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吸收不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吸收不良
惠普爾病:阿爾辛藍伴明顯的伊紅復染擴大絨毛和許多巨噬細胞
併發症營養不良貧血脂肪便腹瀉
病因乳糜瀉短腸綜合症乳糖酶缺乏症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惠普爾病、遺傳病、藥物
治療取決於病因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胃腸學
ICD-11DA96.0
ICD-10K90
DiseasesDB7698
MedlinePlus000299
eMedicine180785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吸收不良(英語:Malabsorption)是由胃腸道食物營養素吸收異常引起的一種狀態。根據異常情況,損害可以是單一或多種營養素。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和各種貧血[1]

正常情況下,人體胃腸道消化和吸收膳食營養素的效率非常高。一個成年人一天攝入的典型西方飲食包括大約100克脂肪、400克碳水化合物、100克蛋白質、2升液體,以及所需的氯化物維生素和其他元素。[2]唾液胰腺分泌物向腸道內容物中額外添加7-8升含蛋白質、脂質和電解質的液體。小腸和大腸將這種巨大的負荷減少到200克以下的糞便,其中含有少於8克的脂肪、1-2克的氮,以及少於20 mmol的Na+、K+、Cl-、HCO3-、Ca2+、或Mg2+[3]

如果營養消化和吸收的複雜過程中涉及的許多步驟中的任何一個受到損害,則可能會出現腸道吸收不良。 如果異常涉及吸收過程中的一個步驟,如原發性乳糖酶缺乏症,或者如果疾病過程僅限於非常近端的小腸,則可能僅發生單一營養素的選擇性吸收不良。當疾病過程廣泛時,會出現多種膳食營養素的普遍吸收不良,從而干擾一些消化和吸收過程,如廣泛累及小腸的乳糜瀉[1]

徵狀

[編輯]

胃腸道表現

[編輯]

根據導致吸收不良的疾病過程的性質及其程度,胃腸道徵狀可能從嚴重到輕微,甚至可能完全不存在。可能會出現腹瀉體重下降氣脹腹脹、腹部痙攣和疼痛。雖然腹瀉是一種常見的主訴,但大便的特徵和頻率可能會有很大差異,從每天10次以上的水樣便到少於1次的大量油灰狀大便,後者導致一些患者主訴便秘。另一方面,脂肪瀉和全身吸收不良患者的糞便質量始終高於正常值,每天150-200克。在與粘膜炎症相關的疾病(如乳糜瀉)中,未被吸收的營養素不僅會導致大便,而且還會增加粘膜液和電解質的分泌。此外,未被吸收的脂肪酸被結腸菌群轉化為羥基脂肪酸,以及未被吸收的膽汁酸都會損害吸收,並誘導結腸分泌水和電解質,從而增加糞便量。體重減輕在嚴重腸道吸收不良的患者中很常見,必須在熱量攝入的背景下進行評估。一些患者通過顯著增加口腔攝入來彌補糞便中未被吸收的營養物質的浪費因此,從疑似吸收不良的患者中仔細了解飲食史至關重要。過多的脹氣和腹脹可能反映了由於未吸收碳水化合物的發酵而產生的過量氣體,尤其是在原發性或繼發性雙糖酶缺乏的患者中,如乳糖不耐受蔗糖不耐受。飲食營養吸收不良和炎症小腸分泌過多液體也會導致腹脹和腸脹。在與腸道吸收不良相關的各種疾病過程中,腹痛的患病率、嚴重程度和特徵差異很大。例如,疼痛在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和克羅恩病患者中常見,但在許多腹腔疾病或胃切除術後吸收不良的患者中不存在。[1]

腸外表現

[編輯]

大量腸道吸收不良患者最初表現為徵狀或實驗室異常,這些徵狀或實驗室異常指向其他器官系統,但不存在或掩蓋與胃腸道相關的徵狀。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證據表明,越來越多的乳糜瀉患者在沒有明顯典型胃腸道徵狀的情況下出現貧血骨量減少。微細胞性、大細胞性或二形性貧血可能反映葉酸維生素B12吸收受損。紫癜結膜下出血,甚至明顯出血可能反映維生素K吸收不良繼發的低凝血酶原血症。骨量減少很常見,尤其是在存在脂肪瀉的情況下。鈣和維生素D吸收受損以及未被吸收的脂肪酸對鈣的螯合作用導致糞便中鈣的流失都可能是原因之一。如果長期缺鈣,可能會發展為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長期營養不良可能導致閉經、不孕和陽萎。水腫甚至腹水可能反映與淋巴阻塞或廣泛的粘膜炎症引起的蛋白丟失性腸病相關的低蛋白血症。皮炎和周圍神經病變可能由特定維生素或微量營養素和必需脂肪酸的吸收不良引起。[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Malabsorption Syndromes. MedlinePl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22-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6) (美國英語). 
  2. ^ Cordain, Loren; Eaton, S. Boyd; Sebastian, Anthony; Mann, Neil; Lindeberg, Staffan; Watkins, Bruce A.; O'Keefe, James H.; Brand-Miller, Janett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diet: health implic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5-02, 81 (2) [2022-07-13]. ISSN 0002-9165. PMID 15699220. doi:10.1093/ajcn.81.2.3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17). 
  3. ^ Montoro-Huguet, Miguel A.; Belloc, Blanca; Domínguez-Cajal, Manuel. Small and Large Intestine (I): Malabsorption of Nutrients. Nutrients. 2021-04-11, 13 (4) [2022-07-13]. ISSN 2072-6643. PMC 8070135可免費查閱. PMID 33920345. doi:10.3390/nu130412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9). 
  4. ^ Fine, K. D.; Schiller, L. R. AGA technical review on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arrhea. Gastroenterology. 1999-06, 116 (6). ISSN 0016-5085. PMID 10348832. doi:10.1016/s0016-5085(99)70513-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