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Iflwlou/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









您好,Iflwlou!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同意在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53 2005年3月11日 (UTC)

有关上载图片[编辑]

你好,有关上载图片,请注意以下数点:

  1. 请尽量把图片上载到[1],以节省资源,上载后贴图方法无异。
  2. 请确保你上载的图片符合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
  3. 有版权的图片将有可能被删除。

谢谢! -- Gakmo (Talk) 17:59 2005年3月13日 (UTC)

版权标志[编辑]

请直接在图片页中按编辑,然后加上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你也可以在英文版的图片言中按"edit this page"查看该图片的版权标志,然后加在中文版上,谢谢。-- Gakmo (Talk) 18:11 2005年3月13日 (UTC)

请不要上传授到版权保护的图像,这些图像将会被删除--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09 2005年3月17日 (UTC)
你所上传的三国地图在版权宋清楚之前,请暂时不要放入条目里,谢谢。--石添小草 13:46 2005年3月17日 (UTC)
请您注意,不要上传授到版权保护的图像,另外,请给出上传图像的来源和作者信息,晏婴的图像似乎不是古人所画。--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47 2005年3月17日 (UTC)
我从画风上感觉像是近代或者现代人画的,不像是中国古代古代的作品,渗透着西洋画风--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04 2005年3月17日 (UTC)
既然对于画风的看法有争议,那就不好办了。查证图像的版权,是看图像的创作时间,50年以前创作的可以使用。如果不确切的话,最好不要上传--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24 2005年3月17日 (UTC)

另外提醒你:对于无法确认版权状况的图片最好不要上传,因为它们有可能会对维基百科计划造成伤害;而且,这样的图片在将来也有可能会被删除的。--Mountain(Talk) 15:08 2005年3月17日 (UTC)

File:Jo-premiere-1-.jpg文件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先前上传的文件“File:Jo-premiere-1-.jpg”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文件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上传文件,但请先看看合理使用准则图像使用守则

大多问题图片可以通过添加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解决。请参与档案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著作权IRC聊天频道--百無一用是書生 () 18:03 2005年3月21日 (UTC)

粗体[编辑]

看过你写的条目如精灵宝钻,或良十一世、庇护三世这些历史类条目,内容丰富翔实!但有一点要注意,粗体只须在条目名称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即可,译名可以用斜体('' ''),过量使用粗体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23:06 2005年3月17日 (UTC)

翻译条目[编辑]

请记得翻译条目后要做 interwiki:不单是原文,译后的文章也要。即是只做一个连结回到原文也好。--石添小草 11:27 2005年3月18日 (UTC)

另外,请不要加入过量重复的连结。你在精灵宝钻系列中重复的连结多得吓人,尤其以“维拉”最为惊人。--Minghong 19:12 2005年3月21日 (UTC)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条目努曼诺尔帝国经推荐后,获选于首页作新条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荐其他您关注的条目,欢迎前往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提名。在您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0篇条目获推荐作首页新条目展示。

0

虽然有一点点小问题,不过……[编辑]

您上面被管理员们提醒的部份还真有一点点:p但是看到“努曼诺尔帝国”那条的时候真是感动,写得好详细啊,有国际级的条目水准了:p加油喔!Fan of the Ring.--密尔希弗拉雪 15:20 2005年3月27日 (UTC)

谢谢你的赞赏,我会继续努力的了!Iflwlou 16:46 2005年3月27日 (UTC)

一起努力吧![编辑]

看到你对托尔金作品的执著,可以感受到你对他的一份尊重。在这里提一个建议,您创作的所有人物(包括托尔金作品中的角色),最好都加上一个分类,例如“教宗”或“文学中的角色”等等。这样有利于这个条目更方便地被找到。谢谢。具体人物分类的标准,可以看看category:人物。--Hamham 11:12 2005年4月3日 (UTC)

谢谢你的提醒,我会加入。Iflwlou 11:09 2005年4月3日 (UTC)

要不要建一个Ainur模板?[编辑]

就如日语威基上的Template:Ainur, 这样查起来比较方便。 --Blauncher 12:24 2005年4月4日 (UTC)

我一早想这样做,但不懂得怎样加那个表。 Iflwlou 12:28 2005年4月4日 (UTC)

这个嘛! 我也没写过耶, 不过有几个方案可以试试看:

  1. 找一个类似的模板来改
  2. 找写过的人问
  3. 找相关的说明--Blauncher 12:56 2005年4月4日 (UTC)

新加入的反日游行照片[编辑]

虽然说是来自En,实际上英文版的图片最早也是来自中文(那盏图片前段时间因版权不明而删除),所以我加上了投票删除的标签。请凉解--61.237.235.233 08:08 2005年4月17日 (UTC)

您好,您先前上传的文件“Image:800px-April 9 Beijing-1-.jpg”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文件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上传文件,但请先看看合理使用准则图像使用守则

大多问题图片可以通过添加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解决。请参与档案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著作权IRC聊天频道

你好厉害喔![编辑]

对于精灵的世界那么了解!令我相当佩服。--Theodoranian|虎儿 (talk) 15:53 2005年4月19日 (UTC)

一点偏见[编辑]

本来我想在新条目推荐的投票页中问,但为免被人误以为我反对所以改在这儿问:为什么你这么喜欢自荐托尔金的文章上去? 派翠可夫 (我的讨论处) 16:26 2005年4月19日 (UTC)

回应已览。其实我也看过您的用户页,内里也有一些其他您创建的条目的介绍,所以我也知道您不是只写托尔金。应该说,我对托尔金的作品不太了解,而对魔戒三部曲电影更是不喜欢,所以对有人不断把托尔金的角色搬上来感到好奇。至于条目质素的问题,我没看出有太值得非议之处。 派翠可夫 (我的讨论处) 16:56 2005年4月19日 (UTC)

关于上载图片[编辑]

您不需要将共用资源上的图片下载后上传到中文维基百科中,可以直接引用维基共享资源中的图片。--Panda 10:43 2005年5月17日 (UTC)

上传图片的版权信息请保持和原始的版权信息一致。例如Image:Typical-izakaya-food-1-.jpg在英文版的版权信息是公有领域,而您却改成了GFDL,这是不合适的。不同的版权协议具有不同的使用条件,例如公有领域不受版权保护,而GFDL还是基于版权的,它必须注明作者,在此基础上创作的作品必须仍然使用GFDL,而公有领域就没有这些要求。而且,维基百科上的内容只有文本是GFDL,图像文件则可以使用其他版权自由的协议,例如创作共用的cc-by等--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29 2005年5月19日 (UTC)

烟肉[编辑]

你好!虽然唔系啲咩大事,但系我将你篇烟肉移动咗去烟肉三明治,希望你得闲可以整番篇好好味嘅bacon落烟肉度! -- Tonync 04:39 2005年5月21日 (UTC)

上载图片的大小[编辑]

直接从其它版本搬来的图片有些是被缩小的,比如Image:202px-Bacon-1-.jpg,原图是240px的版本。这张图虽然没什么问题,但今后可能会有其他的图片也被上传,若大小差距太大就会影响图片的质量,请您注意。--学习第一|有事找我:P 11:25 2005年5月21日 (UTC)

