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10月27日) |
美國社會屬於西方文化系統,在美國立國之前就已開始發展。它擁有自己獨特的社會文化特徵,如方言,音樂,藝術,社會習慣,美食,民俗等。今天的美利堅合眾國是一個民族和種族多元化的國家,整個歷史中都不斷有其他國家的人民移民美國[1]。它的主要早期的影響來自英國和愛爾蘭的移民。英國文化,由於英國的殖民和英語、法律體系和其他文化遺產的傳播,具有主導性的影響。其他重要的影響來自歐洲其他地區。
社會階級和職業
[編輯]儘管大多數美國人現在認為他們是中產階級,但是美國社會和美國文化更加細緻。社會階級,通常形容為教育程度、收入和職業聲望的結合,是美國最有影響的文化之一。在美國,幾乎所有的社會互動和消費者行為這些文化層面都指示一個人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位置。
不同種族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和價值觀都與不同階層有關係。例如,早期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凡伯倫注意到在社會階層頂級的人都會涉及揮霍休閒和炫耀性消費。中上階層的人群通常把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質當作基本的價值觀。在這個社會階層的人通常發言更加直接來表示權威性、知識性和信譽度。他們經常會涉及所謂的大眾奢侈消費,比如品牌店衣服。對於自然原料和有機食物的青睞和強烈的健康意識也是中上階層人群的顯著特徵。中產階級的人群普遍重視拓寬個人視野,尤其因為他們受教育程度較高,並且可以負擔較好的休閒和旅行。工人階級的人群會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所做的是「實際工作」而感到巨大自豪,並且他們聯繫緊密來防範經常的經濟不穩定性。工人階級的美國人和中上階層人士同樣要面對職業疏遠。與僱傭中上階層專業人士來概念化、監督管理和共享思想相比,許多美國人在工廠幾乎享受不到一點自主權和創造自由。所以,白領專業人士在很大程度上更滿意他們的工作。直到最近,處在收入階層中間的中產階級,需要面對上升的經濟不安全性,從而支持大多數工人階級的意見。
政治行為也受階級影響,比較富裕的人士會更加願意投票,並且教育程度和收入會影響一個人投票給民主黨或共和黨。收入同樣很大的影響健康衛生,收入比較高的人群會接觸更好的衛生保健設施,並且有較長的壽命、低嬰兒死亡率和較高的健康意識。
在美國,職業是社會階級的主要因素,並且緊密的聯繫到一個人的身份。在美國,平均一個人全職一周工作的時間為42.9小時,有30%的人一周工作都超過40小時。這應該得到注意,但是,在五級社會階層中的前兩層的人通常一周工作超過50小時。在2006年的前兩季,平均美國人一小時賺16.64美元。總體來說,相比同樣的發達後工業化國家,美國人的工作時間更長。相比丹麥的工作人士平均一年享受30天的假期,美國人平均一年只有16天的假期。在2000年,美國人平均一年工作1978個小時,比德國的平均工時超過500個小時,但是比捷克平均工時少100個小時。總的來說,美國是全世界產量最高的勞動力(總數量上,非每小時工作量),很大程度上因為相比其它的後工業化國家(除韓國之外),美國的工作人士工作時間更長。美國人普遍十分尊重工作和生產,忙碌並強度工作也被認為是獲得尊嚴的方式。
運動
[編輯]自19世紀末期,棒球被認為是美國的國民運動;橄欖球、籃球和冰球是美國領先的三個職業團體運動。大學生橄欖球和籃球也吸引了大批觀眾。現在,橄欖球通過各種方式,成為了美國最受歡迎的,觀眾最多的體育運動。拳擊和賽馬曾經是觀眾最多的個人運動,但是現在高爾夫球和賽車遮蓋了它們的光芒,尤其是全美汽車比賽協會。足球,雖然不是這個國家的領先職業運動,卻在年輕人和業餘愛好者中廣泛流行。網球和其它戶外運動也十分流行。
食物和衣服
