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花莲地震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yservice01留言 | 贡献2018年2月17日 (六) 17:12 →‎其他地区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018年花莲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本次地震主震烈度分布图,震中以五角星标识。
2018年花莲地震在臺灣的位置
臺北
臺北
臺中
臺中
花蓮
花蓮
2018年花莲地震
日期2018年2月6日
發生時間23时50分42.4秒(USGS[1]
23時50分42.6秒(CWB[2]
持續時間86秒以上[3]
震级Mj 6.7(JMA)[4]

Ms 6.5(CENC[5]
Mw 6.4(USGS)[1]
ML 6.4(HKO[6]
Mw 6.3(JMA[4]
ML 6.0(CWB)[2]

M 6.0(KMA[7]
震源深度10.6公里(6.6英里)(USGS)[1]
10.0公里(6.2英里)(CWB)[2]
震中24°10′26″N 121°39′11″E / 24.174°N 121.653°E / 24.174; 121.653(±4.7km)[1]
斷層米崙断层[8]
類型走滑型[1][4][9]
影響地區臺灣花蓮縣為主災區
臺澎金馬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香港八重山群島有感
最大烈度7级(CWB)[2]
8(VIII)度(MMI,USGS)[1]
6(VI)度(CSIS,FJEA
最大加速度482.36 gal[10]
海嘯
前震94次(仅有感地震)[11]
最大前震:ML 5.8(CWB)
余震182次(仅有感地震,截至2018年2月7日11时)
最大余震:ML 5.7(CWB)[12]
傷亡17人罹难、291人受伤

2018年花莲地震,是指主震发生于2018年2月6日23时50分42.6秒的地震,其震中位于台湾花莲县近海,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得地震规模为Mw 6.4级,震源深度约10.6千米[1]。此次地震是臺灣繼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後最嚴重的一起地震,而其中主震正好发生在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的两周年[13][14]。本次地震前后发生了多场規模ML 5级以上之地震,其中最大前震发生于2018年2月4日21时56分42秒,震中位于花莲县近海,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得地震规模为Mw 6.1级,震源深度约12.0千米[15]

地震分析

构造背景

台湾位于地震活跃区环太平洋火山带中,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交界上。菲律宾海板块以每年平均82公釐的速度朝西北碰撞欧亚板块,因此地震频繁[16]。台湾共有33条活动断层。另有4条存疑性断层未列入编号[17]。台湾地震带主要有三,分别为西部地震带、东部地震带以及东北部地震带[18]。而东北部地震带系受冲绳海槽扩张作用影响,多属浅层地震,并伴随有地热与火山活动现象[19]。在本次地震震中附近曾发生过多次震级6级以上的地震,如在1951年1966年1972年1986年2002年2009年2013年

专家意见

2018年花莲地震序列规模与时间分布图
2018年花莲地震地震序列分布图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在前震後受訪時表示地震仍属于正常能量释放[20],並表示與1月發生的阿拉斯加地震無關[21]地震测报中心代理主任陈国昌认为,此次地震可能是菲律宾海板块挤压欧亚大陆板块造成的。由于这个区域属于地震活跃区,预计未来不排除还有规模達ML 4级左右的余震,但属于正常地震活动[22],後續應不至於發生規模更大地震[23]。陈国昌还认为,从2月4日21点12分到22点16分,短短约一个小时内,花莲地区总共发生十次地震,如此高密度的地震,在台湾地区是比较罕见的,表示“从来没发生过这么密集的地震”。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李锡堤教授指出,本次地震震源位于清水断崖太平洋交界处的断层,數起地震皆集中於此。4日的地震是群震之一,无法明确判断出主震的地震型态[24]。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表示,此次地震落在兩、三年前劃的米崙斷層地質敏感區裡面,並認為米崙斷層是有活動過的[25]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在主震後隨即召開記者會,代理主任陈国昌表示,這是自1972年瑞穗地震以來當地發生過規模最大的地震,且目前這個地震序列還在發展當中,能量釋放尚未完全結束,與以往情況頗異,未來不排除有更大地震發生[26]。前氣象局長辛在勤指出,花蓮地區原本就是板塊正面撞擊的地方,板塊非常破碎,能量累積得相當快,地震活動相對也就頻繁,但不至於發生到Mw 7級以上的大地震,研判未來2到3週將陸續有餘震發生[27]。統計至7日中午前,相關餘震已超過130起,测报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以台灣1年平均20-25個Mw 5以上的地震來看,這幾天就占了一半,非常罕見,「完全超出我們對這個地區地震的看法」[28]。陳國昌指出,若多數餘震開始向南偏移且餘震規模趨大,亦即餘震形態改變,要擔心可能引發另一個地質構造[29]。晚間,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呂佩玲以921大地震為例表示,該場地震達ML 7.3級,強度是此次地震的近百倍,因此進一步觸發其他斷層活動,但此次地震僅ML 6.0級,觸發能量有限,不至於引發其他斷層活動[30]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于7日表示,這次地震序列不是正常能量釋放,而且它似乎還在發展,原本4日以後,餘震的頻率、規模逐漸減緩,但到了6日ML 4級以上的地震卻又不斷出現,預估餘震將從2個禮拜拉長到1個月[31]。目前看来,4日晚上的ML 5.8级地震和6日深夜的ML 6.0级地震是同一序列,推定6日深夜的ML 6.0级地震为主震。主震之前已有94个有感地震发生,未来是否会诱发其他地震活动,还要再观察[32]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馬國鳳教授指出,本次主震因米崙斷層引起,而之前多達94起前震構成的「群震」則誘發了米崙斷層活動,才造成慘重災情[33]。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去年台灣發生的ML 4級以上且納入編號的有感地震發生得太少,表示能量並未釋放完全,才會發生規模這麼大的地震,但累積的能量不一定就會在今年一次釋放完畢,有可能會持續累積,因此不排除會有更大餘震發生[34]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資料顯示,米崙斷層為左移斷層兼具逆移分量,約呈南北走向,由花蓮縣七星潭海岸向南延伸至花蓮市美崙山西南側,長約8公里。副所長曹恕中指出,目前看來確實建物倒塌與米崙斷層有關,但尚無充分資料研判是否為斷層活動,或是純粹斷層地質造成建物倒塌的狀況[35]國家實驗研究院研究人員指出,他們將米崙斷層與倒塌、傾斜建築物位置相堆疊製作出關聯圖,圖表顯示倒塌的建築物皆在米崙斷層上,但沒有絕對關係證明米崙斷層與地震有相關,米崙斷層是否延伸到海中,後續也會做相關研究[36]。前氣象局長辛在勤則認為,同一個破裂面要連續撕裂兩次,不可能短時間內發生規模與主震相近且頻繁的餘震,並認為米崙斷層與這次強震無關[37]

7日晚間,台灣發生ML 5.7级有感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此起有感地震仍是餘震[38]。代理主任陳國昌受訪時強調,整起地震序列在衰減的過程當中,本來就不排除還會有規模超過5级的餘震發生,但是不會非常多,只會久久一次。當整個活動地區的應力不平衡,小型餘震無法解決這樣的不平衡,就會有比較大的餘震發生[39]。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資料顯示,截至7日晚間11時的餘震共達182起[40]。翌日上午,代主任陳國昌表示,地震序列在衰減過程中,只要次數在預期範圍內,以能量釋放的角度而言,偶出現規模大一點的餘震不見得是壞事,但隨著餘震週期逐漸拉大但速度頗慢,能量衰減過程亦非平滑向下,研判未來仍有規模達ML 5級以上的地震[41][42][43]韓國釜山大學地質系教授孫雯(韓語:손문)前往花蓮調查活斷層,在震後受訪時表示地震規模與受災程度無直接關係,主要是和震央深度比較有密切關係,由於震央靠近都市中心,才使得花蓮嚴重受創[44]。地震測報中心技正蕭文啟指出,在7日晚間的最大餘震後,目前地震活動仍處高峰期,未有趨緩的跡象,預測未來三周都無法排除ML 4级,甚至ML 5级的餘震發生[45]科技部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則表示相關餘震將持續3至6個月,研究小組警告,臺北這個地震災害相對安全的地區不再是地震的「避風港」[46]。而在此次地震發生前的前震發生後,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呂佩玲就表示,花蓮位在板塊交界,地震本來就多,台北地區明顯感受到地震是因為台北的盆地效應[註 1]所致,當震波傳到台北時,震波聚焦,加上台北高樓多,地震來時搖晃更為明顯[48]

