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上海人: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Abcallo留言 | 贡献
上海人的特点:​ 短短的東西放其他合適位置才對,浪費頻寬
标签添加文件 image 圖像檢查
第133行: 第133行:
===遭受诽谤和诋毁===
===遭受诽谤和诋毁===
但是,由于以《[[春晚]]》为代表的北方影视作品的严重污蔑和诋毁<ref>{{cite news|title= 被“妖魔化”的上海人 | url = http://news.qq.com/a/20100225/000806.htm |language=zh-cn|date=2010年8月30日|publisher=中国新闻网}}</ref>,导致[[中国内地]]的部分民众对上海人印象不佳,他们片面认为上海人精明小气<ref>[http://www.kaixian.tv/gd/2015/0410/229299.html 任评声:“葛朗台贪官”无疑是个伪命题]</ref>;上海女人妖娆妩媚;上海男人缺乏血性等等。这种认识是一种偏见和误读,因为上海不但是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源地,而且在建国后的灾难捐款中,人均捐款数也是名列前茅<ref name="wudushanghairen">{{cite web |url = http://travel.cntv.cn/2013/04/15/ARTI1365990838608961.shtml|title = 上海人为何总被误读?其实你不懂魔都的心|publisher = 《环球人文地理》|date = 2013年4月15日|accessdate = 2014-06-14}}</ref>。虽然被北方媒体的批判,并未用什么过激的手段反击,但上海人依据体现了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他们依旧过着自己市井小民的日子<ref name="wudushanghairen"/>。上海人的身上,不断融合[[西方文明|现代商业社会]]的精明、理性,却又保留着[[中华文化]]的优雅、仁义<ref name="wudushanghairen"/>。上海的男人与女人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从容与优雅,捍卫着传统文化的自尊。要了解上海人,有三个路径,亦即:城市的历史、家族的历史以及市民的普遍价值<ref name="wudushanghairen"/>。有人批评上海人的政治冷漠,已故上海记者曹小磊说:上海人不是政治冷漠,而是他们实在见识得太多了<ref name="wudushanghairen"/>。1990年代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人逐步重拾自信,开始变得更阳光、直率、幽默起来。比如[[姚明]]、[[刘翔]]和[[韩寒]],他们有教养、有个性,目标明确,温和而坚定<ref name="wudushanghairen"/>。
但是,由于以《[[春晚]]》为代表的北方影视作品的严重污蔑和诋毁<ref>{{cite news|title= 被“妖魔化”的上海人 | url = http://news.qq.com/a/20100225/000806.htm |language=zh-cn|date=2010年8月30日|publisher=中国新闻网}}</ref>,导致[[中国内地]]的部分民众对上海人印象不佳,他们片面认为上海人精明小气<ref>[http://www.kaixian.tv/gd/2015/0410/229299.html 任评声:“葛朗台贪官”无疑是个伪命题]</ref>;上海女人妖娆妩媚;上海男人缺乏血性等等。这种认识是一种偏见和误读,因为上海不但是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源地,而且在建国后的灾难捐款中,人均捐款数也是名列前茅<ref name="wudushanghairen">{{cite web |url = http://travel.cntv.cn/2013/04/15/ARTI1365990838608961.shtml|title = 上海人为何总被误读?其实你不懂魔都的心|publisher = 《环球人文地理》|date = 2013年4月15日|accessdate = 2014-06-14}}</ref>。虽然被北方媒体的批判,并未用什么过激的手段反击,但上海人依据体现了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他们依旧过着自己市井小民的日子<ref name="wudushanghairen"/>。上海人的身上,不断融合[[西方文明|现代商业社会]]的精明、理性,却又保留着[[中华文化]]的优雅、仁义<ref name="wudushanghairen"/>。上海的男人与女人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从容与优雅,捍卫着传统文化的自尊。要了解上海人,有三个路径,亦即:城市的历史、家族的历史以及市民的普遍价值<ref name="wudushanghairen"/>。有人批评上海人的政治冷漠,已故上海记者曹小磊说:上海人不是政治冷漠,而是他们实在见识得太多了<ref name="wudushanghairen"/>。1990年代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人逐步重拾自信,开始变得更阳光、直率、幽默起来。比如[[姚明]]、[[刘翔]]和[[韩寒]],他们有教养、有个性,目标明确,温和而坚定<ref name="wudushanghairen"/>。
===城市精神===
[[File:上海城市精神.JPG|缩略图|300px|[[杨浦区]]一小区外的上海城市精神标语]]
具体表述为16个字:“'''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被认为是對長期以來[[上海人]]在各項建設中表現出的精神面貌與處事行為的精鍊總結。<ref>[http://news.sina.com.cn/c/2003-08-07/1250523549s.shtml 上海高官解读“城市精神”]</ref><ref>[http://xwwb.eastday.com/x/20070524/u1a302472.html 市第九次黨代會今開幕 習近平代表八屆市委作報告(原載《新聞晚報》)]</ref>


