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布雷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Darkmoon0715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6日 (二) 14:0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快速布雷艇(永捷計劃)
2019年9月28日中華民國海軍基隆威海營區開放參觀,基隆港西岸碼頭,海軍造船發展中心展示的海軍快速佈雷艇模型。
概觀
艦種布雷艦
艦名出處僅有舷號不命名
擁有國 中華民國
同型首批4艘[1]
服役預計2021年起
現況首艇交付測試中,後續艦建造中
技术数据
滿載排水量347噸[2]
全長40米(130英尺)[2]
全寬8.8米(29英尺)[2]
型深3.2米(10英尺)[2]
吃水1.607米(5.27英尺)[3]
最高速度14節[2]
續航距離大於1,200海里[2]
武器裝備T-75S 20毫米機砲一門
T74排用機槍[4]
自動化佈雷系統[5]

快速布雷艇,代號「永捷計劃」,為中華民國海軍12項造艦計劃的項目之一,首批計劃建造4艘,2021年全數完工交付,設計基礎源自於合字號登陸艇[6]

歷史沿革

2014年中華民國海軍司令陳永康二級上將在任內即規畫15~20年間的國艦國造案,歷經了多次演變後於2016年中華民國海軍正式執行國艦國造,項目包括:「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多功能人員運輸艦」、「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潛艦國造案」、「兩棲直升機船塢運輸艦」、「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新型救難艦」、「快速布雷艇」、「新型海洋測量艦」、「新一代主戰艦」、「新式港勤拖船」和「陸戰隊特戰裝備」。[7][8]

2016年6月20日,中華民國海軍海軍司令部公佈未來12項造艦計畫,其中也包括快速布雷艇,同時也列出了對快速布雷艇的技術要求:

  1. 可進出旭海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船塢登陸艦
  2. 載臺需具備可裝載海軍現行水雷武器之能力;另需配置反水面作戰之武器裝備。
  3. 具備導航及定位能力,定位信號涵蓋範圍廣、信源穩定、接收便捷,以符布雷作業定位要求。

2018年10月19日開標,以「最有利標」的決標方式,在13名評選委員出席並進行評分下,最後由龍德造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7億3820萬元的金額得標,取得快速布雷艇建造案[9]

2019年5月24日,首艦與沱江級巡邏艦二號艦共同於得標船廠龍德造船舉行開工典禮,快速布雷艇全案經費9億餘元,預計2021年完工[10]

2020年3月6日,媒體報導,首艘快速布雷艇於龍德造船二廠出廠並下水,後續展開各項的艤裝工程[11][12]

2020年3月17日,中華民國國防部表示,首艘快速布雷艇預計在2020年完成並交艦[13]

2020年8月4日,傳媒報導,海軍於龍德造船五廠舉辦「快速布雷艇首艇下水暨第2艇安龍典禮」,媒體也拍攝首艘快速布雷艇結束下水典禮後,首艇隨即進行沉塢入水作業。[14]

2020年8月20日,新聞報導,海軍快速布雷艇第一艇進行首次廠試,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光榮之星 海上測試載台亦出海伴航,快速布雷艇主要在宜蘭外海進行航海測試,主要測試船艦的航海性能[15]

2020年12月15日,快速布雷艇首艇交艇典禮,快速布雷艇配備有海發中心自行研發的「自動布雷系統」,透過導航定位後,能短時間在航道上布下水雷,阻擋敵艦進出和登陸[16]

設計

快速佈雷艇配備的活動佈雷軌與合字號通用登陸艇上曾加裝的款式相同,成軍的展示照片顯示此級艦艇的水雷艙可裝設三條活動布雷軌。[17]在2014年公開的資料,佈雷軌的裝載量為MK-6水雷48顆,或萬象一型錐型雷48顆、或萬象一型柱型雷28顆、或萬象二型繫留雷30顆、或萬象二型沉底雷24顆。[18]一艘快速佈雷艇可裝載的水雷總數介於72-144顆之間。

