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時間單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時間單位是測量時間所用的基本單位,是任何特定的時間間隔,用作測量或表達持續時間的標準方式。從大到小排列分別為千年世紀年代季度星期時辰小時福建廣東地區用法)、毫秒(ms)、微秒(µs)、納秒(ns)、皮秒(ps)、飛秒(fs)、阿秒(as)、仄秒(zs)、么秒(ys)。

這些單元彼此之間沒有一致的關係,需要插入。例如,一年不能分為 12 個 28 天的月份,因為 12 乘以 28 等於 336,遠低於 365。公曆中定義的年份為 365.2425 天,必須使用閏日閏秒進行調整。因此,出於科學目的,這些單位現在都被定義為的倍數。基於秒數量級的時間單位包括微秒毫秒

歷史

[編輯]

大多數歷史社會使用的自然計時單位是日、太陽年和陰曆。這些曆法包括蘇美爾歷、埃及曆、中國曆、巴比倫歷、古雅典歷、佛曆、印度歷、伊斯蘭教曆、冰島歷、瑪雅歷和法國共和曆。

現代曆法起源於羅馬曆,後來演變為儒略曆,然後演變為格里曆,也就是公曆。


列表

[編輯]
時間尺度
單位 時間長度 備註
普朗克時間 5.39 x 10−44 s 光在真空傳播一個普朗克長度所需的時間。理論上為時間最小可測量量。
虧秒 10-30s
柔秒 10-27s
么秒 10−24s
仄秒 10-21s 科學家測量出史上最短時間單位:247仄秒,一個光粒子穿過一個氫分子所需要的時間。1秒對它來說像是億萬年
阿秒 10−18 s 目前可測量的最短時間;原子外場電子的運動特徵時間。
飛秒 10−15 s 超快脈衝激光的脈寬;可見光的光周期;分子振動周期。
皮秒 10−12 s 分子轉動周期。
納秒 10−9 s 分子熒光輻射時間。
微秒 10−6 s
毫秒 10−3 s
1 s 國際單位制時間單位;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躍遷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
60 s
5分 中國福建、廣東等地用法
15分
小時 60分
時辰 2小時 中國古代1時辰合今2小時
、日 24小時
、星期 7天
10天 中國古代10天稱1旬
28–31天
3(個)月 1年分四季
12(個)月 一年為 365.2425 天;亦稱「歲」、「載」、「晉」、「稔」
平年 365天 52個星期1天
閏年 366天 52個星期2天,四年一次閏年
年代 10年 亦稱「秩」
12年
30年 《說文》:「三十年為一世。」
甲子 60年
世紀 100年
千紀、千年 1000年
小於期 地質年代,國際地層委員會(ICS)不使用
數百萬年 地質年代
數千萬年 地質年代
數千萬至數億年 地質年代
數億年 地質年代
大於5億年 地質年代

其他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