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郡
歷代變更 | |
---|---|
設置 | 東漢 |
使用狀況 | 江蘇省蘇州市 |
西漢 | 吳郡 |
東漢 | 吳郡 |
三國 | 吳郡 |
西晉 | 吳郡→吳國(289年) 吳國→吳郡(311年後) |
南北朝 | 吳郡(宋) 吳郡(齊) 吳郡(梁) 吳郡(陳) |
隋朝 | 蘇州→吳郡(607年) 改稱為蘇州(621年) |
唐朝 | 蘇州→吳郡(742年) 改稱為蘇州(758年) |
吳郡是從西漢至唐朝的郡,治所吳縣。轄區在今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境。
建置沿革
[編輯]西漢
[編輯]西漢吳郡在漢文帝時已置,詳情已不可得。[1][2][3][4]
東漢
[編輯]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年),陽羨人周嘉等人因會稽郡轄境廣大,屬縣偏遠,上書求分郡而治[5]。於是分會稽郡錢塘江以西置吳郡,治所在吳縣(在今江蘇省蘇州市市區),屬揚州刺史部。
縣名 | 守尉治所 | 縣治所在地 | 備註 |
吳縣 | 吳郡郡治 | 江蘇省蘇州市市區內 | 本為吳國。 |
海鹽縣 |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一帶 | ||
烏程縣 | 浙江省湖州市境內 | ||
餘杭縣 | 浙江省杭州市市區內 | ||
毘陵縣 | 江蘇省常州市市區內 | 春秋時季札所居地。 | |
丹徒縣 | 江蘇省鎮江市境內 | ||
曲阿縣 | 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境內 | ||
由拳縣 | 浙江省嘉興市境內 | ||
安縣 | |||
富春縣 |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境內 | ||
陽羨縣 |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境內 | 邑。 | |
無錫縣 | 江蘇省無錫市市區內 | 侯國。 | |
婁縣 | 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境內 |
六朝
[編輯]吳大帝黃武四年(225年),分富春縣立建德、桐廬、新昌、新城四縣,以此五縣立東安郡。黃武七年(228年),省併東安郡。後併新城縣入桐廬縣。黃龍三年(231年),改由拳縣為嘉興縣。[6]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新昌縣為壽昌縣。太康四年(283年),分吳縣之虞鄉立海虞縣[6]。太康中,吳郡領十一縣:吳、嘉興、海鹽、鹽官、錢唐、富春、桐廬、建德、壽昌、海虞、婁[7]。太康十年(289年),封皇子司馬晏為吳王,以丹楊、吳興、吳三郡為國[8][9]。
晉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封司馬岳為吳王。咸和二年(327年),徙封琅邪王司馬昱為會稽王,吳王司馬岳為琅邪王,吳國成為琅邪國的支郡[10][11]。咸和九年(334年),析桐廬縣復置新城縣。晉孝武帝時,改富春縣為富陽縣[6]。桓玄永始元年(403年),降琅邪王司馬德文為石陽縣開國公,改吳國為吳郡。元興三年(404年),晉室匡復,改吳郡為吳國。義熙十四年(418年),琅邪王司馬德文即皇帝位,國除,改吳國為吳郡[12][8]。
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改隸南徐州。次年復歸揚州。南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叛亂,攻佔吳縣,改吳郡為吳州。大寶元年(550年)二月,復改吳州為吳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析揚州地置吳州,治吳縣,吳郡隸屬吳州。
隋唐
[編輯]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吳郡,改吳州為蘇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蘇州為吳郡。吳郡領五縣:吳、崑山、常熟、烏程、長城。[13]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李子通,改吳郡為蘇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蘇州為吳郡。吳郡領六縣:吳、嘉興、崑山、常熟、長洲、海鹽。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吳郡為蘇州。[14]
重要事件
[編輯]- 晉成帝咸和九年(334年)四月甲寅,甘露降吳國錢唐縣右鄉康巷之柳樹。[15]
- 晉成帝咸和九年(334年)五月癸酉,白獐見吳國吳縣,內史虞潭獲以獻。[15]
- 晉成帝咸和九年(334年)五月癸酉,白鵝見吳國錢塘縣,內史虞潭以獻。[16]
- 晉成帝咸康七年(341年)十二月,吳國內史王恬上言,木連理生吳縣沙里。[16]
- 晉穆帝永和元年(345年)八月,白獐見吳國吳縣西界包山,獲以獻。[15]
- 晉廢帝太和六年(371年),吳國發大水,稻稼蕩沒,黎庶饑饉。[17]
- 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五月癸卯,白烏見吳國,獲以獻。[16]
- 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吳郡大飢,人相食,戶口減半。[18]
- 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六月丁酉,白烏見吳郡婁縣,太守孟顗以獻。[19]
- 宋文帝元嘉十一年(434年)六月乙巳,吳郡海鹽王說獲白烏,揚州刺史彭城王劉義康以獻。[19]
-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吳郡嘉興鹽官縣野稻自生三十許種,揚州刺史始興王劉濬以聞。[19]
- 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白燕產吳郡城內,太守王翼之以獻。[19]