国立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教授李锡堤指出,20世纪初台湾东部有規模達ML 8級以上的地震,百年周期将至,未来十年花莲外海发生規模達ML 8級以上的地震亦不意外。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教授吴逸民表示,花莲位于地震带,历史上也曾有过一天发生二、三十起有感地震的现象,是该区域构造特性所致[24]。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馬國鳳表示,以震源機制來判斷是由米崙斷層造成[49][8]。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顏宏元分析指出,這是屬於「南澳地震帶」的地震,此類地震之餘震通常將維持一段時間,估計至少兩週將有餘震[50]美國南加州大学南加州地震中心教授酈永剛表示,24小時內發生多起ML 5級以下的地震,此次地震應屬於「主震—餘震型」,至於是否將出現規模更大的地震,則需觀察至少72小時才能定論[51]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副主任劉桂萍則稱,此次地震屬於震群型地震,此類地震餘震較多,持續時間較長[52]。韓國氣象廳在10日上午表示在主震發生後的兩週內有機會發生MW 5级的地震[53],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震測報中心則在10日下午表示,餘震與先前相比已趨緩許多,不過預期未來2周內仍有ML 4级以上餘震發生的可能,但機率相對降低[54]

参数测定

前震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在最大前震发生后发布的地震报告

经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测定,本次地震的最大前震发生于2018年2月4日21时56分41.9秒,规模为ML 5.8级,震央位于北纬24.15度、东经121.83度,震源深度16.0公里,最大烈度为5级[55][56],发生之前共发生2次4级以上的地震,2月4日3时30分56秒和21时12分52秒分别发生了Mw 4.8级和Mw 5.3级地震[57][58]。在2月6日23時50分的地震發生前,一度被認定是主震[59]。气象局发布公告称,因地震深度浅而震感强烈,将持续关注[60]。是次地震序列还多次触发了台湾强震即时警报系统,气象局透过灾防告警系统發布了數次地震速報及地震報告,主要發布範圍為花蓮縣[61]

中国地震台网在地震发生后发布速报值,测定本次地震规模为Ms 5.6级,震源深度约10千米[62][63],随后又正式测定,2018年2月4日21时56分41秒在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Ms 6.4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4.2度、东经121.72度,震源深度10千米[64]福建省沿海城市如福州平潭莆田泉州廈門等地民眾多感受到明顯震感[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在于当日发表的海啸信息中指出,本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66]香港天文台測定,本次地震的規模為ML 6.0級,震央位於北緯24.15度、東經121.66度,並接獲7名香港市民通報稱九龍東區、新界東區及大嶼山等地區有輕微震感並維持數秒,當地測得麥加利地震烈度2度[6][67]日本氣象廳测定,本次地震的规模为Mj 6.6级、Mw 6.2级,震中位于北纬24度7分、东经121度42分,震源深度约10公里,并于地震8分钟后对宫古岛八重山地方发布了海啸预报(可能会发生海面变动,但不会造成灾害)[68][69]冲绳县与那国町的一处地震观测点观测到震度2[68][70]韓國氣象廳測定,本次地震的規模為6.1級,震央位於北緯24.10度、東經121.66度[71]

美国地质調查局测定,本次地震规模为Mw 6.1级,震源深度约7.8千米,最大烈度为7度(VII)[15][72]。本次地震已被列入美國地質調查局2018年显著地震列表[73]。在美國地質調查局设置的互联网调查页面中,最大烈度推定为5度(V),即“所有人都有察觉”[74]。地震发生翌日,美國地質調查局对本次地震的烈度信息进行了更新,由最大烈度7度修订至5度,震源深度由7.8千米修订为12.0千米[75]

主震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在主震发生后发布的地震报告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气象局正式测定,本次地震(主震)发生于2018年2月6日23时50分42.6秒,震中位于北纬24.14度、东经121.69度,地震规模为ML 6.0级,震源深度约10.0千米,花莲县花莲市太魯閣宜兰县南澳测得本次地震最大烈度为7级[76][2]。气象局透过灾防告警系统發布地震速報及地震報告,主要發布範圍為花蓮縣[77]。除此之外,气象局还提醒震中附近沿岸地区应防海水位突变[2]。此次强震全台有感摇晃,南澳花蓮震动至少86秒,嘉义有70秒,台北51秒、新北64秒[3][78]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本次地震发生于北緯24.13度、東經121.71度,地震规模为Ms 6.5级,震源深度约11千米[5][79]。中國大陸沿海城市如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以及广东省沿岸、浙江省杭州市寧波等地也有明显震感[80][81]。厦门市地震局估计震中烈度约为中国地震烈度表9度[82]。据福建省地震局测定,台湾宜兰县测得最大烈度6度,而福建全省各烈度站均测得烈度1度。香港天文台測定,本次地震的規模為ML 6.4級,震央位於北緯24.04度、東經121.79度,並接獲17名香港市民通報稱有輕微震感並維持數秒,當地測得麥加利地震烈度2度[6][83]日本氣象廳经过解析,确定本次地震规模为Mj 6.7级,震央位於北緯24度05.2分、東經121度40.6分,震源深度10千米[4]冲绳县与那国町的一处地震观测点测得震度2[84]韓國氣象廳測定,本次地震的規模為6.0級,震央位於北緯24.14度、東經121.69度[7]

美國地質調查局同日测定,本次地震发生于花莲东北偏北约22千米,地震规模为Mw 6.4级,震源深度约10.6千米[註 2][1][85]。在美国地质勘探局设置的互联网调查页面中,最初推定最大烈度为5度(V),随后更新为7度(VII),最终定为8度(VIII)[1]。本次地震已被列入美国地质勘探局2018年显著地震列表[73]

余震

中央氣象局在主震過後,多次透過災防告警系統發布地震速報及地震報告,主要發布範圍為花蓮縣[77]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指出,迄2月8日晚間7時凡顯著有感餘震34起、小區域餘震209起[86],其中規模ML 5級的餘震有5起,最大餘震之規模達ML 5.7級,震源深度約10.0公里,花蓮市測得4级[12][87]。根據韓國氣象廳資料指出,自2月6日至2月9日共發生330起餘震,其中規模達Mw 5級的餘震共10起[88]。在美國地質調查局設置的互聯網調查頁面中,推定最大烈度為8度(VIII),甚至比主震更高[89]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測定,該次地震規模Ms 6.1级,震源深度約11千米[90]香港天文台則初步分析,震央位於北緯24.20度,東經121.40度附近,即花蓮之西北約38公里,該機構接獲數名香港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當地測得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2度[91]。日本气象厅经过解析,确定该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4度02.8分,東经121度45.8分,震源深度4千米,规模为Mj6.2、Mw5.7。[92]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科長盧詩丁表示,周邊餘震活動不斷甚至有一路往南的趨勢[93]。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認為餘震數量規模有緩和下降趨勢, 不至於會觸動南邊斷層[94]。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代主任陳國昌在8日受訪時表示,餘震往南偏移的現象,說不定是讓地震加速衰減的一個途徑,這顯示原本發生地震區域的餘震已經在衰減當中,而往南偏的餘震,是比較小發震構造,平常若是沒有誘發可能50年、60年都不會發生地震的地區,它的能量本來就不多,餘震發生後之兩處能量會同時衰減[95]。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主任張文彥受訪時分析,鄰近震央的餘震陸續發生,逐步往南方延伸,北邊也有但相對較少,並不是震央轉移,資料看起來都屬正常現象,且因主震規模較大,隨後的餘震也會越多[96]

震害情况

前震

東森中天三立TVBS中視等新聞頻道都在直播画面中插播了地震速報或进行地震报道[97][98][99][100]公視則在左方跑馬燈發布了有关的地震消息[101]。受本次地震影响,台北地区感受强烈,有民房内的灯具等晃动持续约十几秒[102]新北市鶯歌區一个水塔倒塌,台铁传出延误消息,并紧急成立二级应变中心[103][104]。之外,台北捷运、台铁、高铁宣布減速行驶[55]苏花公路一些路段出现落石[22]

主震

傾斜的雲門翠堤大樓

因地震發生時間正為台灣媒體新聞播報時間,許多媒體第一時間進行地震報導,東森中天三立TVBS中視等新聞頻道,亦發布地震速報[105][106]。震后,闽浙沿海的厦门、福州、温州等机场设施设备运转和运行保障工作正常[107]。日本气象厅对宫古岛八重山地方发布海啸预报(可能会发生海面变动,但不会造成灾害),最终没有观测到海啸[4]

本次地震災情主要集中在花蓮縣花蓮市,位於該市的統帥大飯店大樓一、二楼倒塌,饭店中有17人受困[108][109]。雲門翠堤大樓呈現45度傾斜,餘震頻繁致使有滑動倒塌風險,軍方以鋼架支撐避免其倒塌[110][111]。花蓮舊遠百大樓結構受損有安全疑慮而必須拆除[112]縣道193號七星潭大橋結構變形、台11線花蓮大橋路面隆起[113][114]。台鐵花蓮車站月台及多處路段隆起崩裂,目前已经封闭[108][115][116]。目前已有17人罹難,兩百餘人受傷,其中包括9名中国大陆游客不幸罹難、1名重伤、1名輕傷。依罹难地区分,云门翠提大楼有14人罹难,统帅饭店则有1人遇难,另有2人在民宅中遇难[117][118][119]。根據花蓮縣災害應變中心的統計,地震過後至7日上午12時,全花蓮就醫人數共計241人[120]教育部調查各校災損狀況,截至8日下午8時為止,共有172所各級學校受災、估計災害損失達新台幣9,879萬[121]。據災後統計,花蓮縣約有48間公司與工廠有直接經濟損失,預估高達新台幣2.8億元[122][123]台積電表示相關廠房與生產線並未受此次地震影響[124],聯電、友達、群創、燿華、環球晶圓、台勝科等台灣重要產業亦表示產線正常、沒有災情[125]

