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兩側對稱動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兩側對稱動物
化石時期:600–0 Ma[1]
埃迪卡拉紀至現代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亞界: 真後生動物亞界 Eumetazoa
演化支 副同源異形基因動物 ParaHoxozoa
演化支 兩側對稱動物 Bilateria
演化支

兩側對稱動物(學名:Bilateria),又名左右對稱動物, 在舊時的分類體系中與輻射對稱動物(Radiata)共同組成真後生動物(Eumetazoa),輻射對稱動物被認為是早期研究人員的錯誤歸類而被棄用。[2]

解剖學構造

[編輯]

兩側對稱動物的身體由三層胚層發育而來,即擁有中胚層。三胚層是由兩胚層演化而來的。故兩側對稱動物比輻射對稱動物進步。

顧名思義在體形上它們呈兩側對稱。在軀幹前段開始形成腦部(Cephalisation)。某些軟體種類環狀肌肉(收縮會導致該處軀幹收窄)在外,縱行肌(收縮導致該處軀幹復原)在內。它們大部分具有長的腸臟和血液系統。在表皮(Epidermis)和腸之間有體腔(Coelom),它對內部會填充體液,形成靜水壓保持其形態。若果存在血液系統,則動物的排泄會通過原腎後腎完成。

它們有三種卵裂方式:螺旋(原口動物Protostomia),輻射(後口動物Deuterostomia)和兩側對稱(原口動物,後口動物)。[2]

演化

[編輯]
聚胞動物

領鞭毛蟲

後生動物

多孔動物門

真後生動物

櫛水母

副同源異形基因動物

扁盤動物門

浮浪幼蟲樣動物

刺胞動物門

兩側對稱動物

異無腔動物

腎管動物
後口動物

脊索動物

棘皮動物

原口動物

蛻皮動物

螺旋動物

610 mya
650 mya
680 mya
760 mya
950 mya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Martin, M. W.; Grazhdankin, D. V; Bowring, S. A; Evans, D. A; Fedonkin, M. A; Kirschvink, J. L. Age of Neoproterozoic bilatarian [sic] body and trace fossils, White Sea, Russia: implications for metazoan evolution. Science. 5 May 2000, 288 (5467): 841–5. Bibcode:2000Sci...288..841M. PMID 10797002. doi:10.1126/science.288.5467.841. 
  2. ^ 2.0 2.1 Jaume Baguñà and Marta Riutort, 2004. The dawn of bilaterian animals: the case of acoelomorph flatworms, Bioessays 26 (10): 1046-1057 Oct 200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