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二世
克里斯蒂安二世 Christian 2 | |
---|---|
丹麥和挪威國王 | |
統治 | 1513年7月22日-1523年1月20日(9年182天) |
加冕 | 1514年6月11日(丹麥) 1514年7月20日(挪威) |
前任 | 漢斯 |
繼任 | 弗雷德里克一世 |
瑞典國王 | |
統治 | 1520年11月1日-1521年8月23日(295天) |
加冕 | 1520年11月4日 |
前任 | 約翰二世 |
繼任 | 古斯塔夫一世 |
出生 | 尼堡市鎮 | 1481年7月1日
逝世 | 1559年1月25日 凱隆堡市鎮 | (77歲)
安葬 | |
配偶 | 奧地利的伊莎貝拉 |
子嗣 | 漢斯王子 多蘿西亞公主 克莉絲汀公主 |
王朝 | 歐登堡王朝 |
父親 | 漢斯 |
母親 | 薩克森的克里斯蒂娜 |
簽名 |
克里斯蒂安二世(丹麥語:Christian 2.,1481年7月1日—1559年1月25日)丹麥和挪威國王(1513年-1523年)、瑞典國王(1520年—1521年)。他是最後一個以卡爾馬聯合的形式統治丹麥、挪威和瑞典三國的國王。
早年事蹟
[編輯]克里斯蒂安二世是丹麥國王漢斯的兒子,母親是薩克森選侯腓特烈二世的孫女克里斯蒂娜。他在1481年生於尼堡。[1]
克里斯蒂安於1506年至1512年間被其父委任為挪威總督,他在那裡表現出突出的管理能力。克里斯蒂安與平民很親近,[2]這在那個時代並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在貴族勢力強大的丹麥。1507年他愛上了一個出身低微的有荷蘭血統的挪威女孩迪弗克·西布里特施達特 (綽號<小白鴿>),這個女孩成為他的情婦,這件事產生了嚴重後果[3]。
1513年漢斯國王去世後,克里斯蒂安在哥本哈根的貴族會議上與來自三個北歐國家的顯貴們進行了正面交鋒。根據卡爾馬聯合,克里斯蒂安有權成為丹麥、瑞典、挪威三國的國王。但是,三個國家的貴族和高級教士們都對克里斯蒂安在挪威任總督時表現出來的專制和集權傾向憂心忡忡,他們竭力保住自己的權力。丹麥和挪威的高級代表們強調這兩個王國的王位都是選舉產生而非世襲,明確表示要求保留他們選擇克里斯蒂安繼承人的權利。而瑞典人則表明他們根本不接受克里斯蒂安為王。瑞典長期以來是由本國產生的攝政官而非卡爾馬聯合的國王進行直接統治,在事實上游離於卡爾馬聯合之外;現在他們希望徹底擺脫束縛。於是關於瑞典王位的決定被推遲了。在最大限度達成妥協之後,克里斯蒂安二世繼承了丹麥與挪威兩國的王位。[4]
統治
[編輯]克里斯蒂安二世執政的顯著特點是,依靠小貴族與市民的力量去摧毀大貴族寡頭集團在丹麥的統治。這件事在某種程度上與迪弗克·西布里施達特的遭遇有關,甚至以犧牲她的生命為代價。
1515年8月12日,克里斯蒂安二世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之子美男子腓力的女兒勃艮第的伊莎貝拉結婚。然而他在婚後繼續保持着與迪弗克的關係,這不僅引起了奧地利和西班牙王室的憤怒,更給這個可憐的女孩帶來了不幸,她在1517年死於毒殺。
克里斯蒂安二世在情人遭殺害之後找到了向貴族集團開刀的藉口。他處決了一名地位顯赫的貴族托本·奧克塞,後者有可能出於對與哈布斯堡王朝關係惡化的擔憂而殺死迪弗克,雖然並無確鑿的證據。而克里斯蒂安堅定了進行專制化改革的決心,於1517年通過扶植小資產者集團的方式削弱了貴族的國事會議丹麥樞密院的大部分權力。