人口
[編輯]-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吳郡有164164戶,700782口。[20]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吳郡有25000戶。[7]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吳郡有50488戶,424812口。[6]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吳郡有18377戶。[13]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吳郡有76421戶,632655口。[14]
行政長官
[編輯]吳郡太守(129年—289年)
[編輯]- 蕭永,或名冰,蘭陵人,東漢時在任。[21]
- 曹鼎,曹休祖父,沛國譙人,東漢時在任。[22]
- 徐參,東漢時在任。[23]
- 陳瑀,下邳淮浦人,漢獻帝永漢元年(189年)除,不之官。[24]
- 朱治,丹楊人,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年)由孫策任命。[25]
- 許貢,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在任。[25]
- 盛憲,字孝章,漢獻帝時為孫權所害。[26]
- 太史享,字元復,東萊黃人,吳大帝時在任。[27]
- 吳勖,吳郡吳人,吳大帝時在任。[28]
- 賀邵,字興伯,會稽山陰人,吳景帝時出任,孫皓時離任。[29]
- 殷祐,字慶元,吳郡雲陽人,晉武帝時在任。[30]
- 胡沖,汝南固始人,晉武帝時在任。[31]
吳國內史(289年—300年)
[編輯]吳郡太守(300年—301年)
[編輯]吳國內史(301年—399年)
[編輯]- 賀循,字彥先,會稽山陰人,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年)除,不就,後就任。[32]
- 沈充,吳興武康人,西晉時在任。[33]
- 鄧攸,晉元帝太興二年(319年)在任。[34]
- 應詹,字思遠,汝南南頓人,晉元帝時在任。[35]
- 張茂,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遇害。[9]
- 朱騰,沛郡沛人,東晉時在任。[36]
- 庾冰,字季堅,潁川鄢陵人,晉明帝時出任,晉成帝咸和二年(327年)棄官而逃,後還郡。[38][39]
- 蔡謨,字道明,陳留考城人,晉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到三年(328年)在任。[39]
- 孔坦,字君平,會稽山陰人,晉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出任。[40]
- 顏含,字弘都,琅邪臨沂人,晉成帝時在任。[41]
- 虞潭,字思奧,會稽餘姚人,晉成帝咸康二年(336年)離任。[10]
- 王恬,字敬豫,琅邪臨沂人,晉成帝咸康七年(341年)在任。[16]
- 庾羲,字叔和,潁川鄢陵人,東晉時在任。[42]
- 荀羨,晉穆帝永和五年(349年)離任。[43]
- 庾希,晉哀帝隆和元年(362年)離任。[43]
- 荀蕤,字令遠,潁川臨潁人,東晉時在任。[44]
- 荀羨,字令則,潁川臨潁人,東晉時在任。[44]
- 王薈,字敬文,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5]
- 王劭,字敬倫,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5]
- 王洽,字敬和,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5]
- 庾希,字始彥,潁川鄢陵人,東晉時在任。[38]
- 王侃,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6]
- 虞谷,會稽餘姚人,東晉時在任。[46]
- 樂謨,字弘範,南陽淯陽人,東晉時在任。[47]
- 刁彝,字大倫,勃海饒安人,晉孝武帝寧康元年(373年)離任。[48]
- 江灌,字道群,陳留圉人,晉孝武帝時在任。[49]
- 司馬恬,字元愉,譙敬王,河內溫人,晉孝武帝時在任。[50]
- 何澄,字季玄,廬江潛人,晉孝武帝時在任。[51]
- 王珣,字元琳,琅邪臨沂人,晉孝武帝時在任。[45]
- 王默,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5]
- 司馬允之,河內溫人,晉安帝隆安初在任。[50]
- 虞嘯父,晉安帝隆安元年(397年)離任。[45]
- 王廞,琅邪臨沂人,晉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受王恭之命假。[45]
- 王愷,字茂仁,太原晉陽人,晉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出任。[52]
- 桓謙,字敬祖,譙國龍亢人,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棄官而逃。[12]
吳郡太守(399年—400年)
[編輯]吳國內史(400年—403年)
[編輯]吳郡太守(403年—404年)
[編輯]吳國內史(404年—418年)
[編輯]- 張敞,吳國吳人,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由太守改稱。[55]
- 魏詠之,字長道,任城人,晉安帝義熙初在任。[56]
- 顏延之,字延年,琅邪臨沂人,晉安帝義熙初在任。[57]
- 王誕,字茂世,琅邪臨沂人,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出任。[42]
- 王弘,字休元,琅邪臨沂人,晉安帝義熙十一年(415年)離任。[58]
- 袁湛,字士深,陳郡陽夏人,晉安帝義熙十一年(415年)到十二年(416年)在任。[42]
吳郡太守(418年—549年)
[編輯]- 孟顗,字彥重,平昌安丘人,晉末宋初在任。[59]
- 殷淳,字粹遠,陳郡長平人,宋武帝時在任。[60]
- 江夷,字茂遠,濟陽考城人,宋少帝景平元年(422年)在任。[61]
