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原教旨主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基本教義

基本教义派,也称“原教旨主义”、“原理主义”、“基要主义”、“基要派”,是指某些宗教群体试图回归其原初的信仰的运动,或指某些群体严格遵守基本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或原理的立场。他们认为这些宗教内部在近代出现的自由主义神学使其信仰世俗化、偏离了其信仰的本质,因而作出回应。一般提倡对其宗教的基本经文或文献做字面的、传统的解释,并且相信从这些阐释中获得的教义应该被运用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宗教都存在“原教旨主义”。依文本的不同,原教旨主义也可能不是中立性的特征,而是有贬义的词句,类似在政治观点上的“左翼”或是“右翼”有时可能有负面意涵的情形[1][2]

各宗教原教旨主义

[编辑]

伊斯兰教

[编辑]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阿拉伯语:أصولية‎)是当今伊斯兰世界的一个重要思潮,在许多伊斯兰国家得到广泛支持。许多穆斯林认为现代世界受到世俗化西方化的影响,不合其信仰的教导,试图回到其信仰的原初状态,根据《可兰经》来严格管理个人和社会生活。五十年代以来,由以色列问题为导火线,阿拉伯社会和西方社会产生强烈冲突,后来出现的阿拉伯恐怖分子一般都有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宗教背景,如盖达博科圣地等,因此原教旨主义在西方国家往往在无形中带上负面的意义。其实在原教旨主义运动中对武装运动也有温和派,但他们在原教旨运动中常常不能取得领导地位。

伊斯兰教中的极端主义可以溯源到第7世纪的哈瓦利吉派。他们由其政治观点出发,发展了极端的,和主流什叶派及逊尼派不同的教义。哈瓦利吉派特别以在叛教上采取激进的作法而著称,他们认为其他的穆斯林都是不信者,因此都应当受死[3][4][5]

什叶派逊尼派在第七世纪起而有的宗教冲突也开启了一些激烈的意识形态,例如阿里·沙里亚蒂 (1933–77)融合了社会革命以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像是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6]。在许多国家都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7]瓦哈比派的原教旨主义在全世界推广,且受到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巴基斯坦及经济支援[8][9]

1979年至1980年的伊朗人质危机是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此一词语的转折点。媒体设法向西方的读者解释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的意识形态以及伊朗伊斯兰革命,于是描述成“伊斯兰教的原教旨主义”,类似在美国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因此产生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成为后续常用的词语[10]

基督教

[编辑]

基督教基要主义也称“基督教基本主义”,是基督教中从19世纪末开始的一个思潮,反对自由主义神学历史批判学[11],以字面的、传统的方式理解《圣经》,接受传统的基督教教义。

含义

[编辑]

“基要主义”一词对应的的英语“Fundamentalism”源于美国长老会,他们相信基督教《圣经》是完全无误的启示,相信原罪,相信神迹存在,相信三位一体的真神,相信他是造物主,创造了世界和万物,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他道成肉身,被钉在十字架上,埋葬,三天后复活,相信末日耶稣再临并开展最后审判,相信凡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人可上天堂与神和好并获得永生

与此相对,自由主义神学一般认为《圣经》是一本劝人行善的道德、哲学书,《创世记》是一个神话,神迹是寓言,耶稣基督只是一个宗教家,是个有名的先知师范,没有审判,拥有祥和的心灵即是天堂。

产生和发展

[编辑]

19世纪末,自由派神学家接受圣经考证学进化论所提出的主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保守派的宗教领袖制订了称为“基本要道”[12]的信纲:

  1. 圣经各卷都是神的默示英语Biblical inspiration,是永无谬误的;
  2. 耶稣基督是神,神迹的历史真实性;
  3. 基督是童贞女所生英语Virgin birth of Jesus
  4. 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为人类赎罪
  5. 基督肉身复活,并将以肉身再次降临人间。

20世纪初期,他们出版了一系列研讨这些基本教义的书刊,名为《基本要道:真理的证言》,“基要主义”一词就是从这个书名衍生出来的。后来,英文的“Fundamentalism”一词除了用来指基督新教的宗教运动之外,也用来指其他宗教教派(例如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的宗教运动。因为“Fundamentalism”一词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与恐怖主义产生了联系,英语世界的某些基督教基要主义者更倾向于使用福音派(evangelical)来称呼自己。

在中文里,基督教的fundamentalism从20世纪初出现本来一直译为“基要主义”,后来当fundamentalism被用到伊斯兰教之后就译作“原教旨主义”,这样在英文中的一个词在中文里就变成了两个词,有不同的指代,英文中fundamentalism一词所带的复杂的包袱在中文里被两个词区分开来。

现状

[编辑]

以新教保守派为主的基要主义自由主义神学有著激烈的斗争,自由主义认为基要主义不能与时俱进,基要主义认为自由主义是因为人心的骄傲离弃上帝。自由派认为基要主义偏执、排他性,不接受其他宗教,基要主义及保守派认为自由派没有原则、纵容罪恶却排除上帝。

