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地奇家族
麥地奇家族 | |
---|---|
國家 | 佛羅倫薩共和國 教宗國 |
民族淵源 | 托斯卡納人 |
創立 | 1434年 |
創立者 | 科西莫·德·麥地奇 |
末代君主 | 吉安·加斯托內·德·麥地奇 |
頭銜 | |
消亡 | 1737年 絕嗣 |
分支 | 多個分支
|
「Medici」的各地常用譯名 | |
---|---|
中國大陸 | 美第奇 |
臺灣 | 麥地奇 |
港澳 | 美迪奇 |
麥地奇家族(義大利語:Medici,義大利語發音:[ˈmɛːditʃi]),或譯為麥地奇家族、梅迪奇家族、梅迪契家族、麥第奇家族,是佛羅倫斯15世紀至18世紀中期在歐洲擁有強大勢力的名門望族。
麥地奇家族的族徽上紅色的球代表金幣,又有說麥地奇的紅球是麥地奇為查理曼服務的祖先阿偉拉多盾牌上被擊打形成的凹槽。麥地奇家族的紅球的具體數量從未統一,不過最多不超過八顆,其上的藍色金鳶花球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一的御賜。
麥地奇是醫師起家的金融家族 (如其名 Medici),其財富、勢力和影響源於經商、從事羊毛加工和在毛紡同業公會中的活動。然而真正使麥地奇發達起來的是金融業務。麥地奇銀行是歐洲最興旺和最受尊敬的銀行之一。麥地奇家族以此為基礎,開始是銀行家,進而躋身於政治家、教士、貴族,逐步走上了佛羅倫斯,義大利乃至歐洲上流社會的巔峰。在這名門中曾產生了四位教宗[1][2]、多名佛羅倫薩統治者及托斯卡尼大公,兩位法蘭西王后,和其他一些歐洲王室成員。
家族歷史
[編輯]薩爾韋斯特羅·德·麥地奇是第一個被載入歷史的麥地奇家族成員,他在1378年鎮壓了震動整個佛羅倫斯的梳毛工起義,成為了當時的正義旗手(佛羅倫斯共和國的最高司法長官)。
從1410年開始,喬凡尼·德·麥地奇是第一個進入銀行業務的麥地奇家人,並且從他開啟家族在佛羅倫斯政府逐漸有了一定影響力。到喬凡尼的兒子科西莫·德·麥地奇於1434年回國時,麥地奇家族已成為佛羅倫斯共和國的非官方國家首腦(僭主),擊敗了前任的首腦家族──奧比奇家族(1382-1434年主宰佛羅倫薩)。科西莫受到全體公民高度的歡迎,主要是因為他為這個城鎮帶來了穩定與繁榮。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在佛羅倫斯與米蘭公國進行了十多年的戰爭後,1454年與米蘭公爵弗朗切斯科一世·斯福爾扎簽訂了洛迪和約,除了結束戰爭之外也帶來了義大利北部的和平。科西莫的名言是:「國家不能用念珠來治理」,他被稱為「平民的保護者」、「祖國之父」;1462年他設立「柏拉圖學園」。
第三代「僭主」洛倫佐·德·麥地奇治下,佛羅倫斯共和國進入黃金時代,成為文藝復興的典範。城市糧食供應充足、慈善事業興旺、娛樂享受人人參與,藝術家和學者得到慷慨贊助,麥地奇府邸成為各地遊客嚮往的寶庫。洛倫佐晚年是義大利和平的保護人,他國爭端都請求他調解仲裁,與外交上的天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佛羅倫斯軍事上的軟弱。麥地奇家族的政治資本就是巨大的聲望,至少在形式上保持了佛羅倫斯的獨立和自由。然而,麥地奇家族雖然在社會高階層社群享有顯著的影響力,但也因此與基層社會的隔閡漸深,最終導致他們的統治基礎及地位始終處於相對不穩固的狀態。
科西莫家族分支一直統治佛羅倫斯,直到第一代佛羅倫斯公爵亞歷山德羅·德·麥地奇在1537年被刺殺。權勢轉移到第三代「僭主」洛倫佐·德·麥地奇的外孫,由「痛風者」皮耶羅·迪·科西莫·德·麥地奇的玄孫科西莫一世執掌。
1537年麥地奇家族獲得佛羅倫斯公爵的稱號,1569年,麥地奇又從教宗得到托斯卡納大公頭銜,統治長達2個世紀。
麥地奇家脈的斷絕
