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延陀
薛延陀 | |||||||||||||
---|---|---|---|---|---|---|---|---|---|---|---|---|---|
628—723(?-723在後突厥汗國治下) | |||||||||||||
地位 | 汗國(游牧帝國) | ||||||||||||
首都 | 鬱督軍山 | ||||||||||||
常用語言 | 古突厥語 | ||||||||||||
宗教 | 薩滿教、騰格里信仰 | ||||||||||||
政府 | 部落邦聯制 | ||||||||||||
可汗 | |||||||||||||
• 600年左右 | 也咥可汗 | ||||||||||||
• 646年 | 伊特勿失可汗 | ||||||||||||
歷史 | |||||||||||||
• 建立 | 628 | ||||||||||||
• 終結 | 723(?-723在後突厥汗國治下) | ||||||||||||
|
匈奴 | 東胡 | ||
南匈奴 | 北匈奴 | 鮮卑 | |
鮮卑 | 丁零 | ||
柔然 | 高車 | ||
突厥汗國 | 鐵勒 | ||
東突厥 | |||
薛延陀 | |||
唐朝(單于都護府·安北都護府) | |||
後突厥汗國 | |||
回鶻汗國 | |||
契丹 | 阻卜 | 黠戛斯 | |
遼朝 | 克烈 | 乃蠻 | |
蒙兀 | |||
蒙古帝國(諸汗國) | |||
元朝(嶺北等處行中書省) | |||
北元與後蒙古帝國時期 | |||
韃靼(東蒙古) | 瓦剌(西蒙古) | ||
喀爾喀 | (四衛拉特) | ||
清朝(清代蒙古)·準噶爾汗國 | |||
內屬蒙古·外藩蒙古(內札薩克·外札薩克) | |||
中華民國境內盟旗 (塞北四省) |
博克多蒙古國 | ||
外蒙古(地方) | |||
蒙古人民共和國 | |||
中國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 | |||
蒙古國 | |||
民族 · 文化 · 地理 · 漠南 · 漠北 | |||
泛蒙古主義 | |||
薛延陀是由鐵勒部落聯合而形成的古代部落國家[1],其骨幹部落,以薛與延陀組成。是東部高車一部落。曾經於487年(齊永明五年),隨阿伏至羅到準噶爾盆地建高車國。其中族源來自匈奴舊有統屬部落。
名稱
[編輯]杜佑《通典》記載薛延陀中的延陀部是賀蘭部賀賴頭的後裔,與薛部雜居,因此號稱薛延陀[2]。
薛
[編輯]司馬遷《史記·匈奴列傳》中提到:「後北服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國。」其中「薪犁」即7世紀所說的「薛」部。[3][4]Golden (2011)認為「薛」音譯的古突厥語詞*sir派生自梵語Śrī「幸運、吉祥」。[5] 鄂爾渾碑銘中,多處記錄了「türk sri bodun」,「薛」(sri)作為一部常與「突厥」(türk)一同出現[6]。
延陀
[編輯]「延陀」的詞源有爭議。歐洲的東方學家(如Vilhelm Thomsen)認為,延陀包含Tarduš、Töliš兩部落。這樣,「薛延陀」對應Syr-Tardush。[7]中國學者中,岑仲勉認為Töliš-Tarduš分別位於東部和西部,王靜如引《新唐書》認為分別位於北部和南部。[8]
Sergey Klyastorny (2003:305)、apud Golden (2018)提出,薛延陀對譯的是*Sir-Yamtar;[9]其中[Ïšβara] Yamtar是闕特勤的一個同伴,見於銘文。[10]
《通典·卷199》記載:「前燕慕容儁時,匈奴單于賀剌頭率部三萬五千來降,延陁蓋其後。與薛部雜居,因號薛延陁。」內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研究員包文勝根據《元和郡縣誌》和《通典》所記賀蘭有「駁馬」之意為着眼點,利用考古出土的碑銘以及語言學的內容進行考察,指出中古時期「延陀」二字的讀音為 j·End·,賀蘭部的全稱為ala-yundluγ,即「有駁色馬的國」。「賀蘭」譯自ala-yundluγ的ala,而「延陀」應該音譯自ala-yundluγ的yund。中古時期, j·End·與 yund 完全一致。經過以上分析,包文勝認為,杜佑把賀蘭部和延陀部說成相同部落是可信的,「薛延陀」音譯的詞當為Sir-Yundluɣ[11]。