托尔金作品系列[编辑]

你真系好pro……不愧为终极托尔金迷!不过以后你在撰写关于托尔金系列的时候,第一句可以写得概括、general一点吗,让完全不懂托尔金的人也觉得比较accessible?例如笔直航道一条:

笔直航道 Straight Road,是一条能够越过圆顶穹苍,离开弧形世界……

建议应该改写成:

托尔金文学作品之中,笔直航道(Straight Road)是一条能够越过圆顶穹苍,离开弧形世界……

请继续加油! -- Tonync 12:43 2005年5月21日 (UTC)

帮我查一下资料如何?[编辑]

看到你写了不少先秦各国的条目,那帮我查一下资料如何?请见Talk:畿服,谢谢。--Mountain(Talk) 14:24 2005年5月29日 (UTC)

没关系,大家共同学习。^_^ --Mountain(Talk) 16:12 2005年5月29日 (UTC)

抱歉,关于卫……伯[编辑]

可否说清楚那个究竟是File:邝捷.GIF字还是字?--Hello World! 16:58 2005年7月8日 (UTC)

回退恶意修改[编辑]

对于恶意修改,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做法是“回退”,也就是从历史中选取被恶意修改前的版本,保存。如果只是直接编辑修改的话,可能会损失掉早先版本中被恶意删除的信息。--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 (talk to Louer) 22:54 2005年7月19日 (UTC)

最近看见[编辑]

你编写的查哥加哥文程加哥术巴根加马古.... 笑死我 -- Tonync (talk) 23:20 2005年8月30日 (UTC)

唔知你有冇兴趣学英文版等,整番篇笔划最多的汉字呢? :D -- Tonync (talk) 23:21 2005年8月30日 (UTC)

我试试。--Iflwlou 17:29 2005年9月1日 (UTC)

关于塔尔—伊兰迪尔(塔尔-伊兰迪尔)[编辑]

整个维基百科应该统一吧,根据正在提议中的Wikipedia:译名规范,好像应该用半字线连接,而且目前绝大多数条目都是用半字线连接的。如果您没有意见,那我们就把所有的努曼诺尔帝国皇帝都改成半字线好了。--zy26 was here. 17:33 2005年9月20日 (UTC)

后妃列表的问题[编辑]

后妃列表里,西汉窦太后本名史书不载,但是在维基或许有人看了汉武大帝,便就立了以窦漪为窦太后本名的条目,事实上她是没有本名的,史记称她窦姬;既然已立了条目,也就算了。但是郭女王竟然本名叫郭瑄,这还是头一次看到,三国志也仅说她字女王,没有提本名,二十五史里叫郭瑄的只见于明朝,至于网路上也完全没有提到郭女王叫郭瑄的,倒是在网路游戏吞食天地的介绍讲郭女王叫郭嬛,但那也仅见于该游戏。不知究竟郭女王本名郭瑄见于何处,请指点一二。--Kichyou 17:04 2005年12月20日 (UTC)

刚刚又查了一下,郭嬛之名似乎始见于港剧“洛神”,特地到中央研究院的二十五史去搜寻一下,也没有结果;至于窦漪之名,我个人还是怀疑源自于“汉武大帝”,因为有后来连王娡里原本也将她与前夫金王孙之女的名字写为“金俗”,而金俗这名字就是汉武大帝编出来的,正史对她们的名字其实没有记载。而且这两位女士的名字似乎也是从有电视剧出现后有的(连带一些网路上的创作也运用起这些名字),我自己手边有些两千年以前台湾大陆出版的帝后相关书籍资料,就并没有这两个名字。窦漪的条目因为英文版相对应的条目也用了这个译音,所以就一直没去动过。不过我想还是多找资料确认一下会比较好,毕竟如果于史无载的,还是以史实为准。

顺便补充人物:夏禹之妻为涂山氏(生夏启),少康之母、相之妻为后缗(有仍氏)。--Kichyou 20:21 2005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真的对不起,最近有一位香港朋友总来捣乱,可能您和他是同一个IP,因此遭殃--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28 2005年12月27日 (UTC)

中文维基年会地点选择通知[编辑]

您好,中文维基正在筹办首届年会,诚挚地邀请您一同参与年会的筹备工作。

目前已投票决定年会日期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举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开始进行年会地点的选择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点的选择规则(采用vipuser案):

  1. 先进行为期2星期的第一轮投票,所有在投票前注册的维基人都可以参与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讨论,选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讨论并确定各个城市的举办条件,并进行SWOT分析(优点、弱点、机会、威胁),讨论并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个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条件,进行为期一星期的维基见习编辑参与的第二轮投票(建议结合,个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Jasonzhuocn...._交流 20:09 2006年2月20日 (UTC)

也是后妃列表的问题[编辑]

有关太平公主的本名,您记载为李从珂,不知有何所本,我只知道后唐末帝叫李从珂,实际上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太平公主有这个名字,我认为还是要以史书为准,如果是从其他资讯得知的,应该不宜写入。--未命名 02:05 2006年2月22日 (UTC)

Template:港岛区岛屿[编辑]

Template:香港中西区岛屿、Template:香港南区岛屿 的合并?!--Stewart~恶龙 (讲讲讲!) 21:58 2006年3月25日 (UTC)

哦~我还以为投票共识是合并呢!我是觉得合并比较好的,看你喜欢吧!另外,弄好了其他的模板了吗?!^o^Stewart~恶龙->讲! 03:25 2006年4月2日 (UTC)

还是后妃列表的问题[编辑]

一、关于列表里,一些在皇帝尚未即位前早死的妻妾,虽死后追封为皇后,但在表上大都将她们写做是夫人。我是觉得这样不大妥当,毕竟帝王之家里,夫人也是嫔妃的位阶之一,例如唐朝的贤德淑贵四妃就属于夫人等级。我想,如果她们的夫婿是王爷出身,那么在表上起码也应该称她们为某妃(例如南朝时的徐昭珮,至死都是湘东王妃,后来史书也一直称之为徐妃);而唐高祖方面,其妻窦氏后来追封为唐国妃、太穆皇后,死后高祖也没有另立正室,或许称她窦皇后亦无不可(在google里,以窦皇后查到的资料远远是窦夫人的十五倍以上)。不知您的看法如何?