救援情况

來自臺灣各地協助救援任務的人員在花蓮震災現場持續進行搜救任務。

主震於6日23:50發生後,內政部於7日0時成立中央一級災害應變中心,內政部長葉俊榮擔任指揮官,行政院長賴清德於0時50分至中心督導指揮救災。[126][127]內政部消防署共調度中央及地方共17個消防機關,總計出動搜救人員391人、搜救犬20隻[128]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指揮官賀政中將於0時25分抵達倒塌之統帥大樓勘災。國防部於0時30分成立「災害應變中心」,由部長馮世寬坐鎮指揮各單位搜救進度,花防部1時10分於花蓮市國聯五街開設前進指揮所,凌晨2時30分已動員支援兵力398名官兵、中型戰術輪車7輛、輕型戰術輪車1輛、救護車13輛、照明車1輛與消防車1輛執行救援任務。當日21時前已投入661員兵力。[129][130]

花蓮縣長傅崐萁亦開設地方應變中心。花蓮縣政府宣布在花莲县立体育场设立临时收容中心,并宣布2月7日停班停課[131][132]花蓮市長魏嘉賢在第一時間指示市公所開設一級防災應變中心,並分別在小巨蛋、中華國小活動中心成立收容中心[133]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在地震發生後隨即啟動「紅色九號」[註 3][135],同時招回三百多名醫護人員協助災後救治[136]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凌晨於臉書貼文指出,台北市搜救隊一共30人已經在臺北松山機場集合,且已由軍機運送前往花蓮,台北市政府將會全力支援救災[137]新北市長朱立倫則表示,新北市搜救隊一共派出93位搜救隊員,工程和醫療人員也已經待命,只要有需要,隨時出發[138]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上午7時20分前往花蓮南美侖營區「第二戰區災害應變中心」聽取救災簡報,表示不准放棄任何救人與救災機會,讓人民的生活盡快恢復正常[139]。隨後,蔡英文前往花蓮慈濟醫院探視受災傷患,並在醫院發現有中國大陆自由行觀光客腳受傷及證件遺失問題等,乃指示海基會瞭解相關情況[140]

2月7日下午,統帥大飯店營業部副總周瑞祥前去花蓮慈濟醫院,探視受傷員工梁書瑋及其家屬,事後面對媒體聯訪時稱希望飯店原址重建,公司將再繼續約聘在職員工,並表示罹難及受傷員工都有按照程序投保,後續處理則按《勞動基準法》等相關法律進行妥當處置[141]。雲門翠堤大樓仍然持續傾斜,軍方緊急調出二十餘塊消波塊支撐[142]。翌日,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前去花蓮慈濟醫院慰問,除了對醫護人員表達最高敬意與感謝,同時對傷患發放一萬元的慰問金,針對陸客來台卻喪生的不幸意外,陳時中表示陸客的相關醫療費用,醫院會妥善根據相關規定處理[143]。海基會表示,向刑事局及中央災變中心查證,確認4名罹難的陸客皆為來台自由行的旅客,並表示已聯繫內政部移民署及旅行社,儘速協助罹難者家屬辦理來台相關證件[144]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2月8日报道,鉴于台湾东部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日本政府8日派遣专业救援队赶赴灾区,参与地震救援。救援队由警察厅和消防厅人员组成,将参与失踪人员搜索和救助活动。[145]

2月9日,多個新聞媒體報導警政署以及宜蘭縣警局說明了這次為了確認災情首次跨部會成立尋人特搜隊,透過來自警政、移民署跨部會的資料系統、傳統刑事組調查技巧,讓兩天內失聯人數從183人迅速降低為7人,使救難資源可以集中。這是台灣首次應用這樣的整合方式確認失聯民眾狀況[146][147]

日本政府原打算派遣45人救難隊前往台灣參與搜救,經內政部消防署評估人力充足而婉拒,日本乃於8日派遣由外務省東京消防廳警視廳海上保安廳、從事對外援助的國際協力機構等官員與專家組成的7人團隊,攜帶兩台可探測深達30公尺的「透地雷達生命探測儀」抵台赶赴灾区依分工協助救援,現場指導臺灣搜救人員使用“高階生命探測儀器”,9日的搜救行動中只有日本的生命探測儀偵測到地底最底層生命跡象之訊號。[148][149][150][151][152]

2月11日上午10時,花蓮縣長傅崐萁證實失聯2人已罹難,宣布停止為期106小時搜救,並即刻拆除雲門翠堤大樓,將2人遺體移出[153][154]

究責檢討

地基與違規建築

土木建築學者楊裕富表示這不僅是天災,因為米崙斷層屬發生地震機率較高的活斷層,斷層線兩旁至少應劃設50公尺以上「禁建區或保護區」,才是正確的都市土地使用規範,要蓋最多也只能蓋兩層樓,但花蓮縣政府工程建築管理部門居然同意興建高樓大廈,明顯是公務員失職與政商勾結造成的人禍。[155]嚴重傾斜的「雲門翠堤」大樓等被質疑怎麼會把地基蓋在美崙溪的舊河道河床上,河灘地地表下的水還是很充沛,遇上大地震搖晃,土壤液化的可能性很高。該棟1、2、3樓漂亮生活旅店與阿官火鍋店內部改建後原本每戶之間的隔間牆全被破壞,一樓短少23面結構牆,鋼筋樑柱太細、太少也被懷疑當初為何能使向花蓮縣政府申請的改建過關。這兩家店的老闆夫妻被指為在花蓮背景雄厚。[156][157][158]

完全震垮的國盛六街「吾居吾宿」大樓住戶質疑原本6層樓的建築卻被違規加蓋到9樓,經居民於2016年多次向花蓮縣政府陳情、抗議,但直到建商持續施工完成,縣政府人員卻怠忽職守而從未到現場阻止。災民質問花蓮縣長傅崐萁「當初為何讓建商蓋違建?」還有公務員說「等到地震倒了,自然會有人會賠償妳」。傾倒損毁的「白金雙星」大樓與「統帥飯店」等亦有違建問題。[158][159][160][161][162][163]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黃世建主任表示目前的防災的都市更新計畫僅有拆除重建,也應鼓勵耐震補強,但目前仍待立法,建議應立法簡化程序,鼓勵建管法令支持,並建議先有階段性補強,排除軟弱底層破壞機制[164]

證據與拆屋問題

縣政府不跟住戶討論拆除行動、未待災民取出重要物產或根本未通知受災戶拿家當和回憶物品即已急派挖掘机等大型機具欲於2月9日凌晨開始拆除大樓,讓急哭了的住戶抨擊「我們請求你們拆違建的時候,你們不重視我們的生命。今天我要進去拿個東西,你說我們的生命很重要,是不是很大的諷刺?」住戶表明將向司法單位和監察院檢舉令人起疑與縣府可能急於掩蓋證據之事。擔任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並率領上百名技師投入災區勘查與救援的立法委員施義芳於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檢調單位要趕快保存所有證據,釐清相關責任。花蓮地檢署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會將此列為偵辦重點、詳加採證,包括交叉比對建築執照、使用執照、變更設計等相關申請文件及現場勘查蒐證,不排除將案件列為人為或縣府公務機關官員疏失。[158][159][160][161][165][162][163]

花蓮縣長傅崐萁表示將4倒塌建物的相關資料全部主動報請地檢署進行所有刑事調查。[166]

各界反應

中華民國

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右)與花蓮縣長傅崐萁(中)、國防部長馮世寬(左)一同勘灾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成立賑災專戶,希望民眾發揮愛心,透過金融機構、郵政劃撥或四大超商捐款[167]

總統蔡英文以個人名義捐款新台币100萬元[168];行政院長賴清德捐出一個月所得約新台币33萬元[169]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及立院黨團各捐款新臺幣1百萬元,黨中央全體黨工也捐一日所得[170]中國國民黨立院黨團的委員捐出其一日所得約新台幣22萬餘元[171]中國國民黨主席、前副總統吳敦義以個人名義捐出1個月卸任禮遇,並建議該黨公職人員響應捐款[172]時代力量黨部捐出新台幣50萬元,立院黨團的委員各再捐新台币10萬元;親民黨立院黨團的委員也捐出一日所得,約新台幣18.3萬元[173]。因年底即將進行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不少意欲參選者暫停競選活動以協助救災[174]

總部位在花蓮的慈濟基金會在震後即成立防災協調中心,啟動防災機制[175],提供災民禦寒毛毯、圍巾等物資和熱饅頭、熱薑湯等飲食[176],截至7日中午共提供2700條毛毯、2000條圍巾、400張折疊床[177],慈濟在此次震災共出動近1200名志工協助賑災[178]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提供230張棉被、150個睡袋並搭建10個大帳篷,且出動72名救災隊志工提供協助[179]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原预定捐款新臺幣5,000萬元[180],但因被行政院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認定疑似中國國民黨附隨組織[181],動用資產需經該會同意,而該會只同意妇联捐出新台币4,200萬元,為婦聯會最終捐款額[182]

