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九次第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anhui67留言 | 贡献2020年1月4日 (六) 06:37 (取消Who f999对话)的编辑;更改回Mahengrui1的最后一个版本)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佛教
波羅蜜(度)
 
南傳十波羅蜜
(十波羅蜜)
佈施
持戒
出離
忍辱
真實
決意
精进
智慧
   
北傳六波羅蜜
六度/十度)
佈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禪定
般若
方便
 
 

九次第定佛教術語,指九種不同的禪定修行境界,為四禪八定與想受灭定的合稱。佛教認為,四禪八定是外道與佛教共有的禪定境界,而滅盡定為佛教獨有。在九次第定中,以第四禪是最適合得到無漏智的禪定。

分類

九次第定包括了

九次第定中的四禪四無色定(四禪八定),並不是佛教獨有,在古印度諸宗教中皆有修行。但是想受灭定則佛教獨有,佛教認為九次第定皆是無欲界漏定,但想受灭定只有證阿那含阿羅漢的佛教聖者才能進入。

雖然第四禪是修行智慧最適合的禪定,但是這是指依九次第定,已經體驗過四無色定或是想受灭定,到達禪定的極致之後的第四禪最為合適。[來源請求]

《大般涅盤經》敍述佛陀在拘尸那伽羅娑羅雙樹間入滅前,先進入九次第定,最後才入滅。

註釋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