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霧山城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Former good article霧山城曾屬優良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5年3月23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6年12月31日優良條目重審撤銷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4年8月3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優良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日本專題 (獲評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日本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日本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霧山城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提名人:AT 2015年3月16日 (一) 18:38 (UTC)[回覆]

    投票期:2015年3月16日 (一) 18:38 (UTC) 至 2015年3月23日 (一) 18:38 (UTC)
    8支持,0反對,入選。--219.129.203.146留言2015年3月24日 (二) 00:35 (UTC)[回覆]

    優良條目重審[編輯]

    霧山城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文物古蹟,提名人:摩卡·賀昇 2016年12月24日 (六) 05:47 (UTC)[回覆]
    投票期:2016年12月24日 (六) 05:47 (UTC) 至 2016年12月31日 (六) 05:47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完全相同內容的日文版本都不屬優良條目。前期歷史詳情不盡,更以列點列出北畠氏9代省去內容及排版,理應重新編寫。「現況」一文包括明治時代的事情,沒有按序寫好。—摩卡·賀昇 2016年12月24日 (六) 05:47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如上所說,日文版是否優良無直接關係。前期歷史由初代開始寫起,怎樣不詳盡?列點列出北畠氏9代並沒有省去內容和排板,接連段落均是按照其來描述。明治那處請您先看清楚句子結構再發言。綜合來說,條目內容全面,參考充足,符合GA資格。—AT 2016年12月24日 (六) 07:03 (UTC)[回覆]
    (:)回應:明顯北畠氏9代列點放在內文而沒有區分出來,排版頗為混亂,完全非優良條目應有的水平。重申,如內容及排版不加以改善,中文版實與日文版一樣難以作為優良條目。--摩卡·賀昇 2016年12月24日 (六) 13:54 (UTC)[回覆]
    閣下的排板混亂在我看來是井井有條。留待社群判斷。—AT 2016年12月24日 (六) 13:58 (UTC)[回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文章內容破碎,充斥日化中文,如最終在織田信長的攻勢下才陷落。直接說最終被織田信長攻陷不是更好?我看原文是繁體,感覺香港的普教中應該要更落實,這不是翻譯問題造成,而是香港人的寫作水平要提升。--貝塔洛曼留言2016年12月24日 (六) 21:15 (UTC)[回覆]
    (~)補充:由於條目的文法不通,看起來主編也無意改進,條目明顯也不符合資格,個人認為應予撤銷。話說連事實都無法接受,還糾結用詞,就算了吧。--貝塔洛曼留言2016年12月25日 (日) 20:40 (UTC)[回覆]
    • (:)回應懂字的自己看搜尋結果,沒有正規文章(例如:報章、論文及課文)使用,只有網誌、網故等使用。當中甚至包括加入「攻勢下,才」轉換了主語的句子。--摩卡·賀昇 2016年12月26日 (一) 04:38 (UTC)[回覆]
    • 原來,唯一一篇報導是娛樂專欄;書本只有三本,兩本是「形容人的情感」而不含物理意思,一本是「態度上的轉變」。書本在「攻勢」為「氣勢」的用法上正確,惟為閣下使用時則不太正確。--摩卡·賀昇 2016年12月26日 (一) 06:00 (UTC)[回覆]
    雖然我不清楚您的理論,但是在您看來應該要怎樣改,請直接說明。—AT 2016年12月27日 (二) 06:36 (UTC)[回覆]
    要修改沒有問題的內容當然是不可能的,我懂。—AT 2016年12月27日 (二) 18:27 (UTC)[回覆]
    我看到的是某人幻想出來的所謂問題。參與維基多年,總算見識了什麼是惡意重審,長知識了。—AT 2016年12月28日 (三) 06:17 (UTC)[回覆]
    • (!)意見User:Howard61313是國際關係專題組的領導幹部吧。怎麼審外交審到這邊來?
    1. 我的意思是說,「最終在織田信長的攻勢下才陷落」。這句是日化中文無誤,陷落是日文漢字,中文應該要用淪陷。日本的城堡和中國的城池意義上不同,主要由天守閣搭建,城堡淪陷時城主是要自刎自殺的,表示死的恥辱不投降。中國的城池只要守將戰死,戰鬥大概就結束了。所以淪陷更好體現了中方的歷史觀,用什麼陷落那是日本的。
    2. 有人說查谷歌,大家都在用就會理解,這個有問題。比如新聞媒體常用暴走,你能說暴走是漢語麼?為什麼寧可捨棄暴怒、怒法衝冠或震怒、震驚呢。這一觀點明顯地反映了親日立場不說。
    3. 主編是香港人沒錯吧。2014年仍然有五成不到會說普通話。香港人從小學讀的不是純正漢語,甚至把普通話當外語來學(普教中還沒落實),很多香港人說不好普通話是公認的事實。不信可以去看《危城》,這部片在中國大陸上映要重新配音,因為讓港人說普通話會影響票房。
    4. 至於什麼以地域評價主編的文字,這話也有根據。我想,這裡的人應該不知道中港矛盾。香港那些本土派、港獨派或親英勢力,就很喜歡用不是中文的中文,以粵語讀寫中文,然後也不做改變。這點去看香港的網上報章就知道了,有些不是漢語的文法香港人把它視為本土價值[1],想達成中港區隔的目的。--貝塔洛曼留言2016年12月25日 (日) 20:48 (UTC)[回覆]