[編輯]漢堡包在美國是十分著名的食物。由於美國廣大的大陸面積、相對的龐大人口(3億多的人口)和本土與移民帶來的大量影響,美國的食物非常多樣化。在家烹調的食物有很多類型,這取決於地區性和家族自己的文化遺傳。近來的移民趨向於吃與自己原本國家相似的食物和一些使其美國化的食物,比如中美融合食物和意大利與美國融合的食物到最後經常會出現,一個例子就是,越南菜、韓國菜和泰國菜。德國菜餚對美國菜餚才要有很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中西部的食物,在兩種菜餚中有許多標誌性的原料,如土豆,麵條,烤肉,燉湯和蛋糕或點心。食物如漢堡包、燉肉、烤火腿和熱狗都是源於德國食物的美國食物的例子。美國的不同地區都有自己的菜餚和烹飪方式。在路易斯安那州,舉個例子,法人後裔和克里奧爾式的烹飪十分著名。法人後裔和克里奧爾式的烹飪方式受法國人、阿卡迪亞人和海地人的烹飪方式影響,雖然他們自己的食物是原創的和獨特的。例子包括蒸小龍蝦、紅豆飯、海鮮或雞肉秋葵濃湯、什錦菜餚和香腸。受意大利、德國、匈牙利和中國影響,傳統的美國食物、加勒比海、墨西哥和希臘菜也在美國普通食物中傳播開來。這在來自美國中部的中產階級中十分普遍,比如,批薩店、家庭製作的批薩、辣墨西哥肉、紅辣椒雞、磨牛肉絲和德國式小香腸配泡菜都在一周中成為了正餐。
一件「夏威夷襯衫」,在夏威夷流行並在美國西部較為盛行。除了職業商務正裝之外,美國的服裝比較折衷或者主要以非正式形式出現。當美國各種各樣的文化淵源反映在其服裝方面,尤其是在最近的移民的服裝中,牛仔帽、靴子和皮革摩托車夾克都是明確的美國風格的標誌。在19世紀50年代,由商人李維﹒史特勞斯,一個移民到三藩市的德籍猶太人推動了作為工作服的牛仔褲的流行,並且在一個世紀之後被很多美國青少年接受。現在,每一塊大陸上,各種年齡和不同階層的人士都流行穿着牛仔褲。與總的大眾非正式着裝一起,牛仔褲可以認為是美國文化對全球時尚的最初貢獻。美國也同樣是許多領先品牌標誌總部的建設地,如拉夫﹒勞倫和卡爾文克﹒萊恩。品牌如阿貝克隆比﹒費奇和紅犀牛則迎合各種縫隙市場。
教育
[編輯]美國的教育主要由政府提供,由三級政府管理和資助: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上學接受教育是強制的並且初等和高等教育幾乎普遍於全世界(在美國之外稱為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
學生有權利選擇他們接受教育是在公立學校、私立學校還是家庭學校。在大多數公立和私立學校中,教育被分為三個等級:小學、初級中學(也經常被稱為初中)和高中。在這三級的幾乎所有的學校,孩子們因年齡劃分到不同的年級。在中學教育後,在美國普遍稱為的「學院」或「大學」是與小學和中學分隔開來的被管理的系統。
在2000年,從幼兒園到研究生院共有7660萬學生入學。在其中,70%的12歲到17歲的學生因為他們的年齡被判斷為在學術「軌道」上(在年級水平或年級水平之上登記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有520萬(10.4%)人在私立學校上學。在國家的成人人口中,超過85%完成了高中教育,27%的人得到了一個學士學位或者更高學歷。
語言
[編輯]在美國,主要但並不是官方的語言是美式英語。根據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超過97%的美國人可以說一口漂亮的英文,而且有81%的人在家只說英語。有將近3000萬以西班牙為母語的人也居住在美國。除了英語,有300種語言在美國被當地人使用,其中一些被原著民使用(大約150種現存語言),其他一些由各種移民引入。美國手語,主要被聾啞人所用,同樣也是本地語言。夏威夷語同樣也是美國的本國語言,因為它只在夏威夷州是當地語言。西班牙語是美國第二大通用語言,而且也是官方語言之一,並在美國被廣泛的使用。
在美國有四種主要的地方方言:東北、北美內陸和美國中西部地方方言。中西部口音(被認為是美國的「標準口音」,並與世界上說英語的其他地方的標準發音在某些方面相似)從原本的中部殖民地延伸到橫跨中西部至太平洋沿岸各州。
宗教
[編輯]歷史上,美國的宗教傳統一直被基督教主導。現在,約四分之三的美國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徒(46.5%)在基督教徒中占據了稍高比例。天主教會(27%)是最大的基督教派,因為新教分屬於不同的教派,包括活躍東北部的主流新教及活躍南部的福音派。在美國還有其它宗教存在,比如猶太教、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摩門教、新異教(最主要的是科學教、山度士等)和其它。大約23%的美國公民是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或無宗教信仰者。