- 徐佩之,東海郯人,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離任。[62]
- 謝述,字景先,陳郡陽夏人,宋文帝時除,以疾不之官。[61]
- 何叔度,廬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卒官。[59]
- 陸仲元,吳郡吳人,宋文帝時在任。[63]
- 庾登之,字元龍,潁川鄢陵人,宋文帝時在任。[63]
- 丘淵之,字思玄,吳興烏程人,宋文帝時在任。[64]
- 劉式之,字延叔,東莞莒人,宋文帝時在任。[58]
- 劉斌,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31年)伏誅。[65]
- 劉損,字子騫,沛郡蕭人,宋文帝時在任。[66]
- 羊玄保,太山南城人,宋文帝時在任。[67]
- 袁洵,陳郡陽夏人,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年)離任。[61]
- 王僧達,琅邪臨沂人,宋孝武帝時在任。[68]
- 顧琛,字弘瑋,吳郡吳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出任,大明元年(457年)免官。[64]
- 王翼之,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在任。[19]
- 王曇生,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在任。[64]
- 劉子鸞,字孝羽,襄陽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年)到五年(461年)在任。[69]
- 劉子仁,字孝和,永嘉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到六年(462年)在任。[69]
- 謝莊,字希逸,陳郡陽夏人,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除,不之官。[70]
- 顧覬之,字偉仁,吳郡吳人,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離任。[64]
- 蔡興宗,濟陽考城人,宋前廢帝大明八年(464年)除,不之官。[71]
- 顧琛,字弘瑋,吳郡吳人,宋前廢帝大明八年(464年)出任,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正月舉兵反。[72][64]
- 張永,字景雲,吳郡吳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在任。[63]
- 顧覬之,字偉仁,吳郡吳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十月離任。[72][64]
- 王琨,宋明帝泰始四年(468年)七月離任。[72]
- 褚淵,字彥回,河南陽翟人,宋明帝時在任。[73]
- 王琨,琅邪臨沂人,宋明帝時在任。[74]
- 王延之,字希季,琅邪臨沂人,宋明帝時在任。[74]
- 王僧虔,琅邪臨沂人,宋明帝時在任。[75]
- 張永,字景雲,吳郡吳人,宋後廢帝泰豫元年(472年)到元徽二年(474年)在任。[63]
- 張緒,字思曼,吳郡吳人,宋後廢帝時在任。[75]
- 劉遐,字彥道,彭城人,宋順帝昇明元年(477年)十二月據郡反,伏誅。[76]
- 張沖,宋順帝昇明元年(477年)出任。[77]
- 何戢,字慧景,廬江灊人,宋順帝時在任。[74]
- 柳世隆,字彥緒,河東解人,宋順帝昇明二年(478年)出任,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四月離任。[77][78]
- 張岱,字景山,吳郡吳人,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出任,二年(480年)三月離任。[78][74]
- 褚澄,字彥道,河南陽翟人,齊高帝時在任。[73]
- 蕭緬,字景業,蘭陵人,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九月離任。[79]
- 沈文季,字仲達,吳興武康人,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出任。[80]
- 王慈,字伯寶,琅邪臨沂人,齊武帝時在任。[81]
- 江效,齊武帝永明七年(489年)在任。[82]
- 蕭子貞,字雲松,邵陵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到十一年(493年)在任。[83]
- 張瑰,字祖逸,吳郡吳人,齊明帝永泰元年(498年)棄郡逃民閒。[77]
- 蕭子恪,字景沖,蘭陵人,齊明帝永泰元年(498年)在任。[84]
- 蕭子操,蘭陵人,齊明帝永泰元年(498年)出任。[84]
- 蔡夤,齊和帝中興元年(501年)棄郡投奔蕭衍。[85]
- 王份,字季文,琅邪臨沂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86]
- 張充,字延符,吳郡吳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86]
- 袁昂,字千里,陳郡陽夏人,梁武帝天監八年(509年)到十一年(512年)在任。[87]
- 王暕,字思晦,琅邪臨沂人,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離任。[88]
- 蔡撙,字景節,濟陽考城人,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出任,四年(523年)卒官。[86]
- 何敬容,字國禮,廬江人,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到大通二年(528年)在任。[89]
- 蕭子恪,字景沖,蘭陵人,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年)出任,三年(529年)卒於郡舍。[90]
- 王規,字威明,琅邪臨沂人,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1年)出任。[91]