二、在列表里对后妃的条目名称,无论是历史上有好几位的(例如一缸子的“王皇后”)或是历史上只有这么一位,您都加了皇帝的名称在后头。我觉得如果史上只有这么一位的(如赵丽妃、武惠妃等人),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如果有撞名之虞的,到真正遇到情况时再去分立也就行了。

三、同先前未命名先生所言,应以史书为主。史书不载的,不宜记入名单内。这次唐玄宗之所以跑出一大堆妃子,都是从唐书里的亲王与公主列传中找出来的,而几位基本的妃子是在后妃列传有载的,至于梅妃江采𬞟,是宋人编造出来的小说人物,当然再之前刘备的糜夫人应该也是虚构(三国志里无糜夫人,却有记载赵云保护甘夫人事)。我想以后对于记在表上的人物,可以更严谨一些。--Kichyou 20:02 2006年3月28日 (UTC)

关于回文里的第一点,其实我提这个最主要是针对像唐中宗第一任妻子赵氏而言,事实上一直到她被囚死,地位都是周王妃,是否有被废之事并不明显,就不该称为夫人(考新旧唐书,只有旧唐书和思皇后里提“妃亦坐废”,且本纪里都记载周王显妃赵氏被杀,而不称庶人。如以此标准,高宗王皇后与萧淑妃都应一并称为夫人了)。比照后面唐肃宗的部份,您本来将代宗母记为正妻,并称为吴夫人,也不妥,因为吴氏是玄宗赐给肃宗的妾侍,是由当时宫人里挑出来的,所以我就做主改为吴宫人了,且肃宗正妻是韦氏。特别针对这两个例子才提起追封的皇后是否应称为夫人?如本身是王妃,称夫人就不妥。至于窦氏之例,要称夫人的话,就没什么异议,只是很少这样称呼而已。
关于第二点,您的立意是好的,不过可能大家写条目时做wikify对这种史上只有一位的人物很少会想到再加个帝王括号,可能以后重定向会多一点就是了。
关于第三点,我的重点是“史实没有的虚构人物就不该记载”,而不是以出不出名做判断。坊间确实有很多书籍整理这些资料,但是贴的时候不能全盘接受,最终还是要回到史书本身。所以为何唐玄宗明明史书有传的妻妾才四个,我却在唐玄宗条目下把其他有生育的妃子都罗列出来。您所说有些帝王即使只在位几日也要记上一笔,这点我肯定,如果史书提了,就应该记。但梅妃存在也确实为假(我念大学时,就写过梅妃的相关论文,而一般学者也普遍认定梅妃是宋朝时小说虚构的人物),即使她很出名,但在史实列表就不能记。至于验证史书是否有无此妃或相关事迹的部份,推荐您用汉籍电子文献,有二十五史跟搜寻引擎可用,很方便。--Kichyou 17:40 2006年3月29日 (UTC)

标题[编辑]

标题应使用其正式名称(如人名用汉字常用汉字),而且在没有其它与之相同的名称条目的情况下,不必进行消歧义。--Wengier留言) 18:19 2006年4月2日 (UTC)--Wengier留言) 18:19 2006年4月2日 (UTC)

请注意消歧义的方法,比如越南的陈朝,按照维基的有关规则,不应用“越南陈朝”作标题名,由于其它国家也存在陈朝,故应用“陈朝 (越南)”。如没有其它与之相同的名称条目,则不应加括号消歧义,也不应在前面加国名,例如“行政院”条目,而非“中华民国行政院”或“行政院 (中华民国)”等。--Wengier留言) 18:34 2006年4月2日 (UTC)
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大概是在可能引起误会的条目前面用斜体字进行说明,例如说明“注:本条目是指日本公布的常用汉字”之类的。如存在其它与之相同的名称条目,还可建立消歧义页。--Wengier留言) 18:45 2006年4月2日 (UTC)

香港维基人复活假期聚会[编辑]

香港维基人准备在复活节假期搅一次聚会,现在正进行投票选择日子,请多多支持。

另外,将于八月在香港举行的中文维基年会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展,现在香港工作小组很需要您的加入,我们十分期待您的参与!小组在4月12日(星期三)有会议,详情请见这里。 --Lorenzarius 15:33 2006年4月9日 (UTC)

请参看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6年4月7日,目前仍然在讨论--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20 2006年4月28日 (UTC)

成立香港维基社团[编辑]

encyclopedist (对话页) 08:22 2006年5月6日 (UTC)

香港地Wikipedia板开板!![编辑]

--Jasonzhuocn...._交流 13:27 2006年5月6日 (UTC)

特别期待您能把这个列表完成。--瀑布汗 夏用瀑布汗,冬改瀑布寒(这里凉爽) 13:24 2006年5月21日 (UTC)

关于台湾/中华民国[编辑]

台湾就是一个地区,说是中华民国的一个地区也好,中国的一个地区也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区也罢,总之,是现实和历史都存在的一个地区,毫无争议。谁也没说过台湾国,你也不用敏感。你说的规则并不明文存在,这里也不是两岸当局发表官方文书的地方,用不着刻意追求政治措辞准确。谢谢关注。--步坦协同|♪♫ 21:21 2006年5月24日 (UTC)

我知道你日语不错,希望你能提高汉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地区。中华民国也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地区。台湾是一个地区,中国大陆是一个地区。这些地区和国家如何进行政治定位不是你我在维基该做和该争论的事情,这是政治家的事情,请你关注新闻本身,不要在政治措词上斤斤计较。这里需要宽容与和平,兼收并蓄。--步坦协同|♪♫ 21:42 2006年5月24日 (UTC)

香港道路模板[编辑]

多谢你对如罗素街等香港道路条目的贡献。我也看到你使用了模板,但我有两点建议:

  1. 蓝底黑字似乎撞色,不是看得很清楚,建议转换颜色。
  2. 可考虑使用template页制造模板,以后只需输入template名称及参数便可。

另外,分类方面,只需地名(如铜锣湾)便可,不需要加入“香港”。 -- Kevinhksouth (Talk) 05:45 2006年8月1日 (UTC)

罗素街[编辑]

那蓝色表格和我的松秀东街那啊,一样,呵呵!!

汉武帝李夫人的名字[编辑]

注意到您为李夫人添上了名字作李妍,不知出处何在,我查阅《史记》,《汉书》,以及史记《正义》、《索引》、《集解》,皆无所述。盖称李夫人为李妍者,皆后世市井之言,而未确实也。况知李夫人者众,知李妍者寡,何不改题目仍作李夫人,而仅于文中记其传言之芳名。---两面针 02:13 2006年8月13日 (UTC)

李夫人[编辑]

您好,阁下将李夫人 (汉武帝)移动至李妍后又转回本名,但在过程里却将历史纪录保留至李妍这名称里,因此请将现在的李夫人 (汉武帝)条目删除,再把李妍条目移回,且保留李妍为重定向,谢谢。--孔明居士 06:31 2006年8月13日 (UTC)

二次动员令[编辑]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编辑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二次动员令设内部链接。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首次动员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为没有在传播。

现在中文维基有9万注册用户,只要有4000人参加动员令,10月1日就会增加2万条目,意味著中文维基将迅速超越俄文维基,进而突破10万条目大关,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万大关,因为增加的是有质量的条目,非滥竽充数者。请大家尽力帮忙完成这壮举。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尽量贡献新条目,若有问题就改正,参加这次动员令活动,或者可以让新人们更快的掌握如何编辑条目。--Adveditor 17:32 2006年8月17日 (UTC)

天下[编辑]

你好!是向日语版投稿了天下的画像的Kanbun。能以文字去掉的状态提供如果好用相符合报道我方制作了的图,不过,必要吗?不是了不起的东西,不过,如果必要提供。因为使用着Web翻译如果难明白,有失礼请容许。Kanbun's Weblog--Kanbun 09:49 2006年8月18日 (UTC)

刚铎内部链接[编辑]