震後通訊部分,AT&T宣布在震後3天內,用戶撥打電話或傳簡訊至台灣都免費,希望大家能順利了解在台親友的最新狀況[183]中華電信針對行動用戶受災戶提供三個月免收月租費,並且暫緩催收帳單三個月,一般受災戶則自障礙中斷開始至修復日止停止收費[184]台灣大哥大表示,房屋全毀或半毀的受災戶,可申請減免1年月租費、國內語音通話、上網等費用[185]遠傳電信為花蓮受災戶提供帳單暫緩催收3天並針對地震罹難者辦理死亡停機,帳款一律不收取[186]亞太電信表示免收受災戶1個月月租費[187]台灣之星則暫停災區帳單催收及停話作業[188]

其他地区与组织

新加坡為透過官方管道向花蓮地震提供人道援助的國家之一,圖為新加坡空軍C-130運輸機降落花蓮空軍基地運送賑災物資,2018年2月9日

中華民國外交部2月13日在新聞稿表示:“已接獲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諾魯帛琉索羅門群島吐瓦魯澳大利亞斐濟印度印尼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教廷比利時波士尼亞及赫塞哥維納捷克法國德國荷蘭匈牙利義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波蘭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士瑞典英國貝里斯多明尼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古巴厄瓜多墨西哥巴拿馬秘魯委內瑞拉布吉納法索史瓦濟蘭南非以色列約旦科威特蒙古俄羅斯土耳其等69國及歐洲聯盟東加勒比海國家組織(OECS)、中美洲議會(PARLACEN)、中美洲統合體(SICA)等國際組織向我國表達關懷與慰問。”[189][190]。外交部表示除了將續與各國駐臺機構保持聯繫,並提供相關外籍人士必要協助外,亦將全力配合相關部會進行救災及復原工作,以協助災區民眾及早恢復正常生活[191]

國家 聲明與協助
 洪都拉斯 宏都拉斯總統胡安·奥兰多·埃尔南德斯聞訊後在推特慰問受到波及的台灣人[192]
 美国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透過臉書,代表該會和美國政府向所有災民慰問,並表示若美國可以幫忙,將會協助[193]
美国国务院東亞局發言人凱維表示美國政府對於這次地震所導致的天災關切與哀悼,並表示美國在台協會正密切關注相關事宜,並與台灣當局保持連繫在必要時提供協助,美國的支持符合美國與台灣人民之間長久的友誼[194]
 加拿大 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在聞訊後於臉書發文表示,在這個艱困的時期,加拿大與台灣站在一起[195],並提醒在該區域的加拿大人遵從地方政府的指示[196]
加拿大政界有多位參眾議員及政要向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表達關切慰問[197]
加拿大外交部在得知有加拿大籍港裔夫婦失聯時表示,加拿大駐台機構已與台灣當局聯繫取得相關訊息給家屬,在這個艱難時刻,加拿大政府的心與家屬同在[198]
 日本 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於2月7日致電中华民国外交部長李大維表達關懷之意,並表示日本已做好準備,提供台灣任何必要的支援[199][200]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於2月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若台灣有需要,日本政府願意提供必要援助。希望這個團隊能幫忙救出生還者,哪怕只是1個人」[201][202]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也於2月8日向蔡英文總統發電慰問,指日本311大地震時,受到老朋友台灣人民的溫暖支援,台灣現在有困難,不論需要什麼支援,日本都願意幫忙。安倍首相也親自用簡體漢字題書「台湾加油」,总理大臣官邸臉書與Instagram也放上錄影與照片,並以Hashtag標註“pray for Taiwan”[203][204]。安倍首相官邸亦於推特上以數則日文與正體中文推文感謝台灣並致上衷心慰問,蔡英文總統隨即以日文推文答謝體現臺日雙方友情與價值觀的人道救助。[205][206]
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表示,日本政府已派7名警察廳消防廳專家,攜帶兩台「深層生命探測儀」於2月8日抵達台灣協助救援[207][208]
日本雅虎于2月8日開設「台灣東部地震緊急支援募金」的捐款專頁,截至当天晚間5時30分,已有超過5.3萬人參與網路捐款,募款數字累計約4187萬日圓(約1125萬台幣),這項募款活動預計到2月底結束,此外雅虎方面也將捐出同樣金額的捐款(上限500萬日圓)[209]
 新加坡 新加坡空軍一架C-130運輸機和派遣人員在空戰指揮部運輸團團長扎基爾·哈米德上校Zakir Hamid)率隊下,載運新加坡武裝部隊捐贈的救援物資(包括帳篷、毛毯、醫療物資、食物及照明燈),於2月9日下午飛抵達花蓮空軍基地[210]國防部參謀本部副參謀總長執行官陳寶餘上將代表迎接[211],並由花蓮基地空軍第五聯隊作戰科科長胡中華上校接收星國物資。新加坡國防部官方網站旋即於當日下午新聞稿中公布此次人道救援之內容及照片[210]中華民國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說,這是中華民國與新加坡兩國默契下的人道援助任務,國防部對此表示感謝。蔡英文總統也致函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代表國民向他及新加坡人民表示感謝[211][212][213]
 韩国 韓國部分旅遊業表示2月8日至2月11日之間出發的訪台旅行團可全額退費[214],而有部分旅行社將原定花蓮的行程改為台中[215]
大韓民國外交部表示,據台灣方資料顯示,在台的14名韓籍人士均獲救及安全脫困[216][217],其中1人已出院回國[218]
韓國網友在第一時間聞訊後,表示韓國已不是安全地帶,並呼籲政府重視房屋的防震結構[219]
韓國基督教協會朝鲜语한국기독교교회협의회秘書長表示已與台灣長老教會取得聯繫,並表示將會捐款且寄送緊急物資到台灣,同時也對台灣的狀況進行最誠摯的祈禱[220]
 英國 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唐凱琳在第一時間代表英國政府表達慰問[221]
 菲律賓 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在第一時間忙於尋找及照料受災菲人,暫無發表慰問聲明[222],直到2月8日向震災受災者表示關懷與慰問[223]
駐菲律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在聞訊來台菲籍看護不幸身亡後,駐菲代表林松煥向罹難者家屬表示哀悼,並承諾願協助他們前往台灣處理後事[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提供100万元人民币紧急救灾款[22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协调在台大陆金融机构捐款新台币1035万元[226]。据不完全统计,大陆方面共向台湾捐助人民币2087.5万元[227]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在7日中午與花蓮縣長傅崐萁通電,表示願意派遣救援隊來台救災[228]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則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表達感謝,並婉拒其援助[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表示,將提醒游客密切关注台湾地震风险,近期暂勿前往台湾花莲及相邻地区旅游[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發言人耿爽針對此次地震表示不是外交問題,並請發言記者上網查詢國台辦相關發言[231],同時也指責日本政府不應倡導「一中一台」,並強烈譴責日本首相官邸的貼文違反「一個中國」的原則[232]
 梵蒂冈 梵蒂岡國務樞機卿帕羅林親自致電天主教花蓮教區黃兆明主教,並在電話中表示,「教宗保證將會為亡者及傷患祈禱」[233]

社会舆论

  • 地震發生後,中國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王欣儀在Facebook發表祈福帖,不過帖中「『統帥』酒店倒,執政黨會不會倒不知道」一句被認為是抨擊執政的民主進步黨,貼文不久後便撤除[235][236],王欣儀於翌日透過台灣蘋果日報表示不是因為受到網友批評才刪文,並希望媒體別再以訛傳訛[237]
  • 氣象主播李富城的Facebook祈福帖中提及「德不配位」[註 4],由於其影射民主進步黨,網友十分不滿其將天災論及政治,且他於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時宣稱「不要還沒救災就說是馬英九的錯」,言論明顯只基於自己的政治立場,而非兩次震災事件背景的是非對錯[238][239],後來貼文被刪除。
  • 总统蔡英文前往醫院探視慰問各國傷患時,有中國大陆遊客對蔡英文的關懷詢問回應道:「謝謝總統!」但中國福建东南卫视在報導時把「總統」2字消音,連字幕也只顯示「謝謝」,臺灣網友群起指責中國方面「玻璃心」,並擔心該名中客回國後會被失蹤[242][243][244][245][246]
  • 中華民國總統府發出对各国慰问的感謝函後,中國大陆媒體质疑该名单獨缺「中國大陸」。而三立新聞網报道称,蔡英文在8日感謝各國的臉書PO文中有寫出「中國大陸」,且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在記者會時,也有將「中國大陸」列出。[247][248]
  • 臺灣反核人士方儉在Facebook祈福帖中表示「還要多大的地震,才能震醒執政者的核電大夢?」、「天譴台灣也不冤」,並稱近期政府在頻頻地震中重啟核二機組是推動台灣核災,亦遭到網友批評[249]
  • 網路名人飆悍成吉思漢健身房館長陳之漢公開表示,因曾為陸戰隊員親身協助921賑災,給他一點時間,他要捐出100萬元[250]。另一位網路名人陳沂批評(婦聯會)捐錢賑災是買贖罪券,她還影射花蓮縣政府會影響捐款去向,所有她表示不會捐款給花蓮王使用,引發爭議[251]