歷史
[編輯]薛與延陀本為兩部[12]。薛部本自稱薛/偰,兼併了延陀部後改稱薛延陀。[13][14] 南北朝時遊牧於阿爾泰山西南,額爾齊斯河一帶,少數留在於都斤山。他們的軍力很大。曾經多次反叛。六世紀中葉,準噶爾盆地的敕勒人隨突厥土門可汗東征柔然後,散居在漠北的敕勒人分成15部,薛延陀為其中一部。
605年,薛延陀遭西突厥泥厥處羅可汗的襲擊,敕勒契苾部首領契苾哥楞自稱易勿真莫賀可汗,反叛西突厥。薛延陀首領乙失缽響應,自稱也咥可汗,臣服於契苾部,保留了對絲綢之路吐魯番段的控制。之後,被封為「小汗*Yetir」(ia-d'iet < *yetir < *yeti er「七部」)。610年,西突厥射匱可汗(610–約618在位)即位,易勿真莫賀可汗和也咥可汗放棄了汗號,重新臣服於西突厥。繼任的統葉護可汗(約618–628在位)征服了鐵勒的所有7部。
627年,西突厥汗國大亂。薛延陀首領乙失夷男率7萬戶越阿爾泰山進入東突厥境內,擊敗了乙毗咄陸可汗率領的軍隊。勝利後,敕勒的拔野古、回紇、同羅相繼作亂。回紇首領藥羅葛菩薩自稱「活頡利發」*kat-elteber[15]或*war-hilitber[16],獨立出來。薛延陀亦於629年在漠北立國,推乙失夷男為可汗,即真珠可汗,牙帳設在鬱督軍山。630年接受唐朝的可汗封號,徙庭於獨邏河(今蒙古國土拉河),成為唐朝抵抗東突厥的重要力量[17]。「將夷男扶上可汗之位是迫於唐朝的壓力,唐廷有意分解突厥可汗在這片地區的最高權力,同時也是為了最終肢解突厥,因為突厥是其北部邊境許多衝突的根源。」[18]後來一些室韋、靺鞨依附。同年與唐軍一起消滅了東突厥,並佔領蒙古高原之地。
薛延陀的疆域佔據了西至阿爾泰山、東至興安嶺,北至貝加爾湖南至戈壁的廣闊地區。
唐滅東、西突厥之戰
[編輯]630年的陰山之戰中,薛延陀與唐朝擊敗了東突厥。頡利可汗敗逃,後被俘獲。[19][20]這之後,薛延陀實際控制了原東突厥的領土,時而臣服於唐朝,時而與作為唐朝附庸的東突厥汗國交戰。
632年,薛延陀擊敗了西突厥肆葉護可汗軍,然後征服了烏倫古河與額爾齊斯河一帶的葛邏祿與葉尼塞河的黠戛斯。634年,薛延陀突襲了一度統治西突厥東部的阿史那社爾,迫其入唐。[21] 此後,薛延陀與唐朝維持了較友好的關係。639年,結社率與賀邏鶻陰謀暗殺唐太宗,敗露後唐太宗封忠於唐朝的東突厥貴族阿史那思摩為新的東突厥可汗(俟力苾可汗),居於漠南作為唐和薛延陀之間的緩衝區。結社率被殺,賀邏鶻被流放到嶺南。[22][23] 薛延陀與新恢復的東突厥進行多次戰爭,以防止唐朝的抗衡。為了避免薛延陀打敗東突厥,唐將李世勣在641年戰勝薛延陀。但是644年,趁唐太宗征討高句麗的機會,薛延陀部隊發起新一輪攻勢,擊敗東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回中原。隨後,高句麗尋求薛延陀的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與唐朝直接戰鬥。
唐滅薛延陀之戰
[編輯]645年,夷男死後,其子多彌可汗拔灼開始和唐軍作戰。646年,李道宗率軍擊潰拔灼後,薛延陀的附庸回紇反叛,將他殺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軍投降,薛延陀滅亡。[24]唐太宗於薛延陀故地設六府七州,隸屬於燕然都護府,分別是:
六府:
七州:
一部分薛延陀餘部歸附後突厥,遷往新疆的成為沙陀部和部分欽察人的族源。 「薛」(即sir)部後來稱作[Al]tï Sir「六sir部」,是後突厥毗伽可汗的臣民。[25][26]Klyashtorny曾提出sir部是欽察的前身,這觀點爭議很大。[27]
薛延陀同後世沙陀的關係存在爭議。沙陀首領李克用墓誌稱,沙陀的祖先是「益度、薛延陀國君、無敵將軍」。而一些中國史家認為,沙陀來自鐵勒首領拔也*Bayar[28] ~ 拔也古*Bayïrku [29]或西突厥的處月部。[30][31][32]
匈奴 | 東胡 | ||
南匈奴 | 北匈奴 | 鮮卑 | |
鮮卑 | 丁零 | ||
柔然 | 高車 | ||
突厥汗國 | 鐵勒 | ||
東突厥 | |||
薛延陀 | |||
唐朝(單于都護府·安北都護府) | |||
後突厥汗國 | |||
回鶻汗國 | |||
契丹 | 阻卜 | 黠戛斯 | |
遼朝 | 克烈 | 乃蠻 | |
蒙兀 | |||