聯邦政府是採取現世主義的制度,但對各宗教組織持包容及尊重的態度。美國經常被稱為政教分離的成功樣版,因為相較於其他國家,美國給予極廣大的宗教自由空間。
住房
[編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不久之後,美國人住在郊區的人數開始上升,城市周圍的人口密度比農村地區高,但是比城市地區低很多。這種遷移由很多因素促成,比如汽車、大片土地的可用性、更多更長的鋪面道路的便利性、城市中心暴力行為漸長(見白人逃亡)和住宅的廉價。這些新住宅一般都是一層或兩層高,並且屬於大片住宅的其中之一,都是經一個開放商開發。由此帶來的低密度開發被冠有「城市擴張」的蔑視標籤。但是,這個現象在變化,「白人逃亡」正在逆轉,許多雅皮士、中上階層人士和嬰兒潮時代的空巢人群回到城市中生活,通常住在託管公寓中,比如紐約下東區和芝加哥南環。這個結果被許多略微貧困,市中心平民區的居民取代。(見下層住宅高檔化)。接近國家中等價位的城市住房也一直在失去中收入人群,是指擁有80%到120%的都市中等家庭收入的人群。在這裡,比較富裕被經常認為是專業人士或者中上階層的中產階級,會去搜尋在獨有的郊區里更大的住房。這個趨勢很大原因是因為所謂的「中產階級壓力」,這使統計學上的中產階級和更有權力的中產階級產生了明顯的區別。但是在很多更貴的地區,比如加利福尼亞州,另外一種趨勢出現,更加富裕的中產階級代替本來的真正社會中產和經過轉換的前社會中產流入了中上階層的居民區。
由於更多的人因工作和娛樂遷移到城市,農村地區的人口一直在下降。這個農場大逃離從20世紀40年代就開始了,最近幾年只有不到2%的人居住在農場(儘管其他人住在鄉村並且上下班往返)。電力和電話,有些時候的電纜和網絡服務除了最偏遠的地區都有提供。而在城市地區,上到高中包括完成高中學業的學生只在暑假或者放學之後幫忙。
大約有一半的美國人現在居住在被人們稱為的郊區。郊區的基本家庭現在被認為是「美國夢」的一部分:一對結婚的夫婦帶着孩子們在郊區擁有一套房子。這個原型被大眾傳媒、宗教活動和政府政策強化,並且它建立在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基礎之上。在郊區居住的其中一個最大的不同是住房是被家庭所占有。許多郊區都被家庭住宅占滿,零售區、工業區並有些時候由公立學校隔離開來。但是,許多美國郊區正在把這些地區合併成更小的範圍,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搬來這些社區。
除了別墅之外,包括在郊區和小城鎮更多的公寓和連排別墅,最大的郊區居住的區別是各種不同郊區文化的密度和多樣性,並且零售店和製造業住宅與普通住宅混合。城市居民更加傾向於乘搭大眾交通,並且孩子們通過走路或者騎自行車上學而不是由家長開車接送。
兩性關係
[編輯]熱戀、同居和青少年性關係
[編輯]情侶通常通過宗教組織、工作、學校和朋友相識。「約會服務」,是一種服設計來幫助人們尋找另一半的服務,無論在網上還是網下都很流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在婚前同居或者同居替代結婚。2000年的人口調查報告顯示有970萬異性伴侶同居,並且大約有130萬同性伴侶同居。這些同居方式之前並沒有成為法律管制的重點,但是現在許多州都有同志伴侶章程和判例同居津貼規定為未結婚的情侶提供支持。
青少年性行為十分普遍,大多數美國人在他們十幾歲時開始有性關係。現在的數據顯示,一個人到了18歲,超過一半多一點的女性和幾乎三分之二的男性已經發生過性行為。超過一半的青少年有約會的性伴侶。危險的性行為在青少年之間蔓延,牽涉「任何有關於性交」的行為。在美國,青少年懷孕的幾率在1999年和2000年之間遞減了28%,從每1000人117人懷孕減少到每1000人84人懷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美國的計算,在2002年數據的基礎上,170個區域有84個都基於青少年生育率。
結婚與離婚