克里斯蒂安二世進行集權改革的主要顧問之一是迪弗克的母親西格布里特。這個女人相當有才能,她的商業頭腦對國王制訂經濟政策有所幫助。克里斯蒂安二世首先指定她負責對通過松德海峽的船隻徵收海峽使用費,後來又把整個王國的財政都託付給她。西格布里特本人是一個小資產者,她所推行的政策的核心精神就是提高丹麥中產階級的地位,使他們獲得更多擴大資本的機會。她很快成為一個中產階級活動集團的領袖,這個集團直接與封建貴族把持的樞密院進行對抗。可以想象,貴族們把他們受到的遏制和所有不良境遇都歸咎於克里斯蒂安二世;但是樞密院領袖莫恩斯·約耶仍然堅持支持國王。
瑞典事務
[編輯]在國內形勢較為穩定之後,克里斯蒂安二世將注意力轉向瑞典。他指望以強制手段重新實現丹麥與瑞典的合併。在瑞典,支持民族獨立的集團已經選出攝政官小斯滕·斯圖雷作為國家元首;同時,以天主教大主教古斯塔夫·特羅勒為首的親丹麥派也在積極活動,企圖使克里斯蒂安二世復辟。瑞典人把通敵的特羅勒大主教圍困在他的城堡裡。克里斯蒂安二世營救特羅勒的第一次嘗試在斯圖雷和他的農民軍的反擊下失敗了,1518年發動的第二次入侵也被擊退。但是瑞典被克里斯蒂安二世的外交活動所孤立,得不到什麼重要的援助。在大批來自法國、德國和蘇格蘭的僱傭軍的幫助下,克里斯蒂安二世在1520年再次侵入瑞典。斯圖雷在反抗侵略者的戰鬥中傷重身亡,這使得瑞典人失去了他們堅強的領袖,很多貴族開始動搖。克里斯蒂安二世的軍隊在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推進到烏普薩拉省,在那裡瑞典樞密院的成員已經聚集在一起,企圖在最有利的情況下投降。瑞典貴族們提出,如果克里斯蒂安二世對以前的反抗行為概不追究並發誓按照瑞典的法律和習慣統治瑞典,他們就準備承認他的王權。克里斯蒂安二世接受了這個建議。1520年3月31日,克里斯蒂安二世和丹麥樞密院批准了結束戰爭的條約。
克里斯蒂安二世已經成為瑞典國王,但是斯圖雷的遺孀姫絲甸·於倫謝納仍然在斯德哥爾摩進行着有力的抵抗,在那裡來自瑞典中部的農民在愛國主義情緒的感染下拿起武器反抗丹麥人。只是在1520年4月6日受難節那天的烏普薩拉戰役中他們才被丹麥軍的絕對優勢擊敗。丹麥海軍在5月趕到瑞典,這樣斯德哥爾摩就在陸上和海上都被包圍了。於倫謝納又抵抗了幾個月,終於被迫屈服。她在設法從克里斯蒂安二世那裡得到完全赦免的保證後投降。11月1日,來自瑞典各地的代表們向克里斯蒂安二世宣誓效忠,承認他為瑞典的世襲君主,儘管這是有違瑞典憲章中關於王位選舉的原則的。從血統上來看,克里斯蒂安二世確實具有繼承瑞典王位的資格,因為他是許多古代瑞典王室的後代。
1520年11月4日,克里斯蒂安二世在斯德哥爾摩大教堂接受古斯塔夫·特羅勒的塗油禮,正式成為瑞典國王。接下來的3天裏人們舉行宴會和遊樂活動進行慶祝。然而在11月7日,克里斯蒂安二世在晚上命令丹麥士兵逮捕了在王宮大廳裡舉行宴會的其中一些瑞典重要人物;看來,被逮捕的人是經過選擇的。到晚上10點時剩下的賓客也都遭到監禁。