蒙古帝國(諸汗國) | |||
元朝(嶺北等處行中書省) | |||
北元與後蒙古帝國時期 | |||
韃靼(東蒙古) | 瓦剌(西蒙古) | ||
喀爾喀 | (四衛拉特) | ||
清朝(清代蒙古)·準噶爾汗國 | |||
內屬蒙古·外藩蒙古(內札薩克·外札薩克) | |||
中華民國境內盟旗 (塞北四省) |
博克多蒙古國 | ||
外蒙古(地方) | |||
蒙古人民共和國 | |||
中國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 | |||
蒙古國 | |||
民族 · 文化 · 地理 · 漠南 · 漠北 | |||
泛蒙古主義 | |||
可汗列表
[編輯]後突厥治下
[編輯]薛延陀君主世系圖
[編輯]汗的姓
[編輯]薛延陀汗的姓不詳。中國現代史學家柏楊在《資治通鑑》白話本中將其姓氏列入「乙失」,但沒有註明出處。[35]《通典》所載的薛延陀汗之姓為「壹利吐」,《冊府元龜》記作「一利咄」,《新唐書》記作「壹利咥」。李克用墓誌也將薛延陀祖先的名字記作「益度」。
據岑仲勉,上述名字都是elteris的變體。[36]段連勤斷言,「乙失缽」之名也可互讀為「也咥」。[37]《資治通鑑》原文提到叫做「咄摩」的薛延陀將領,可能是伊特勿失可汗,是薛姓[38],而《唐會要》指出伊特勿失可汗死於唐太宗時,因此這不是同一人。[13]
薛延陀人的姓
[編輯]另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註釋
[編輯]- ^ 《隋書·卷84》
- ^ 《通典·卷一百九十九·邊防十五》:薛延陀,鐵勒之別部也,(前燕慕容俊時,匈奴單于賀剌頭率部三萬五千來降,延陀蓋其後。)與薛部雜居,因號薛延陀。
- ^ Pulleyblank, "Central Asia and Non-Chinese Peoples of Ancient China", pp. vii, 21–26.
- ^ 段連勤, 《丁零, 高車與鐵勒》, p. 370.
- ^ Golden, Peter. Central Asia in World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37–38. ISBN 978-0199793174.
- ^ 包文勝. 薛延陀部名称与起源考. 內蒙古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0年7月, 42.
- ^ Theobald, Ulrich. (2013) "Xueyantuo 薛延陀, Syr Tardu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or ChinaKnowledge.de – An Encyclopaedia on Chinese History, Literature and A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Cheng Fangyi. The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Between Tiele (鐵勒) and the Oghuric Tribes. Archivum Eurasiae Medii Aevi: 83–84. [2024-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1).
- ^ Golden, Peter B. (August 2018). "The Ethnogonic Tales of the Türks". in The Medieval History Journal, 21(2). 21 (2). p. 309
- ^ Kül Tigin Inscripti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t Türik Biti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包文勝. 《贺兰部名称考释》. 《敦煌學輯刊》. 2013, (第1期): 73–78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中文(簡體)).
