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罢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6年中华航空空服员罢工事件

罢工行动,简称罢工,是工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集体拒绝工作的行为。在以集体劳动为重的工作行业,如工厂煤矿等,罢工往往能够迅速得到雇主、政府和公众的迅速注意,从而工人所提出的要求就更可能获得保证。在西方国家,罢工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工业革命发生期间产生了关键的作用,成功迫使了政府修改政策、甚至倒台。

罢工并非现代工业社会所创的概念,虽然说大量招工在古代较不多见,但是在文明建立起来的时候,罢工就开始存在了。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三世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在位期间,皇家墓园的工人就因为粮饷不够而发起了罢工,这是一般历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第一场罢工,显示着工人阶级首次获得重视。本次事件在纸莎草纸上有详细的历史记载,保藏于意大利都灵市埃及博物馆[1]

种类

[编辑]

大多数现代罢工由工会发起,主要目的是反对雇主所提出的政策。非工会组织的罢工可能是因为工会并不认同罢工策略,也可能是因为工人根本没有联合组织。很多国家都没有保障无组织罢工的法律权利。也有国家规定罢工必须经过工会正式投票表态,才能得以合法地进行;英国是其中一例。

在一个城市、地区或国家中的绝大多数工人参与的罢工称为总罢工

罢工的工人群众可能会聚集在工作场所外面,劝说其他同僚参与罢工,或尝试阻止雇主与客户的交易来往。零售或服务行业的罢工称为“罢市”。另一种罢工方式是工人留守在工作场所内,但拒绝工作或拒绝离开。

也有罢工工人会以只完成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以示抗议,此方式称为“怠工”或“按章工作”。例如,工人可能会格外严格地执行所有安全守则,从而减低工作效率;又或者拒绝超时工作。这些罢工方式在部分国家像极权国家的苏联是被劳工法律明确禁止的。[来源请求]

美国劳动法中的司法管辖权罢工是指一致拒绝工会维护其成员享有特定工作职责的权利,并抗议有争议的工作分配给另一个工会的成员或无组织的工人。

学校内,学生集体拒绝上课的行为称为“罢课”,教师集体拒绝教课则称为“罢教”。

罢工工人可能都属于同一个劳工组织、同一个雇主、单一个工作单位;也可以是整个行业、城市甚至国家的工人进行集体罢工,有的罢工会与学生罢课一起进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同情罢工是大罢工的一种小规模形式,在该罢工中,一组工人拒绝越过另一条工人建立的纠察队,以支持罢工工人。 由于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的决定允许雇主为特定行业建立单独的或“保留的”大门,同情罢工一旦成为美国建筑业的规范,就变得更加困难。 次要抵制,要求工会在除为其纠察的雇主保留的门以外的任何门口建立纠察线。 同情罢工可以由工会作为一个组织进行,也可以由个别工会成员选择不越过纠察线进行。

也有员工集体请病假,来表示抗议的罢工方式。而所谓“绝眠罢工”指工人持续工作不睡觉,以至体力渐消而无法工作。

法律限制

[编辑]

部分国家明确禁止所有公共事业的员工参与罢工。美国的《铁路劳工法案》明确限制了航空铁路业员工可以合法进行罢工的场合。美国的《国家劳资关系法案》则容许罢工,但也禁止了某些罢工可导致国家危机的行业,如公共运输工人及公务员。

中国宪法中过去规定的公民权利包括罢工自由,1982年宪法取消了这个规定,但也没有明文禁止工人罢工。某些国家及地区,如墨西哥,罢工虽不违法,但会受到政府或雇主的严密监察,根据香港政府的雇佣条例实务守则,雇主可以将雇员参与未得到雇主许可下进行的罢工视为表现不达标或者违反不合理命令,亦可构成合理解雇的原因。

案例

[编辑]

美国案例

[编辑]
1934年的美国明尼苏达州,手持铁通的罢工工人与警察于街头发生武力冲突

2005年12月20日,美国纽约公交系统工会属下3万4千多名员工在与市政府雇佣合同谈判破裂后开始大罢工。[2]数以百万计的纽约市民冒着严寒步行上班。[3]12月22日,在受到当局“逮捕工会领导人”的威胁后,纽约交通工人工会领导人投票决定结束长达三天的交通大罢工。[4]

台湾案例

[编辑]

遵循中华民国工会法劳资争议处理法规定的合法罢工(争议行为),需先成立工会,而现役军人与国防部所属及依法监督之军火工业员工则限制不得成立工会,各级政府机关及公立学校公务人员亦有所限制,唯教师经争取后已可成立工会。

工会提出劳资争议调解程序无效后才能进行罢工投票,罢工投票需透过直接、无记名方式进行投票,经全体会员过半数之同意后方得宣告罢工。但对于教师、国防部及其所属机关劳工、学校劳工,则另规定不得罢工,而对于水、电、瓦斯、医院、银行等影响大众生命安全、国家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之事业劳工,罢工权亦有所限制。

但由于上述多项限制、许多工会由资方所掌握形同虚设、分红体制导致无法成立工会、法律对劳工之保护不足,积极参与工运之劳工往往在事后遭公司冷落甚至解雇,以及劳工本身参与意愿不足等原因,一般认为在台湾合法罢工的难度相当高。

法国案例

[编辑]

法国2023年发起5波罢工,表达于对于马克宏政府年金改革的不满。[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François Daumas:Ägyptische Kultur im Zeitalter der Pharaonen,德国慕尼黑:Knaur Verlag,1969年,309页
  2. ^ 纽约公交系统圣诞前夕大罢工. 2005-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3). 
  3. ^ 纽约市公交大罢工进入第二天. [2005-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03). 
  4. ^ 纽约市公交大罢工结束. [2005-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5). 
  5. ^ 法國罷工危機延燒 交通大亂. Yahoo Finance. 2023-02-16 [2023-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4) (中文(台湾)).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