参见

注释

  1. ^ 「盆地效應」是指震波傳到盆地時,盆地邊緣為堅硬的地盤,盆地內的土層卻是鬆軟的沉積層,因此會造成盆地內地表震動時間拉長、震動強度放大、長週期的地震波波形明顯等現象。[47]
  2. ^ 速报值为9.5千米,后更新为10.6千米。
  3. ^ 「紅色九號」是指大量傷患機制,即表示發生重大事故或有大量病患須緊急處理,所有可以暫時離開工作崗位的人員,包括護理人員、行政人員及院內其他員工均須趕往現場,各單位由主管指定少數人留守外,其餘均須前往幫忙。[134]
  4. ^ 語出《易經》,中文使用上通常為「必有災殃」的前一句話。

参考来源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M 6.4 - 22km NNE of Hualian, Taiwan. 美国地质勘探局. 2018-02-06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英语). 
  2. ^ 2.0 2.1 2.2 2.3 2.4 2.5 第022號 02月06日23時50分 規模6.0 花蓮縣政府北偏東方 18.3 公里 (位於花蓮縣近海).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2018-02-06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中文(繁體)). 
  3. ^ 3.0 3.1 林保宏. 花蓮強震86秒!餘震108起 氣象局:不排除更大地震. TVBS新聞網.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4. ^ 4.0 4.1 4.2 4.3 4.4 2018年02月07日00時50分 台湾付近 M 6.7. 气象厅 (日本). 2018-02-06 [2018-02-07] (日语). 
  5. ^ 5.0 5.1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6.5级地震. 2018-02-06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中文(简体)). 
  6. ^ 6.0 6.1 6.2 1979年以來的本地有感地震. 香港天文台.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1) (中文(香港)). 
  7. ^ 7.0 7.1 国外地震意见 KMA. 2018-02-07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韩语). 
  8. ^ 8.0 8.1 花蓮強震釀災 學者:94起群震誘發米崙斷層活動. 自由時報.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臺灣)). 
  9. ^ 2018-02-06 ML 6.0 花蓮近海地震 (PDF). Committee on Education & Outreach, Taiwan Earthquake Research Center.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2-08). 
  10. ^ 太魯閣(ETL) 震度:7級.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8-02-06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臺灣)). 
  11. ^ 胡瑞麒. 【花蓮強震】首例!前震達94起 氣象局:地震史上沒碰過. 苹果日报.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12. ^ 12.0 12.1 第048號 02月07日23時21分 規模5.7 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22.1 公里 (位於臺灣東部海域).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8-02-07 [2018-02-08]. 
  13. ^ 2016年0206南台強震2週年 又爆規模6地震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8-02-07.
  14. ^ 台南地震兩週年 又震了花蓮大樓傾斜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8-02-07.
  15. ^ 15.0 15.1 M 6.1 - 14km NNE of Hualian, Taiwan.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英语). 
  16. ^ Yu, S.B.; Chen, H.Y., Kuo, L.C. Velocity field of GPS stations in the Taiwan area. Tectonophysics. 1997, (274): 41–59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英语). 
  17. ^ 經濟部. 台灣活動斷層. 2016-02-08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5). 
  18. ^ 蔡衡、楊建夫. 台灣的斷層與地震. 台北縣新店市: 遠足文化. 2004-03-29: 26. ISBN 986-7630-31-9 (中文(繁體)). 
  19. ^ 地震百问:台灣地震帶之分布情形如何. 中央气象局.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0) (中文(繁體)). 
  20. ^ 台湾花莲地震不停 台教授:是不是更大地震的前兆?. 騰訊网. 2018-02-06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中文(简体)). 
  21. ^ 花蓮5.8級地震 餘震逾80次. 香港蘋果日報. 2018-02-06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中文(香港)). 
  22. ^ 22.0 22.1 中国新闻网. 台湾花莲县附近一夜连续发生地震 尚未有灾情报告. 网易新闻. 2018-02-05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中文(简体)). 
  23. ^ 洪巧藍. 花蓮群震已超過60起 主震規模上修?氣象局「是不同測量方式」. ETtoday新聞雲. 2018-02-05 [2018-02-08] (中文(臺灣)). 
  24. ^ 24.0 24.1 台湾发生地震被疑大地震将来临 专家:暂无法明断. 中华网. 2018-02-06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中文(简体)). 
  25. ^ 花蓮6.0強震 氣象局:當地46年來規模最大. 公視. 2018-02-07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臺灣)). 
  26. ^ 蕭玗欣. 花蓮強震! 氣象局:不排除有更大地震發生. 自由時報.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中文(臺灣)). 
  27. ^ 蕭玗欣. 花蓮地震不斷 辛在勤:板塊正面撞擊處 能量累積相當快. 自由時報.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臺灣)). 
  28. ^ 雷光涵. 氣象局:若餘震形態改變 恐再有強震. 聯合報.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臺灣)). 
  29. ^ 雷光涵. 氣象局示警 若餘震形態改變 恐再有強震. 聯合報.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臺灣)). 
  30. ^ 侯俐安. 餘震偏南恐觸發更強地震? 氣象局:觸發能量有限. 聯合報.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臺灣)). 
  31. ^ 非正常能量釋放…餘震恐拉長到1個月 氣象局:會影響救災. 三立新聞.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臺灣)). 
  32. ^ 先前已94個有感地震 氣象局:花蓮6.0地震才是主震. 蘋果日報.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繁體)). 
  33. ^ 彭宣雅. 206花蓮強震成因 學者:「94次群震」誘發米崙斷層活動. 聯合報.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臺灣)). 
  34. ^ 蕭玗欣. 地震專家郭鎧紋:還有14.3顆原子彈能量未釋放. 自由時報.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臺灣)). 
  35. ^ 陳熙文. 倒塌建物都在斷層上 地調所:與米崙斷層有關. 聯合報.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臺灣)). 
  36. ^ 丘秝榕. 花蓮米崙斷層害傷亡?專家:不排除有關連性. 新頭殼.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臺灣)). 
  37. ^ 米崙斷層是花蓮強震元兇?辛在勤以「麵糰」比喻提出看法. 三立新聞. 2018-02-08 [2018-02-08] (中文(臺灣)). 
  38. ^ 花蓮深夜5.7超大餘震 最大震度4級. 三立新聞. 2018-02-08 [2018-02-08] (中文(臺灣)). 
  39. ^ 洪巧藍. 最大規模餘震!花蓮深夜23:21又有5.7地震 餘震已破180起. 東森新聞. 2018-02-08 [2018-02-08] (中文(臺灣)). 
  40. ^ 花蓮6.0強震後 1日內發生餘震數達182個. 蘋果日報. 2018-02-08 [2018-02-08] (中文(臺灣)). 
  41. ^ 花蓮6.0大震後已243起餘震 氣象局:頻率開始減少.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2-07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42. ^ 迄今逾200餘震 氣象局:2週內還會頻繁發生.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2-07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8). 
  43. ^ 中央廣播電臺. 餘震不斷 氣象局:有助能量釋放. 中華電信. 2018-02-08 [2018-02-08] (中文(臺灣)). 
  44. ^ "호텔이 위아래로 흔들려…지진학자로서도 굉장히 놀라". JTBC. 2018-02-08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韩语). 
  45. ^ 群震達321個 氣象局:無法排除1個月內發生規模5地震. 三立新聞. 2018-02-08 [2018-02-08] (中文(臺灣)). 
  46. ^ 올해는 지진의 해, 3~6개월새 강력 여진 우려. NEWSPIM. 2018-02-08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8) (韩语). 
  47. ^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什麼是「盆地效應」?. (繁體中文)
  48. ^ 花蓮地震台北晃很大 「盆地效應」震波聚集. TVBS. 2018-02-04 [2018-02-08] (中文(臺灣)). 