我见“刚铎的衰落”下有三个分目:皇室内哄、大瘟疫,和战车民入侵,应该是你要写的内容吧?如果是分目内容,哪就不需内部链接了。如果你会另外创建新条目,你就把连结加回去吧:)。不过我估计你若要另创条目的话,应该需要是用皇室内哄 (刚铎)大瘟疫 (刚铎),和战车民入侵 (刚铎)吧??纯粹一点意见,无意冒犯。:)--就是要你冷 16:45 2006年8月27日 (UTC)

明白了。 我先前见你把翻译成“内闹”,我以为是“共哄”的笔误,若是“共斗”就没有问题了。--就是要你冷 17:24 2006年8月27日 (UTC)

欢迎成为Wikipedia:专题/日本的其中一员[编辑]

如果自问你有兴趣参与日本相关的条目,我们欢迎你参与Wikipedia:专题/日本的计划,当然,你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参加,本专题可以协助你在编辑日本条目的时候,有更大的帮助,详情你可以参考该页的内容。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讨论页提出。--Flame 05:54 2006年9月14日 (UTC)

文件删除请求: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Gondorwhitetree.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33 2006年9月23日 (UTC)

Wikipedia:投票/有关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是否延续正在进行。欢迎您积极投票并提出宝贵意见。--左图右史 04:39 2006年10月23日 (UTC)

第三次动员令[编辑]

为增加维基百科条目素质以及增加维基人的团结性,第三次动员令将于12月内举行,是次动员令会增加更多规则,参与是次活动的维基人,希望你能尽力,在活动时间内最少对新增及修改五条条目,我们极力鼓励您将条目提升至新条目推荐,甚至是优良条目以及特色条目的水平。无论您对是次活动参加与否,也烦请阁下花两分钟的时间将此讯息传递给五名维基人,上一次的动员有已经有六十多名的维基人参与,由于上次动员令有广泛的宣传,所以在此亦无谓卖弄花巧,希望今次朝著200名维基人参加为目的,这样的话,将会有1%的条目将会达到作为正式条目水平。详情请参阅Wikipedia:动员令/正在进行的动员令--Flame 06:21 2006年11月27日 (UTC)

假如我的用户页持续被人破坏可以怎么做[编辑]

先谢谢您帮我汇报当前的破坏。可是事实上该用户(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在正体中文伪基百科上已有前科多次破坏,亦已经试过封禁单独IP,但因为电讯盈科是使用浮动IP,封禁后他会换IP继续破坏,因此我已不得不将整个电讯盈科封禁(不暪你说,我是伪基百科管理员),可能是该用户有所不满在这里宣泄。封禁一个IP没有用处,但亦不希望整个电讯盈科封禁,所以我想只保护用户页便可以了。--Leeyc0找我) 12:57 2006年12月3日 (UTC)

中国电视公司[编辑]

在上次中国电视公司的优良条目竞选时,您是唯一一位投支持票的。(见中视讨论页)这次,恳请您再帮中视一次,让媒体类条目能够多一份出头的机会,谢谢!

资料来源是有的,就在最下面。另外如果投票的话,是在12月1日的投票区。--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3:29 2006年12月5日 (UTC)
万分感谢您的支持,谢谢!--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3:41 2006年12月5日 (UTC)

台湾电视公司等条目提交优良条目评选。恳请您能发表意见。此外,我提名您为内容专家了,这样也可以尽早升助理主编了。此外,你有Skype吗?--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4:05 2007年2月17日 (UTC)

文件删除请求: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Signet of Lin Zexu 2.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07 2006年12月8日 (UTC)

战舰时代早过了[编辑]

感谢您支持海洋法公约等条。我已退出维基编辑任务,投下最后一张票,撤了个人的用户页面,将个人自创的几个页面包括雷伊泰湾海战还原到前贤编辑的原来状态,其中海洋法一条已经完全炸毁,合并到空白页,欢迎投反对的重写。感谢并保持联系。珍重。ㄌㄎㄞ 10:22 2006年12月8日 (UTC)

    • 感谢。其实也没啥好“不满”,不过我确实时间已经到了,最近迷失了几天,因为缘分,刚好要处理海洋法、海权、国际关系理论等问题,才来碰维基。不过后生可畏,到处是专家啊。唉!我希望我也是大学生呢。我离大学生已经十年以上了,但还是学生。嗯,就快不是了。战舰时代过了,都该拆废铁。能被打沉还算荣幸呢。本来想遮羞,好吧,我把我藏起来的那几件破烂放回去,当作反面教材啰。晚安!ㄌㄎㄞ 17:16 2006年12月8日 (UTC)

林则徐[编辑]

我把林则徐拿去推选特色条目了,但具体的事宜还需要您去解释。另外,完全写完了吗?--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5:41 2006年12月10日 (UTC)

竜堂始[编辑]

Please see Talk:竜堂始--Hello World! 09:38 2006年12月10日 (UTC)

感谢您对衣索比亚政府对索马里内战的介入成为新条目的支持[编辑]

Thank you!
感谢你在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衣索比亚政府对索马里内战的介入中投下你宝贵的一票!

akoo 08:41 2006年12月17日 (UTC)

议员[编辑]

其实我也觉得删了比较好,原因百乐兔也有说过,若一个人担任多届议员或是别的职务,就不知道如何重定向了;总之,先重定向再说,又或许可以再把某些条目提删再讨论一次。未命名 17:22 2006年12月19日 (UTC)

台北县议员部分,其实可以先在列表里加入党籍再重定向,如果兄台没有时间,我明天晚上再来做一个新的列表。
其实话说现在这样重定向,条目一下少了很多,可能有人反而会不能接受吧。唉!未命名 18:24 2006年12月19日 (UTC)
另外,您可能对大部分台湾议员不熟,所以如果条目内容比较多的话,就先不要重定向,因为有些议员还是有一些知名度的。未命名 18:26 2006年12月19日 (UTC)
咦?没有鲁莽啊,我很赞成你做的啊,只是我是担心有人会认为你是故意删了党籍部分,所以特别告知;但若您删了也没关系,因为我明天会做。不好意思,快睡著了,语无伦次,话没讲清楚让你误会。其实我还想请你帮忙重定向呢!一个人做太累了。未命名 18:33 2006年12月19日 (UTC)

创龙传[编辑]

你好!无意中发现你创建的竜堂始竜堂续竜堂终,内容详尽,很是佩服,但其中不失重叠部分,故将他们合并回创龙传(日本维基也没有分拆成独立条目),而"人物概述"应称作故事简介较为合适(并应加入spoiler模板)。我觉得"创龙传"的发展空间比单独角色的发展空间更大。--Gakmo (Talk) 19:29 2006年12月21日 (UTC)

啊,我没有删除,只是重定向,可随时回复的。其实四兄弟的内容有重叠的地方,是否可以创建竜堂四兄弟安置他们呢?--Gakmo (Talk) 19:46 2006年12月21日 (UTC)
明白了。始终觉得竜堂始的人物概述应加spoiler,并将开头的"注"融入文中。--Gakmo (Talk) 19:58 2006年12月21日 (UTC)

香港冬聚[编辑]

--费勒姆 费话连篇 14:49 2006年12月22日 (UTC)

版权问题[编辑]

我看到一个未注册用户修改的资料有版权问题 我该...?Vincent79715 01:32 2006年12月24日 (UTC)

