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堡圳
23°48′00.1″N 120°39′27.1″E / 23.800028°N 120.657528°E
八堡圳 | |
---|---|
中华民国(台湾)圳道 | |
概要 | |
其他名称 | 施厝圳、浊水圳 |
官方名称 | 八堡圳 |
隶属单位 | 彰化农田水利会 |
创立者 | 施世榜、林先生、黄仕卿 |
灌溉区域 | 台湾彰化县 |
兴建时间 | 1709年 |
完成时间 | 1719年(清康熙58年) |
拦取水源 | 浊水溪 |
兴建费用 | 95万两[1] |
八堡圳取水口 | |
---|---|
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门 | |
位置 | 彰化县二水乡鼻子头段小段25-1、24-44地号(旧地号,重测后为彰化县二水乡八堡圳段248、246地号) |
建成时间 | 日昭和年间 |
公众参观 | 参观费用:免费 |
官方名称 | 八堡圳取水口 |
类型 | 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水利设施 |
详细登录资料 |
八堡圳,或称八保圳,位于台湾的彰化县,最早建于1709年,1719年完工,是台湾最早开凿的水圳,也是至今台湾最古老的埤圳之一。由于该圳是由施世榜筹款所建,故原名“施厝圳”,又因取浊水溪之水灌溉八堡农田,所以也叫做“浊水圳”,但常被称为“八堡圳”。
一般将八堡圳与台南通垺圳和新竹隆恩圳,一起并称为“台湾三大古老埤圳”。
沿革
[编辑]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施世榜于半线地区(今彰化县)引浊水溪之水筑圳,工程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完工[2]:18。该水圳从番界浊水庄(今名间乡浊水村)取水,之后在二水鼻仔头截源入圳[2]:18。据说八堡圳开凿初期,引水入圳屡遭失败。相传后来有一位老翁来见施世榜,给予水利图说;施世榜照其方法重行开凿,并以“土工法”施工后,果然成功。圳成之后,老翁拒绝受酬,并不示姓名,只自称“林先生”;后人仰其恩德,在二水圳头建林先生庙以兹纪念。
这条水圳最初名为“施厝圳”,道光年间《彰化县志》以前的文献皆使用此名称[2]:18。水圳落成时该地尚未有“保(堡)”的设置,是日后设立彰化县并在其下设“保(堡)”[注 1]后,才因为灌溉八保(堡)[注 2]之故取名八保(堡)圳。
纪念
[编辑]二水乡每年举办的“跑水节”就是纪念林先生、施世榜、黄仕卿这三位建立八堡圳的有功人士。
引水源头
[编辑]过去只在浊水溪边的“香圆脚水门”引入水源,经引水道至“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门”,在集集拦河堰兴建后,改由浊水溪集集拦河堰北端进水口取水,经新的引水道至新的“八堡圳制分水门”再入原水道。[3][4]
今入八堡圳后分八堡一圳干线长33公里,有支线14条、分线24条;八堡二圳干线长29公里,有支线17条、分线19条。[5]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张素玢,〈浊水溪的历史难题〉,《台湾史研究》18:4,页169。
- ^ 2.0 2.1 2.2 2.3 2.4 张素玢. 《濁水溪三百年 歷史‧社會‧環境》. 卫城. 2014-06-11. ISBN 978-986-90476-2-3.
- ^ 颜宏骏. 〈中部〉八堡圳源頭塌堤 二期稻等嘸水. 自由时报. [2015-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3).
- ^ 村中好堡团队. 八堡圳水圳:利用簡介. 彰化县大村国中. [2015-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3).
- ^ 张炎铭. 八堡圳改善完成及跑水節. 水利署电子报 (经济部水利署). 2014-10-10, 91 [2019-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外部链接
[编辑]- 集集拦河堰\北岸联络渠道\北岸八堡圳空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经济部水利署中区水资源局 集集拦河堰管理中心
- 八堡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郭弘斌:八堡圳(施厝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二水跑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