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摄法
佛教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 |
四摄法(梵语:catvāri saṃgraha-vastūni; 巴利语:cattni saṃgaha-vatthūni),为菩萨所修行的道。[1]四摄包括了四种,分别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为追求觉悟的有情众生,使人觉悟的有情众生,具足了三昧陀罗尼。菩萨外行四摄法,以内则以四无量心为根本,希望在迷的众生一同了悟真谛,同就成佛。所以利用四种摄受方便之门令众生产生一种好感和依附之心,当获得众生的信任,便可更容易使其亲近佛法。其中《华严经》亦有提到:“若能成就四摄法,则与众生无限利”。而《维摩经》则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两者均说明四摄法的重要性,众生平日亦应多修行四摄法。
布施
[编辑]布施摄(梵语:dāna-saṃgraha),分作三种分别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
- 财布施分外财布施和内财布施。外财布施包括了钱财、物质、医药等等的施舍,特别是在别人有所需要时,悉数赠予。内财布施是以体力劳动帮助别人。如义工。
- 法布施是把自有的知识智慧技能传授给对方。若果众生对佛法追求时,我们应当将知识道理传授、更应宣说善法,令其蒙益。
- 无畏施是一种令人脱离恐怖的施予,包括使了脱离危险或拯救濒死之人等等。既称“无畏”,即是自己面对人言所讥、众人无明众口铄金之时,仍能坚持正信正念行正道,进行拯救,不怕受辱。
三种布施以法布施为首,最快见效,效果最明显。我们应该随时随地的布施,帮助众生。佛陀说以无畏布施最为高尚,代表已经舍弃一切、无执著、无我了。
爱语
[编辑]爱语摄(梵语:priya-vādita-saṃgraha)可以理解为善软之语,而不是多语。更不应是阿谀奉承、媚惑人心之语,须知口亦能作业。对人我们可说欢悦赞叹之话,看见别人伤心时则说安慰之话。让别人信赖,广传善法善行。别人失意时,给他一个柔软语、爱语、鼓励的话。
利行
[编辑]菩萨会随身口意三途而善行,这里所说的利行摄(梵语:artha-caryā-saṃgraha)是超越了一般人世间的标准 (路径窄处,让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留三分与人尝)。舍弃自利而行他,以别人所遇的当作自己所受的,以人饥为己饥、以人溺为己溺。不论是对你有恩的、或是对你有怨的、喜欢你、讨厌你、对你好、对你不好的人都一样的平等的帮助,但必须把智慧与慈悲结合。
同事
[编辑]普度众生,不仅要修布施、爱语、利行三种方便法门,更进一步须和光同尘,与其同行,随其所乐,行同事摄。正如《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说 “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以大慈悲、大愿心与大智慧,与众生同行所好之事,以此方便因缘循循善诱,令其同霑法益,趣入道果,这叫同事摄(梵语:samānārthat-saṃgr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