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 (1978年电视剧)
倚天屠龙记 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re | |
---|---|
![]() | |
类型 | 古装武侠 |
编剧 | 胡 沙、少 雅 |
编导 | 招振强、陈宇超、李鼎伦 |
助理编导 | 汪鏸谦、谭锐铭、罗道邦 |
主演 | 郑少秋、汪明荃、赵雅芝、黄允财、 石 坚、夏 雨、黄淑仪、庄文清、 陈玉莲、杨盼盼 |
集数 | 25 |
主题曲 | 倚天屠龙记 |
作曲 | 顾嘉煇 |
作词 | 黄 霑 |
演唱 | 郑少秋 |
插曲 | 熊熊圣火 |
作曲 | 顾嘉煇 |
填词 | 黄 霑 |
主唱 | 郑少秋 |
制作 | |
拍摄/制作年份 | 1978年 |
制作统筹 | 萧键铿 |
监制 | 招振强 |
编审 | 胡 沙 |
无线电视翡翠台首播 | |
播出日期 | 1978年5月13日-10月28日 |
播出时间 | 逢星期六晚上 |
相关节目 | |
前作 | 《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 |
《倚天屠龙记》(英语: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re)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根据金庸所著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改编而拍摄制作的古装武侠剧集,全剧共25集,监制招振强。这剧广泛认为是众多版本中最贴近原著的版本,首播创下极高收视,而金庸表示除了《书剑恩仇录》和《神雕侠侣》之外,自己觉得拍得最好的。[1]
由于此剧《倚天屠龙记》是唯一根据报纸上连载版改编,所以剧中赵敏的名字是赵明,等到了1977年,金庸完成了《倚天屠龙记》的修订,赵明才正式变成了赵敏[2]。此外,佳视《神雕侠侣》(1976年)与无线郑少秋版《倚天屠龙记》(1978年)的关系:两出剧中郭襄一角均由林欣欣饰演,使两出由不同电视台所拍摄的电视剧巧妙地连结在一起。另外林欣欣也在郑少秋版《倚天屠龙记》里兼饰黄衫女子一角。因此,可以说为非官方续集。
此剧曾经于1980年及1987年在翡翠台重播。
概要[编辑]
首播的时候就创下了60点的收视纪录平均,相当于近300万香港人观看。[3]而郑少秋主唱的倚天屠龙记主题曲成为1978年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的获奖金曲。
演员表[编辑]
主要演员[编辑]
演员 | 角色 |
武当派[编辑]
演员 | 角色 |
明教[编辑]
演员 | 角色 | ||
天鹰教[编辑]
演员 | 角色 |
峨嵋派[编辑]
演员 | 角色 |
少林派[编辑]
演员 | 角色 |
昆仑派[编辑]
演员 | 角色 |
华山派[编辑]
演员 | 角色 |
崆峒派[编辑]
演员 | 角色 |
汝阳王府[编辑]
演员 | 角色 |
赵敏下属[编辑]
演员 | 角色 |
丐帮[编辑]
演员 | 角色 |
波斯明教[编辑]
演员 | 角色 |
其他演员[编辑]
演员 | 角色 |
影碟发行[编辑]
以下所有影碟发行均由电视广播(国际)有限公司授权:
香港发行代理商现代音像(国际)有限公司于2001年推出发行了《倚天屠龙记》VCD影碟零售版本,此影碟将已播放的集数并制作成14只碟作为片段完整及无删剪版本,每只碟跟电视剧的每集片长约60分钟一样,设有粤语及国语发音版本并配上繁体中文字幕。
台湾发行代理商弘音多媒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推出发行了《倚天屠龙记》DVD影碟零售版本,此影碟烧录VCD香港版的14只碟作为集数,共4只碟,设有粤语及国语发音版本并配上非隐藏繁体中文字幕。
香港发行代理商寰宇娱乐于2015年推出了《倚天屠龙记》DVD数码复修版影碟零售版本,此影碟将足本二十五集收录于5集DVD影碟,设有粤语及英语发音版本并配上隐藏式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字幕。
外部链接[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电视节目的变迁[编辑]
|