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瑪莎·努斯鮑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瑪莎·C·努斯鮑姆
瑪莎·C·努斯鮑姆,2010年
出生Martha Craven
(1947-05-06) 1947年5月6日77歲)
 美國紐約市
教育程度維斯理學院
紐約大學 (文學學士)
哈佛大學 (文學碩士哲學博士)
機構
知名作品
  • The Fragility of Goodness (1986年)
  • Sex and Social Justice (1998年)
  • Hiding from Humanity (2004年)
  • From Disgust to Humanity (2010年)
配偶艾倫·努斯鮑姆英語Alan Nussbaum
1969年結婚—1987年離婚)
獎項
學派
主要領域
著名思想
能力方法英語capabilities approach
博士導師G·E·L·歐文英語G. E. L. Owen

瑪莎·C·努斯鮑姆(英語:Martha C. Nussbaum/ˈnʊsbɔːm/;1947年),美國著名哲學家芝加哥大學哲學系與法學院的厄恩斯特·弗羅因德(Ernst Freund)法學倫理學傑出貢獻教授,美國文理科學院英國國家學術院芬蘭國家學術院英語Academy_of_Finland院士。努斯鮑姆以其在政治道德哲學古希臘羅馬哲學、女性主義哲學等方面的工作而聞名,尤其是她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能力方法英語capabilities_approach(Capabilities Approach)上影響深遠的合作。她是2022年巴爾贊獎、2021年郝爾拜獎、2018年博古睿獎、2016年京都獎和2012年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得主,擁有六十餘所院校的榮譽學位。

生平

[編輯]

1947年出生於美國紐約[3]。她中學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州布林莫爾的私立女校鮑德溫學校英語The_Baldwin_School,畢業後考入七姐妹學院之一的衛斯理學院[3][4]。但努斯鮑姆發覺衛斯理學院「情感上和社交上都很沉悶」,並在大學二年級後轉入紐約大學學習戲劇古典學[3]。在紐約大學就讀期間,努斯鮑姆與後來的丈夫艾倫·努斯鮑姆英語Alan Nussbaum相遇。畢業後,二人共同前往哈佛大學深造[3][4]。努斯鮑姆在哈佛大學不幸遭遇了諸多性別歧視與性騷擾[3][4]。她的興趣也逐漸轉向哲學。[4]最終,她於1975年以古典語文學博士從哈佛大學畢業,並留校任教[5]。努斯鮑姆是第一位入選聲名顯赫的哈佛學會的女性[4],並因此遭到了騷擾[3]

努斯鮑姆最終沒能在哈佛大學獲得終身教職。據本人後來回憶,部分原因是一些人「對我這個非常直言不諱的女人惡毒的厭惡」[4]。1983年離開哈佛大學後,努斯鮑姆先在衛斯理學院訪問了一年,隨後前往布朗大學任教[5]。1985年,努斯鮑姆在布朗升任哲學、古典學與比較文學的正教授[5]。1987年,她與艾倫離婚[3]。1987年至1993年,她在聯合國大學世界經濟發展研究所擔任研究顧問[6]。1989年,努斯鮑姆獲得布朗大學的校級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榮譽[5]。自1995年起,她正式開始在芝加哥大學工作[5]。在受聘於該校的法學院和哲學系的同時,她也在古典學系、政治學系、神學院、南亞研究委員會任職[5][6]

努斯鮑姆是美國哲學協會中部分會1999至2000年度的主席[6]。她還擁有包括威廉士學院多倫多大學愛丁堡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巴黎高等師範學院魯汶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喬治城大學埃默里大學等六十餘所院校的榮譽學位[6]

主要著作

[編輯]
  • Hiding from humanity disgust, shame, and the law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 《逃避人性︰噁心、羞恥與法律》, 方佳俊譯,商周出版,2007
  • The Fragility of Goodness: Luck and Ethics in Greek Tragedy and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Updated Edition 2000)
    • 《善的脆弱性:古希臘悲劇和哲學中的運氣與倫理》,徐向東、陸萌譯,譯林出版社,2007
    • 《善的脆弱性:古希臘悲劇和哲學中的運氣與倫理(修訂版)》,徐向東、陸萌譯,徐向東、陳瑋修訂,譯林出版社,2018
  • ed. (with Amartya Sen), The Quality of Lif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 (與阿馬蒂亞·森合編)《生活質量》,龔群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 Poetic Justice: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and Public Life, Beacon Press, 1996
    • 《詩性正義:文學想像與公共生活》,丁曉東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 Cultivating Humanity: A Classical Defense of Reform in Liberal Edu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培養人性:從古典學角度為通識教育改革辯護》,李艷譯,上海三聯,2013
  • Sex and Social Jus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 Women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 Capabilities Approa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 Frontiers of Justice: Disability, Nationality, Species Membership,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 《正義的界限:殘障、全球正義與動物正義》,徐子婷譯,韋伯文化,2008
    • 《正義的前沿》,陳文娟、謝惠媛、朱慧玲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 From Disgust to Humanity: Sexual Orientation and Constitu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 《從噁心到同理:拒斥人性,還是站穩理性 ? 法哲學泰斗以憲法觀點重探性傾向與同性婚姻》,堯嘉寧譯,麥田,2018
  • Not For Profit: Why Democracy Needs the Humanit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 《告別功利:人文教育憂思錄》,肖聿譯,新華出版社,2010
  • Creating Capabilities: The Human Development Approac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 《尋求有尊嚴的生活:正義的能力理論》,田雷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 Anger and Forgiveness: Resentment, Generosity, and Jus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 《憤怒與寬恕:重思正義與法律背後的情感價值》,高忠義譯,商周出版公司,201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Wendland, Aaron James. Martha Nussbaum: "There's no tension in supporting #MeToo and defending legal sex work". New Statesman. December 7, 2018 [December 7,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7, 2018). 
  2. ^ Heller, Nathan. The Philosopher Redefining Equality. New Yorker. December 31, 2018 [June 14,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2, 2019).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Martha C. Nussbaum.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NEH). [2019-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英語). 
  4. ^ 4.0 4.1 4.2 4.3 4.4 4.5 Aviv, Rachel. The Philosopher of Feelings. 2016-07-18 [2019-05-02]. ISSN 0028-792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3) (英語). 
  5. ^ 5.0 5.1 5.2 5.3 5.4 5.5 Martha C. Nussbaum. CV (PDF). 2015 [2019-05-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5-02). 
  6. ^ 6.0 6.1 6.2 6.3 Martha C. Nussbaum |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 www.law.uchicago.edu. [2019-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