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經濟學
經濟學 |
---|
經濟學主題首頁 |
非主流經濟學(英語:Heterodox economics),又稱異端經濟學、非正統經濟學,是指採取不同於主流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經濟學學派的概稱。
基本概況
[編輯]主流經濟學,又稱正統經濟學,是指在英語世界中具備較大影響力的經濟學學派,在各大學中教授。主流經濟學使用新古典經濟學發展出的數學方法與基本定理來進行研究。
在主流經濟學外,還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經濟學思想與傳統,它們都被統稱為異端經濟學。主流經濟學處理「理性-個人主義-均衡關係」,而異端經濟學在處理「制度-歷史-社會結構關係」時更為「激進」。[1]
異端經濟學包括制度經濟學、演化經濟學、後凱恩斯學派(勿與新凱恩斯學派混淆)、奧地利學派、社會主義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女性主義經濟學、無政府主義經濟學、生態經濟學、資源基礎型經濟、社會經濟學等。[2]
一項研究表明,四個關鍵因素對自稱異端經濟學家的經濟學研究極為重要:歷史、自然系統(natural systems)、不確定性和權力。[3]
歷史演變
[編輯]自1870年代新古典主義革命之後,許多非正統經濟思想流派挑戰新古典經濟學的主導地位。除了對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批評者外,這一時期的異端學派還包括各種形式的重商主義擁護者,例如美國學派,反對新古典方法論者,例如經濟歷史學派,以及社會信用(Social credit)等非正統貨幣理論的倡導者。1930年代大蕭條之前和期間活躍的其他異端學派包括專家統治和喬治主義。
物理科學家和生物學家是第一批使用能量流來解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人。美國物理學家和史密森學會第一書記約瑟夫·亨利評論說「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則是人類的體力勞動只能通過……將物質從原始狀態轉變為人工條件……通過消耗所謂的能量或能量。」[4][5]
凱恩斯經濟學興起並被主流經濟學吸收,似乎比非正統的貨幣或貿易政策對失業提供了更有效的政策反應,導致對各種異端學派的興趣下降。
1945年之後,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經濟學的新古典綜合佔據了一個明確界定的主流地位,其基礎是將該領域劃分為微觀經濟學(通常是新古典主義,但有一個新發展的市場失靈論)和宏觀經濟學(在貨幣政策的作用等問題上存在凱恩斯主義觀點和貨幣主義觀點)。反對這種綜合的奧地利學派和後凱恩斯派成了異端學派。此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仍然活躍,但接受度有限。1962年,後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保羅·薩繆爾森寫道:「從純經濟理論的觀點來看,卡爾·馬克思可以算是一個次要的後李嘉圖主義者。」[6]
到1980年代,各種形式的異端經濟學最引人注目的主題包括:
1980年代以來,主流經濟學受到許多新研究項目的顯着影響,包括行為經濟學、複雜性經濟學、進化經濟學、實驗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 一個關鍵的發展是從理論轉向經驗驅動的方法,集中關注因果推理問題。[7] 一些異端經濟學家,如約翰B戴維斯,提出異端經濟學的定義必須適應這個新的、更複雜的現實:「1980年後的非正統經濟學是一個複雜的結構,由兩種廣泛不同的非正統著作組成,每一種內部都存在不同歷史起源和方向的許多研究項目。一是大多數人熟悉的傳統左派異端邪說,二是自其他科學輸入的「新興異端」。[8]
主要流派
[編輯]- 制度主義政治經濟學(Institutionalist political economy)
- 奧地利經濟學派[9]
- 二元經濟學(Binary economics)
- 熱經濟學
- 佛教經濟學
- 複雜性經濟學(Complexity economics)
- 分產主義
- 生態經濟學
- 演化經濟學(部分屬於主流經濟學)
- 女性主義經濟學
- Freiwirtschaft
- 喬治主義
- 禮物經濟
- 生態經濟學
- 人文主義經濟學(Humanistic economics)
- 創新經濟學(Innovation economics)
- 制度經濟學
- 伊斯蘭經濟學
-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 互助論 (經濟學理論):屬無政府主義經濟學
- 神經經濟學
- 參與型經濟
- 政治經濟學
- 後凱恩斯經濟學(包括現代貨幣理論和Circuitism)
- 後稀缺經濟學
- 經濟學多元主義(Pluralism in economics)
- 資源導向型經濟學
- Real-world economics
- 共享經濟
- 社會主義經濟學
- 社會經濟學(部分異端)
- 皮耶羅·斯拉法政治經濟學
- 專家統治 (Energy Accounting)
- 反社會科學功利主義運動(Mouvement Anti-Utilitariste dans les Sciences Sociales)
參考資料
[編輯]- ^ John B. Davis (2006). "Heterodox Economics,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Mainstream, and Embedded Individual Analysis", in Future Directions in Heterodox Economics, p. 5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 Lawson, T. The nature of heterodox economics (PDF).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5, 30 (4): 483–505 [2022-06-27]. doi:10.1093/cje/bei09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9-28).
- ^ Mearman, Andrew (2011). "Who Do Heterodox Economists Think They Ar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70(2): 480–5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Cutler J. Cleveland, "Biophysical econom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ncyclopedia of Earth, Last updated: September 14, 2006.
- ^ Eric Zencey, 2009. "Mr. Soddy’s Ecological Economy",]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2, p. WK 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In 1962, Paul Samuelson (who would later win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wrote: "From the viewpoint of pure economic theory, Karl Marx can be regarded as a minor post-Ricardian." Paul Samuelson (1962). 「Economists and History of Idea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1962
- ^ Angrist, Joshua D; Pischke, Jörn-Steffen. The Credibility Revolution in Empirical Economics: How Better Research Design is Taking the Con out of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0-05-01, 24 (2): 3–30. ISSN 0895-3309. doi:10.1257/jep.24.2.3 (英語).
- ^ Davis, John B. The Nature of Heterodox Economics (PDF). Post-Autistic Economics Review. 2006, (40): 23–30 [2022-06-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3-03).
- ^ 2003. A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Blackwell Publishing. ISBN 0-631-22573-0 p.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