- 蕭正德,字公和,臨賀王,蘭陵人,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3年)出任。[92]
- 謝舉,字言揚,陳郡陽夏人,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到五年(539年)在任。[89][88]
- 臧盾,字宣卿,東莞莒人,梁武帝大同五年(539年)到七年(541年)在任。[93]
- 蕭推,字智進,蘭陵人,梁武帝太清中在任。[94]
- 袁君正,陳郡陽夏人,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降於侯景。[87][95]
吳郡太守(550年—588年)
[編輯]- 蕭大臨,字仁宣,南海王,蘭陵人,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出任,二年(551年)遇害於郡。[96]
- 張彪,梁元帝承聖元年(552年)在任。[97]
- 裴忌,字無畏,河東聞喜人,梁敬帝紹泰二年(556年)到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在任。[98][99]
- 沈君理,字仲倫,吳興武康人,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到三年(559年)在任。[100]
- 徐度,字孝節,安陸人,陳文帝永定三年(559年)出任。[101]
- 孫瑒,字德璉,吳郡吳人,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十二月離任。[102]
- 陳伯山,字靜之,鄱陽王,吳興長城人,陳文帝天嘉六年(565年)十二月離任。[102]
- 陳伯恭,字肅之,晉安王,吳興長城人,陳文帝天康元年(566年)到陳宣帝太建元年(569年)七月在任。[103][104]
- 陳叔堅,字子成,長沙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太建元年(569年)到四年(572年)正月在任。[103][104]
- 袁憲,字德章,陳郡陽夏人,陳宣帝太建六年(574年)除,以父任固辭不拜。[105]
- 陳伯智,字策之,永陽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時在任。[106]
吳郡內史(588年—589年)
[編輯]吳郡太守(607年—621年)
[編輯]吳郡太守(742年—758年)
[編輯]- 劉微,字可大,河南人,唐玄宗時在任。[107]
- 張願,唐玄宗時在任。[108]
- 畢抗,東平人,唐玄宗時在任。[109]
- 鄭長裕(743年)
- 林洋(750年)
- 趙居貞,唐玄宗天寶十載(751年)在任。[110]
- 岑軻(天寶年間)
- 蕭誼(天寶年間)
- 封某(天寶年間)
- 韋陟,字殷卿,京兆萬年人,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除,未之郡。[111]
- 崔巽(756年)
- 李希言(756年—758年)[112]
國主
[編輯]西晉吳國(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編輯]吳國(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 |||||
以丹楊、吳興、吳三郡為國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吳王 | 孝王 | 司馬晏 | 289年—300年 | 晉武帝子 |
徙封賓徒縣王,後復 | |||||
1 | 吳王 | 孝王 | 司馬晏 | 301年—311年 | 晉武帝子 |
沒於劉聰,國絕 |
東晉吳國(326年—403年,404年—418年)
[編輯]吳國(326年—403年,404年—418年)[11]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吳王 | 司馬岳 | 326年—327年 | 司馬紹子 | |
琅邪王 | 327年—342年 | ||||
2 | 琅邪王 | 司馬丕 | 342年—361年 | 司馬衍子 | |
3 | 琅邪王 | 司馬奕 | 361年—365年 | 司馬衍子 | |
4 | 琅邪王 | 司馬昱 | 365年—371年 | 司馬睿子 | |
5 | 琅邪王 | 司馬道子 | 372年—392年 | 司馬昱子 | |
6 | 琅邪王 | 司馬德文 | 392年—403年 | 司馬曜子 | |
楚受禪,降封石陽縣開國公;晉匡復,復爵 | |||||
6 | 琅邪王 | 司馬德文 | 404年—418年 | 司馬曜子 | |
即皇帝位,國除 |
南朝陳吳國(588年—589年)
[編輯]吳國(588年—589年)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吳郡王 | 陳蕃 | 588年—589年 | 陳後主第十子 |
參見
[編輯]徵引文獻及註釋
[編輯]- ^ 《漢書·灌嬰傳》:渡江,破吳郡長吳下,得吳守,遂定吳、豫章、會稽郡。
- ^ 《漢書·高帝紀》:以故東陽郡、鄣郡、吳郡五十三縣立劉賈為荊王。
- ^ 《漢書·五行志》:文帝十二年,……是時,吳王濞封有四郡五十餘城。
- ^ 《漢書·伍被傳》、《資治通鑑》卷19:「夫吳王王四郡,國富民眾,計成謀定,舉兵而西。」胡三省註:「四郡,東陽郡、彰郡、吳郡、豫章郡。」
- ^ 水經注卷40:永建中,陽羨周嘉上書,以縣遠,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浙江西爲吳,以東爲會稽。
- ^ 6.0 6.1 6.2 6.3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 ^ 7.0 7.1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 ^ 8.0 8.1 《晉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 ^ 9.0 9.1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
