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公主 (東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公主
明朝曹國長公主朱佛女
漢語名稱
繁體字 公主
簡化字 公主
越南語名稱
國語字 Công chúa
儒字 公主
韓語名稱
諺文공주
漢字公主

公主,是東亞漢字文化圈中,中國朝鮮越南的女性爵位。公主在不同地區與朝代有不同意思,在中國古代通常是皇女位號,只有在部分特殊情況下,非皇女的皇室宗族女性才會破格晉封為公主;和親的女性通常會被封為公主,如唐代文成公主。唐代和親公主的身份,除宗室女外,還有皇帝的外孫女、大臣之女等[1]。在中國典籍中常將公主簡稱為。公主下嫁日語降嫁稱「適」,迎娶公主則稱「尚」。公主通常有封號封地(常稱作湯沐邑)。親公主也稱皇女

由於中國、越南、朝鮮都以公主為皇女(或王女)的封號,因此公主一詞在漢語越南語韓語中代稱皇女或王女,日常用語中除非另有註明,否則公主都是指君主之女。

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日本琉球並沒有使用公主封號。日本相應的封號為內親王,但「公主」一詞有時也用作內親王或皇女的唐風別稱或雅稱。如飛鳥時代穴穗部間人皇女,在《中宮寺天壽國繡帳》被稱為「孔部間人公主」[2]平安時代曾任齋院有智子內親王在《大東世語》一書中也被稱為「齋院公主」[3]。而琉球國作為中國的藩屬國,王女的封號為次一級的翁主,並不使用公主封號。

中國

[編輯]

先秦時期和秦朝

[編輯]

黃帝時代至商朝為止,有關於君王女兒的封號及制度皆不明。周朝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周王室為姬姓,因此周天子之女被稱作王姬[4],但這不是正式的封號,僅是稱謂,因為其他和周室同姓的諸侯國,亦稱女子為某姬。

周天子將女兒下嫁諸侯之時並不親自主持婚禮,而是叫同姓的諸侯負責主持婚禮。王姬婚禮由姬姓諸侯中的,如等國國君主持婚儀;《公羊傳》記載「天子嫁女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此乃後世公主的詞源。之後東周戰國時期諸侯紛紛稱王,其女亦稱公主(亦稱君主),但周天子之女仍稱王姬。秦滅周後,王姬之名遂廢。

秦國延續周朝傳統風俗,女子皆稱姓;而由於秦國公室為嬴姓,因此秦國王族女子稱為「某嬴」,如懷嬴文嬴等等。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秦朝後,對於君王之女的稱呼或封號不詳,但北宋司馬光所編寫的《資治通鑑》中,稱秦始皇之女為公主[5]

兩漢和新朝

[編輯]

西漢初期,皇女和宗女的冊封、晉封、待遇逐漸形成制度,皇女稱公主,諸王之女稱翁主(或稱「王主」)[6]。同時,由於史料的缺乏,對公主的境遇很難有全面的了解。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和皇后呂雉的女兒被稱為魯元公主。「魯元」二字做何解,未有定論。湖北省江陵縣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中《秩律》有「李公主申徒公主榮公主傅主家丞秩各三百石」的記載,整理小組認為是「李公主申徒公主榮公主傅【公】主」(李公主、申屠公主、榮公主、傅公主)。有認為她們分別是李姓申屠姓榮姓傅姓的劉邦或漢惠帝劉盈妾室所生的女兒[7]。這是以「從母姓」的方式,對公主進行區分。但此時,如何冊封公主,仍不可知。公主的食邑又稱湯沐邑。魯元公主的食邑有數城,她的異母長兄齊王劉肥的封地則有七十餘城[8],兩者相距甚遠。