克里斯蒂安二世逮捕這些瑞典人主要是由於古斯塔夫·特羅勒的唆使。大主教希望藉此機會報復個人仇恨,他把以前激烈反對他的人都列入打擊名單。成立了一個審判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由特羅勒本人主持,結果被逮捕者很快以異端罪名被判處死刑。第一批處決的人包括堅持主張瑞典擺脫丹麥控制的斯卡拉主教和斯特蘭奈斯主教、3名市長、14個城鎮議會議員和大約20位斯德哥爾摩市的體面市民。接下來又有很多瑞典的頭面人物遇害。最後,據稱總共有82個人在這次事件中被殺。小斯滕·斯圖雷的屍體被挖出來焚毀;他的遺孀和其他一些瑞典貴族婦女被押往丹麥,受到很不合適的對待。克里斯蒂安二世在這次事件中表現出極其不冷靜和狹隘的報復心理。這一事件在瑞典歷史上被稱為「斯德哥爾摩慘案」。
克里斯蒂安二世以宗教的藉口屠殺政敵,然而全部受害者在這方面上都是無辜的。這使他在向瑞典人民和教皇(教皇對兩名主教被殺感到十分不快)解釋這樁暴行時自相矛盾。他對瑞典的鐵腕暴政也導致以古斯塔夫·瓦薩為首的倖存貴族發動瑞典解放戰爭,最後使卡爾馬聯盟一夕崩解。
在丹麥的改革
[編輯]克里斯蒂安二世帶着改造國家的宏偉計劃回到了丹麥。儘管在斯德哥爾摩慘案中表現得殘忍和不近人情,但克里斯蒂安和他同時代的那些所謂「開明君主」一樣,具有人文主義情懷。這批開明君主的統治對歐洲啟蒙運動的發展很有影響。由於希望削弱貴族的權勢,克里斯蒂安二世到富裕市民主政的尼德蘭尋找治國之道。
1521年6月克里斯蒂安二世突然訪問了尼德蘭,在那裡停留了數月。他在低地國家發達的商業城市考察,僱傭了一些弗拉芒工匠,並且與大畫家阿爾布雷希特·丟勒建立了個人友誼;丟勒是克里斯蒂安的肖像作者。克里斯蒂安二世與尼德蘭大思想家伊拉斯謨會面時討論了宗教改革問題,並且發表了很能代表其個性的看法:「溫和的手段是沒有用的;能使整個身體產生震動的才是良方」。
克里斯蒂安二世於1521年9月5日從尼德蘭返回丹麥,立刻着手實施他心目中的偉大改革。首先發布了根據他的意見編訂的法典,這部法典有明顯模仿尼德蘭法律的痕跡,但是把國王放在一個重要位置上。克里斯蒂安二世公布了讓社會底層人民的子女也能受教育的條款,儘可能限制貴族和高級教士的特權。禁止買賣農奴;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商業行會得以保留,但是加入行會的條件被放鬆了。大資產者建立排擠小業主的貿易聯盟的行為受到明令禁止。
從某種意義上說,克里斯蒂安二世的這些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保護了中下階層的利益,因而具有進步性質。但不幸的是,儘管上述改革措施本身都是好的,它們卻難以在丹麥實現。這樣的改革更適合於一個像路易十四那樣的「君權神授」的專制君主來推行,而不適合於一個地位軟弱的選舉制君主。它們中的一些直接與丹麥古老的憲章相牴觸;而國王對荷蘭人的偏愛(尼德蘭是大部分改革靈感的來源)也觸痛了丹麥人的自尊。在一個貴族勢力強大的丹麥,克里斯蒂安二世的改革活動難免要遭到失敗。
倒台
[編輯]在推行改革之後不久克里斯蒂安二世就陷入內外交困的局勢。瑞典在短暫的屈服之後,再度發起了爭取獨立的運動;克里斯蒂安二世被迫徵調丹麥和挪威軍隊去鎮壓瑞典起義者。外交形勢也惡化了,因為急於使丹麥擺脫漢薩同盟的束縛並將哥本哈根建成北歐的商業中心,克里斯蒂安二世大大提高了海峽通過費,結果與頻繁使用海峽的尼德蘭關係緊張。不久丹麥與漢薩同盟的領袖城市呂貝克進入公開的戰爭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丹麥貴族們認為他們已經無法再忍受克里斯蒂安二世的統治,開始積極策劃推翻他的陰謀。1523年在丹麥本土日德蘭半島爆發了反對國王的叛亂。貴族們宣布,他們將支持克里斯蒂安二世的叔叔荷爾斯泰因公爵弗雷德里克當丹麥國王。在這個關鍵時刻克里斯蒂安二世卻懦弱起來,在沒有進行認真的抵抗的情況下匆匆攜家人逃離丹麥,於5月1日抵達低地國家澤蘭省的費勒尋求避難。流亡中的克里斯蒂安二世在利爾過着拮据的生活,同時期望着他的姻兄查理五世皇帝出兵幫助他復辟。此時在丹麥,農奴和平民們開始把克里斯蒂安二世當作賢明的君主,社會中下層階級中瀰漫着希望克里斯蒂安復辟的思想。