- ^ 10.0 10.1 《晉書 卷七 帝紀第七》
- ^ 11.0 11.1 《宋書 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二 五行三》:「初,康帝為吳王,於時雖改封琅邪,而猶食吳郡為邑。」
- ^ 12.0 12.1 12.2 《晉書 卷十 帝紀第十》
- ^ 13.0 13.1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 ^ 14.0 14.1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 ^ 15.0 15.1 15.2 《宋書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
- ^ 16.0 16.1 16.2 16.3 《宋書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 ^ 《宋書 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三》
- ^ 《宋書 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 ^ 19.0 19.1 19.2 19.3 19.4 《宋書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 ^ 《後漢書 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
- ^ 《南齊書 卷一 本紀第一》
- ^ 《三國志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裴註引《魏書》
- ^ 《後漢書 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 ^ 《後漢書 卷五十六 張王種陳列傳第四十六》
- ^ 25.0 25.1 《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弟一》
- ^ 《三國志 卷五十一 吳書六 宗室傳第六》
- ^ 《三國志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裴註引《吳書》
- ^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裴註引《會稽典錄》
- ^ 《三國志 卷六十五 吳書二十 王樓賀韋華傳第二十》
- ^ 《三國志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裴註引殷禮子基《通語》
- ^ 《三國志 卷六十二 吳書十七 是儀胡綜傳第十七》裴註引《吳錄》
- ^ 《晉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 ^ 《宋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 ^ 《晉書 卷二十六 志第十六》
- ^ 《晉書 卷七十 列傳第四十》
- ^ 《宋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八》
- ^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誌陽」晉故散騎常侍建」威將軍蒼梧吳二」郡太守奉車都尉」興道縣德侯吳國」吳張鎮字義遠之」郭夫人,晉始安太」守嘉興徐庸之姊。」
- ^ 38.0 38.1 《晉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 ^ 39.0 39.1 《晉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 ^ 《晉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 ^ 《晉書 卷八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 ^ 42.0 42.1 42.2 《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 ^ 43.0 43.1 《晉書 卷八 帝紀第八》
- ^ 44.0 44.1 《晉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 ^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晉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 ^ 46.0 46.1 《晉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
- ^ 《晉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十三》
- ^ 《晉書 卷九 帝紀第九》
- ^ 《晉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 ^ 50.0 50.1 《晉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七》
- ^ 《晉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 ^ 《晉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 ^ 《宋書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 ^ 《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六》
- ^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 ^ 《晉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 ^ 《宋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 ^ 58.0 58.1 《宋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