到了漢文帝時,史書對皇女有更多的記載,亦可知此後對公主的冊封已較為規範。從漢文帝嫡長女劉嫖起,公主的封號通常是「某某公主」,「某某」即「某某縣」,可能是她們食邑所在的縣,這體現了正式的冊封程序。以劉嫖為例,她的封號是館陶公主,館陶即館陶縣。漢文帝時,劉嫖為公主。在其弟漢景帝登基後,則為長公主。到了她的侄子漢武帝時,又晉大長公主。但由於史料缺乏,僅知諸公主中有尊寵者,可加號為長公主(簡稱長主)或大長公主(簡稱大主),是否形成定制則不得而知。此時,公主的丈夫大多是列侯,因此公主會隨丈夫的封號改稱。如漢景帝女兒陽信公主,在下嫁平陽侯曹時後又稱平陽公主。同時,由於公主非世襲的爵位,因此會有相同封號的公主。如兩位不同時代的館陶公主——劉嫖和劉施。有時,她們的封號也會與列侯重複,如陽信公主和陽信侯劉中意

王莽新朝後,廢公主位號,改皇女封號為室主,並封嫡長女孝平皇后為黃皇室主,但王莽另兩女王曄王捷,則依序被封為「睦脩任」、「睦逮任」[9]

東漢以後,翁主一號不復見。東漢皇女以縣名為封號,稱縣公主,簡稱縣主,儀服同列侯[10],諸王之女以鄉、亭之名為封號,稱鄉公主亭公主,簡稱鄉主、亭主[11]。此外,和西漢相同,諸公主中有尊寵者,可加號為長公主,儀服相當於各劉姓藩王,高於縣公主[12],多封於皇帝的姐妹。

魏晉南北朝

[編輯]
明代仇英《千秋絕豔圖》中的陳朝樂昌公主

三國時期,由於《三國志》僅有人物紀傳而無志書、體制等記載,史料缺損嚴重,未能確定各國體制。曹魏大致沿用東漢儀制,如有平原懿公主德陽鄉主升遷亭公主等等,並封漢獻帝女劉曼為安樂郡公主(未詳是否魏文帝外甥女)。東吳公主則冠以夫姓稱呼,如吳大帝孫權的長女孫魯班、三女孫魯育分別冠以夫姓全姓朱姓,分別稱為「全公主」和「朱公主」。但三國的皇女或皇姊妹未必全部皆封公主,如魏文帝曹丕三位曾為漢獻帝劉協后妃的妹妹曹憲曹節曹華,在曹丕稱帝、劉協降為山陽公後,只封為山陽公夫人。孫權兩位姊姊以及妹妹孫夫人皆沒有被封為公主的紀錄。蜀漢昭烈帝劉備的女兒亦不知有否封公主。

晉朝時,帝女仍稱公主,但改以郡名為封號,稱郡公主,簡稱郡主;諸王之女封縣主,此時縣主已成定稱,不得再稱縣公主[13]

南北朝時仍以公主為皇女位號,但亦有非皇女封公主者。如元魏就有多位宗室女封公主,如琅邪公主蘭陵公主河南公主。南梁、隋朝皇子藩王之女也封公主。陳朝亦有宗室女封公主,如信義公主。北周宗室的外姓養女也可以封公主。公主以郡名或縣名為封號。

唐朝

[編輯]
唐朝文成公主塑像

唐朝制度,帝姑母為大長公主、帝姊妹為長公主、帝女為公主,皇太子之女封郡主,親王女封縣主[14]郡王女封鄉主,宗室女封亭主,但此時郡主、鄉主等號,皆已定名,不得再稱郡公主、縣公主、亭公主、鄉公主。

除皇女外,還有一些非皇女甚至非皇室的外姓和親公主封公主,如宗室女文成公主

宋朝

[編輯]

宋朝制度,姑祖母為兩國大長公主、帝姑母為大長公主、帝姐妹為長公主、帝女為公主。除帝姑母外,皆以美名二字為封號,婚後改以國名為封號。

北宋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應大臣蔡京之奏,仿周朝制度改皇女號為帝姬,同時將封號從國名改為喻意吉祥的嘉名,如柔福帝姬。同時改郡主宗姬、縣主為族姬郡君改封淑人碩人令人恭人縣君改封室人安人孺人,後室人又改宜人。但皆不另起封號。北宋亡後,帝姬、宗姬、族姬等號遂廢,但淑人等七號至後世仍存,成為官員妻子的封號。[15]

遼金元

[編輯]

遼朝皇女封號不定,可以是公主、郡主、縣主。

金朝皇女為縣公主,並以縣名為封號,如東漢故事[16]。親王女為縣主[17],但不得稱縣公主。

元朝時期,皇女、諸王之女皆稱公主。[18]