== 注释 ==
== 注释 ==

2017年6月12日 (一) 04:40的版本

上海人
總人口
約 20,000,000人
分佈地區
中国 中国上海18,580,000人
語言
本地母语为上海话,属汉语吴语方言,亦通行普通话,小部分其他中国方言人群圈、外国语人群圈
宗教信仰
汉传佛教道教天主教新教

上海简短的城市历史来看,现代上海人的概念存在仅百年左右。上海人通常讲上海话,上海话属于江南吴语的一种。由于现代上海地区的三分之二是最近的两千年才逐渐成陆,而其余早先成陆的地区也饱受海侵与洪水,几度荒无人烟,所以如今上海的居民追根搠源,基本上都是不同时期的移民。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邻近的江苏浙江地区。

来源与形成

长久以来,上海地区的上古居民被认为是吴越人的一支。但最近的遗传学研究發現,现代上海市区人约45%的遗传成分以及上海郊区人约30%的遗传成分是来自于当时北方汉族[1],而曾经的原住民——吴越人則被种族清洗,或者说是因数次移民潮的冲击而遭受到了极大程度的稀释。中国现残存的吴越遗传成分以上海南郊和浙江居多,而上海市区、嘉定区宝山区浦东新区崇明县等较晚成陆的北部地区吴越人所占的人口比例則有所降低。吴越人是周朝以来分布在长江以南吴国(今江苏江西)和越国(今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一个族群,其父系源头可追溯至马家浜文化甚至是浙江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先民,而丝毫不具有黄河沿岸华夏人的遗传成分。西周时期太伯奔吳建立吴国,后又先后被越国楚国征服,楚国时为春申君的封地,因而上海又简称“申”。在晋朝衣冠南渡[2]两宋之间[3]等时期,都曾有中原人大规模移民江南。在南宋时,设立了上海镇[4]元朝时设立了上海县[5],近代以来逐渐成为一个大都市。1950年代,上海市周边郊县划入上海市,之后其中的大多数的郊县改为区或新区[6]

上海名人

上海开埠后,各地的精英移民来到上海。上海有“冒险家乐园”之称,很多近代的上海名人并不出生于上海,如鲁迅(绍兴)、周璇(常州),但上海成功吸引这些移民和上海本地居民,並共同成就了上海的都市辉煌。在体育方面,上海人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如女子足球运动员孙雯、男子足球运动员范志毅田径运动员刘翔NBA球员姚明等。

文化名人

在近代、现代与当代上海文化名人中,除了本来就是上海人,也包括曾经在上海寓居过的文化名人。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亦包括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而被埋没与封存了许久的前辈。

文学界:李伯元(武進籍)、曾朴陈独秀鲁迅瞿秋白储安平茅盾巴金史量才王元化王造时、芦芒、吴强王安忆、叶辛、陆星儿叶永烈程乃珊陈伯吹施蛰存赵超构陆谷孙曹禺胡适蔡元培柔石邹韬奋陶行知黄炎培郭沫若卞之琳、周子亚、宗白华吴晗季羡林柳无忌马寅初梁实秋冯友兰傅雷费孝通朱自清钱锺书叶圣陶等。   

戏剧界:汪笑侬梅兰芳周信芳尚长荣、蔡正仁、岳美缇、梁谷音、李炳淑、评弹三杰、马莉莉焦晃王汝刚茅善玉袁雪芬傅全香等。

影视界:王家卫赵丹谢晋孙道临陈冲宁静潘虹张瑞芳秦怡奚美娟、蓝苹(江青)、于伶白杨黄佐临周璇阮玲玉等。   

歌舞界:陈燮阳黄豆豆廖昌永、陈传熙、舒巧、辛丽丽、杜聪、周洁、毛阿敏等。   

音乐界:聂耳贺绿汀周小燕朱践耳薛之谦等。

上海,上溯时期,下至当今,诸代都有名人见诸史册。三国时期,华亭人陆逊便受拜东吴丞相,封华亭侯。两晋时期,江东名士陆机陆云以书法文章名动一时,被时人誉为“云间两陆”。此后,因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名人辈出。近代开埠以后,由于是中国最大都会和对外交流的中心城市,上海云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人。许多名人均由上海发迹走向全国。1949年以后,由于在文艺、体育、科教等领域的优势,上海也培养了一大批名闻全国的著名人物[a]

