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迦太基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3年11月14日) |
迦太基 𐤒𐤓𐤕 𐤇𐤃𐤔𐤕 | |||||||||
---|---|---|---|---|---|---|---|---|---|
约前814年—前146年 | |||||||||
塔尼特的符号
| |||||||||
首都 | 迦太基城 | ||||||||
常用语言 | 布匿语、腓尼基语、柏柏尔语 | ||||||||
宗教 | 迦太基宗教 | ||||||||
政府 | 君主制(建国至前308年) 共和制(前308年之后) | ||||||||
国王,后为裁判官(大法官) | |||||||||
历史时期 | 古典时期 | ||||||||
• 建立 | 约前814年 | ||||||||
• 终结 | 前146年 | ||||||||
人口 | |||||||||
• 前221年[1] | 370-430万人 | ||||||||
| |||||||||
今属于 | 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 利比亚 摩洛哥 西班牙 葡萄牙 直布罗陀 意大利 法国 马耳他 |
历史系列条目 |
---|
突尼斯历史 |
非洲主题 • 历史主题 |
古迦太基(腓尼基语: (转写:QRT ḤDŠT,实际发音:Qart-ḥadašt))是前7世纪至前2世纪期间以北非突尼斯沿岸迦太基城为中心兴起的一个文明。这个国家是个城邦国家。迦太基本是腓尼基城邦泰尔在海外的殖民地,建于前814年,同其他腓尼基殖民城市一起向泰尔定期朝贡。大约在前650年,迦太基脱离泰尔独立,并在其他北非的腓尼基殖民城市中建立自己的霸权地位。随后古迦太基控制了地中海沿海的萨丁尼亚岛、科西嘉岛、伊比利亚半岛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的部分地区。古迦太基的首都迦太基城,曾一度成为地中海西部城市贸易的中心。
纵观古迦太基的历史,其前期一直与古希腊争夺地中海的霸权地位;后期则与新兴的古罗马争夺霸权。从古迦太基建国开始,便与古希腊就地中海沿岸的西西里、萨丁尼亚、意大利南部发生一系列战争,史称希腊-布匿战争。这场战争并没有分出胜负,古迦太基在地中海西部建立霸权,古希腊则称雄于东部。大约前3世纪,由于古罗马的崛起,古迦太基与罗马发生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布匿战争共发生三次,在布匿战争里,罗马和迦太基都损失极为惨重,最终以古罗马的胜利告终,古迦太基失去了除北非领土之外的所有领土。前146年,古罗马终于攻破迦太基城,标志着古迦太基的灭亡。
古迦太基在早期施行君主制,国王为国家最高领袖,并拥有绝对权力。前480年,迦太基国王哈米尔卡一世死后,国王失去了其大部分权力,裁判官势力崛起。前308年,国王波米尔卡试图夺回大权,失败被杀。此后迦太基正式建立共和国制度。
经济
[编辑]迦太基商业沿地中海扩张,也许还远至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陆上则横越撒哈拉沙漠。据亚里士多德言,迦太基人签下了许多商业条约来规范其出入口事业。
迦太基帝国依赖与塔特索斯与其他伊比利亚半岛城邦间的贸易,从中可获取大量的银、铅、铜乃至更为重要的锡矿——青铜冶炼所需。迦太基人与伊比利亚人间的贸易关系以及其强大海军造就其垄断了大西洋锡贸易,使之在此年间成为唯一的锡矿分销商与青铜业者。保持此等垄断系迦太基强权与繁盛的基石,故此迦太基商人竭力保守锡矿所在地的秘密。迦太基在地中海中央的优越位置令其便于控制西西里岛到突尼斯之间的水域,控制了东方的锡供应。同时,依靠在伊比利亚和北非的银矿,迦太基也是地中海最大的银矿生产国。从伊比利亚一座银矿即可每日向汉尼拔提供三百罗马镑的银即可窥其暴利。
迦太基的经济原为其母邦推罗延伸。庞大的迦太基商队在推罗制定的商路上航行,及继承了贵重染料推罗紫的贸易。虽在迦太基并无发现制造紫色染料的证据,但在卡本群岛上达热莎菲里考古学家称为迦关的布匿镇找到了成堆骨螺。而在突尼斯加贝斯湾的芝露巴岛亦发现与之相似的骨螺堆。本都的斯特拉波曾提到芝露巴与古耶希市的紫色染料。这些紫色染料成为了古地中海极具价值的商品,约值等重的黄金十五到廿倍。罗马成男身穿名为托加的长袍作民族服,政务官与大祭司则穿着带有两到三吋阔推罗紫边的的托加,元老使用阔紫条纹,而骑士的紫条则稍窄。
迦太基生产精细的绣花丝、印花棉、亚麻与羊毛、工艺品、实用陶器、彩陶、焚香与香水。迦太基的工匠专门从事象牙、玻璃器皿、木材制品,以及用雪花石膏、青铜、黄铜、铅、金、银和宝石制作形形色色的作品,例于是镜、家俬、橱柜、床、床具、枕头、首饰、武器、器具与家居用品。同时也从事盐渍大西洋鱼及鱼酱的交易,几乎代理了全地中海的手工业、农产品和天然产物。