新条目推荐[编辑]

麻烦重新检视新条目推荐在12月23日之投票部分,三袁条目乃为三个条目内容合并之作,实际撰写贡献几不可见,且类似“齐名”已经存在之条目如唐宋八大家三苏二程皆另立条目详述作家生平贡献,个人认为以后者可为此类文章之范,维护百科的品质有赖您的共同关注,谢谢--Droxiang 10:43 2006年12月25日 (UTC)

香港维基人定期聚会[编辑]

今晚(30/12)7时正城大老地方(大学教学5楼城大食坊)定期聚会。有空请尽量参加!!Stewart~恶龙 22:27 2006年12月29日 (UTC)

有关被禁封一事[编辑]

“因为您与“User:Yau|Yau”共享一个IP地址而被自动查封。理由是“请该用户冷静一下””是系统自动作出的封禁行动,如导致阁下不便,只能说句不好意思。--Hello World! 02:35 2007年1月11日 (UTC)

Re:关于北工站[编辑]

不好意思,我以为第二次的内容是已经改写过的。第一次copy到临时子页时是因为看他有修订过所以没有想太多以为已经没有侵权了,所以就直接贴上去了。其实做完之后看到你发现还是有侵权的之后也觉得自己很白痴,没想到第二次的内容也还是侵权。请将之删除,谢谢。-- Nikopoley✪尼可波里|《举手发言》 04:27 2007年1月14日 (UTC)

“要宽容。”[编辑]

看到你在1月15日14:23在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评论“谁是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时,用上“白痴”一词,用字不用如此激烈吧。--燃 09:24 2007年1月17日 (UTC)

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编辑]

那是软式重定向,英文版一般是保留三个月后删除。这一般不保护,主要是为了让其他人能够区分各个计划的不同,并且希望有人来编写这个条目,同时也告诉了他其他计划有相关内容存在。关于那个留言的问题,应该是yau匿名留下的。我回退过一次,但是他又来捣乱,那就干脆让他留着好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32 2007年1月18日 (UTC)

我不认识Yau[编辑]

不好意思,我不认识Yau。我无意介入各种纠纷。 我和wing说不好意思,是因为我第一天不知道规则,违反了版权的规定。 --木木 13:55 2007年1月18日 (UTC)

你好![编辑]

Hi, Iflwlou! 我是香港维基人Stewart~恶龙,也是一个小小的管理员。与你接触好像不多,不过对于你曾写的条目深感惊叹,质量均备,其中又以林则徐条目最令我印象深刻。不过,却想不到你也是香港人。最近也见你活跃于社群讨论(也可能是之前没留意)。不知道你对香港维基人的聚会又有什么看法?! 这个星期六(20/1)将有一个定期聚会不知你是否有兴趣出席?!另外,也想跟你交换一下SkyPE或MSN Messenger帐户,不少维基人也经常在Skype上讨论维基事,希望你也来参与参与。谢谢!Stewart~恶龙 19:38 2007年1月18日 (UTC)

Yau[编辑]

他目前已经被查封了1周:

14:32 2007年1月16日 Shizhao (Talk | 贡献 | 查封) “Yau (贡献)”已被查封,终止时间为一周 (多次破坏他人用户页)

但是他可能使用其他的账号进来,这需要一个甄别的时间。另外,对于此事没有及时通知到您,深感歉意--百無一用是書生 () 18:10 2007年1月20日 (UTC)

文件删除请求: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Yi He.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00:55 2007年1月24日 (UTC)

Iflwlou兄:[编辑]

我只是个新手,若有甚么不对的地方,请不要犹豫,作出指导,Thx!--Eno 04:31 2007年1月31日 (UTC)

文件删除请求: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Yi Huan.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09 2007年2月1日 (UTC)

不好意思[编辑]

不知为什么,我几次在你的对话页留言,之后留言都会消失了,必须全文编辑才有效。对不起,请问你有看到之前的留言吗?! 那个不是广告,如果你是对内容没兴趣或是其他原因也麻烦你回复一下,我只是想确认一下。谢谢!Stewart~恶龙 20:15 2007年2月5日 (UTC)

事实上2月10日有另一个,不过不知为什么那2个留言不见了。最近我也搞混乱了,抱歉抱歉,忘记了你星期六、日的出席问题。另外之前问到你的Skype帐户问题,不知你本身有没有一个?!Stewart~恶龙 21:20 2007年2月5日 (UTC)

关于Middle Earth[编辑]

抱歉了,经过仔细查证邓版宝钻确实是“中土大陆”,估计我是受大陆一个著名的tolkien站点的影响太深(http://kortirion.org/index.php) 可能您也知道,大陆的译林版托尔金系列的翻译水准是非常差劲的,全套书甚至被抵制过,所以在翻译的考量上darkmage,Ecthelion of the Fountain,aliang等前辈的意见要比译林的接受更广泛,所以我在修订的时候还是尽量按他们的翻译理念来(前提当然是正确而且广泛认可) PS 邓女士在那里的ID是Anar

--flyflame 9:05 2007年2月7日 (UTC)

吴哥窟的谢票[编辑]

感谢您在特色条目评选中投吴哥窟一票--三十年河东 15:18 2007年2月28日 (UTC)。

十大天际线模板[编辑]

请见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7年2月23日#Template:全球十大天际线的讨论。模板的实际使用在这里。--Jnlin讨论) 12:19 2007年3月2日 (UTC)

我也是建议合并到条目。其实这个模板被提删两次(在2月23日有上次删除讨论的连结),不过A兄十分坚持要另立模板。我是怕我说的话可能会被批评不够中立,否则我就给你懒人包(事情简单的始末)了。--Jnlin讨论) 16:14 2007年3月2日 (UTC)

您可以看这里User:tonync合并以后被A兄回退。--Jnlin讨论) 16:16 2007年3月2日 (UTC)

曾被5次提删后又恢复的条目--高琳琳[编辑]

关于高琳琳一传奇条目,曾被5次提删,4次恢复(最新一次是我按Wikipedia:删除检讨#高琳琳中的意见而恢复的)。最初2次提删,条目均几乎一面倒支持删除。之前我一直担心若我改善了条目后仍被提删,不是变得徒劳无功?所以只是花了少少时间在收集相关的报导上,并提出待条目被确定保留后,会为条目作改善。第3次提删时,我提出条目曾被多次重建是值得考虑的因素之一,且第2次提删时Wing在没有确实共识下删除,于是条目又被重建,然后在一个小时内又被提删,但是以这个没什么内容的版本被提删当然看的人会认为没重要性。条目每一次被恢复的版本也是较简陋的,所以我便翻查一般用户看不到的纪录而恢复条目,之后在支持、移动、反对的意见相持下(第3次),条目最后以“无共识”暂告一段落,暂时保留。事隔约2、3星期后,有人再次提删条目(第4次),这次意见比较一致,因以无人作出改善为提删理由(这是我事后返查纪录而得知的),但却较少人投票,最后在4票删除,2票移动下,条目再被删除。直至最近我看到Wikipedia:删除检讨#高琳琳中有意见希望恢复条目,我认为再次投票讨论一个大家被多次提删、多次反对的条目没意义,于是我立意先恢复条目,将资料整理,然后再重写条目。故事还未结束,最近被提请快速删除了。