政界

宋氏三姐妹

明代内阁首辅徐阶,内阁次辅徐光启及其学生、炮兵专家孙元化,少年诗人、抗英烈夏完淳。近代,孙中山长期居住在上海。国民政府时期的四大家族核心人物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陈立夫陈果夫或生于上海或成长于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曾长期将中央机关设在上海,成为大批共产党员活跃的地区。民国著名的政界人物,后转任台湾省主席吴国桢曾于光复后担任上海市市长直至解放军进入上海前夕。1949年以后,中共经济战线领导人陈云是上海青浦人。上海曾是“四人帮”的主要基地。陈毅汪道涵江泽民习近平朱镕基吴邦国黄菊陈良宇韩正徐匡迪孟建柱陈至立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担任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或其副职。香港回归后的首任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亦为上海人。

科学界

上海由于经济发达,科教文化亦位居中国前列。初的纺织改革家黄道婆明末西学农学学者徐光启即为上海人。此外还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高锟遗传学家谈家桢,显微外科专家陈中伟张涤生,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陈竺等。

文化艺术界

上海自古代到现代文化艺术十分繁荣,目前上海、台湾香港等地著名文化艺术界人士有大批都为上海人。著名报业家史量才即长期活动在上海;著名作家茅盾张爱玲巴金都长期居住在上海;音乐表演的上海人还有贺绿汀周璇周小燕金莎谢晋孙道临周信芳姚慕双周柏春等人;香港著名艺人汪明荃沈殿霞张曼玉陈慧琳张卫健方大同angelababy也都是上海籍貫。

美术界

上海有许多美术大家:任伯年钱慧安吴昌硕刘海粟张大千林风眠王一亭(王震)、朱屺瞻、杨可扬、谢稚柳张乐平、朱宣咸、胡一川程十发、庞薰琴、郑野夫、陈铁耕、陈烟桥、沃渣、马达、力群、江丰、黄新波、李桦、王琦、余白墅、王麦秆、黄永玉、邵克萍、汪刃锋、陈逸飞陈丹青、赵延年、荒烟、沈柔坚、沈鸿根、沈尹默陆俨少、黄丕谟、施大畏李磊、许德民、韩天衡等。

体育界

上海体育体育资源较为丰富,故成功培养了一大批体育运动员与教练员。田径界的有亚洲第一位男子田径世界纪录创造者、跳高运动员朱建华;110米栏原世界纪录保持者刘翔及其教练孙海平游泳冠军庄泳杨文意乐靖宜沈坚强刘子歌等;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排球运动员沈富麟、汪嘉伟沈琼汤淼等;乒乓球运动员后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等;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徐根宝范志毅孙雯谢晖孙祥等;跳水运动员吴敏霞火亮中国象棋数届全国冠军胡荣华围棋冠军常昊等。

上海人的类型

广义上,在上海市的行政区域内定居或出生并取得户口的人都称为上海人。而上海人亦可細分为包括本地人、郊区人、老移民在内的“老上海人”以及自诩为“新上海人”的新移民。

本地人

上海人中所说的“本地人”,是指在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就已经定居上海市区的原住居民。

郊区人

上海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埠形成重要的国际性都市,继而从江苏省分离出来,最后设立一级行政区直辖市)的这段历史有一百多年,但今天上海市除九个市中心区以外的各个新区、郊区、县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代开始才逐渐从江苏省划归上海市的,此前它们都是江苏省的县。于是这些上海人习惯上被称作“郊区人”。相对于市区上海人主要是由过去的移民形成,人口成分变动大,郊区的上海人则基本是原本隶属于江苏省松江地区、苏州地区和南通地区人,人口变动较小。在上海郊区,通常称上海市区为上海。因此,有时他们认同自己“上海市人”的身份,但不认同自己的“上海人”身份。这一情况在远郊的金山、奉贤、南汇、崇明等地尤为明显。 各个郊县划归上海市的历史过程为:

  1. 江苏省松江专区的嘉定、宝山、上海3县划归上海市(国务院1958年1月14日批准)[6]
  2. 撤销江苏省松江专区,下辖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6县并入苏州专区(国务院1958年3月26日批准)[6]
  3. 江苏省川沙县横沙乡,划归上海市宝山县[7]
  4. 江苏省苏州专区的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6个县,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划归上海市(1958年11月21日第82次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