[編輯]1737年,第7代托斯卡尼大公吉安·加斯托內·德·麥地奇沒有留下繼承人就去世了,因此托斯卡尼大公的爵位就落到了洛林家族的法蘭茲·史蒂芬(神聖羅馬皇帝法蘭茲一世)手裡。這樣,在西歐聲名顯赫的麥地奇家族的家脈就此斷絕。(但並不是說家族裡沒有活下來的人,只是沒有名正言順的繼承者了。)
然而,麥地奇家族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收藏品,現在還保存在烏菲茲美術館及帕拉提納美術館里。家族使用過的碧提宮等等建築物也大多在佛羅倫斯市內完好地保留著。能夠留下這些供後人景仰的藏品和建築,都歸功於麥地奇家族最後的女性安娜·瑪麗亞·路易薩·德·麥地奇。她留下的遺言:「將麥地奇家族的所有收藏品都留在佛羅倫斯,向公眾開放展出。」,使得麥地奇家族的榮華富貴直到現在,還在被人們津津樂道著。
藝術建築和科學
[編輯]麥地奇家族的最重大的成就在於藝術和建築方面,在文藝復興時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喬凡尼是這個家族中第一個贊助藝術的。援助馬薩其奧並且定貨重建聖羅倫佐教堂。科西莫·德·麥地奇著名的藝術性的合作者是多那太羅和菲利普·利皮。那段時期裡最燦爛的一筆就是米開朗基羅,從羅倫佐開始他在幾代人的時間裡都為麥地奇家族效勞。除了委任藝術和建築方面的工作外,麥地奇家族也進行大量收藏,現在他們的收藏是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的核心展品。
在建築方面,麥地奇家族給佛羅倫斯留下了許多著名的景點,其中包括烏菲茲美術館,皮蒂宮和波波里庭院等。
除了在藝術和建築方面的成就,該家族在科學方面也有突出貢獻,贊助了達文西和伽利略這樣的天才科學家。因為歐洲各國的分裂狀態保護了異端學說(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說等)和異端分子(例如伽利略等),文藝復興就是在例如美蒂奇家族這樣的歐洲各國在當地處於統治階層的的庇護下興起的。
這些驚人的成就使得麥地奇家族被稱為文藝復興教父(The Godfathers of the Renaissance)。
- 1419年,喬凡尼委任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重建聖羅倫佐教堂。
- 科西莫委任布魯內萊斯基繼續未完成的圓頂聖母百花大教堂,1436年當時世界最大的穹頂完工。
- 托萊多的埃利諾拉,科西莫一世的妻子,購買皮蒂宮1550年。
- 科西莫一世資助創建烏菲茲美術館的喬治·瓦薩里(1560年)並且建立設計學院1562年。
- 瑪麗·德·麥地奇,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遺孀,路易十三的母親,是彼得·保羅·魯本斯的油畫《法國王后瑪麗·德·麥地奇在馬賽登陸》中(1622年-23年)的主角。
家族分支
[編輯]統治佛羅倫薩的麥地奇家族雖然已經絕嗣,但並不代表整個家族滅亡,事實上仍有許多分支續存,其中絕大多數分支都是由其共同祖先齊亞里西莫一世·德·麥地奇的兩個孫子阿維拉爾多一世(Averardo I,活躍於1280年左右)及齊亞里西莫二世(活躍於1253年左右)的後代所衍生的,在麥地奇家族漫長的歷史總共創造出14個分支,尚有2個分支流傳至今。
格拉尼亞諾系
[編輯]對於這個分支的起源所知甚少,目前僅知該家族最早於1269年就生活在格拉尼亞諾[3],家族有許多成員擔任公職,而其中最著名的成員為律師及法學家卡米洛·德·麥地奇·迪·格拉尼亞諾,家族亦隨著他的去世而消亡。
波尼諾·迪·菲利波系
[編輯]這個分支由波尼諾(Bonino,活躍於1312年)所建立,該家族曾出過一位主教扎諾比·德·麥地奇,已於1654年斷絕。
阿拉曼諾·迪·菲利波系
[編輯]這個分支由阿拉曼諾(Alamanno,死於1355年)建立,較著名成員為弗利主教里奧納爾多·德·麥地奇及卡薩諾阿洛約尼奧教區主教貝爾納爾多·安東尼奧·德·麥地奇,家族已於1742年斷絕。
貝納爾多·迪·吉安波諾系