- ^ 59.0 59.1 《宋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 ^ 《宋書 卷五十九 列傳第十九》
- ^ 61.0 61.1 61.2 《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 ^ 《宋書 卷五 本紀第五》
- ^ 63.0 63.1 63.2 63.3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 ^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宋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 ^ 《宋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 ^ 《宋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 ^ 《宋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四》
- ^ 《宋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 ^ 69.0 69.1 《宋書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 ^ 《宋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 ^ 《宋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 ^ 72.0 72.1 72.2 《宋書 卷八 本紀第八》
- ^ 73.0 73.1 《南齊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四》
- ^ 74.0 74.1 74.2 74.3 《南齊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
- ^ 75.0 75.1 《南齊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十四》
- ^ 《宋書 卷十 本紀第十》
- ^ 77.0 77.1 77.2 《南齊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五》
- ^ 78.0 78.1 《南齊書 卷二 本紀第二》
- ^ 《南齊書 卷三 本紀第三》
- ^ 《南齊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二十五》
- ^ 《南齊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二十七》
- ^ 《南齊書 卷十八 志第十》
- ^ 《南齊書 卷四十 列傳第二十一》
- ^ 84.0 84.1 《南齊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三》
- ^ 《梁書 卷一 本紀第一》
- ^ 86.0 86.1 86.2 《梁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 ^ 87.0 87.1 《梁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 ^ 88.0 88.1 《梁書 卷三 本紀第三》
- ^ 89.0 89.1 《梁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三十一》
- ^ 《梁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 ^ 《梁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 ^ 《梁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九》
- ^ 《梁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六》
- ^ 《梁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 ^ 《梁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五十》
- ^ 《梁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八》
- ^ 《梁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九》
- ^ 《陳書 卷一 本紀第一》
- ^ 《陳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九》
- ^ 《陳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 ^ 《陳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 ^ 102.0 102.1 《陳書 卷三 本紀第三》
- ^ 103.0 103.1 《陳書 卷五 本紀第五》
- ^ 104.0 104.1 《陳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 ^ 《陳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八》
- ^ 《陳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七》
- ^ 《新唐書 卷七十一 表第十一》
- ^ 《新唐書 卷七十二 表第十二》
- ^ 《新唐書 卷七十五 表第十五》
- ^ 《舊唐書 卷二十四 志第四》
- ^ 《舊唐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 ^ 《唐刺史考全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