明朝

[編輯]

明朝制度,皇姑母為大長公主、皇姊妹為長公主、皇女為公主,皆授以金印寶冊。夫婿稱駙馬都尉、賜誥命[19]。禮儀、冠服、車駕儀仗與親王妃、親王世子妃相同。

親王女為郡主。郡王女則為縣主。郡主、縣主夫婿稱儀賓[20]

清朝

[編輯]

後金時期,朝儀粗備,皇女與宗女皆稱為格格。自清太宗一朝開始,以公主為皇女封號。清朝初期仍有部分生母地位較低的皇女被封為縣君、鄉君,甚至有皇女直到死去未曾得任何封號,是制度不嚴謹的結果。清世祖入關後,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制訂皇女、宗女封號如下:

朝鮮

[編輯]

三國

[編輯]
高句麗平原王之女平岡公主(右)與其夫溫達雕像

朝鮮三國時代高句麗百濟新羅一般只有國王之女或姊妹封為公主(공주),如高句麗平原王之女平岡公主、新羅真平王之女善花公主百濟聖王之女妹兄公主韓語매형공주等等。但新羅王女、王姊妹亦有封宮主(궁주)、宅主(택주)、殿主(전주),已婚王女不論是否封公主皆可稱夫人。

樂浪

[編輯]

樂浪國時代一般只有國王之女封為公主,如樂浪王崔理之女樂浪公主等等。

渤海

[編輯]

渤海國時代一般只有國王之女封為公主,如文王大欽茂之女貞孝公主貞惠公主等等。

高麗

[編輯]

高麗時期,只有國王之女可封公主,如高麗太祖之女安貞淑儀公主樂浪公主宣宗之女延和公主高麗神宗之女孝懷公主韓語효회공주等,但亦有封宮主、宅主、翁主(옹주)、殿主、宮夫人院夫人君夫人等,由於史料不足,諸號間的等級差異或受封資格不明。

朝鮮王朝

[編輯]

朝鮮王朝制度規定只有國王嫡女可封公主,如中宗之女孝惠公主宣祖之女貞明公主等。庶女只可封為翁主王世子嫡女封郡主(군주,正二品)、庶女為縣主(현주,從二品)。唯一一位非王女封公主者是和親後金、嫁給多爾袞的宗室女義順公主韓語의순공주

越南

[編輯]
越南陳朝的玄珍公主

越南使用公主封號的最早記載是丁朝,開國君主丁部領的一位女兒封為明珠公主李朝沿用,但亦有封大臣之女為公主,大臣胡興逸之女就被封為月端公主。後來的陳朝後陳朝後黎朝等朝代皆有封宗室女為公主。

鄭阮紛爭時,阮主之女稱公女鄭主之女封郡主,但後期有幾位王女封公主。阮朝建立後,公主位號才只有皇女可受封。

封號、待遇

[編輯]

公主的封號通常有三種:

  • 以國名:如寧國公主,霍國公主、岐國公主、陳國公主等。
  • 以郡名:稱某某郡公主,如新城公主、長樂公主、平原公主、平陽公主等。但此處的郡公主仍是公主,與後世的「郡主」不同。
  • 以美名:以各種褒義詞命名,如文成公主、安樂公主、太平公主、寧定公主等。

公主的封號並不是固定的,如昇平公主就被封為齊國公主。

公主雖然是最高的非皇室配偶女性爵位,但由於東亞傳統上重男輕女,公主實際上無論食邑還是爵祿往往遠低於國內儲君以下最高的男性爵位,如中國、越南的親王,高麗的王子君、朝鮮王朝的大君等。

婚姻

[編輯]

在東亞傳統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下,公主因身分尊貴,通常是嫡妻。通常情況下,如公主未來的丈夫為本國臣民且已有妻子,對於其妻子的處置,一是離婚王獻之郗道茂)、二是把元配降為妾室,更為極端的是將妻子處死(如武攸暨妻)。同時婚後,丈夫仍保有納的權利。