    1. 讓新華字典說說陷落到底是否中文。另外,日本武士不自刎,要做也是切腹。也就是您根本的理解也有問題
    2. 那是因為用詞更貼切吧。本來,從日文逆輸入變成中文的詞語就很多,您又是親日?親日又怎麼樣?
    3. 挑評我個人甚至香港人的言論也來了。在您看來香港人都不用寫條目吧?這樣的歧視言論可能已構成違反文明、禮儀、不要人身攻擊等多項方針指引,請您自重。
    4. 開玩笑也有個限度。您既然知道中港矛盾,就不要將一些主觀因素當成客觀因素來說,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您的觀點。

    AT 2016年12月25日 (日) 20:07 (UTC)[回覆]

    • (:)回應@Beta Lohman謝謝閣下關心,我涉獵的領域不只國際關係、還有軍事史、都市交通等等,而我今天在這也不是審核,而是路過發表一下個人拙見。以下逐點回應:
    1. 陷落不只是日文漢字,中文也有此用法,例如1975年越南人民軍接收西貢,中文裡的稱呼不只「西貢解放」,更有包括「西貢陷落」(這在加拿大中文媒體和台灣書籍上都出現過,確實是存在於中文裡面)
    2. 暴走一詞,香港我不清楚,但在台灣已成為用語(平常溝通的國語)的一部分,所以,要說這詞在中文不通也不太對,這單純是對日文化交流的結果,不是親不親日的問題。至於用暴走而不用暴怒、怒髮衝冠,在我看來不過是單純的工具選擇,不涉及立場。舉個例子,就像我今天有刀叉吃牛肉,就不會同時用筷子。別人也不能因為這樣,就判斷我喜歡刀叉而討厭筷子吧。
      如果閣下仍然認為暴走在自己使用的漢語裡不是習慣,那麼將之視同繁簡地區用詞差異處理亦可。
    3. 剩下幾點,由於是就香港習慣進行的討論,所以身為非當地人的我就不冒充內行人了。

    以上,敬祝編安。-—Howard61313留言2016年12月25日 (日) 21:05 (UTC)[回覆]