[編輯]這個分支由貝爾納爾多(Bernardo,活躍於1322年)建立,並於1770年斷絕。
維耶里·迪·坎比奧系
[編輯]這個分支由佛羅倫斯銀行家維耶里·德·麥地奇建立,著名成員還有比薩總主教菲利波·德·麥地奇,該家族已於1731年斷絕。
薩爾維斯特羅·迪·阿拉曼諾系
[編輯]這個分支由薩爾韋斯特羅·德·麥地奇創立,並於1667年斷絕。
扎拉的麥地奇家族
[編輯]這個分支由寇波(Coppo,可能於1330年死亡)建立,並一直繁衍至現代,最後於20世紀中期左右斷絕。
弗朗切斯科·迪·喬凡科系
[編輯]這個分支由弗朗切斯科(Francesco,生卒年不詳)建立,較著名成員為阿利費主教皮埃特羅·保羅·德·麥地奇,家族已於1793年斷絕。
卡法喬洛系
[編輯]這個分支由是指科西莫·德·麥地奇的後代,包含多位佛羅倫斯僭主以及一位佛羅倫斯公爵,最後一位成員為亞歷山德羅·德·麥地奇的私生子朱利奧·德·麥地奇之子科西莫·迪·朱利奧·德·麥地奇,約於1630年斷絕。
波波拉諾系
[編輯]這個分支由老羅倫佐創立,稱為波波拉諾係因老羅倫佐的孫子羅倫佐·迪·皮埃爾弗朗切斯科·德·麥地奇以及人民的喬凡尼於皮耶羅二世·德·麥地奇在位時公開反對他並表示他們與人民站在一起(il Popolano)而來,而人民的喬凡尼藉由與卡特琳娜·斯福爾扎的婚姻生下了著名的雇傭兵黑條喬凡尼,成為了後來的托斯卡納公爵的祖先。
這個分支由朱利亞諾(Giuliano di Giovenco de' Medici,生卒年不詳)創立,家族於1628年被斐迪南二世·德·麥地奇賜予卡斯特利納侯爵的頭銜,該家族曾於1705年經歷一次滅絕,但經由旁系於1790年繼承,並將母系姓氏托爾納昆奇加入姓氏中,該家族一直生活至今日,目前的家族首領為第十五代侯爵朱利亞諾(Giuliano de' Medici Tornaquinci,1946年生)。
佛羅倫斯貴族系
[編輯]該分支由阿維拉爾多(Averardo,活躍於1513年)創立,該家族於1821年失去男性繼承人,並經由女性後代與佩魯奇家族聯姻後延續。
奧塔維亞諾的麥地奇家族
[編輯]這個分支由奧塔維亞諾·德·麥地奇的次子,貝爾納迪托·德·麥地奇創立,他的兄長是利奧十一世,貝爾納迪托娶了亞歷山德羅·德·麥地奇的私生女茱莉亞·德·麥地奇,並於1567年買下了位於那不勒斯王國的奧塔維亞諾領主銜也搬遷至此,他的後代被封為親王並在麥地奇主系絕嗣後嘗試宣稱家族對托斯卡納大公國擁有繼承權,但以失敗告終。
是唯二於現代仍有後人的分支,現任的親王是朱利亞諾·德·麥地奇·迪·奧塔維亞諾(Giuliano de' Medici di Ottajano),他是國際麥地奇協會(International Medici Association)的主席及麥地奇家族於現今的代表人,他致力於研究及維護他的祖先所留下的遺產。[4]
佩魯奇·德·麥地奇家族
[編輯]這個分支是由麥地奇家族旁系的貝爾納爾迪托·迪·安東尼奧·德·麥地奇的女性後代經由與佩魯奇家族聯姻後產生的分支,該家族最後一位成員澤娜(Zena,1913-2016)於2016逝世後家族斷絕。[5]
著名家族成員
[編輯]- 薩爾韋斯特羅·德·麥地奇(1331年-1388年),鎮壓梳毛工起義事件,成為佛羅倫斯的正義旗手,1382年被驅逐。
- 喬凡尼·德·麥地奇(1360年-1429年),恢復了家庭時運和使麥地奇家庭成為歐洲最富裕的家族。
- 科西莫·德·麥地奇(1389年-1464年),第一個佛羅倫斯僭主,麥地奇政治時代的創建者。
- 羅倫佐·德·麥地奇(1449年-1492年),在文藝復興時期的黃金時代裡的期間領導佛羅倫斯。
- 若望·德·麥地奇(1475年-1521年),即教宗良十世。
- 儒略·德·麥地奇(1478年-1534年),即教宗克萊孟七世。
- 科西莫一世·德·麥地奇(1519年-1574年),第一代托斯卡尼大公,復興麥地奇家族。
- 凱薩琳·德·麥地奇(1519年-1589年),法國王后和攝政王。
- 亞歷山大·奧塔維亞諾·德·麥地奇(1535年-1605年),即教宗良十一世。