老移民

上海开埠后,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世居于此的本地人。他们来自于中国各地,但是其中来自江苏浙江两省者占到80%以上,占据绝对优势。这些移民大致上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来自浙江省江苏南部的吴语区,其中一般又按照清代府属细分为宁波人、绍兴人、苏州人等。他们构成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居民的主体,其中尤以宁波籍为最多;另一部分来自江苏江淮官話区,被前者称为江北人,传统上大多聚居于苏州河以北西北部的闸北普陀;也有不少人住在城市东北部的杨浦虹口,与来自浙江宁波等地的移民杂居。老城厢南市等区域也有部分苏北移民迁入。上海现有16区1县,其中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为传统中心城区。据来自以上各地区的移民数量均为数甚多,各自约在数十万至百万人以上不等。总体而言,来自吴语区移民经济社会地位高于江淮官话区移民,传统上优越感较强,后者常感受到歧视。

来自其他各省的移民数量相对较少,其中较为重要者系来自广东省的移民,到1949年底,上海有广东人119,178人,其中香山人估计为3.5万。他们相对集中的区域,为老上海的虹口、新成、静安寺嵩山等区,在今虹口黄浦卢湾静安等区域内,都是上海的黄金地段[8]

今日上海市中心城区居住的大都是这些移民,是“上海人”的核心主体。

上海大规模的移民最初源于太平天国战争时期。1860年代初太平军大规模进攻地区,造成大批难民躲入有外国势力保护的租界,直接造就了租界的繁荣,并为日后源源不断地吸引移民奠定了基础。近代上海行政格局为一市三治,政府对社会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各地移民的同乡组织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移民的地域特征相当显著,广东人宁波人、苏北人是最为重要的三大群体,而广东人中又以香山人最为突出[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上海市的人口迁出量甚大,但流入量则大为减少,现代上海人的群体逐渐稳定下来。这一情况直到1990年前后才被改变。

新移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代上海开发浦东以来,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新移民纷纷来到上海工作、生活。他(她)们中定居下来的自诩为“新上海人”。新移民和外来人员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上海户口

新老移民的冲突,基本存在于民间,在网络较为激烈[9]。这种冲突一般被官方媒体刻意忽视淡化。

比较著名的冲突地点,如上海本地论坛“寬帶山”中,以“硬盘”或“yp”作为外地人的贬称[10](因关于外地人的讨论被论坛屏蔽,而“西部数据”这个硬盘厂商的缩写和外地人拼音首字母相同)。在矛盾激化后,该论坛时常有网民鼓吹各类老上海人联合起来抵抗“新移民”和外地来沪人员。

2009年12月23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动感101《音乐早餐》的主持人阚晓君用上海方言和另一位主持人聊天,收到一位外地来沪人员所谓“别再说上海话,我讨厌你们上海人”的诋毁上海市民和本地母语的言论,该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为维护上海做出回应——“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离开你讨厌的人的周围。”——委婉道出“滚”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11]事件发生后,上海本地市民力挺主持人,有网友指出:是听众先挑衅的,许他待在这个城市还要说讨厌这个城市的人,就不许主持人反击?!我代表上海本地人,支持这个主持人!还有网友认为,一个城市的自信,也是一个城市的不包容。因此要“顶这个主持人”。[12]

移居外地的上海人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发后,有不少上海人随國民政府西迁重庆等地,或移居香港[13]。抗战初期,从上海遷出的民間工厂达146家[14]

1949年,有众多的上海人离开大陆,移居香港台湾美国等地。而上海人最初移居香港则以北角较集中,色情行業林立,故称“小上海”。[15]

1949年以后,也有大批上海人陆续随工厂内迁。

上海人的特点

对国家贡献卓著

由于上海从1843年开埠至今已经有约170年而中国大陆对外开放仅30多年,因此可能造成上海人和相当部分外地来沪人员在文化、价值取向意识形态上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造成了目前上海人和许多中国其他地区的民众的一些矛盾[16]。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上海人占中国人口的百分之一,但负担着全中国10%的工业产值、16%以上的财政收入以及大量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上海制造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轻工业产品,“上海牌”商品在中国人心目中几乎就是“高档货”的代名词,而这也连带体现上海人认真负责和聪明能干的性格特点[16][17]

整体综合素质高

在科学素养方面,依据《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 (2007-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在按照城市出生地划分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上海人比例最高(占总数12%强),人数亦最多(229人)[18]。另依据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公布的“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之调查结果,上海学生综合素质位居全球第一,不仅如此,在PISA的全部三项分项指标: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的考评中,上海学生均排在第一位[19]。在身体素质方面,依据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在2015年11月发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上海人体质达标率达到97.1%,体质综合指数高达107.91,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上海人的身体素质是全中国最好的[20]