同型艦

舷號 艦名 承造船廠 起造日期 安放龍骨日期 下水日期 交船日期 服役日期 狀態
FMLB-1 龍德造船 2019年5月24日[19] 2019年11月14日[5] 2020年8月4日[20] 2020年12月15日 已交付
龍德造船 2019年11月14日[21] 2020年8月4日[22] 建造中
龍德造船 2020年4月18日[23] 建造中
龍德造船 2020年4月18日[24] 2021年底前[25] 建造中

參見

中華民國海軍12項造艦計劃

資料來源

  1. ^ 艦船與海洋工程產業特性與發展前景 (PDF).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 2016-08-05 [2017-09-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9-13)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2.4 2.5 海軍量產型沱江艦與快速布雷艇 今開工. 聯合新聞網. 2019-05-24 [2019-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4) (中文(臺灣)). 
  3. ^ 記者游凱翔. 沱江級艦搭雄風及海劍二飛彈 112年前再造2艘. 中央社. 2016-08-05 [2020-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5) (中文(臺灣)). 
  4. ^ 首艘沱江級艦110年完工 總統:台灣精神小而強.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19-05-24 [2019-05-24] (中文(臺灣)). 
  5. ^ 5.0 5.1 首艘快速布雷艇龍骨安放. [2019-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5). 
  6. ^ 台灣海軍「三代艦」計畫(2020年代以後)
  7. ^ 海軍下一代主戰艦 台灣版「神盾艦」示意圖首曝光
  8. ^ 國艦國造願景與商機 (PDF). 國防部海軍司令部. 2016-06-20 [2017-01-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04) (中文(臺灣)). 
  9. ^ 李忠衛. 國艦國造再下一籌 海軍首艘快速布雷艇下水. PeoPo公民新聞. 2020.03.09 [2020-03-09] (中文(臺灣)). 
  10. ^ 蔡英文主持「快速布雷艇」開工 宣布「航母殺手」沱江艦已量產. 上報快訊/朱晉緯. 2019-05-24 [2019-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4) (中文(臺灣)). 
  11. ^ 李忠衛. 國艦國造再下一籌 海軍首艘快速布雷艇下水. 公民新聞. 2020-03-09. 
  12. ^ 林彥臣. 首艘國造快速布雷艇低調下水 「攻防一體」嚇阻敵軍登陸企圖. ETtoday新聞雲. 2020-03-12. 
  13. ^ 李自立. 國艦國造成果 首艘自製布雷艇今年登場. 中央廣播電臺. 2020-03-17. 
  14. ^ 李忠衛. 提升海軍布雷戰力 首艘快速布雷艇今下水. 公民新聞. 2020-08-04. 
  15. ^ 李忠衛. 海軍快速布雷艇首艇第一次廠試. 公民新聞. 2020-08-20. 
  16. ^ 林朝億.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2-15/509160. 新頭殼newtalk. 2020-12-10.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17. ^ 「永捷計畫」快速佈雷艇
  18. ^ 2014.11.23 2014國防知性之旅營區開放 海軍左營營區開放
  19. ^ 海軍量產型沱江艦與快速布雷艇 今開工. [2019-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4). 
  20. ^ 張柏仲. 海軍首艘快速佈雷艇下水 全數四艘預計明年底交船. YAHOO!新聞. 中廣新聞網. 2020年8月4日 [2020年8月4日] (中文(臺灣)). 
  21. ^ 第2艘快速布雷艇開工典禮. [2019-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5). 
  22. ^ 呂炯昌. 海軍首艘國造快速布雷艇下水 拚2021年全數交艇. YAHOO!新聞. 今日新聞NOWnews. 2020年8月4日 [2020年8月4日] (中文(臺灣)). 
  23. ^ 海軍快速布雷艇首艇豎桅 落實國艦國造 (新闻稿). 青年日報. 2020年4月18日 [2020年4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8日) (中文(臺灣)). 
  24. ^ 海軍快速布雷艇首艇豎桅 落實國艦國造 (新闻稿). 青年日報. 2020-04-18 [2020-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8) (中文(臺灣)). 
  25. ^ 朱明. 海軍沱江艦及新型兩棲登陸艦 2021年將下水進行武器系統測試. 上報快訊. 2020年8月10日 [2020年8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0日)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