这次我将条目先扩写了。然而,这个版本又是否符合著目性、显著性、重要性?条目又是否应(►)移动高琳琳事件(±)合并先天性横膈疝气?请大家看完条目后到Talk:高琳琳表达意见一番,踊跃提出批评及需改善地方。这次我已通知包括阁下在内曾投票此条目去留的用户,希望得到较全面的回向。Stewart~恶龙 11:35 2007年3月5日 (UTC)

林则徐卒年[编辑]

您好,林则徐的卒年是道光三十年,应为1850而非1851.虽然中西历法有一两个月差距,但林则徐应是死于1850年之内,"年六十六岁"也表明此一事实.可否请您对此年代稍作检查?Yr 13:04 2007年3月7日 (UTC)

林则徐逝世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日也换算成西历也就是1850年11月22日,不知阁下为何一直要改为1851年?--Stargate 06:25 2007年3月9日 (UTC)

  • 至于为何会写六十六岁,那是因为古人常用虚岁来计算年龄,而这样也很方便。

不知阁下有看老毕哪几本的书?最喜欢的是哪一本?若有兴趣讨论的话,有没有去过毕是论坛呢?希望你也能帮手毕华流相关条目的创建。--恶德神父 04:56 2007年3月10日 (UTC)

谢谢前辈投我一票[编辑]

我在维基百科的时间并不长,认识的人也不多,前辈愿意花时间去投票,认同我的贡献,令我非常振奋。我今后会继续努力,提供维基百科更多照片。 --vegafish - 蠢鱼 09:49 2007年3月12日 (UTC)

关于模版:中国历史少数民族诸侯政权[编辑]

是否能再考虑一下,它肯定是有价值的,对我们了解正史之外的历史有帮助,再说可以进行修改啊,毕竟只是初版,就这样删除很可惜呢,另外您也没有给个理由,请参考--Yeahsoo 04:55 2007年3月16日 (UTC)

关于签名[编辑]

我想,你的意思是不是想问用“--~~~~”来自动包含{{User:Iflwlou/sign}}?如是这样的话,须在你的参数设置中进行。

在参数设置里有您的昵称(签名时用)输入框,先勾选原始签名,然后输入的东西就会出现在~~~中的,不过,由于这里会将输入的模板都进行Help:替换引用,所以直接放置会在签名时会以{{User:Iflwlou/sign}}的原码出现在编辑里。

解决的办法是再用一个模板,比如建一个User:Iflwlou/fullsign页面,这个页面里放置{{User:Iflwlou/sign}}代码。然后在你的参数设置的签名处再使用{{User:Iflwlou/fullsign}}就可以了。— fdcn  talk  2007年3月16日15:09 (UTC+8 3月16日23:09)

由于Wikipedia:在讨论页上签名#外部链接页面/模板不建议使用模板,我建议你一旦使用后,不要再更改User:Iflwlou/sign内容以防系统刷新开销,并将之完全保护以防破坏。— fdcn  talk  2007年3月16日15:20 (UTC+8 3月16日23:20)
目前User:Iflwlou/sign似乎有问题?新条目推荐候选那边看起来很糟糕,麻烦修正一下 :) --Jnlin讨论) 16:35 2007年3月16日 (UTC)
fixed. 完全保持一行,不要有回车。这怪我。— fdcn  talk  2007年3月16日17:22 (UTC+8 3月17日01:22)

希望您支持则天文字提优[编辑]

则天文字正在评选优良条目,请投上宝贵一票,这是我第一个提优条目,花了很大力气做那些复杂文字的截图,希望支持。虽然可能表格占了很大空间,但我会尽量多加些文字的。谢谢您的支持。--顾心阳 11:43 2007年3月19日 (UTC)

  • 现在则天文字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表格中已经扩充了大量文字,不再单单是表格了;而有位前辈说已经够了,字多了反而不好,所以想请您去看看是已经否符合优良条目的标准了。--顾心阳 04:54 2007年3月20日 (UTC)

您被提名为管理员候选人[编辑]

提名人是User:左图右史,请前往Wikipedia:申请成为管理员回应。谢谢,祝好运。-下一次登录 2007年3月20日05:02留言

感谢与邀请[编辑]

    多谢阁下将英属印度条目加入新条目推荐,诚邀您加入印度与南亚主题合作项目,或对其一如既往的关注!! Cncs(对话) 13:25 2007年3月22日(UTC+8)

革努牛的访谈[编辑]

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有空呢?我的采访问会包括作品类、wiki面、文学创作模式、经营面,因为无法从维基百科找到你的email,所以希望你能先发给email给我,我再将采访大纲寄给你,并约采访的时间。谢谢。--KJ(悄悄话) 18:30 2007年3月22日 (UTC)

邀请[编辑]

请到这里参加关于新条目推荐中如何处理(!)意见的讨论。--Alvin(人在呢) 03:21 2007年3月23日 (UTC)

关于春秋决狱侵权问题[编辑]

你所知的侵权是指下面这段话么“汉代司法中提倡“春秋决狱”,即引用《春秋》这部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来断案,儒家的其他经典也可引用作为判决的依据,称为“经义折狱”。“春秋决狱”或“经义折狱”的最主要原则是“原心论罪”。董仲舒这样解释:“《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论轻。”[5]《盐铁论》则解释说:“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即主观归罪,过分强调动机和情节的伦理评判,以此作为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朱熹这方面的主张最为典型,他说:“未有无弊之法,其要之在得人”[6],要求司法官处理每个案件都要做到“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每个案件都要达到“上合法意,下慰民情”,要“常屈以申恩,而不使执法之意有以胜其好生之德”,要“常行于法之外”。[7]至隋唐时期,许多“人情”内容已渗入法律,成为法的基本原则。其中主要有同居相为隐、允许复仇、矜恤老幼、存留养亲、五服定罪等。以复仇为例,复仇通常被认为是符合人情的,顺人情也就合天理,当然不在法律处罚之列。” 在编辑这个条目之前,我并没有见到这个文章,而在中国法制史研究中,对于“春秋决狱”最简单的表述方式基本上都是这么叙述。这个已经成为基本的常识,并且作为一个短句,在表述方式上类似,出现的几率是比较大的。如果仅以此作为判定侵权的依据的话,那么维基百科中的绝大多数条目恐怕都要重新写了。--愁愁愁,无非离人心上秋! 04:39 2007年3月23日 (UTC)

复制[编辑]

国民革命军与解放军间的驾机叛逃事件里,大陆到台湾的叛逃的内容几乎全从反共义士的部分内容复制过来的。--Yyk 10:29 2007年3月25日 (UTC)

再论林则徐卒年[编辑]

很抱歉又得挑起这个老问题,可否告知您根据哪一条文献证明林则徐死于1851年?在下非常好奇。 根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页166、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第一册页105,都明载林死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且已为通说;如要翻案,请务必拿出可靠证据,谢谢。Yr 04:40 2007年3月27日 (UTC)

诚邀您出席2007年香港春聚[编辑]

请大家踊跃支持,积极参与!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费勒姆 费话连篇 06:09 2007年3月29日 (UTC)

三论林则徐卒年[编辑]

道光三十年当然也有一部分是1851年,问题是那与林则徐毫无关系。1851年1月1日是道光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然而林早已死于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想请您去查阅一下中西历法的换算表: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日除了换算成1850年11月22日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可能?至于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是1851年1月11日发起的没错,但洪杨等人及其拜上帝会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那一天之前都不存在于世上吗?