  49. ^ 花蓮地震 專家分析震源機制就是「米崙斷層」. yahoo新聞.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臺灣)). 
  50. ^ 許敏溶. 花蓮搖不停 學者:餘震恐持續2周. 蘋果日報. 2018-02-07 [2018-02-08]. 
  51. ^ 花蓮大震後是否再有強震? 南加大教授酈永剛:觀察72小時. ETtoday新聞雲. 2018-02-07 [2018-02-08]. 
  52. ^ 中國地震專家:花蓮地震屬震群型 餘震較多. 蘋果日報. 2018-02-07 [2018-02-08]. 
  53. ^ 대만 화롄 지진 사망자 15명...“중국인 3명 숨진채 발견". NEWSIS. 2018-02-10 [2018-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54. ^ 氣象局:頻率不算高民眾勿驚慌. 台灣蘋果日報. 2018-02-10 [2018-02-10]. 
  55. ^ 55.0 55.1 一夜連6震!最大規模5.8 北捷急宣布「慢速行駛」. ETtoday. 2018-02-04 [2018-02-04] (中文(繁體)). 
  56. ^ 第008號 02月04日21時56分 規模5.8 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27.8 公里 (位於臺灣東部海域).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2018-02-04 [2018-02-04] (中文(繁體)). 
  57. ^ M 4.8 - 22km NNE of Hualian, Taiwan.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英语). 
  58. ^ M 5.3 - 24km NNE of Hualian, Taiwan.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英语). 
  59. ^ 為什麼本來是主震,一下又變成前震?餘震有可能會比主震規模大嗎?
  60. ^ 今晚台湾连续地震 有水塔倒塌. 每经网. 2018-02-04 [2018-02-04] (中文(简体)). 
  61.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災防訊息彙整. 2018-02-05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62. ^ 中国地震台网. 台湾花莲县附近发生5.6级左右地震. 新浪新闻.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中文(简体)). 
  63. ^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6.4级地震.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中文(简体)). 
  64. ^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6.4级地震. 凤凰新闻.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中文(简体)). 
  65. ^ 龙敏.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6.4级地震 福建多地有明显震感. 中国新闻社. 2018-02-05 [2018-02-07] (中文(中国大陆)). 
  66. ^ 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 海啸信息 海啸2018-0204-2156-1. 国家海洋预报台(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2018-02-05]. 
  67. ^ 台灣蘋果日報. 台花蓮地震連香港都有感 香港天文台:震動持續數秒. 蘋果日報. 2018-02-05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臺灣)). 
  68. ^ 68.0 68.1 地震情報(各地の震度に関する情報). 氣象廳.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日语). 
  69. ^ 2018年02月04日22時56分 台湾付近 M 6.6. 日本气象厅. 2018-02-06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日语). 
  70. ^ 2/4 台湾付近でM6.5の地震発生 津波被害の心配なし. ウェザーニュース. 2018-02-04 [2018-02-07] (日语). 
  71. ^ 国外地震意见 KMA. 2018-02-04 [2018-02-09] (韩语). 
  72. ^ M 6.1 - 14km NNE of Hualian, Taiwan - Shakemap.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英语). 
  73. ^ 73.0 73.1 Significant Earthquakes - 2018. 美國地質調查局.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英语). 
  74. ^ M 6.1 - 14km NNE of Hualian, Taiwan - Did You Feel It?. 美國地質調查局.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英语). 
  75. ^ M 6.1 - 21km NNE of Hualian, Taiwan - Shakemap. 美國地質調查局. 2018-02-05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英语). 
  76. ^ 花蓮深夜地震 最大震度花蓮宜蘭7級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8-02-06.,中央通訊社,2018年2月7日
  77. ^ 77.0 77.1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2018-02-06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78. ^ 台湾花莲发生6.5级地震 商校街饭店大楼倒塌. 新浪新闻.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中文(简体)). 
  79. ^ 2月6日23时50分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6.5级地震. 新浪新闻.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中文(简体)). 
  80. ^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地震频发 福建沿海3天内两度感受明显. 中国新闻网.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中国大陆)). 
  81. ^ 花蓮強震晃到對岸!福建、浙江都在搖 陸網:為台灣祈福. ETToday新闻云.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臺灣)). 
  82. ^ 刚刚!台湾6.4级地震!一个多小时连震13次!泉州厦门福州震感明显…… 东南早报
  83. ^ 花蓮昨晚強震 香港也搖晃. 台灣蘋果日報.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臺灣)). 
  84. ^ 地震情報(各地の震度に関する情報). JM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85. ^ 美国地质调查局:台湾花莲东北偏北21公里发生6.4级地震. 新浪新闻.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中文(简体)). 
  86. ^ 花蓮6.0大震後已243起餘震 氣象局:頻率開始減少.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2-07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87. ^ 洪安怡. 規模5以上餘震達5起 未來1~2周恐再震. 中時電子報. 2018-02-07 [2018-02-08]. 
  88. ^ 대만 화롄 6.0 지진...10명 사망·7명 실종·273명 부상. newsis. 2018-02-09 [2018-02-09]. 
  89. ^ M 5.7 - 17km NE of Hualian, Taiwan. 美國地質調查局. 2018-02-07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90. ^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6.1级地震. 中國地震台網. 2018-02-07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简体)). 
  91. ^ 勞敏儀. 【花蓮地震】天文台曾錄麥加利地震II度 港人感數秒輕微震動. 2018-02-07 [2018-02-08]. 
  92. ^ 2018年02月08日00時21分 台湾付近 M 6.2. JMA. 
  93. ^ 劉懿萱. 餘震活動「南移」 民憂牽動其他斷層釀災. TVBS. 2018-02-09 [2018-02-09]. 
  94. ^ 劉芝宇. 雙主震造成「連續群震」 氣象局:一月內恐現規模5地震. 中天新聞. 2018-02-09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95. ^ 洪巧藍. 連續兩小時無餘震!現象「主震後首見」 氣象局估能量衰退加快. 東森新聞. 2018-02-08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96. ^ 340次震不停!45秒「群震地圖」發現一條線:向西南花蓮市延伸. 東森新聞. 2018-02-09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97. ^ 2018.02.04 台灣地震速報蓋台畫面(三立新聞) 21:12 芮氏規模 5.1, 2018-02-04 [2018-02-05] 
  98. ^ 2018.02.04 花蓮有感地震 民視新聞 插播部分畫面, 2018-02-04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99. ^ 2018.02.04 台灣地震速報蓋台畫面(東森新聞) 22:13 22:16 芮氏規模 5.5 4.7, 2018-02-04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100. ^ 2018.02.04 台灣地震速報蓋台畫面(TVBS新聞) 22:16 芮氏規模 4.7, 2018-02-04 [2018-02-05] 
  101. ^ 公視地震跑馬燈 20180204 21:32 (未升級為HD的舊款), 2018-02-04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102. ^ 台湾连续发生多起地震 全台有感有水塔倒塌. 腾讯新闻. 2018-02-04 [2018-02-04] (中文(简体)). 
  103. ^ 中国中央电视台. 台湾晚间发生多起地震 最大规模为5.8级有感地震. 新浪新闻.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中文(简体)). 
