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

坐标25°42′45″N 100°08′51″E / 25.71250°N 100.14750°E / 25.71250; 100.1475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okseng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2日 (二) 00:07 Cat-a-lot:分類間移動:從Category:唐代的塔Category:唐朝的塔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分类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时代南诏、大理国
编号1-65
认定时间1961年
地图

崇圣寺三塔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西北1.5公里处的崇圣寺内,紧临214国道,距洱海西岸4800米,是南诏大理国皇家寺院。中间最高的一座与崇圣寺大门构成景区中轴线。

沿革

崇圣寺始建於南诏蒙劝丰佑統治時期(公元823~859年),在大理國時期擴展為890間屋子、11400尊佛像、三閣、七樓、九殿及百廈,被稱為“佛都”。大理国22代国王中,就先后有9位到崇圣寺出家为僧。

崇圣寺曾有五大重器:三、南诏建極大鐘、雨銅觀音銅像、元代高僧圓護大師書寫的“證道歌碑”及“佛都匾”、明代的“三聖金像”。崇圣寺经明清战争、清军围剿杜文秀文化大革命等浩劫最终被毁,五大重器只剩下三塔。

2005年大理旅游集团重建崇圣寺,共耗资1.82亿元。现崇圣寺占地600亩,东西长1136米,南北宽352米,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方丈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釋圣辉。[1][2]

崇圣寺三塔

三塔矗立于崇圣寺大门前,寺东为千寻塔,即大塔,南、北为小塔,排列成三角形。

大塔名曰千寻塔,全名“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南诏蒙劝丰佑时期(823年—859年),即长庆四年到开成四年。千寻塔高58米,为16层方形密檐式砖塔,塔内空心,置有似“井”字形交叉木骨架,可以攀登塔顶;塔身下部为石砌台基,高1.1米,上层台基为砖砌须弥座,高1.9米。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千寻塔西方,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建于大理国时期,即在五代北宋初期,高约42米,为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在主塔台基石砌照璧上,嵌有明代萬曆年間黔國公沐英之孫沐世階書寫的「永鎮山川」四字。[3]

三塔处于地震频繁地区,千百年仍巍然屹立,1961年崇圣寺三塔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维修三塔时,曾在千寻塔内发现了写经、经卷、铜镜和金、银、木、水晶等佛像,各种药材共600余件。[4]

参考文献

  1. ^ 大理崇圣寺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9-10-17.
  2. ^ 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年佛都 名寺重现
  3. ^ 张驭寰,《中国名塔》,中国旅游出版社,1984年,统一书号:1179.355
  4. ^ 崇圣寺三塔景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