- ^ 杜佑《通典·卷199》:「薛延陀,鐵勒之別部也。前燕慕容儁時,匈奴單于賀剌頭率部三萬五千來降,延陀蓋其後。與薛部雜居,因號薛延陀。可汗姓壹利吐氏,代為強族。」
- ^ 13.0 13.1 Tang Huiyao, vol. 96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10-11.
- ^ 《舊唐書·卷199》
- ^ Zuev (2004). 1-15
- ^ Atwood, Christopher P., "Some Early Inner Asian Terms Related to the Imperial Family and the Comitat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3).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14. p. 54 of 49–86, note 27
- ^ Zuev Yu.A. "Xueyantuo Khaganate and Kimeks. ([A Contribution] to Turkic ethnogeography of Central Asia in the middle of 7th century)" in Shygys, Oriental Studies Institute, Almaty (2004), pp. 1-14, 1-15
- ^ Zuev (2004), p. 1-19
- ^ 段連勤, 《丁零, 高車與鐵勒》, pp. 362, 388–389, 430.
- ^ 柏楊, 《資治通鑑》, pp. 11,651–11,654 (Vol. 46).
- ^ 段連勤, 《丁零, 高車與鐵勒》, pp. 414–415.
- ^ 段連勤, 《丁零, 高車與鐵勒》, pp. 438–439.
- ^ 柏楊, 《資治通鑑》, p. 11,784–11,785 (Vol. 46).
- ^ 柏楊, 《中國人史綱》, vol. 2, p. 512.
- ^ Bilge Khagan inscrip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line 1 at Türik Biti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Ergin, Muharrem (1980). Orhun Abideleri (in Turkish). İstanbul: Boğaziçi Yayınları. pp. 33, 52
- ^ Klyashtorny, Sergey (2005). "The Polovcian Problems (II): Qipčaqs, Comans, and Polovcians".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58 (3). p. 243 of 243–248
- ^ 薛居正. 《舊五代史·卷25》
- ^ 引於歐陽修《新五代史·卷4》
- ^ 歐陽修. 《新五代史·卷4》
- ^ Atwood, Christopher P. The Notion of Tribe in Medieval China: Ouyang Xiu and the Shatup Dynastic Myth. Miscellanea Asiatica. 2010, (16): 600–604 [2024-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6).
- ^ Barenghi, Maddalena. Representations of Descent: Origin and Migration Stories of the Ninth- and Tenth-century Turkic Shatuo (PDF). Asia Major. 3d. 2019, 32 (1): 62–63 [2024-01-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2-14).
- ^ Ercilasun, (1985), p. 59
- ^ Hatice Şirin, (2016), Bombogor Inscription: Tombstone of a Turkic Qunčuy ("Princess"), p. 6
- ^ 見柏楊. 白話版資治通鑑(第45卷), p. 11,633(稱真珠可汗為「乙失乙男」)。
- ^ Duan 1988b, pp. 371–372.
- ^ Duan 1988a, p. 22.
- ^ 見《資治通鑑·卷204》。
引用
[編輯]- 馬長壽. 《突厥人和突厥汗國》.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 7563359958.
- 柏楊. 白話版資治通鑑(第45卷). 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 ISBN 957-32-0868-7.
- 段連勤 (1988a). 《隋唐時期的薛延陀》. 西安: 三秦出版社. ISBN 7-80546-024-8.
- 段連勤 (1988b). 《丁零, 高車與鐵勒》.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7-208-00110-3.
- 《新唐書》卷217
- 《資治通鑑》卷192、193、194、195、196、197、198、199
- Zuev Yu.A. "Xueyantuo Khaganate and Kimeks. ([A Contribution] to Turkic ethnogeography of Central Asia in the middle of 7th century)" in Shygys, Oriental Studies Institute, Almaty (2004), No 1 pp 11–21, No 2 pp 3–26 (in Russian)
- Zuev Yu.A., Horse Tamgas from Vassal Princedom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omposition "Tanghuyao" of 8-10th centuries), Kazakh SSR Academy of Sciences, Alma-Ata, I960, (In Russ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