在等待了8年之後,克里斯蒂安二世認為時機成熟,於1531年10月24日率領一支軍隊渡海企圖奪回王位。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在挪威海岸附近摧毀了他的大部分艦隊,結果使他陷入被政府軍攻擊的危險局面。在進行了無效果的抵抗之後,克里斯蒂安二世在1532年7月1日簽署了奧斯陸條約,向他的對手弗雷德里克一世投降。弗雷德里克一世不久違背了赦免克里斯蒂安的承諾,於是克里斯蒂安二世的餘生就都在監禁中度過。
儘管有許多克里斯蒂安二世在監禁中受到殘酷對待的傳說,但沒有證據證明這些說法。克里斯蒂安二世受到體面的對待,在他老年時這種監禁更接近於軟禁了,他可以舉辦宴會、打獵,在凱隆堡境內遊蕩。弗雷德里克一世死後,國會起初不能選出繼任,有人想擁立克里斯蒂安二世復位,但弗雷德里克的長子克里斯蒂安組織軍隊奪取王位,稱克里斯蒂安三世,而克里斯蒂安二世仍被囚禁在凱隆堡的監獄。
當克里斯蒂安三世在1559年去世時,丹麥的權貴們仍然警惕地注視着監禁着克里斯蒂安的凱隆堡。克里斯蒂安二世在同年稍後也去世了,新國王弗雷德里克二世下令按照皇家葬禮將克里斯蒂安葬於歐登塞。
婚姻子女
[編輯]克里斯蒂安二世的妻子,奧地利的伊莎貝拉,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員。克里斯蒂安二世與伊莎貝拉在1514年結婚。
參考文獻
[編輯]- ^ Historie, Stockholm: Royal Danish Embassy, [2014-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1) (丹麥語).
- ^ Store Danske Encyklopædi, entries "Hans" and "Christian 2.", Copenhagen: Gyldendal (丹麥文)
- ^ 許智偉 <丹麥史> P29
- ^ 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Robert Nisbet Bain. Christian II..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本條目包含來自
- 蘇聯歷史大百科全書·人物卷,1961—1973
克里斯蒂安二世 出生於:1481年7月1日逝世於:1559年1月25日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 漢斯 |
丹麥國王 1513年—1523年 |
繼任: 弗雷德里克一世 |
挪威國王 1513年—1523年 | ||
前任: 小斯滕·斯圖雷 (瑞典攝政官) |
瑞典國王 1520年—1521年 |
繼任: 古斯塔夫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