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啦啦隊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啦啦隊效應,也稱為群體吸引力效應[1],這是一種認知偏誤。人們認為一個人在群體中時更具吸引力。這套理論得到了Drew Walker和Edward Vul(2013)和van Osch(2015)等人的研究支持。[2]

媒體

[編輯]

這套理論出自美國電視連續劇《老爸老媽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第4季第7集「Not a Father's Day」,該節目於2008年11月首播。劇中由尼爾·柏德烈·夏里斯Neil Patrick Harris)所飾演的巴尼·斯廷森Barney Stinson)向他的朋友們提出了一個概念:有一群女人最初看上很有吸引力,但是當細心檢查時,發現她們原有的吸引力消失了。期後,這個概念由另外一些角色泰德·莫斯比Ted Mosby)、羅賓·謝爾巴茨基(Robin Charles Scherbatsky, Jr.)和科比·斯馬得兒"Cobie" Smulders)再次提出。他們指出,巴尼的朋友同樣只在人群中有吸引力。 [3]

研究

[編輯]

2013年研究

[編輯]

在Walker和Vul(2013)的五項研究中,參與者在合照相片和個人相片中對男性和女性面部的吸引力進行了評估,並且照片的順序是隨機的。研究得出,合照相片得分較高,反映出人們在合照中的吸引力較高。

而對於只有男性、只有女性以及混合性別的人群研究,發現了無論大組別還是小組別,都會出現這種現象。並且四人和十六人的小組影響程度亦相同,這項研究從此得到了證實。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有可能因為參加研究的人更多地關注有魅力的人,而不是缺乏吸引力的人,同時亦反映出合照給人的印象更具吸引力。 [4]

2013年研究的解釋

[編輯]

德魯·沃克和愛德華·沃爾提出,這種效應是由以下三種認知現象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1. 人類視覺系統一般採納面部整體。
  2. 個人對平均值的偏見。
  3. 比較平均的面孔顯得更具吸引力,這可能由於「沒有吸引力的特質的襯托」。

當這三種現象結合在一起時,單個面孔在一組中看起來會更具吸引力,因為其他成員看起來更像是普通的面孔,它比成員的單個面孔更具吸引力。

2015年研究

[編輯]

van Osch等人於2015年的研究。確認了Walker和Vul的研究結果。

2015年研究的解釋

[編輯]

研究小組針對群體吸引力效應提供了兩種不同的解釋:

  1. 對小組裡有吸引力的成員選擇性注意
  2. 格式塔學派的原理。

他們認為選擇性注意更符合所得出的數據結果。

爭議

[編輯]

2015年對Walker和Vul的研究進行複製時未能顯示出對群體吸引力的任何顯着結果。研究小組假設,這可能是由於文化差異所造成的,因為是次複製研究是在日本進行。

參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啦啦隊效應. Beginneros. 互聯網. [2020-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6) (中文(繁體)). 
  2. ^ 合照比獨照好看. 中時電子報. 中國大陸: 中央社. 2013-11-18 [2020-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6) (中文). 
  3. ^ Hamblin, James. Cheerleader Effect: Why People Are More Beautiful in Groups. The Atlantic. 2013-11-04 [2015-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6). 
  4. ^ Jacky Hsieh. 當我們同在一起,變帥美無比. 泛科學. 互聯網. 2013-11-11 [2020-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6)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