- 斐迪南一世·德·麥地奇(1549年-1609年)第三代托斯卡尼大公。
- 斐迪南二世·德·麥地奇(1610年-1670年)第五代托斯卡尼大公。
- 瑪麗·德·麥地奇(1573年-1642年),法國王后和攝政王。
- 吉安·加斯托內·德·麥地奇(1671年-1737年),最後一任托斯卡尼大公,麥地奇家族至此絕嗣。
- 安娜·瑪麗亞·路易薩·德·麥地奇(1667年-1743年),麥地奇家族最後一位女性。
家徽
[編輯]家徽上六個圓形圖案,最上方藍底尾鳶花代表與法國皇室的關係,其餘五顆紅色圓形圖案主要解釋有下列幾種:
- 一說為傳奇武士盾牌的徽飾。
- 金條:中世紀時金條並非如今日是條狀,而是做成球狀。
- 可信度較高的解釋為錢幣。當時銀行公會(Bankers Guild)的徽飾也有同樣圖騰可資証明。
- 至於藥丸的說法則已經被該家族後人(只剩母系後代)否認,因為家族當時並未從事製藥且中世紀以藥草湯劑為主,藥丸極不普遍。此謠言出自16世紀法國宮廷,主要目的是貶低嫁到法國的凱薩琳·德·麥地奇其背景是平民。
參考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其中庇護四世來自米蘭的麥地奇家族,他宣稱自己是來自佛羅倫斯的麥地奇家族旁支,但實際上經學者考究他的父親僅為一個普通稅收員,母親來自一個沒有被完全認可的貴族家庭,家庭收入僅比普通平民高一點,與佛羅倫斯家族的關聯性無據可考,不過即使如此,庇護四世仍得到包含當時克萊孟七世以及科西莫一世的承認,佛羅倫斯麥地奇家族也允許米蘭的麥地奇家族與他們使用相同的家徽。
- ^ Claudio Rendina, I Papi. Storia e segreti, 1983, p. 274.ISBN 978-8879836944
- ^ 克里斯多福羅·蘭迪諾. Comento sopra la Comedia. [2021-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5).
- ^ Medici Prince Appeals for Help: “Save Florence!”. [2016-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6).
- ^ Ritratto di Edith Story. [2019-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外部連結
[編輯]- The Medici Archive Projec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rince Ottaviano de' Medici: Solving a 417-year-old murder mystery (May 4, 20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Moscow Florentine Socie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edici Family Tree, featuring portraits and bios of key members of the Medici Dynasty, 1400–173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Medici Family, History Channel. Retrieved 8 April 2016. The Medici Famil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Medici Family of Flore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