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001:b011:1001:10de:1c51:9f14:9210:87ff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03:15 →‎傳譯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Saptaśatikā-prajñāpāramitā,七百頌般若),简称《文殊师利般若经》,梁扶南国三藏曼陀罗仙翻译。

傳譯

《文殊般若經》前後有三種翻譯:

  •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一卷,梁僧伽婆羅譯。沒有「一行三昧」,似乎是初次出的本。
  •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卷,梁曼陀羅仙譯。收入在《大寶積經》卷115-116《文殊說般若會》。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曼殊室利分》,二卷。大唐玄奘譯經本。

经文简介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南行时文殊菩萨请示,并与佛陀大迦葉谈话的般若内容[1][2]

經中講到了般若學的的思想,如法界、般若、菩提、一行三昧等等。

参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