    他言下之意就是中國大陸的中文才是中文,其他不是。看他連新聞媒體用語也說成不是漢語就知道大家的想法差異有多大。—AT 2016年12月25日 (日) 21:15 (UTC)[回覆]
    • (!)意見,另外恕我直白,由同一人同一時間重審我主編的兩篇條目,不難令人想像是源於我曾經重審多篇條目招致其不滿(更可能是該位用戶首次重審條目,無確證純推測),不過也沒有關係,如果可以讓他或其他人更積極評核「真正有問題」的條目的話,犧牲也沒有問題。不過,既然有用戶疑似針對本人主編條目,我也無謂再自討苦吃,兩篇重審皆過的話,今後將不再提名主編條目參與任何條目評選(DYK、GA、FA etc),直至制度改善為止,但是還是很歡迎提出有助改善條目的意見,謝謝。—AT 2016年12月25日 (日) 21:15 (UTC)[回覆]
    • AT君不必如此,同行評審本來就需要大量專業客群來維持,但中文維基百科明顯無此優勢。所以即使我們提交醫學條目的評選常常收到一些粗劣意見,但我們也只能選擇尊重。如果對於制度有所想法,閣下身為管理員,應當有權力和方法進行改善。還是期待閣下能讓我們看到好作品---Koala0090留言2016年12月26日 (一) 02:32 (UTC)[回覆]
    • 如果可以的話,我也不想做到這地步。老實說,我很早便有廢除優特製度的念頭,但看來社群的傾向是存續多於廢除。條目我會繼續寫,意見我也會聽,但是拿去評選讓針對我的人繼續批判的話,實在做不到。看到下方我提出重審便已有人打對台,我也只好笑了。—AT 2016年12月26日 (一) 03:15 (UTC)[回覆]
    • 本人也是香港人,但最近有「急症室加價少人生病」的想法後,又有「以不提名主編條目參與評選威脅令條目質素提升」,完全沒有合理性。不明白為什麼要降低要求,為挽留個別人士。自欺欺人,毫無理性。--摩卡·賀昇 2016年12月27日 (二) 04:05 (UTC)[回覆]
    合理的意見當然會聽,但是對人不對事的做法不能苟同,比這條差的GA極多,請以同一標準審視所有條目,而不是一次過提名本人主編的兩篇條目,然後還強調自己是持平,說服力欠奉。—AT 2016年12月27日 (二) 06:32 (UTC)[回覆]
    借用某維基人的說法,看到您的留言我只能呵呵了。誣衊也有個限度啊,這樣的針對教人心寒。—AT 2016年12月27日 (二) 18:26 (UTC)[回覆]
    至於你個人離開與否,本人都會抱歡迎的態度。--摩卡·賀昇 2016年12月28日 (三) 11:12 (UTC)[回覆]
    真的是對事不對人那就最好不過。期待您重審其他優特,釋除我的疑慮。—AT 2016年12月28日 (三) 13:53 (UTC)[回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
    • 城池建於多氣盆地以西,高約560米,比高為240米的山頂上。比高為240米?
    • 在通往多氣,始於津市美杉町丹生俁的杉峠和松阪市飯高町赤桶的章路越的隘口處設有砦。在通往多氣,始於,始於,讀起來很彆扭。
    • 到處也是舊式建築[6]。也是?
    • 其後文明16年4月。其後在文明16年
    • 以「北畠氏館跡庭園」之名獲指指定為日本名勝及史跡。
    • 市町村合併前,美杉村教育委員會曾經在1996年至2005年在北畠氏館跡(多氣御所)進行考古工作。兩個在,可改為於xx至xx年期間。
    • 台狀地的外形則不規則,在西南邊可以看見規模細小的土壘[4]。
    • 館跡範圍存在土壘和護城河。範圍存在?
    • 在日本史上仍然屬於相當古舊的[30]。
    • 避免使用的字詞:如足以容納,長達240年,就此告終,才陷落,然而。就算這些觀點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但引導讀者去贊同編者的觀點還是不適當的,並且在多數情況下去掉這些介詞不會影響句子的通順。如果其陳述情況是足夠特別(例如打破世界紀錄)編者應附上參考來源。
    • 關聯性修飾,有時編者為了補充主題A的特性而導入與其有關連的B,例如寫成「與B有關聯的A」或「附屬於B的A」。這些表達手法缺乏了解釋兩者有關連的因果關係或形式,導致不認識其主題的讀者產生更大的疑惑。編者不應該期望讀者會立刻點進條目B去理解這個關聯性修飾的含意,而是修改描述A的句子,更深一層解釋兩者有關連的原因或提供證據。如城跡現在作為多氣北畠氏城館跡的一部分獲指定為日本史跡[3]。--王家林留言2016年12月29日 (四) 14:17 (UTC)[回覆]

    2支持,3反對:未達標準--Z7504留言2016年12月31日 (六) 11:0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