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逆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迴廊彼端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4日 (四) 12:24 (回退2001:B011:1001:1610:FC92:9759:6272:927C討論)做出的4次編輯:請使用全形標點符號、不要加入無意義空白、不要任意刪除有來源內容)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五逆罪佛教所有惡中最重者;「逆」者,「罪大惡極,極逆於常理」之意。造作五逆罪為墮無間地獄(亦稱阿鼻地獄)的業因,命終就是死亡時其人神識即將墮落到無間地獄,故亦稱五無間業五不救罪。 無間地獄,顧名思義,受苦「無有間斷」,所以叫做無間。

五逆和十惡業常合稱五逆十惡

部派佛教五逆

  1. 殺掉母親
  2. 殺掉父親:父母生身,弒父母大違孝順雙親、老師、尊長、大人、諸佛的教導。
  3. 殺掉阿羅漢
  4. 破和合僧:破壞修行眾之间的和諧。意思就是破壞修六和敬(見僧伽)的修行眾(不分出家在家,皆為「僧團」)的和諧無諍。
  5. 出佛身血:就是驅使故意使佛的身體流血,包括毁佛像。如提婆達多欲以大石殺害釋迦牟尼佛,以代之領導僧團的歷史事件。因為前世時釋迦牟尼和提婆達多互為兄弟,提婆為了爭遺產把佛推下懸崖,再以大石擊碎,所以今世有如此果報。

大乘佛教五逆[1]

五逆罪與往生

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本願——第十八願「十念必生」末後有一句「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乍看犯五逆罪者不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在《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章裡面可以見到:即使造五逆罪也能往生,僅誹謗正法不得往生。另外阿闍世王弒父害母、勾結欲殺害釋迦牟尼佛提婆達多破壞僧團,他在臨壽終前懺悔,念佛亦得往生,並且為上品中生,亦是一證。

淨空法師的解釋[2]:「不能往生的是『誹謗正法』,因為他不相信、不能接受、不願往生,這才是真正的障礙。」

相關典籍

參考資料

  1. ^ T09n0272_004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第4卷 | CBETA 漢文大藏經. tripitaka.cbeta.org. [201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0). 
  2. ^ 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第四卷). [2006-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