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勸業共進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11.184.28.146留言2020年7月22日 (三) 17:3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勸業共進會慶典儀式,於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勸業共進會是1916年開始臺灣總督府台北市舉辦的大型展覽活動,展品來自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日本及當時的一些日本殖民地。該展覽是以慶祝始政二十週年為名,提倡、獎勵實業,展示大日本帝國的豐富物產,鞏固日本殖民政策。

源起

1915年,安東貞美就任臺灣總督,當時日本人普遍認為台灣是蠻荒之地,因此他希望藉由開辦共進會,引誘本土日本人來台觀光,促進日本人移民台灣。1915年7月8日,總督府召開了共進會準備評議員會,共商相關規則。7月21日,總督府公佈了共進會官制。總督府還說明了舉辦共進會的目的:一是公示台灣產業及經濟事業於中外;二是欲使台灣人周知帝國本土及殖民產業狀況;三是欲使內地人及台灣人研究南支那南洋各方面產業及經濟事情;四是欲使南支那及南洋各方面人士觀覽台灣及帝國本土並各殖民地產業經濟事情。[1]

場址

1916年勸業共進會植物園場址,日式建築於戰後沿用作為國立歷史博物館址

參考文獻

  1. ^ 彭慧媛, 日治前期「殖民台灣」的再現與擴張-以「台灣勸業共進會」(1916)為中心之研究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