分设北、中、南,全国共有26个县。
2012年4月5日,时任总统宾古·瓦·穆塔里卡因突发心脏病去世。6日晚政府称副总统乔伊斯·班达因脱离执政党,不具备接任总统资格。但在7日,乔伊斯·班达宣誓就任,成为马拉维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2013年10月,马政坛曝出公职人员贪污公款的“现金门”丑闻,欧盟、挪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暂停对马预算援助。
2014年总统选举中班达被彼得·穆塔里卡击败,穆塔里卡成为第5任马拉威总统。
在2020年总统选举中拉扎勒斯·查克维拉成功击败穆塔里卡,成为第6任马拉威总统。
外交
[编辑]截至2018年7月,马拉维已同111个国家建交。
1966年7月11日,马拉维曾同中华民国建交,但2007年12月28日该国转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交通
[编辑]- 公路:连络邻国的主要道路有:往莫三比克的贝拉、南非的德班;往坦桑尼亚的三兰港;国内客货运班车主要往来于布兰太尔和利隆圭之间。
- 空运
- 铁路:除了国内铁路线外,还有国际铁路运输通往莫三比克的纳卡拉港(Nacala)。
- 电信:电话可以国际直拨至世界主要的城市,传真、电子邮件及资料都可以从马拉威传送至世界各地。在境内的主要城市都可使用行动电话。
参考文献
[编辑]- ^ Malawi National Anthem Lyrics. National Anthem Lyrics. Lyrics on Demand. [24 August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0).
- ^ 2.0 2.1 2.2 存档副本 (PDF).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14).
- ^ 3.0 3.1 3.2 3.3 Malawi.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4) (英语).
-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2).
-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