据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第一册页99,道光三十年二月起,拜上帝会便有起义准备;十月初一日(1850年11月4日)便已开始与金田一带地主团练交战。1851年1月11日的金田起义不过是正式宣告罢了。

再者,林则徐真是一开始就是奉命去镇压“太平天国”的吗?以下再节录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第一册页105:

“在拜上帝会决定起义和命令各地会众团方的时候,清军正与天地会起义驰逐。七月,天地会陈阿贵军连克修仁、荔浦两县,逼近桂林省城。广西巡抚郑祖琛飞章告急……九月十三日,命前云贵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驿迅赴广西督办军务。旋革郑祖琛职,以林则徐暂署广西巡抚。林则徐驰驿到广东普宁县病死。”

很明显,根据这段引文,林则徐奉派前往广西的原始目的是镇压天地会。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1850年部分也有许多关于广西天地会起义的纪录,可见当时天地会在广西势力之庞大。

再从维基条目本文来说,林则徐条目中也是写“拜上帝会正在准备起事”而非已经起事。况且如果林死于1851年11月,怎么可能会没有充裕的时间抵达广西,而死在广东?后文又提到“咸丰元年四月,咸丰帝赐祭葬”;查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咸丰元年四月相当于1851年5月,如林死于1851年11月,咸丰帝如何能给还有半年寿命的林则徐“赐祭葬”?

罗、郭二书都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经典著作,可信度并不低。相信在香港也一定很容易找到这两部书,愿请您稍作参考。您所说的《晚清巨人传·林则徐》我手头一时找不到,可否请您将其中内容转载一部分至此让大家看看,以确定那不是印错? Yr 02:43 2007年3月30日 (UTC)

不好意思,由于您一直没有提出林则徐死于1851年11月的证据,我将根据传统说法自行修改条目,还请见谅。Yr 03:20 2007年4月6日 (UTC)

为什么现在撤特这么热?[编辑]

本文写于2007年3月25日

先说说以前在“羊城晚报”看到的一件事: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小时候上学,有一次老师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黑点,问包括安南在内的小朋友:“你们说这是什么?”小朋友答得很快“一个黑点”。

这位老师不解,问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大的一张白纸,你们却没向我提起呢?”

我想,即使是现在,很多中文维基的朋友,也会给这位老师这样的答案的。我觉得,我们和这些小朋友给出同样的答案是很自然的,并不是我们身体构造上有缺陷,相反这是人对环境信息过滤的必要,看我们想看到的,这也是大脑机能之一。但是,我们无疑都在追求着更全面的视觉。

特色条目不是完美的。但是同一个特色条目,当初评选人员是肯定过其优势的,它们的通性是内容丰富,深入,甚至超过中文网络中该方面的报道水平。然而到了现在,难道我们就只能看到这些条目的某些短处了吗?这里胖了那里瘦,参考资料问题,翻译漏译,不中立,信息冗余,信息错误,语言不流畅,开篇就有让人看不明白的地方,条目中没有动画等等等等。而这些短处就足够抹杀条目的优势了吗?我们在承认每个作者是有其局限性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批评者自己一样不能避免自身的局限性。来读取特色条目的人,你说是来受教的多,还是来授教的多?作者写得出这条特色,自然有他在这方面的知识,他的意见非常有参考价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旁观者提出的意见就必然高出当局者?而且还要问,有多大的可能性高出当局者?

而且撤特的投票是否具有比选特更大,甚至只是同等的公信力?选特是首页一级连接,撤特是二级,前者的参与人数比后者多,讨论优缺点全面。后者给人的印像是数落条目缺点,几个人在讨价还价,有时还成了争执。这样说来,撤特就以这样的姿态,就可以以同样长的时间,票数规则去否定选特的结果?

目前撤销特色条目如此热闹,提名数比评选特色条目的提名还多(4:3)。两周的投票时间意味着两周的改进时间,这个时间还是当事人在提名第一天就知道提名这件事为前提的。

有一位用户引人注目,一个人就做了三项的提名人,剩下的第四个他则是首位支持者。

特色条目竟然从101啪的一声跌倒95。

特色条目是众多维基人共同协作的成果。一个条目被评为特色,有两重意义。首先是对于维基这个社群,它成为一个领域的一个典范性条目,可为后续的条目提供参考。第二,这也是对作者或作者群的充分肯定。虽然他们并不会因此而升什么级,成为什么专家大师。但是社区对他们作品的正面评价无疑是对他们无偿贡献的最好报答,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评选中被提出的负面意见则可看作对他们今后写作的善意提醒。所以一片特色条目的建成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撤销一个特色条目,是对之前维基社群达成的共识的一次否定,是对当初评选意见的质疑,对作者所做努力的一次打击,非常可能对维基社群和条目作者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撤特是应非常审慎的一步措施。有些用户的认为撤特成为改特的动力。但下手就打三更,直接就是撤特,还要绕过作者就去提名,事先没有和作者或专业人士作任何讨论。这其实是用特色条目的名义来冒一次险,撤特项目成了限期整改委任状,“特色条目”一词成了把柄,这低估了特色条目这一项目的意义。同时,也是等于用不友好的语气去要求作者做出改进,更震慑了来者。试想,一个作者写出越多的特色条目,就等于有越多的把柄落入人手,自己要维护的条目就越多。而且最可怕的是,说不定某天就会被第三方告知,你写的条目黑榜上有名,两周时间呷。这样,谁还会积极去写特色条目?可以想象,人与人之间从中会滋生多少嫌隙,维基人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多大的负面影响。特色条目的写作因此受到多少阻滞。

另一方面,条目的信息流失让人感到担忧。左图右史对“多啦A梦”的大中华播放所发的苦楚还时时在我耳边响着。我想条目信息最好应是宁滥勿缺。请记住,中文维基的宗旨是“海纳百川,包容乃大”。 “地方色彩过浓”?删!未知这对维基是好是坏?不过我知道,维基的信息量就是在这样一次次为选上特色而作出的妥协的过程中不断流失。请对为孤立信息找伴,让它不孤立。对付地方彩色的办法不是删,是想办法找资料补充其他地方信息去中和。请保留这些用中文写成的信息,让作者以后或是后来者补充吧。而且地方特色有时是受到条目本身的内容限制的。蝴蝶效应的节节结果不一定为作者所掌握。例如贝多芬没来过亚洲,他的“影响”一节就没有提到中国作曲家受到过他什么的教益,里面写到的尽是欧洲人,是不是就“欧洲地方色彩过浓”?英文的流感条目,数据是以美国为主的,它的作者可能为能得到其他地区的资料,更或者某个地区根本就没有总结过这方面的资料。这样的地方色彩虽是以后改进的起点,但是不是可以暂时被忍让?“罗嗦”“冗余”不是为特色条目减肥的借口,而且你真敢保证那是罗嗦冗余的,或者只是目前显得冗余?雨果的小说“废话”是一节一节来的,可是这些从废话你可以学到多少东西?如果现在唱片公司出一张删了几段音乐的天鹅湖,你会不会买?人家俄罗斯编舞导演当初就认为这样的删节是“有必要的”。相反,中文维基5%的未翻译条目却应该被整改了。

