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發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帶狀發展模型
波蘭都柏林村,一個老式帶狀發展村落

帶狀發展(英語:ribbon development)是一類地理學概念,指人類聚落輻射方向,呈狹長帶狀發展[1]或是指文化產業空間佈局突破傳統區域環狀分佈而代之以線性帶狀分佈[2][3]。這類發展在1920年英國和1930年其他國家引起了巨大關注[4]

電動汽車的增加,意味着房屋交易變得更易進行,人類居落可以遠離商店和其他服務設施。對於開發商而言,它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他們無需浪費資金進行新道路建設。它被視為低效利用資源,並成為城市蔓延的前兆;所以英國在戰後的鄉鎮建設英語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目標即為阻止帶狀發展,並因此引入綠化帶政策[5]

歷史[編輯]

隨着工業革命發展,城市和鄉鎮的帶狀發展主要沿鐵路及主要交通沿線[6],主要存在於俄羅斯、英國和美國。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地鐵地帶英語Metro-land的發展[7][8]其為倫敦大都會鐵路的鐵道沿線郊區。相似的例子包括有紐約的長島(弗雷德里克·鄧頓在此購買大量房地產,鼓勵紐約人沿長島鐵路沿岸生活)[9]波士頓以及美國中西部[10][11][12]

類似的發展形態也呈線、運河海岸線分佈,特別是人們的追求「突變生活英語seachange (demography)」模式,在那裏,他們構建一個能夠獲得極致視覺享受的房屋。

由此而生的城鎮和城市通常很難提供有效的社會服務。最突出的問題是交通堵塞,如同人們在狹小的城市走廊中進行生存競爭,因為更多的人加入到這種帶狀走廊中。城市集約政策通常用於解決這一問題,鼓勵城市走向更為緊湊的城市模型。

帶狀發展也可與線性村相比較,後者是村落發展沿運輸路線,而不是作為一個城市的擴張部分。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編輯]

  1. ^ 周春山.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7年9月: 99. ISBN 978-7-03-019940-9. 
  2. ^ “十三五”中国文化产业带状发展新趋势(组图). 中國文化報. [2016-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1). 
  3. ^ 京津冀共促文化産業聯動 為帶狀發展格局做出新探索. 中國新聞網. [2016-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4. ^ Trumpington Local History Group Trumpington Timeline: 1901 - 1950. rumpington Local History Group.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0). 
  5. ^ 蔡志昶. 生态城市整体规划与设计.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4年4月: 176. ISBN 978-7-5641-4128-8. 
  6. ^ 孫桂平. 河北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年9月: 99. ISBN 7-5375-3303-2. 
  7. ^ MetroLand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4-01.. Easyweb.easynet.co.uk (1933-07-01). Retrieved on 2010-11-11.
  8. ^ Outer London and London beyond London - Drummond Robson makes the case for planning for town and country.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15). 
  9. ^ Long Island Railroad History Page - The Dunton Archi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unton.org. Retrieved on 2010-11-11.
  10. ^ Railroads in the Midwest: Early Documents and Images (Knox College) : Hom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ollections.carli.illinois.edu (1920-07-02). Retrieved on 2010-11-11.
  11. ^ The Railroads: Expansion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Midwest.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4). 
  12. ^ Westward Expans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mericanwest.com. Retrieved on 20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