[編輯]婚姻法由各州獨立建立。同性結婚現在在馬薩諸塞州、愛荷華州、佛蒙特州、緬因州、新罕布什爾州合法,並且康乃狄克州、新澤西州、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華盛頓特區、華盛頓州和內華達州允許同性伴侶在民事聯姻和同居關係之下獲得大多數州級的結婚津貼。夏威夷州、馬里蘭州和科羅拉多州給同居關係伴侶提供一些津貼。紐約承認州外的同性婚姻但是並執行。在很多州,跨越州獲得在本州非法的婚姻關係是違法的。典型的婚禮包括一對情侶在他們的親屬和朋友面前,互相對對方宣示承諾,通常由一個宗教人士主持,比如牧師、神父或者拉比,這取決於這對情侶的信仰。在傳統的基督儀式上,新娘的父親要把新娘的手交給新郎。世俗的婚禮普遍由法官、治安法官或其它市政府官員主持。
離婚屬於州政府的職權,所以各州離婚法各有不同。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離婚配偶需要指稱另一方配偶有罪責或者罪惡,比如拋棄或者通姦。當夫妻只是簡單的相處不來,律師們會被迫製造無可爭議的離婚。無錯誤離婚革命在1969年的加利福尼亞州開始,南達科他州州是最後一個允許非錯誤離婚的州。在1985年,在「不可和解的差異」之上的非錯誤離婚在所有州可執行。但是,許多州最近要求在正式離婚之前有一個分居期。當孩子被涉及時,州的法律對孩子提供支持,有時提供贍養費。現在的成人離婚率是20年之前的2.5倍,是50年之前的4倍,40%-60%的首次結婚會最終以離婚收場。在第一個五年之內的可能性是20%,在第一個十年之內的可能性事33%,當孩子到16歲時可能有25%與繼父或繼母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美國今天的中等婚姻長度為11年,有90%的人會在庭外和解離婚。
性別角色
[編輯]自1970年以來,傳統的男性和女性角色日益被法律和社會挑戰。在今天,很多有職務會因為一個人的性別而限制。軍隊是一個明顯的例外,因為女性在法律上不會被推上前線指導作戰。但是,不對稱戰爭會讓女性指導作戰,但要提名。
大多數社會角色不被法律限制性別,雖然還有某些角色有文化約束。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工作場所,在2000年46.6%的勞動力來自女性,比1900年的18.3%有所上升。但是,大多數男性並沒有接管傳統的家庭操持者的角色,同樣的,很少男性會做傳統的女性工作,比如接待員或者護士(儘管在美國內戰之前,護士是一個傳統的男性角色)。
死亡儀式
[編輯]在美國,為所愛的人逝去在殯儀館守夜幾天是一個習俗。如果有敝蓋棺材弔唁,死者的屍體會設置成防腐,並且會被穿上得體的衣服。傳統的猶太人和穆斯林的儀式包括沐浴和非屍體防腐。朋友、親人和熟人都會從不同的地區聚集在一起,對死者表示最好的致敬。花會送到棺材處,有時悼詞、輓歌、個人軼事或者集體祈禱會進行敘述。另外,參與者會坐、站或者跪着靜靜的默哀或者祈禱。親吻已故人的前額在意大利裔美國人和其他人之間十分典型。通常都會向遺孀和鰥夫或者其他親人致意哀悼。
葬禮通常會立刻舉行或第二天舉行。葬禮儀式根據宗教和文化有不同的變化。美國天主教舉行葬禮儀式代表性地點是教堂,有時會採取追思彌撒曲的形式。猶太裔美國人通常在猶太教會堂或者廟宇舉行儀式。護棺者會把已故者的棺材運送到靈車上,然後一路上列隊送到最終長眠之處,通常是墓地。獨特的新奧爾良人的爵士葬禮在遊行中會有很多快樂的喧鬧的音樂。 奧本山公墓(建立在1831年)以美國第一個花園墓地為名。美國墓地的設計因他們的花園化設置而獨特。排排的墓穴會被草地覆蓋,並散布在樹和花之間。墓碑、陵墓、雕像或簡單的瓷板是個人墓穴的典型標誌。火葬在美國是另外一種普遍的慣,儘管很多宗教都對他嗤之以鼻。已故之人的骨灰會貯藏在骨灰瓮之中,可能會放到私人住宅里或者被埋葬。有時骨灰會撒到空中。骨灰揚灑是非正規儀式的一個環節,在自然景區(懸崖、湖泊或者山)舉行通產被死者青睞。
所謂的殯儀業在美國已經發展起來,替代了之前更正式的傳統儀式。在殯儀館流行之前,守喪會在普通的私人住宅里進行。通常,最尊貴的房間會為這個目的保留空置。
房間布置
[編輯]美國的家庭結構沒有特殊的家庭布置,可以稱為大眾盛行的標誌。
現在,美國的家庭布置反映了當代美國社會的多樣和動態文化。雖然在20世紀一段相當短的時期之內,大多數的家庭堅持核心家庭的概念(一對結婚的伴侶與一個親生孩子),現在單親家庭、無子伴侶和融合家庭組成了美國家庭的絕大多數。