  104. ^ 央视新闻. 台湾连续发生五次地震 台北地区晚间震感强烈. 新浪新闻.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中文(简体)). 
  105. ^ 城犬娛樂, 2018.02.06 23:50 台灣地震速報蓋台畫面(三立新聞) 芮氏規模 6.0, 2018-02-06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106. ^ 晴空海岸, 2018-02-06 23:50台灣地震速報 東森蓋台畫面 花蓮縣發生規模M6.4大地震, 2018-02-06 [2018-02-07] 
  107. ^ 民航局:今天全国预计执行航班近16000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中国大陆)). 
  108. ^ 108.0 108.1 王錦義. 深夜大地震重大災情 花蓮驚傳兩棟樓倒塌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2-06 [2018-02-07] (中文(繁體)). 
  109. ^ 台湾花莲6.5级地震 一家饭店大楼倒塌10余人被困. 中国新闻网.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简体)). 
  110. ^ 海外网. 台湾花莲统帅饭店多人受困 民众不断挥手闪灯求救. 凤凰网.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简体)). 
  111. ^ 張暐珩. 花蓮大地震2死確定在雲門翠堤大樓 202輕重傷. 東森新聞. 2018-02-07 [2018-02-07]. 
  112. ^ 蔡孟修. 花蓮舊遠百震成危樓 年後拆除. 蘋果日報. 2018-02-15 [2018-02-15]. 
  113. ^ 花蓮強震 花蓮大橋龜裂隆起 七星潭橋橋墩變形.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中文(臺灣)). 
  114. ^ 台湾6.5级地震致花莲大桥现“垄起” 已经封闭. 新浪新闻.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中文(简体)). 
  115. ^ 徐庭揚、王燕華、李曜丞. 震度達七級 花蓮統帥大飯店傾斜人員受困. 聯合新聞網.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臺灣)). 
  116. ^ 更新/花蓮統帥飯店傾倒 多人受困警消搶救中. NOWnews 今日新聞. [2018-02-06] (中文(臺灣)). 
  117. ^ 花蓮強震已2人不幸罹難 150人送醫急救. 蘋果日報. [2018-02-06] (中文(臺灣)). 
  118. ^ 花蓮地震災情彙整 7建物坍塌2死百餘傷. 中央通訊社.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119. ^ 海外网. 台湾花莲地震已致2名陆客受伤 其中1人伤势较重. 凤凰网. 2018-02-07 [2018-02-08] (中文(简体)). 
  120. ^ 劉文淵、王煌忠. 花蓮強震 慈濟醫院湧入大批傷患. 台灣蘋果日報. 2018-02-07. 
  121. ^ 葉立斌. 全台學校災損高達7千萬 單是花蓮就有6千萬. 三立新聞. 2018-02-08. 
  122. ^ 대만 화롄 강진 실종자 10명으로 감소…230차례 여진 '공포'(종합). 韓聯社.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8). 
  123. ^ 여진 공포에 질린 대만… 또 5.7 지진. 首爾日報. 2018-02-08. 
  124. ^ 대만 반도체업체 TSMC "지진 악영향 없다" 자체결론. 韓聯社. 2018-02-08. 
  125. ^ 許家禎. 台灣多地震 科技大廠難道不怕嗎?. NOWNEWS.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126. ^ 因應花蓮震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第一時間成立 行政院賴院長、內政部葉部長坐鎮指揮, 中華民國內政部, 2018-2-7
  127. ^ 謝莉慧. 花蓮強震釀災 賴清德坐鎮一級災害應變中心. 新頭殼.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中文(臺灣)). 
  128. ^ 出動20隻搜救犬!阿官火鍋大樓續傾斜 鋼樑抵達「支撐」. 東森新聞. 2018-02-07 (中文(繁體)). 
  129. ^ 涂鉅旻. 花蓮強震 國防部長進駐應變中心 花防部出動救災. 自由時報. 2018-02-07 (中文(繁體)). 
  130. ^ 楊佳穎. 國軍出動近700兵力 馮世寬再坐鎮災變中心. 東森新聞. 2018-02-07 (中文(繁體)). 
  131. ^ 規模6.0強震夜襲 花蓮今日停班停課.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132. ^ 中国之声综合. 北京游客遇花莲地震:被震醒、踹门发现逃生楼梯变形. 凤凰网. 2018-02-07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中文(简体)). 
  133. ^ 王兆麟. 強震造成花蓮嚴重災情 魏嘉賢:全力救災. 東森新聞. [2018-02-07] (中文(臺灣)). 
  134. ^ 佛教大林慈濟綜合醫院. 發生緊急事故時之廣播辦法.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1). (繁體中文)
  135. ^ 強震死傷啟動紅色九號 慈濟醫師看到這一幕…. 台灣蘋果日報. 2018-02-07. 
  136. ^ 王錦義. 花蓮地震 當地4大醫院收治223輕重傷患. 自由時報. 2018-02-07. 
  137. ^ 北市搜救隊凌晨飛奔花蓮!柯文哲:先救人再說. 台灣蘋果日報. 2018-02-07 (中文(繁體)). 
  138. ^ 賴筱桐. 新北搜救隊挺進花蓮災區 朱立倫:不放棄任何希望. 自由時報. 2018-02-07 (中文(繁體)). 
  139. ^ 程宗勝. 總統抵花蓮指示救災:讓人民的生活盡快恢復正常. 新頭殼. 2018-02-07. 
  140. ^ 程宗勝. 總統前往慈濟醫院探視 指示海基會協助大陸觀光客傷患. 新頭殼.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141. ^ 劉文淵. 統帥飯店受災倒塌 副總:希望原址重蓋、續聘員工. 台灣蘋果日報. 2018-02-07. 
  142. ^ 簡惠茹、張議晨、王峻祺. 雲門翠堤大樓傾斜 加固後傍晚恢復搜救. 自由時報.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臺灣)). 
  143. ^ 馮珮汶. 衛福部長陳時中現身慈濟 發放每人一萬元慰問金. 三立新聞. 2018-02-08 [2018-02-08] (中文(臺灣)). 
  144. ^ 盧素梅. 海基會:已確認4名陸客罹難 將協助家屬來台. 三立新聞. 2018-02-08 [2018-02-08] (中文(臺灣)). 
  145. ^ 日本政府派遣救援队参与台湾地震救援. news.sina.com.cn. 新浪新闻. [2018-02-08]. 
  146. ^ TVBS. 「特搜隊」立功!結合科技偵辦 2天找百人│TVBS新聞網. news.tvbs.com.tw. [2018-02-09]. 
  147. ^ 花蓮警加班查失聯 特蒐隊2天尋回146人. 蘋果日報.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中文(臺灣)). 
  148. ^ 陸媒稱日救援隊怕危險不來 消息來源:是台灣婉拒, 蘋果日報 (台灣), 2018/02/10
  149. ^ 「專業經驗豐富」 日本團隊指導搜救, 蘋果日報 (台灣), 2018/02/10
  150. ^ 雲翠現場》5中籍旅客待搜救 6部探測器測無生命跡象, 新頭殼, 2018/02/9
  151. ^ 揪甘心!強力支援36小時 日本搜救隊今離台, 蘋果日報 (台灣), 2018/02/10
  152. ^ 赴台的日本救援队:我们是不会进去的!在外面教你们. 新浪新闻. [2018-02-10]. 
  153. ^ 傅崐萁證實最後2人罹難 宣布停止搜救即刻開挖. 蘋果即時. 2018-2-11 [2018-2-11]. 
  154. ^ 何文君. 2失聯證實罹難!搜救隊鳴笛鞠躬 宣告任務結束. TVBS. 2018-2-11 [2018-2-11]. 
  155. ^ 活斷層竟蓋高樓 學者怒斥:花蓮震災是人禍, 蘋果日報 (台灣), 2018-02-08
  156. ^ 雲翠不敵強震 地基竟是舊河道, 蘋果日報 (台灣), 2018-02-10
  157. ^ 雲門翠堤傾倒原因?疑改建疏失、樑柱太細成「軟腳樓」, 三立新聞, 2018-02-08
  158. ^ 158.0 158.1 158.2 雲翠一樓短少23面結構牆 花蓮地震17死內幕, 鏡週刊, 2018-02-15
  159. ^ 159.0 159.1 國盛六街大樓爆違建!居民質問、傅崐萁快閃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8-02-09., 民視新聞, 2018-02-09
  160. ^ 160.0 160.1 一語成讖!災民控舉報違建 公務員回「地震倒了有人賠」, 蘋果日報 (台灣), 2018-02-09
  161. ^ 161.0 161.1 未獲通知拿家當 國盛六街部分受災戶急哭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8-02-09., 公視新聞, 2018-02-09
  162. ^ 162.0 162.1 雲門翠堤倒塌傷亡慘重 花蓮地檢署:將列為偵辦重點, 上報, 2018-02-09
  163. ^ 163.0 163.1 地檢署至災區勘查採證 釐清是否涉及人為疏失, 東方報, 2018-02-10
  164. ^ 游智文、林良齊、彭宣雅. 老舊建物補強 國震中心:公權力應介入. 聯合報. 2018-02-07 [2018-02-07] (中文(臺灣)). 
  165. ^ 災後速拆危樓 綠委籲檢調保存證據釐清責任, 民報 (2014年), 2018-02-09
  166. ^ 建物倒塌 傅崐萁:報請刑事調查究責到底. 中央社. 2018-02-09 [2018-02-11]. 
  167. ^ 0206花蓮震災訊息彙整.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2018-02-10. 
  168. ^ 林敬殷. 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以個人名義捐款一百萬元. 聯合報. 2018-02-07. 
  169. ^ 林河名. 花蓮強震 賴清德捐出一個月所得33萬多元. 聯合新聞網. 2018-02-07. 
  170. ^ 林朝億. 民進黨及黨團捐2百萬 今中執會取消. 新頭殼. 2018-02-07. 
  171. ^ 趙婉淳. 花蓮強震!藍綠立委捐款救災. 新頭殼.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172. ^ 王正寧. 花蓮地震 吳敦義捐1個月卸任禮遇 籲黨公職響應捐款. 中國時報. 2018-02-07. 
  173. ^ 趙婉淳. 花蓮強震 時力、親民黨團捐款救災. 新頭殼. 2018-02-07. 
  174. ^ 趙婉淳. 花蓮強震 藍綠立委暫停競選活動投入救災. 新頭殼.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175. ^ 花蓮震災 慈濟啟防災機制. 慈濟基金會. 2018-02-07. 
  176. ^ 全方位援助 填滿擔心害怕. 慈濟基金會. 2018-02-07. 