在戰亂頻仍或政權交替的時代,有些亡國或戰亂中流落民間的公主被納為妾。北魏河陰之變後,父親及祖父被殺的宗室女元玉儀淪為孫騰家妓,後被權臣高澄納為妾,雖然她在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後獲東魏孝靜帝封為琅邪公主,但仍然維持妾室地位,即使後來高澄被追尊為文襄皇帝,她也沒有被追封為皇后[22]隋滅南陳後主陳叔寶寧遠公主臨川公主沒入隋朝掖庭,後被隋文帝納為妾,分別封宣華夫人及弘政夫人[23][24]隋煬帝有兩名妾室皆為陳後主之女,其中一人曾封廣德公主[25]唐太宗納隋煬帝女為妃。

有些公主因與外國通婚,嫁給外國君主時未必為正室,例如不少和親公主只成為外國君主的妃嬪。而朝鮮在朝鮮王朝之前歷代王室以及越南皇室皆容許同姓通婚,一些公主會嫁給宗室或本國君主,嫁給君主者未必成為皇后王后王妃,有些只封為妃嬪,如越南陳朝皇帝陳憲宗宸妃陳氏宗室女,封顯貞公主

在中國,唐朝及之前公主擁有一定程度的婚姻自由。公主離婚或夫死再嫁是極為平常的事,皇帝並不阻止。公主甚至因為自己的身份而擁有一定特權。但到唐宣宗時,宣宗以詔書的形式規定公主和縣主有子而寡,不得再嫁[26]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太祖也曾下詔令守寡的女兒金華公主出家為尼。被認為是太祖為推恩公主夫家,令公主守住婦節[27]。雖然至到南宋初年,寡婦再嫁依然很正常,但公主改嫁的極少。隨着貞操觀念日漸嚴格,明朝清朝入關後亦無公主改嫁的記錄。

公主之夫本無固定爵位,稱為主婿,君主之女出身的公主之夫又稱國婿,其中皇女出身公主之夫又稱帝婿,王女出身公主之夫則稱王婿。中國自西晉起以駙馬作為公主丈夫的專屬稱號。朝鮮半島自高麗王朝起亦把公主之夫稱駙馬。越南則最遲在陳朝起以駙馬為公主之夫的稱號。