另外一個變化是,年輕人離開家長家庭的年齡在不斷增長。傳統上,一個人超過「進大學年齡」還與父母住在一起會被否定地看待,但是現在孩子到25歲與父母住在一起並不是罕見的情況。這個趨勢主要歸因於不斷上升的生活費用早已超越過去幾十年的水平。所以,許多年輕人現在超過25歲還與父母保持很好的聯繫。這個話題在2005年登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面。
在25歲離家的習俗會是意大利裔和西班牙裔美國人的例外,而且在昂貴的城市房地產市場,比如紐約、加利福尼亞和火奴魯魯,月租金通常會超過1000美元。
單親家庭是指有一個成年人(多數是女性)和一個或多個小孩組成的家庭。在單親家庭,一個家長通常會在另一半微小或者無幫助的情況下獨立撫養孩子。這個家長是家庭唯一的養家糊口的人,所以這些家庭的經濟特別脆弱。他們的貧困性更高,而且這些家庭的孩子們更多會有教育方面的問題。
區域差異
[編輯]美國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體現在新英格蘭、中大西洋州、美國南部、美國中西部、美國西南部、美國西部和西北太平洋地區的歷史。美國大陸的西岸由加利福尼亞和俄勒岡州組成,華盛頓州有時也被指在西海岸,因為它有左傾的政治傾向和自由主義規範、社會習俗和價值觀的傾向。
在美國強烈的文化差異有一段很長的歷史,戰前的南方奴隸社會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在北方和南方地區不止社會方面,經濟關係也十分緊張,以至於最終南方地區宣布他們為獨立的國家,為美國聯邦國,以此引發了美國內戰。區域差異的一個例子是對待性討論的態度,通常在美國東北部地區性討論會限制較少,但是在美國南部地區被看做是一個禁忌。 在1989年由大衛哈克特費舍爾撰寫的《Albion’s Seed》(ISBN 0195069056)裡面,他對美國由四種截然不同的區域文化組成的理論提出了強有力的證據。這本書的焦點是,4組不列顛群島的人在17世紀到18世紀從英國和愛爾蘭移民到英美殖民地說表現的習俗。費舍爾的理論是,這些族群的文化和習俗是會持續的,儘管隨着時間會有一些改變,這為美國四種現代地域文化打下了基礎。
根據費舍爾,美國文化的基礎是由來自大不列顛四個不同地區的大量移民促成的四種不同社會宗教文化奠定的。新英格蘭的最早定居時期是1629年到1640年之間,當大多來自東英格蘭的清教徒到那裡定居,組成了新英格蘭的地區文化。下一個大量移民是英格蘭南部的移民者,愛爾蘭和蘇格蘭的本土員工在1640年到1675年之間移民到切薩皮克灣。這促成了美國南部文化的發展。接着,在1675年和1725年之間,上萬的愛爾蘭人、英格蘭人和德國教徒,受威廉指引,在德拉瓦谷大都會區定居。這個定居促成了今天「德美」文化的行程,儘管,根據費舍爾,這事實上只是美國的區域文化,即使現在已經包圍了美國大部分,從大西洋中部到大西洋沿岸。最後,在1717年和1775年之間,愛爾蘭、蘇格蘭和英格蘭定居者從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邊境之地移民到阿帕拉契亞。他們組成了美國上南方地區文化,隨後傳播到西部,比如西德克薩斯和美國西南部的一些區域。
在他的書中,費舍爾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觀點。他暗示,美國不是一個由一個普遍文化和三個或更多的附屬文化組成的國家。他斷定這個國家只是由地區文化組成的,並且這種理解可以幫助理解很多現代的美國生活。費舍爾也提出了一個觀點是,地區文化發展的起源不只是定居者來自什麼地方,而且何時來到。費舍爾認為在不同時期的階段,很多人會有不同的信仰、恐懼、希望和偏見,並且不同的定居族群把他們的思想帶到新世界,他們或多或少在美國冷凍了一段時間,但最終都改變了他們來自的地方。
參考資料
[編輯]- ^ Thompson, William; Joseph Hickey. Society in Focus. Boston, MA: Pearson. 2005. ISBN 0-205-4136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