遭受诽谤和诋毁

但是,由于以《春晚》为代表的北方影视作品的严重污蔑和诋毁[21],导致中国内地的部分民众对上海人印象不佳,他们片面认为上海人精明小气[22];上海女人妖娆妩媚;上海男人缺乏血性等等。这种认识是一种偏见和误读,因为上海不但是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源地,而且在建国后的灾难捐款中,人均捐款数也是名列前茅[23]。虽然被北方媒体的批判,并未用什么过激的手段反击,但上海人依据体现了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他们依旧过着自己市井小民的日子[23]。上海人的身上,不断融合现代商业社会的精明、理性,却又保留着中华文化的优雅、仁义[23]。上海的男人与女人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从容与优雅,捍卫着传统文化的自尊。要了解上海人,有三个路径,亦即:城市的历史、家族的历史以及市民的普遍价值[23]。有人批评上海人的政治冷漠,已故上海记者曹小磊说:上海人不是政治冷漠,而是他们实在见识得太多了[23]。1990年代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人逐步重拾自信,开始变得更阳光、直率、幽默起来。比如姚明刘翔韩寒,他们有教养、有个性,目标明确,温和而坚定[23]

城市精神

杨浦区一小区外的上海城市精神标语

具体表述为16个字:“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被认为是對長期以來上海人在各項建設中表現出的精神面貌與處事行為的精鍊總結。[24][25]

注释

  1. ^ 说明:由于上海名人尤其是近代名人较多,此处仅简单罗列,排名不分先后。此外,这里列入此表的著名人物,主要为长期生活工作居住在上海的常住居民或本贯即为上海、或生于上海的名人。

参考文献

  1. ^ 《上海原住民的Y染色体遗传分析》,杨俊、李辉、金建中、金力、卢大儒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 ^ 中國古典園林史 - 第 107 頁
  3. ^ 南宋江南市场的移民因素 - 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
  4. ^ 上海镇、上海县、上海县城考录 - 何惠明
  5. ^ 《上海民族志》>>大事记
  6. ^ 6.0 6.1 6.2 《上海地名志》>>第二篇 政区地名>>第一章 市、区、县>>第一节 市
  7. ^ 第一节行政区划 -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8. ^ 8.0 8.1 上海香山人与香山文化,中山日报 2006-10-11(简体中文)
  9. ^ 被“妖魔化”的上海人. 中国新闻网. 2010年8月30日 (中文(中国大陆)). 
  10. ^ 被误读的"硬盘"和"YP"——我们到底有没有歧视农民工 - 东方网
  11. ^ 电台主持人劝不喜欢上海听众"滚开" 发声明道歉. 成都商报. 2009-12-30 (中文(中国大陆)). 
  12. ^ "团成一团 圆润离开"事件再起波澜 主持人发道歉信. 
  13. ^ 论战时民营工厂内迁中的国民政府与企业主 -《抗日战争研究》 2010年第 2期 - 江满情
  14. ^ 抗战初期民生公司主导的“大内迁”. 人民政协报. 2014-03-26 [2015-05-02] (中文(中国大陆)). 上海地区工厂自8月22日起,第一批顺昌机械厂等4家工厂,雇用21只木船自上海开始迁移,至12月初镇江撤退止(12月8日日军天谷支队侵占镇江),共迁出民间工厂146家,成百万吨机械器材,技术工人2500余人。 
  15. ^ 北角又稱「小福建」「小上海」 - 成報
  16. ^ 16.0 16.1 包容、争优、法治与爱国 ——开埠通商与上海人特性的形成 (PDF). 《浦江纵横》. 2013年12月刊 [2015-05-10].  参数|title=值左起第12位存在換行符 (帮助);
  17. ^ 影像记录:照片里的老上海. 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网. 2015-10-10 (中文(中国大陆)). 
  18. ^ 《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2008中国城市院士排行榜(按出生地):上海第一. 中国校友会网. 2008年4月23日 (中文(中国大陆)). 
  19. ^ 全球PISA测试结果:上海学生学习素养全球第一. 解放网-新闻晚报. 2010年12月8日 (中文(中国大陆)). 
  20. ^ 国民体质报告公布:男性体质水平下降 上海人体质全国第一. 观察者网综合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等. 2015-11-26 (中文(中国大陆)). 
  21. ^ 被“妖魔化”的上海人. 中国新闻网. 2010年8月30日 (中文(中国大陆)). 
  22. ^ 任评声:“葛朗台贪官”无疑是个伪命题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上海人为何总被误读?其实你不懂魔都的心. 《环球人文地理》. 2013年4月15日 [2014-06-14]. 
  24. ^ 上海高官解读“城市精神”
  25. ^ 市第九次黨代會今開幕 習近平代表八屆市委作報告(原載《新聞晚報》)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