不只工业,迦太基人的农业亦十分先进,铁犁、灌溉技术和轮作造就其高产。第二次布匿战争后,汉尼拔致力促进农业令经济复苏及向罗马支付战争赔款(八十万罗马镑银),而他也很成功。公元前一百四十六年,当罗马征服及摧毁迦太基时,罗马元老院命令将马高著名的农业论文翻译成拉丁文。
像地中海西部发现了不同的雪茄形迦太基双耳瓶,环境证据表明迦太基在公元前四世纪经已栽培葡萄与酿造葡萄酒,甚至将之出口——虽然这些容器的分析尚未有结论。迦太基还航运了不少葡萄干与葡萄酒(古代的柏森酒)。迦太基人在其广阔的腹地上种植了各种水果,包括无花果、啤梨、石榴,还有坚果、谷物、葡萄、枣和橄榄。迦太基的橄榄油出口到全地中海。迦太基亦养出许多良马——今日柏柏马的祖先。
甚至多过黎凡特城邦的迦太基商船航遍了地中海所有大埠,乃至于不列颠与非洲的大西洋海岸。这些船能运上百吨货物。
迦太基的大篷车还深入非洲与波斯内陆,用其农产与手工业品向非洲沿海和内陆的居民交换盐、金、木材、象牙、乌木、猿、孔、皮毛与皮革。商人在与非洲部落的贸易中发明出拍卖,而在其他埠则建立永久仓库或在露天墟市中销售商品。他们从斯堪的那维亚获得琥珀,从塞尔特伊比利亚人、高卢人和塞尔特人手上得到琥珀、锡、银与毛皮。撒丁岛和科西嘉为迦太基产出金银,而腓尼基人则在马耳他和巴利阿里群岛等岛屿上的定居地所出送回迦太基作倾销。这些城市供给较贫穷的文明一些简单的产品,如陶器、金属物品与装饰品,这些产品通常取代了当地工业。而对较富的希腊人和伊特鲁里亚人则售出最好的货品。迦太基几乎涵盖了古代世界每种商品,包括来自阿拉伯、非洲和印度的香料和奴隶(来自迦太基帝国暂时占领的欧洲土地,将被征服的白人战士发卖到北非为奴)。
希罗多德写了一份关于公元前四百三十年迦太基在摩洛哥大西洋海岸贸易的报告。身兼布匿探险家与迦太基执政官的航海家杏萝带领了一场远征——摩洛哥大西洋海岸再殖民。他的脚步可能越过位处非洲海岸的塞内加。希腊版的杏萝手记记述了他的旅程。虽然不知道他的舰队沿非洲海岸航行了多远,但这份大概五到六世纪的简短报告标明了许多地理特征,像是沿海的火山与遭遇上毛人。
考古发现证明有诸种贸易,由大量的锡,到形形色色的纺织品、陶瓷与精细的金属制品。在战前和战争期间,迦太基商人的身影在地中海诸埠仓库与岸边的船皆可见。
虽则伊特鲁里亚文尚未完全解析,但在伊特鲁里亚城市里发掘出的双语铭文表明腓尼基人与伊特鲁里亚人的贸易已达几个世纪。在一九六四年意大利希俄斯发现了一个阿斯塔特神社——这是一个信徒众多的腓尼基神——考古发掘里包含了三块刻有伊特鲁里亚文与腓尼基文的金片,意味迦太基与佳略的伊特鲁里亚统治者间结成了政治与商业联盟——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伊特鲁里亚人和迦太基人亲密得就像同一个人。而伊特鲁里亚城邦有时也是迦太基的军事与商业盟友。
商贸
[编辑]迦太基商人是腓尼基开拓的地中海贸易的继承人,也继承了与希腊商人同的竞争。因此迦太基的商业活动受到了刺激和挑战。塞浦路人在早期曾是个竞争场所。之后腓尼基人冒险进入地中海西部并设立了商站——包括乌提卡和迦太基。然后希腊人跟随致商业竞争烧到了地中海的西部。最终导致了持续几世纪的贸易战争,以西西里岛尤甚。虽然希腊商品品质优良,但迦太基商品的种类丰富。迦太基的工业巨人形象在三次布匿战争中表露无遗。就算之前被解除武装后受到罗马人致命围攻,但迦太城藉其高超技艺与高效赶工了一批武备。本都的斯特拉波在其《地理》如此着墨:
“(迦太基)每日造出一百四十面盾;三百把、五百枝矛与一千粒投石机的石弹。此外,(虽然被罗马人包围了,但)还在两月内造出一百二十艘船……旧木材已经准备就绪,而公共开支亦养起了大量优良技工。”
迦太基纺织业可能起始于家庭作坊,但专业机杼表明后来迦太基发展出了纺织工厂。产品包括刺绣、地毯、月桂紫染料(迦太基的芝露巴岛声扬于此)。铁匠亦开发出专门技艺,即为军队制造出黏种武器,还有诸如刀、叉、剪、镜、剃刀(以上皆在陪葬品中发现)等日用品。金属工艺品如青铜花瓶和灯,还有碗碟。其他产品则来自陶工、玻璃匠和金匠。奉承碑的铭文指出他们都是自由的公民而非奴隶。
腓尼基和布匿商人常以家族企业运作。这些家族经营的企业执行各种任务:甲,拥有及维护船只,提供船长与水手;乙,以易货与买卖作海外谈判,包括子,以其产出、丑,将土产(金属、食物等)运到他地贸易;丙,派遣经纪到遥远的交易站以便维持与当地的联系,并随后建立仓库以储存舶来货物,甚至有时会定居于此。这种活动或在几代后建起广阔的贸易网络,使国内外不同家族企业互惠互利。
国家对其海商的保护由腓尼基推罗一推延伸出去,而其子邦迦太基亦继承了此等做法。
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在古代都闻名于其秘密——尤其是其商业联系与商路有关。两种文化在商贸上都表现卓越。本都的斯特拉波在其沦陷前(约公元前一百四十六年)写道,迦太基享有七十万人口,还指挥着三百盟邦。而希腊史家波利比乌斯则称之为世上最富之邦。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Hoyos (2003),第225–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