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車站
(重定向自地底車站)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8年2月18日) |
地下車站是指月台位於地面以下的車站。大部分地下化鐵路線和地鐵的車站形式均為地下車站。
特徴[编辑]
地下車站建設時,由於通風、照明等需求導致建設費用非常高,鐵路通車後的經營成本亦相當昂貴,然而將車站建於地下可以減少佔用地面,因此部分大城市的鐵路線有一部分鐵路區間是地下化的。
地下構造物在廣義上也包含了切土,但是一般認知上通常用於稱呼在既有的建筑或土石结构中挖出来的隧道,車站設施設置其內是為地下車站。
一些國家的地下車站兼作為防空洞。朝鮮的平壤地下鐵車站是韓戰時所挖掘的防空洞,為防核武攻擊,車站深度普遍有22至100公尺[1]。
配置[编辑]
大多數地下車站的月台、驗票、售票等功能均位於地下化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地面需要一些連接地下建築物的通道。部分車站地面與一樓的空間非常廣大,部分更有多層複合構造,亦有地下車站與地下街連結,盡用地下空間,如台北車站、東京站等。
切土車站[编辑]
月台設在切土上的車站。因為月台設置位置低於地面,廣義上納為地下車站,但因屬向地面開放的設計,故也是地面車站。建設於切土上之車站,除了以立體交匯為建設目的場合之外,也有歸類為地面車站的狀況。
參見[编辑]
注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院志简编(1958-2008).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