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段正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段正澄
性别
出生(1934-06-15)1934年6月15日
 中国江苏镇江市
逝世2020年2月15日(2020岁—02—15)(85岁)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死因2019冠状病毒病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校华中工学院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知名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激光加工、全身伽马刀等机械设备的研发
研究领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头衔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奖项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段正澄(1934年6月15日—2020年2月15日),江苏镇江人,中国机械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年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致力于自动化数码化加工技术的研究和设备的开发。[1]

生平

[编辑]

段正澄1934年6月出生于江苏镇江,1952年随家人迁至湖北武汉,于汉阳中学就读。1953年成为华中工学院第一届学生,曾担任校篮球队队长,率队夺得过湖北省冠军。[2]1957年从机械工程系毕业,留校任教。[3]

2009年获评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4]2012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随后将100万奖金的个人部分全部捐出,用于资助学校的贫困学生。[5][6]

2020年1月29日确诊2019冠状病毒病,最终医治无效,于2月15日下午7时35分去世。[7]

贡献

[编辑]

段正澄60余年始终从事机械制造自动化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与一线企业紧密合作,研发出众多高端自动化设备,在机械加工自动生产线数控加工技术与设备、柔性制造系统、数控激光切割加工设备等方面有显著成绩。[1][3]其与团队的代表性贡献有:

  • 1977年起,开始研发高精汽车发动机曲轴的制造设备,以期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发展免受外国产品的制约。1983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数控高速全轴自动曲轴磨床,并在随后几十年中不断改进创新出新型号。[5]相关成果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8]
  • 1980年代,针对中国激光加工设备依赖进口的情况,牵头组建中国最早将机械科学与激光技术相结合的科研团队。最终发明了激光切割焊接组合加工的新方法,并研发出多种激光加工设备。[5]相关成果获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9]、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0]
  • 1996年起,将机械科学与放疗医学结合,开展伽马射线放射手术医疗装置(伽马刀英语Radiosurgery#Gamma_Knife)的研发工作。1999年,制造出世界首台全身伽马刀,大幅度提高立体定向精确度,惠及数十万患者。[5]相关成果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缅怀追思段正澄院士专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2. ^ 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俩最爱什么?. 长江日报 (武汉). 2009-12-03 [202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1). 
  3. ^ 3.0 3.1 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志.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226-227. ISBN 7-5609-0841-1. 
  4. ^ 中国工程院2009年当选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 2009-11-25 [202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1). 
  5. ^ 5.0 5.1 5.2 5.3 段正澄:耐得住寂寞的机械大师. 楚天都市报 (武汉). 2012-06-15 [202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1). 
  6. ^ 叶蕾. 一生机械情——记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 中国科技奖励. 2012, (08): 42-43. 
  7. ^ 确诊新冠肺炎,世界首台全身伽马刀研发者段正澄院士不幸离世. 健康时报网. 2020-02-16 [202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8. ^ 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2009-01-09 [202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9. ^ 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2004-02-20 [202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10. ^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2016-01-08 [202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11. ^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2006-01-09 [202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