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興安宮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賴瑜鎰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6日 (三) 05:40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開台鹿港興安宮
基本信息
位置 中華民國彰化縣鹿港鎮長興里興化巷64號
廟格(建築年代:1684年)
建立时间清康熙廿三年(西元1684年)
地圖
地图

開台鹿港興安宮俗稱「興化媽祖宮」,是鹿港最早的媽祖廟,有鹿港第一古廟之稱。

清康熙23年(1684)由福建省興化府人移民台灣時,攜帶軟身媽祖來台,於鹿港草仔市一帶興建廟宇。廟名「興安宮」,取其「興化平安」、「興化安寧」之意。 興安宮為鹿港的人群廟之一,「人群廟」係指大陸原鄉某一人群移民到台灣時,所共同興建的廟宇,此人群廟同時兼具「同鄉會館」的功能。

興安宮是興化人的祭祀廟宇,廟貌一直保存原有的格局。 清道光28年(1848)11月8日彰化發生地震,致使興安宮受到震損。清咸豐2年(1852)由興化藉人士徐鍚麟、周文銓、蘇代生、蕭日新等九位董事再倡議重修,此次的重修奠定今日所見之格局。 興安宮先後曾於清光緒12年(1886)、光緒21年(1895)局部重修。民國74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2年由政府提撥經費修復,至民國85年完工,並舉行安座大典。民國96年並由其管理委員會主委蘇子州等人,配合政府,依據清朝文獻資料陸續討回遭侵佔的廟地資產。

軟身媽祖興化媽相當靈驗,近年來已成為老鹿港人所祭祀的重要媽祖廟!三百多年歷史的興安宮,廟貌與格局仍保存古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