在这里,我想为改进特色条目说出自己构思的原则,并在撤销特色条目里加入特别提醒字眼,希望大家讨论:

  1. 任何怀着丰富中文世界信息,加深中文与外文用户交流之心来编写条目的作者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读者的尊敬的,他们花费了很多私人时间,甚至金钱,为我们写好了这些可以免费读取的资料。读特色条目时不要想着去刁难作者,而是要想到去帮助他,而且尽可能去体会该条目的优秀之处,请保护好特色条目这样的美丽资源。
  2. 当你在特色条目里面发现有问题时,又或者你想扩充特色条目时,wikipedia:特色条目撤销远非是你第一应到的地方。请先尝试自己查找资料,联系编写人员,或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士,进一步广泛联系其他用户,与他们一起协商改进。
  3. 请谨慎提出“删除”,“削减”等建议。“地域性过强”“中立性有争议”“啰嗦”“不是什么什么的特色”这些理由是很能导致条目信息流失的,而这又有违维基的初衷。请记住,中文维基的宗旨是“海纳百川,包容乃大”。
  4. 宽怀待人有助于维基内和谐人文环境的建成。所有用户的一切言论及其言论自由都是应受到尊重的,而且他们在撤特时提出的批评和建议绝大部分是很好的,很有建设性的,请接受其正面的,有助改善条目内容的成分。但请注意。批评建议并不是撤销特色条目的论据。“要改进特色条目”,“中文维基讨论页不受重视,提出撤销对改进条目更有效”,这些并不应是撤销特色条目的动机,而是用特色条目去冒一次险。虚假信息,违反维基基本原则才是一个特色条目的致命伤。
  5. 如果你没有办法亲自作出改进,而原编写人员或专业人士又没能及时作出反应,条目的问题依旧,请采取最后的,也是最应谨慎的一步措施,就是到特色条目撤销处提名该条目,让用户投票讨论该条目的特色条目资格。

最后的话:热情是会衰退的。我真心地希望,现在这股撤特的热情快点过去,写特的热情快点来临。

dgg32 09:40 2007年3月31日 (UTC)dgg32

第四次动员令[编辑]

第四次动员令将在4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欢迎各位参加。

此次动员令与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领域条目为目的的小动员令。这次共举办6个主题的小动员令,翻译动员令生物动员令异国(寰宇)动员令体育、奥运动员令音乐动员令暗黑动员令,是些大家感兴趣,或维基条目贫乏,需要人编辑的领域,前5个由各维基人选出,最后1个由主持人决定。

第四次动员令要求参与者贡献5个条目,其中二个必须是推荐新条目,才算完成,详细规则请看这里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暂时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

加油啊,拿出内容专家的心来啊--陋室茶话献曝工具与关注 16:02 2007年3月31日 (UTC)

龚如心图片[编辑]

你好,Google的搜索结果是转载图片,而不能视作图片原出处。因此我在Image:Nina Wang.png描述页加了{{no source}},希望你能尽快提供具体图片来源,以便维基百科以合理使用原则转载。-- tonync (talk) 13:24 2007年4月4日 (UTC)

优良条目候选投票[编辑]

您好,我在优良条目候选提交的条目凯瑟琳·珍妮薇正在投票候选中,希望您能前往为该条目投票或评论,非常感谢!--PhiLiP 02:19 2007年4月11日 (UTC)

时局图》有关《南华早报》的描述[编辑]

看到你在《时局图》中提到:

《时局图》最早刊于1898年香港报纸南华早报

但众所周知,《南华早报》是1903年创刊的,所以那幅图不可能出现在五年前的未创刊报纸上吧? -- Kevinhksouth (Talk) 14:39 2007年4月11日 (UTC)

您好,我在同行评审内提出了星际旅行这个条目,目前我需要您宝贵的意见,希望您可以抽空关注一下。先表示感谢。--PhiLiP 08:55 2007年4月14日 (UTC)

文件删除请求:通知[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Xu Zhang Guo.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Wing 2007年4月20日 (五) 20:27 (UTC)[回复]

回应:段落翻译[编辑]

您好,指导不敢当。您那一句话的翻译应该是:

在出演電視節目的時候,曾經公開過兒啼時的一段插曲:自己在偷竊了東西之後,被父親生氣的將他打倒這件事。
至今依然覺得父親的力量很大,顯露出了“可能自己還無法超越父親”的感想。

我的中文有时不是很灵光,意义大约就是那样,请您参考看看。→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4月24日 (二) 11:21 (UTC)[回复]

喔,对了,忘记说了,最后括号内的那一句是这个电视节目的名称与播放日期,应该算是出处来源。→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4月24日 (二) 11:23 (UTC)[回复]

图像侵犯版权[编辑]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Black sesame filling rice ball 1.jpgImage:Black sesame filling rice ball 2.jpgImage:Eight materials dish 2.jpgImage:Meidera cake.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原因是该四张图片来自不开放版权的网站或不容许作商业或衍生用途的网站。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Hello World! 2007年4月25日 (三) 00:40 (UTC)[回复]

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7年4月25日,而这些图像已被快速删除。-Hello World! 2007年4月25日 (三) 11:25 (UTC)[回复]

我们正在讨论有关User:Eliot创建之条目[编辑]

鉴于此用户创建了极多没有参考来源的条目,我怀疑他可能悄悄的改缺了历史,现在我们于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页内讨论这个话题,欢迎你参与讨论。--Eno TALK 2007年5月4日 (五) 23:50 (UTC)[回复]

谢谢您在新条目候选投我一票[编辑]

其实我当初在写条目的时候,很犹豫到底要不要自荐为新条目。因为富冈渔港的历史不到50年,参考资料真的很少,也没办法从外语维基翻译过来,等于是从零开始。最后想想,已经很久没有台湾相关的条目被放到推荐新条目里了,还是厚著脸皮自己推荐了。谢谢你的一票,如果对我或条目有任何建议,欢迎你不吝提出,再次谢谢你的投票。 --vegafish - 蠢鱼 2007年5月10日 (四) 12:32 (UTC)[回复]

再次谢谢您替推荐新条目风城购物中心投的一票。 --vegafish - 蠢鱼 2007年5月15日 (二) 18:20 (UTC)[回复]

有关奖励提名问题[编辑]

不好意思打扰您一下,有关提名费勒姆编辑专家一事,有部份人士认为应该以内容专家更为适切,不知道阁下的意见是如何?因为您曾经对这项提名投下赞成票,所以到此叨扰请您关注。如果有意见欢迎就该项提名中的意见栏写下您宝贵的看法。如无异议,我想就尊重其他人意见改为内容专家的提名。如没意外,预定5月12日之前能做这项变动。→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5月10日 (四) 15:5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