  177. ^ 關懷花蓮 慈濟送4700條毛毯、圍巾賑災. 中國時報.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178. ^ 花蓮強震各國齊助 慈濟動員千名志工. 聯合報.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179. ^ 紅十字會出動救災 勞保局:上下班途中遇害可視職災. 中國時報.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180. ^ 花蓮強震企業捐款、婦聯會捐5千萬. 聯合報. 2018-02-07. 
  181. ^ 侯姿瑩、顧荃. 4大理由 黨產會:婦聯會是國民黨附隨組織. 中央社.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1). 
  182. ^ 陳彥宇. 婦聯會捐4200萬救災 黨產會同意了. 中國時報. 2018-02-07. 
  183. ^ 與台灣在一起!美電信龍頭AT&T:8日前打回台灣免費. 三立新聞. 2018-02-07. 
  184. ^ 針對行動用戶受災戶 中華電信提供三個月免收月租費. 聯合報. 2018-02-07. 
  185. ^ 楊伶雯. 遠傳搶進災區 台灣大減免受災戶1年國內帳單金額. 鉅亨網. 2018-02-07. 
  186. ^ 林韋伶. 遠傳投入46名人力、加派行動基地車進災區. 台灣蘋果日報. 2018-02-07. 
  187. ^ 黃琮淵. 花蓮強震 亞太電信免收受災戶月租. 中國時報. 2018-02-07. 
  188. ^ 王憶紅. 花蓮強震 台灣之星停止災區帳單催收及停話. 自由時報. 2018-02-07. 
  189.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國際社會持續關切花蓮震災. 中华民国外交部. 台北. [2018-02-14] (中文(臺灣)). 
  190. ^ 日本派遣專家小組來台協助救災 外交部表達感謝. 三立新聞. 2018-02-08. 
  191. ^ 中華民國政府誠摯感謝美、日等國及歐盟慰問我花蓮震災.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2-08. 
  192. ^ 侯姿瑩. 花蓮強震 宏都拉斯總統推文表慰問. 中央社.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193. ^ 呂伊萱. AIT處長慰問震災:美國與台灣攜手度過艱難!. 自由時報. 2018-02-07. 
  194. ^ 曹郁芬. 美國務院對台地震關切 表示提供必要協助. 自由時報. 2018-02-08. 
  195. ^ 呂伊萱. 「與台灣站在一起」 日、加駐台代表慰問花蓮. 自由時報.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196. ^ 徐偉真. 花蓮強震 外國駐台代表處急呼國人保平安. 聯合報.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197. ^ 丘其崇. 花蓮強震 加拿大政要齊聲為台灣祝禱. 中央廣播電台.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198. ^ 陳培煌. 加拿大夫妻仍失聯 加國駐台機構關注. 台灣蘋果日報. 2018-02-09. 
  199. ^ 林翠儀. 花蓮地震 日外相:提供台灣必要的支援. 自由時報.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200. ^ 陳培煌. 【花蓮強震】日本外相致函我外長 慰問災情. 蘋果日報. 2018-02-07. 
  201. ^ 向受難者表達慰問 日本政府:願提供必要協助, 自由時報, 2018-02-07
  202. ^ 日派遣7人專家團救災 下午抵花蓮, 民報 (2014年), 2018-02-08
  203. ^ 「台灣加油」 安倍晉三揮毫祝福(影), 新頭殼, 2018-02-08
  204. ^ 日本的好朋友!安倍晉三致信蔡英文 手寫「台灣加油」祈福, 三立新聞, 2018-02-08
  205. ^ 日大力聲援震災 蔡英文推特謝日本稱「是真正的朋友」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8-02-10., 自由時報, 2018-02-08
  206. ^ 安倍中文祈福、小英日文答謝 台日網友眼眶都紅了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8-02-10., 自由時報, 2018-02-08
  207. ^ 安倍關懷花蓮震災 派7救災專家帶生命探測器來台, 林翠儀,自由時報, 2018-02-08
  208. ^ 翁嫆琄. 協助花蓮救災 日本派7專業人士帶深層生命探測儀來台. 東森新聞. 2018-02-08. 
  209. ^ 日本雅虎震災捐款 首日逾5萬網友解囊 |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 [2018-02-09] (中文(臺灣)). 
  210. ^ 210.0 210.1 The SAF Sends Humanitarian Aid to Taiwan. MINDEF Singapore. 2018-02-09 [2018-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2). 
  211. ^ 211.0 211.1 涂鉅旻. 星國C-130飛抵花蓮賑災 兩國官兵合照曝光!. 自由時報. 2018-02-09 [2018-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212. ^ 劉麗榮. 新加坡軍機捐物資 國防部:兩國默契人道援助. 中央通訊社. 2018-02-09 [2018-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213. ^ 蘇永耀. 總統致函感謝李顯龍 盼強化台星關係. 自由時報. 2018-02-10 [2018-02-12]. 
  214. ^ 주요 여행사 "지진 발생 대만 여행 취소수수료 면제"(종합). NEWS1. 2018-02-08. 
  215. ^ 주요 여행사, 대만 지진에도 패키지 여행 상품 강행. 打破新聞. 2018-02-08. 
  216. ^ 대만 화롄, 6.0 지진 발생 다음날 5.7 강진 또…사망자 7명·부상자 260명. dongA. 2018-02-08. 
  217. ^ 韩外交部:14名公民在台湾地震中获救 无伤亡报告. 韓聯社. 2018-02-08. 
  218. ^ 대만, 밤 사이 또 규모 5.7 지진…사상자 늘어. TV朝鮮. 2018-02-08. 
  219. ^ 대만 화롄 지진, 누리꾼들…“지진대비 설계의 중요함을 느낍니다”. 環境日報. 2018-02-08. 
  220. ^ NCCK, 대민 지진에 ‘위로 서신’… 긴급구호헌금도 보낼 예정. 基督教日報. 2018-02-08. 
  221. ^ 花蓮強震各界發聲 友邦宏都拉斯總統致上「誠摯慰問」. 三立新聞. 2018-02-07. 
  222. ^ 花蓮強震 旅菲台商發動救災募款. 中央社.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223. ^ 花蓮震災 菲律賓駐台機構表慰問. 中央社.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224. ^ 菲籍看護遇震身亡 駐菲代表承諾援助. 中央社.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225. ^ 新华网. 中国红十字会向台湾花莲地震灾区提供100万元人民币紧急救灾款. 2018-02-07 [2018-02-08] (中文(简体)). 
  226. ^ 中国台湾网. 大陆在台机构、企业向花莲灾区捐款新台币1035万. 新浪网新闻. 北京. [2018-02-13] (中文(中国大陆)). 
  227. ^ 人民日报海外版. 花莲地震台当局满世界感谢一圈 却只字不提大陆. 新浪网新闻. 北京. [2018-02-13] (中文(中国大陆)). 
  228. ^ 国台办:大陆有关方面高度关切台湾花莲地震灾情. 新华网.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229. ^ 盧素梅. 陸委會:有7名陸客送慈濟醫院 感謝陸國台辦對震災的慰問. 三立新聞. 2018-02-07. 
  230. ^ 國家旅遊局提示遊客近期暫勿前往台灣花蓮及相鄰地區. 國家旅遊局綜合協調司. 2018-02-07. 
  231. ^ 2018年2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232. ^ 중국, 일본의 대만지진 애도문 '대만식 표현' 사용에 발끈. 韓聯社.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233. ^ 梵帝岡致電花蓮教區慰問 教宗方濟各「為台灣祈禱」. 東森新聞. 2018-02-08. 
  234. ^ 澎湃新闻. 台湾地震后“气象局”网站疑瘫痪,台网友:纸糊的. 上海: 网易新闻. 2018-02-05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中文(简体)). 
  235. ^ 強震釀災 藍美女議員發文:執政黨會不會倒不知道…. 三立新聞. 2018-02-07. 
  236. ^ 趙翊妏. 【花蓮強震】「統帥飯店倒,執政者會不會倒」 引眾怒灌爆王欣儀臉書. 上報. 2018-02-07. 
  237. ^ 葉立斌. PO文「執政黨會不會倒不知道」 議員:擔心地震災情. 三立新聞.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8). 
  238. ^ 林朝億. 花蓮強震 李富城罵人:德不配位 網友批這時還在搞政治. 新頭殼. 2018-02-07. 
  239. ^ 趙翊妏. 【人格分裂嗎】李富城暗指蔡英文德不配位 2年前卻急護馬英九. 上報. 2018-02-08. 
  240. ^ 蔡幸秀. 「爾泰」為花蓮祈福 中國網友竟嗆:台灣狗死好. 新頭殼.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241. ^ 強震登微博熱搜第4名 陸網友:最愛的城市!天佑花蓮. ETtoday新聞雲.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242. ^ 蔡英文探視震災傷患 中客:謝謝總統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8-02-07., 自由時報, 2018-02-07
  243. ^ 蔡英文赴醫院慰問安撫 受傷中國旅客:謝謝總統, 民視新聞, 2018-02-07
  244. ^ 中媒玻璃心!報導中客感謝蔡英文 把「總統」2字消音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8-02-10., 自由時報, 2018-02-10
  245. ^ 中國媒體報導台灣救難 總統兩字遭消音, 大紀元, 2018-02-11
  246. ^ 陸客謝謝蔡英文…「總統」2字遭陸媒消音 網:我們懷念他, 三立新聞, 2018-02-10
  247. ^ 陸媒稱台灣沒感謝中國大陸. 三立新聞. 2018-02-08. 
  248. ^ 中華民國總統府. 各國相繼表達慰問與協助意願 總統府再次表達感謝. www.president.gov.tw. [2018-02-10] (中文(臺灣)). 
  249. ^ 花蓮震後談反核 方儉「天譴台灣也不冤」遭罵翻. 聯合報.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250. ^ 【花蓮強震】台灣加油! 館長將捐百萬賑災 |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中文(臺灣)). 
  251. ^ 陳沂回嗆網友:中華民國哪一條法律規定要捐錢!. 三立新聞. 2018-02-07. 

外部連結

地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