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梵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梵住梵语चत्वारि ब्रह्मविहाराःcatvāri brahmavihārāḥ巴利语cattāri brahmavihārā),又译四梵行,佛教名词,即是修行与实践慈、悲、喜、舍四种心境[1]。源自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后为佛教所沿用。佛教究竟修行者需将这四种心境扩展至无边无际,因此又称为四无量心四无量观

修行四梵住时,以慈心观为入门,也可以慈心观来统摄四梵住。

释义[编辑]

四梵住最初起源于古印度宗教,婆罗门教相信,保持这四种心态,将可投生梵天,与大梵天同住。释迦牟尼以此来教导弟子,希望弟子都能以这四种心态来修行[2][3]

  • ,意谓对一切众生保持亲切,犹如自己亲人。
  • ,又称拔苦,希望能帮助众生解脱痛苦。
  • ,又称禅悦,是一种平静而且愉悦的心态。
  • ,则是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断我见我所我执

四无量心起源自无量心三昧,释迦牟尼佛以无量(巴利文 appamāṇa,梵文 apramāṇa)来形容四梵住,在观想中,将四梵住的心态,扩展至一切众生身上[4]

四无量心通于有漏与无漏,与七觉支合并修行,可达于解脱[5]天台智者认为,四无量心可对应四禅定的境界。悲无量心,对应于初禅。喜无量心,对应于二禅。慈无量心,对应于三禅。至四禅时,则应采取舍无量心[6]

念诵四无量心[编辑]

  • 愿一切有情具乐及乐因,是慈无量。
  • 愿一切有情离苦及苦因,是悲无量。
  • 愿一切有情不离无苦之乐,是喜无量。
  • 愿一切有情远离爱恶亲疏,住平等舍,是舍无量。

注释[编辑]

  1. ^ 集异门论》:“梵住云何?答:谓四无量,何等为四?谓:慈、悲、喜、舍。如世尊为吠那补梨婆罗门说:‘梵志当知!若时,我于四无量中,随为一无量故行,尔时,我为梵住而行;若时,我于四无量中,随为一无量故住,或坐、或卧,尔时,我为梵住而住,或坐、或卧。’如是,四无量中,随于一无量,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梵住。”
  2. ^ 《杂阿含经》卷10〈264经〉:“我自忆宿命,长夜修福,得诸胜妙可爱果报之事。曾于七年中,修习慈心,经七劫成坏,不还此世。七劫坏时生光音天,七劫成时还生梵世,空宫殿中作大梵王,无胜、无上,领千世界。”
  3. ^ 《中阿含经》卷2〈中阿含七法品七日经第八〉:“所以者何?比丘!昔有大师名曰善眼,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舍离欲爱,得如意足。善眼大师有无量百千弟子,善眼大师为诸弟子说梵世法,若善眼大师为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终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火*佥]摩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乐天,或生他化乐天。若善眼大师为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设有具足奉行法者,彼修四梵室,舍离于欲,彼命终已,得生梵天。彼时善眼大师而作是念:‘我不应与弟子等同俱至后世共生一处,我今宁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终得生晃昱天中。’彼时善眼大师则于后时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终得生晃昱天中。善眼大师及诸弟子学道不虚,得大果报。诸比丘!于意云何?昔善眼大师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舍离欲爱,得如意足者,汝谓异人耶?莫作斯念,当知即是我也。我于尔时名善眼大师,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
  4. ^ 《杂阿含经》卷21〈567经〉:“尊者那伽达多告质多罗长者:‘有无量心三昧,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此世尊所说。’……长者答言:‘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普缘,一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充满诸方一切世间普缘住,是名无量三昧。’”
  5. ^ 《杂阿含经》卷27〈744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修习慈心,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习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6.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6:“初禅以觉、观为主,深识欲界众生苦恼之相,此处修悲则易。二禅内有大喜,处修喜无量则易。三禅内有遍身之乐,此处修慈则易。四禅妙舍庄严,处修舍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