註釋

[編輯]
  1. ^ 唐會要卷六 和蕃公主》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中宮寺天壽國繍帳》:「多至波菜等已比乃彌己等(用明天皇)、庶妹、名を孔部間人公主、娶りて大後と為す……尾治大王之女、名を多至波奈大女郎、娶りて後となす…」
  3. ^ 《大東世語·賢媛》:「弘仁中。齋院公主有才學。」
  4. ^ 《宋史·禮志十八》:「徽宗改公主為姬,下詔曰:『在熙寧初,有詔釐改公主、郡主、縣主名稱,當時群臣不克奉承。近命有司稽考前世,周稱「王姬」,見於《詩》《雅》。「姬」雖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可改公主為帝姬、郡主為宗姬、縣主為族姬。其稱大長者,為大長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國號,內兩國者以四字。」
  5. ^ 資治通鑑 卷007二世皇帝元年》:「......於是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陽市,十公主矺死於杜......」
  6. ^ 唐六典 卷02:「......漢家公主所食曰邑;諸王女曰翁主,亦曰王主......」
  7. ^ 王子今. 张家山汉简《秩律》四“公主”说. 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網站. 2004-01-20 [201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2). 
  8. ^ 漢書·卷三十八·高五王傳第八》
  9. ^ 漢書王莽傳 卷099下》:「......幸侍者增秩、懷能、開明。懷能生男興,增秩生男匡、女曄,開明生女捷......封興為功脩任,匡為功建公,曄為睦脩任,捷為睦逮任」
  10. ^ 唐六典 卷02》:「......後漢皇女皆封縣公主,儀服同列侯......」
  11. ^ 後漢書 皇后紀第十下》:「......諸王女皆封鄉、亭公主,儀服同鄉、亭侯......」
  12. ^ 《後漢書 皇后紀第十下》:「漢制:皇女皆封縣公主,儀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號長公主,儀服同蕃王。」
  13. ^ 《唐六典 卷02》:「......晉、宋已來,皇女皆封郡公主,王女皆封縣主。......」
  14. ^ 新唐書 卷四十六 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 吏部》:「皇姑為大長公主,正一品;姊妹為長公主,女為公主,皆視一品;皇太子女為郡主,從一品;親王女為縣主,從二品。」
  15. ^ 鐵圍山叢談 卷一》:「國朝帝女封號,皆沿習漢唐。初封則有美號稱「公主」,出降則封「某國公主」,兄弟又封「某國長公主」,姑又封「某國大長公主」,祖姑則封「兩國大長公主」;而皇族則稱「某郡主」、「某縣主」。熙、豐間,嘗議以乖義理,然終不克改作。政和三年,上又惡其不典。或欲追述,號公主為「帝嬴」、郡縣主宜為「宗嬴」,乃合於前代矣。上曰:「此議雖近古,特不合時宜」。因諭大臣曰:「姬雖周姓,後世亦以為婦人之美稱,蓋不獨為姓也,在我而已。」魯公於榻前忽力爭,上愕然,詢其所以。魯公謂:「臣乃姬姓也,懼有嫌,使小人得以議爾。」上笑而不從,乃降手詔,引熙寧欲釐革,而有司不克奉承,以至今日。周稱王姬見於《詩》《雅》。姬雖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今帝天下而以主封臣,可改公主為「帝姬」、郡主為「宗姬」、縣主為「族姬」;其稱大長者,可並依舊為「大長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國號,內兩國者以四字。於是魯公退而具書於《時政記》。當是時,執政者皆嘆息魯公傷弓,故慮患之深也。是後因又改郡縣君號為七等;郡君等,為淑人、碩人、令人、恭人;縣君者,室人、安人、孺人。俄又避太室人之目,因又改曰宜人。其制今猶存。」
  16. ^ 金史 卷五十五 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封公主之縣號三十:樂安、清平、蓬萊、榮安、棲霞、壽光、靈仙、壽陽、鐘秀、惠和、永寧、慶雲、靜樂、福山、隆平、德平、文安、福昌、順安、樂壽、靜安、靈壽、大寧、聞喜、秀容、宜芳、真寧、嘉祥、金鄉、華原。 」
  17. ^ 金史 卷六十三 列傳第一 后妃上》:「壽寧縣主什古,宋王宗望女也。靜樂縣主蒲刺及習撚,梁王宗弼女也」
  18. ^ 新元史 卷一百五》:「元制,皇女及諸王女皆稱公主」
  19. ^ 大明會典 卷四十八 冊立三 公主冊立儀》 :「公主授以金冊。婿皆稱駙馬都尉,賜誥命。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 自公主以上、俱授冊。」
  20. ^ 明史 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九 公主》 :「親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縣主,孫女曰郡君,曾孫女曰縣君,玄孫女曰鄉君,婿皆儀賓。」
  21. ^ 清史稿 卷114》:「公主之等二:曰固倫公主,曰和碩公主。格格之等五:曰郡主,曰縣主,曰郡君,曰縣君,曰鄉君。不入五等曰宗女。」
  22. ^ 《北史卷一十四·列傳第二·后妃下》:「琅邪公主名玉儀,魏高陽王斌庶生妹也。初不見齒,為孫騰妓,騰又放棄。文襄遇諸途,悅而納之,遂被殊寵,奏魏帝封焉。」
  23. ^ 《陳臨賀王國太妃墓誌銘》:「太妃姓施氏……載誕臨賀王叔敖、沅陵王叔興、寧遠公主,並桂馥蘭芬,金鏘玉閏。公主以開皇九年金陵平彌,大隋高祖文皇帝納公主,拜為宣華夫人。」
  24. ^ 嘉泰吳興志·卷十六》:「隋文帝弘政夫人陳氏。統記云:長城人,宣帝第二十四女。母曾美人。即後主之妹,封臨川長公主。」
  25. ^ 《嘉泰吳興志·卷十六》:「隋煬帝妃陳氏。統記云:陳後主第四女,母高昭儀,封廣德公主。」
  26. ^ 《新唐書 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 帝遂詔:「夫婦,教化之端。其公主、縣主有子而寡,不得復嫁。」
  27. ^ 舊五代史 列傳第四》開平四年夏,詔金華公主出家為尼,居於宋州元靜寺,蓋太祖推恩於羅氏,令終其婦節也。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