自由主义神学从19世纪末出现以来,在基督教会中的影响一直逐步扩大,比如现在出现的承认同性恋教士的情况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但基要主义也有作出有力的回应。双方在美国政治中都是重要的力量,政治中的保守派和自由派或多或少与这两种信仰原则相联系。在美国1970年代,“原教旨主义”受到基督教新教福音派再次兴起一股思潮,认为现存世界正是一片污浊,临近末日,需要耶稣基督的再次降临才可以拯救人类,只有《圣经》是唯一的绝对权威,世俗主义形成的现代主义、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皆应该被抛弃。

中国基督教新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领导的三自爱国教会在教义上倾向于自由主义,不被政府认可的家庭教会和在中国境外的华人教会往往倾向于基要主义,双方曾经有非常强烈的对抗,现在双方关系处在一个发展变化但极不稳定的时期,未来发展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犹太教

[编辑]

“犹太教原教旨主义”可能指[13]好战的锡安主义[14]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或是塞法迪犹太人哈雷迪犹太教[14]

政治学者陆悌克英语Ian S Lustik评论犹太教原教旨主义是“极端民族主义的领土收复主义”,评论屯垦区运动代表的忠信社群为“慢慢趋向原教旨主义”[15]

印度教

[编辑]

印度教是一个不同知识或哲学观点的集合,不是一个由特定一组信条为基础的宗教[16]。因此以此观点来看,印度教没有原教旨主义。

有报导指出,在印度有印度教原教旨主义的兴起,是针对穆斯林的政治动员,在1992年12月破坏了有450年历史的巴布里清真寺湿婆神军党是1966年成立的政党,主要在提倡印度教原教旨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印度人民党结盟[17]。不过也有报导认为,上述只是为了破坏湿婆神军党的不实炒作[1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Harris, Harriet. Fundamentalism and Evangelicals.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0-19-953253-2. OCLC 182663241. 
  2. ^ Boer, Roland. Fundamentalism (PDF). Tony Bennett; Lawrence Grossberg; Meaghan Morris; Raymonnd Williams (编). New keywords: a revised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ing: 134–137. 2005 [July 27, 2008]. ISBN 0-631-22568-4. OCLC 2306746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9-10). 
  3. ^ Another battle with Islam's 'true believers'. The Globe and Mail. [201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9). 
  4. ^ Mohamad Jebara More Mohamad Jebara. Imam Mohamad Jebara: Fruits of the tree of extremism. Ottawa Citizen. [201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5. ^ Archived copy (PDF). [2015-11-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8-02). 
  6. ^ William E. Griffith, "The Revival of Islamic Fundamentalism: The Case of Ira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June 1979, Vol. 4 Issue 1, pp 132-138 in JSTOR
  7. ^ Lawrence Davidson, Islamic Fundamentalism (Greenwood, 2003)
  8. ^ Natana DeLong-Bas, Wahhabi Islam: From Revival and Reform to Global Jiha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9. ^ Lindijer, Koert. How Islam from the north spreads once more into the Sahel. The Africanists. 2013-08-24 [2014-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Hundreds of years later, Islam again comes to the Sahel, this time with an unstoppable mission mentality and the way paved by money from Saudi Arabia, Qatar and Pakistan. Foreigners, and also Malians who received scholarships to study in Saudi Arabia, introduce this strict form of Islam, and condemn the sufi's原文如此. [查证请求]
  10. ^ Google News Search: Chart shows spikes in '79 (Iran hostage crisis), after 9/11 and in '92 and '93 (Algerian elections, PLO).. [2008-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Template:Original research?
  11. ^ Mark A. Noll,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1992) pp. 376-86.
  12. ^ George M. Marsden, "Fundamentalism and American Culture", (1980) part III
  13. ^ Jewish fundamentalis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0). 
  14. ^ 14.0 14.1 Jewish fundamentalism in Israel.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0). 
  15. ^ Lustik, Ian S. Isreal's dangerous fundamentalists. Foreign Policy. Fall 1987, (Number 68): 118–139 [2009-10-25+12]. ISSN 0015-7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5). 
  16. ^ Georgis, Faris (2010). Alone in Unity: Torments of an Iraqi God-Seeker in North America. Dorrance Publishing. p. 62. ISBN 1-4349-0951-4.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vFZrxLjtiI8C&pg=PA6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Sumit Sarkar, Beyond Nationalist Frames: Postmodernism, Hindu Fundamentalism, History (2002)
  18. ^ PTI (2009-11-24). "Sudarshan contests Liberhan's claim : India: India Today". Indiatoday.intoday.in. http://indiatoday.intoday.in/site/Story/72219/India/Sudarshan+contests+Liberhan%27s+claim.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011-01-26.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